水電站金屬結構與機電設備安裝測量
小灣工程金屬結構與機電設備安裝測量的特點和難點:一是門槽高(最高165m)和呈81°斜門槽;二是壩體分時段(不同年分有不同擋水高程要求)擋水,使門槽必須隨混凝土上升分時段成型。(大壩分期擋水,門槽分期分段安裝)這給金結安裝的測量放樣和控制精度帶來較大困難。據此,我們擬采用如下測量放樣方案。
1 建立金屬結構與機電設備安裝專用局部控制網
(1)專用局部控制網的建立
根據周圍的施工測量控制網點,建立并測設各金屬結構和機電設備安裝施工區的專用局部控制系統,各金屬結構安裝施工區的專用控制點相對于鄰近等級控制點的點位誤差不大于±10mm。
根據專用局部控制網點,建立金屬結構安裝軸線控制系統,并做好標記。此系統作為整個金結安裝的控制系統。隨著施工高程的變化,平面系統利用正倒鏡投點法及時將軸線點進行傳遞,高程系統采用鋼帶尺傳高法進行高程傳遞,并做好點的標記。
(2)高程控制基準的建立
選定2~3個水準點,以施工區域的等級高程控制點為基準,采用精密水準測量的方法進行測量,作為金屬結構安裝的高程控制基準點,并隨壩體上升,進行高程傳遞。局部控制系統建立后,不得破壞或更改,保證整體金結安裝控制系統的一致性、準確性。
2 安裝測量放樣方法
獨立安裝單元點線的測放,以安裝軸線和高程基點為基準,組成相對嚴密的局部控制系統,采用高精度光學經緯儀配合鋼帶尺量距的方法進行放樣,按規范和設計要求的精度測放安裝點線。對于無法分段丈量的水平距離采取高精度測距儀或全站儀用“差分法”進行量距。每次放樣完成后,對放樣點之間的相對尺寸關系進行檢核,并與前一次的放樣點進行比對。單項安裝工程竣工之后整理安裝測量竣工資料。
安裝測量放樣與驗收以安裝軸線和高程基點為基準,對于每個施工單元,高程以引入的水準基準點為基準,方位和平面定位均以軸線控制系統為基準。方向線測量使用經緯儀或全站儀正倒鏡投點兩次取其平均值,并確保后視距離大于前視距離。采用具有細、直、尖特點的鉛筆等工具作為照準目標;鋼帶尺量距時,保證檢定拉力,每次讀數估讀至0.1mm,并進行傾斜、尺長、溫度等各項修正。不便用鋼帶尺量距或量距超過30m時,采用全站儀“差分法”施測,測量放樣與驗收時保證足夠的精度。
放樣完成后,對放樣點之間的相對尺寸關系進行檢核,并與前一次的放樣點進行比對,確保放樣成果準確可靠;檢查時,采用與放樣時不同的設站方法對放樣點進行檢核,其檢核較差不超過相應放樣限差的 倍。
在金屬結構和機電設備安裝過程中,定期嚴格檢測布設的安裝基準點,每個單項工程完工后,都進行安裝基準點復測,并嚴格按照規程規范進行操作,確保測放質量。
3 安裝測量驗收
根據測量放樣的平面和高程點位,待結構物調整到位后,實測結構物的平面和高程點位,確定安裝質量和進行驗收。
篇2:機電設備安裝工程資料管理
機電設備安裝工程資料的管理
1總則
建筑安裝工程資料是工程竣工驗收的重要依據,也是日后維修、擴建、改造、重建的重要檔案資料。真實、及時、完整、圖文并茂,按照《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要求》B/T50328-20**)的要求分類、整理、歸檔。包括施工、調試、竣工驗收等工程活動中形成的文字、圖紙、圖表、聲像等資料。
工程施工資料由施工單位分別立卷,整理好相應的工程檔案資料后,提交監理公司審核,并經總監理工程師簽署意見后送建設單位,最后由建設單位把全部檔案資料送質監部門及城建檔案館審查并存檔。
2工程資料管理架構
施工資料是項目經理部各施工技術管理人員履行質量和安全管理的憑證,在其收集產生的過程中涉及的部門和人員多,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將造成施工資料不齊全,因此,在施工資料管理過程中建立工作質量保證體系,把施工檔案資料的每部分分解落實到各有關部門及有關人員,直到每一個人,做到職責明確,各負其責,并層層審核把關。從而形成以項目部經理為龍頭,以項目資料管理人員為核心,以各職能部門為保證的施工檔案資料管理體系。
3施工過程資料管理措施
3.1工程施工資料管理的目的
1.確保工程質量
及時收集各種原材料證明文件及施工試驗資料,杜絕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并通過各種施工試驗數據及時發現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及時加以處理。
2.為施工生產服務
及時提供完整、準確的文件和資料,使生產指揮者和各級施工技術人員隨時掌握質量動態,對前期的施工狀況及下一步施工規劃做到心中有數,及時加以調整。
3.促進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質量水平的提高
通過對各單位工程施工檔案資料的分析,及時總結出先進的、切實可行的施工技術方法和質量保證措施,從而促進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質量水平的提高。
