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部分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1)
一、干式變壓器安裝
工藝流程:
設備清點檢查→變壓器二次搬運→變壓器就位安裝→附件安裝→交接試驗→送電前的檢查→送電試運行及驗收
⑴、設備清點檢查:設備清點檢查應由安裝單位、供應商并會同建設單位代表共同進行并當場作好記錄及會簽。按照設備清單、施工圖紙、技術文件逐項核對變壓器本體以及備品、備件的規格型號、數量等均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無缺件或損壞現象。變壓器本體無外觀損傷等。
⑵、變壓器的二次搬運:二次搬運應在起重操作工、電工配合下進行,吊具采用汽車吊或卷揚機滾筒搬運。變壓器在吊運過程中,必須事先檢查好索具,鋼絲繩應掛牢在變壓器專設的吊環上小心起吊。
⑶、變壓器的就位安裝:變壓器的就位,可利用枕木打設臨時軌道,再用三角架、吊鏈等工具吊至臨時軌道,然后以吊鏈拉入室內合適位置。就位后,應注意其方位和距墻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⑷、附件安裝:干式變壓器的溫度計及通風裝置隨機配套提供,按廠家說明書規定位置安裝,二次儀表安裝在便于觀察的變壓器護欄上。
⑸、變壓器的交接試驗
交接試驗的作業內容有:絕緣電阻、吸收比或級化指數測量;所有分接頭的變壓比檢查;三相接線組別和單相變壓器引出線的極性檢查;繞組連同套管的介質損耗角正切值tgδ、直流泄漏電流的測量;繞組連同套管的交流耐壓試驗、局部放電試驗;測量與鐵芯、絕緣的各緊固件及鐵芯接地線引出套管對外殼的絕緣電阻;非純瓷套管及絕緣油的試驗;有載調壓切換裝置的檢查和試驗;額定電壓下的沖擊試驗;檢查相位及噪音測量。
⑹、變壓器送電前的檢查
試運行前的檢查內容有:各種交接試驗記錄及數據齊全、正確;現場清理完畢;一、二次接線相位正確、絕緣及接地良好;通風設施安裝完畢、運行正常、消防設施齊全;保護裝置完整正確,操作及聯動試驗正常;變壓器防護欄安裝完善,門窗鎖及各種標志牌齊全,以上各項均內容必須在由質監部門窗檢查合格后才能進入下道工序。
⑺、變壓器的送電試運行及驗收
變壓器在第一次投入運行時,可全壓沖擊合閘,沖擊合閘可由高壓側投入。當第一次受電后,應持續時間不少于10min,并無異常情況,再經過3-5次全壓沖擊合閘后,且無異常出現。試驗過程時注意沖擊電流,空載電流、一、二次電壓、溫度等情況,并做好詳細記錄。變壓器在并列運行前必須做好相位核對,經過24小時空載運行無異常情況后即可投入負荷運行。
二、電氣鋼管暗敷設
工藝流程
預制加工→測定盒箱位置→穩筑盒箱→管路連接→暗管敷設方式→變形縫處理→地線焊接