4.向建設單位提供齊全的、準確的質量和安全保證資料,為竣工工程所合理使用、維修、改建、擴建提供可靠的依據。
5.為鑒定工程質量,特別是隱蔽工程質量提供原始憑證。
6.滿足城建檔案要求。
3.2文件和資料的管理措施
施工檔案資料的管理是企業技術經濟管理工作的內容之一,單位工程從施工準備開始,直到工程交工驗收的全過程,都必須建立和管理好工程檔案。
項目部成立后,資料組根據項目部的管理設置情況,以圖表的形式把單位工程施工檔案資料的內容逐一分解落實到各項目分部及有關施工人員,從而形成項目工程施工檔案資料管理的完整體系。
有關工程資料管理人員從項目開工日起,注意收集與工程施工有關的、有價值的各種資料、會議紀要、設計變更通知、圖紙會審記錄等技術性文件。同時,根據工程的進度情況,提醒各專業施工技術人員對同步工程的情況進行標識,并辦理工程報驗手續。對施工圖紙進行收發記錄、保管,建立項目部文件資料檔案總目錄冊,并對已發生的質量記錄及有關的文字材料進行標識、登記、保管。收集工程資料的同時,要注意把水、電、風等分部的工程資料分開存放,并建立相應的檔案目錄冊及收發臺帳(何時收、何人收、何人借)。工程完工后組卷、歸檔。
其具體要求如下:
1)項目部應根據有關標準、規范和設計要求,在施工過程中,組織施工人員及時認
真填寫施工質量原始記錄(即自檢記錄)。
2)所有質量記錄及有關資料均由項目部資料員保管,待工程竣工時組卷歸檔。
3)所有隱蔽工程驗收、分部工程中間驗收應由施工單位會同檢查部門(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等)及時對施工記錄予以確認。
4)工程竣工技術資料內容應保證與工程實際情況相符。真實、及時、完整、圖文并茂,按照《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要求》(GB/T50328-20**)的要求分類、整理、歸檔。整理時做到分類科學、規格統一、便于查找、字跡清晰、圖形規整、尺寸齊全、簽章完整、沒有漏項,并不得用鉛筆、一般圓珠筆和易裉色的墨水填寫和繪制。
5)所有工程技術資料必須進行明顯的標識,并建立相應的收發臺賬。
6)工程技術資料應分專業分系統進行歸檔保管。并設立卷內目錄及備考表。
7)用于編制竣工圖的施工圖,應由建設單位按合同規定的份數,與施工圖同時提供給我司。項目資料管理人員應妥善保管,不得作現場施工用。施工圖(包括竣工圖)上應加蓋設計院、建設單位公章。
8)竣工圖應加蓋竣工圖專用章(城建檔案館規定的模式)。
9)所有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的文件、資料、來往文件應設立發文登記臺賬或收文登記臺賬。以便日后追溯。定期組織檢查,分階段收集整理檔案并要求與施工進度同步進行。
3.3資料的編制和組卷
1)安裝工程資料內容
施工資料的內容可歸納為五部分:質量保證資料、質量管理技術資料、竣工圖、質量檢驗評定記錄和經濟資料。
2)質量保證資料
根據《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要求,本工程質量保證的資料內容包括:消防水工程:
設備開箱檢查記錄、材料、設備出廠合格證;
隱蔽驗收記錄、中間驗收檢查記錄、分部交工驗收記錄;
機泵安裝記錄;
設備機組試車試運轉記錄;
管線焊接檢查記錄;
管道閥門強度、嚴密性試驗及吹洗記錄;
排水管灌水、通水試驗記錄;
電氣安裝工程:
設備開箱檢查記錄、材料、設備出廠合格證;
隱蔽驗收記錄、中間驗收檢查記錄、分部交工驗收記錄;
電纜鋪設記錄;
電氣設備試驗調整記錄;
電氣設備絕緣檢查記錄;
建筑物和構筑物防雷接地電阻檢測記錄;
電動機檢查試運轉記錄;
線路及電力、電纜試驗記錄;
設備安裝工程記錄;
發電機性能試驗表。
暖通工程:
設備開箱檢查記錄、材料、設備出廠合格證;
隱蔽驗收記錄、中間驗收檢查記錄、分部交工驗收記錄;
系統潔凈、吹污、清洗記錄;
通風機試運轉與通風系統風量測量調整記錄;
空調器性能測定與室內空氣參數測定調整記錄;
空調調試報告;
管線焊接檢查記錄;
管道閥門強度、嚴密性試驗及吹洗記錄;
機泵安裝記錄;
設備機組試車試運轉記錄。
3)本工程質量管理技術資料
開、竣工報告;
施工組織設計或方案、質量計劃;
圖紙會審記錄;
設計變更通知;
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卡;
施工日志;
建筑安裝工程竣工驗收證明書;
施工總結;
消防驗收報告(由消防局驗收核發)。
4)竣工圖
5)各分部質量檢驗評定記錄。
6)經濟資料,即經審定后的工程預算和決算。
3.4工程施工資料的編制要求
質量記錄必須具有及時、準確、齊全和真實性,才能客觀地反映工程質量情況,有利于質量評定的順利進行。
1)質保資料及質量管理技術資料的編寫
水、電、風分部工程質量記錄或驗收資料應根據相應的國標施工驗收規范或圖紙設計要求,結合施工過程實際的測試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填寫。質量檢驗評定記錄的編寫當分項工程質量不符合優良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合格的規定時,必須及時處理,返工重做,重新評定質量等級。
2)竣工圖的編制
竣工圖是工程竣工結算的重要依據,也是日后維修、擴建、改造的重要依據,為此,施工管理人員應特別注意竣工圖的繪制工作。在施工階段應將管線設備變化情況及時地描繪在竣工圖上,以確保竣工圖準確完整地反映設備管線的實際安裝位置和數量。
按圖施工無變動的,由施工單位在原施工圖上加蓋"竣工圖"章標志。
發生一般性設計變更,能在原施工圖上修改補充的,由施工單位用繪圖墨水在原施工圖上修改,修改部分加蓋修改章,并注明設計變更通知單上的編號或卷宗號,且加蓋"竣工圖"章標志。
發生重大設計變化的,如結構形式改變、工藝改變、平面布置改變、立面造型改變、項目改變等,不易在原施工圖上修改的,應重新繪制竣工圖,由設計單位負責重新出圖。
竣工圖一定要與施工實際情況相符。竣工圖章應有編制單位、編制人、技術負責人、審核人簽名、編制日期。
3.5工程施工資料的歸檔和組卷要求
根據《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及江蘇建辦(1992)003號《關于南京市建設工程文件材料整理和檔案移交辦法的通知》的規定,對施工檔案資料的總要求是:
檔案記載要及時、完整、準確、真實,簽證齊全、圖樣清晰、字跡清楚,不得用圓珠筆或其它易于褪色的墨水書寫和繪制。
資料用表按《江蘇省建筑安裝工程施工質量技術資料統一用表》,各專業的質量記錄、材料合格證應按時間順序或系統分類登記,建立相應的資料目錄冊。
統一規格,組成案卷。
文字材料按各分部工程資料順序排列。
文字材料的裝訂要求整齊、美觀、結實。
每單位工程竣工資料組卷后,應按城建檔案館的要求,建立檔案目錄冊及檔案移交書,并隨工程竣工資料移交建設單位。
3.6工程資料的立卷、整理方法
立卷時,首先把本工程發生的一切質量記錄、設計變更、圖紙會審及材料設備合格證分類,水、電、風等三個分部的文件材料要分開整理、立卷。
把開工報告、施工組織設計或方案、技術交底(作業指導書)、圖紙會審、設計變更通知、業務聯系通知單、施工總結、調試方案、竣工報告、單位工程竣工驗收證明書、消防驗收報告等綜合性施工技術管理資料歸為一卷;把采暖衛生與煤氣工程產生的質量記錄、材料、設備合格證、交工驗收報告、鍋爐檢驗報告等資料歸為一卷;把電氣安裝工程產生的質量記錄、材料、設備合格證、交工驗收記錄、發電機組調試報告(包括發電機組環保檢測報告)等資料歸為一卷;把通風空調系統產生的質量記錄、材料、設備合格證、調試報告等資料歸為一卷。
3.7執行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
按照有關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的要求,我公司將提供以下有效、齊全的資料,以保證工程符合竣工驗收的條件
1完成工程設計和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
2工程竣工報告;
3有完整的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
4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進場驗收報告;
5我公司簽署的工程質量保證書;
6公安消防部門出具的消防驗收意見書;
7環保部門出具的環保驗收合格證;
8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質監站提出的整改問題已全部整改完成
篇3:機電設備安裝工程主要材料供應計劃
機電設備安裝工程主要材料供應計劃
(1)物資供應
物資按期保質保量供應,是保證工程質量優,工期按計劃如期實現的基本條件。為此,我們按如下部署組織實施。
①在施工前,各專業技術人員以施工圖為依據,分別編制工程所需的物資供應總計劃,經審核作為采購備料的依據,該計劃應與總進度計劃相對應。在施工中,各專業技術人員應分期編制階段性物資要料計劃,提交項目經理審批。
②根據合同要求,項目部應和業主共同劃分各自供料范圍,并依據現場實際進度,提前半個月向業主上報需由業主采購的設備、材料進場計劃。
③按甲供設備、材料清單,落實督促按期到貨。成立接、保、檢小組,認真做好接、保、檢工作。
④項目部自供物資。依據備料計劃,按業主或設計確定的供貨廠商,集中采購,分期供貨。于工程使用前一周,搬運至現場。
⑤小型零星材料按月進度計劃編制備料計劃,提前15個日歷天備料,按周計劃限額領料。庫存適量的常規小型材料,以便急用。
⑥做好材料等物資的平衡調整。
⑦選擇合格的分承包方。
(2)中標后,各專業施工員將根據土建施工進度計劃,按施工段,分層次列出設備材料品種、規格型號、數量以及進場時間的詳細計劃表,上報監理、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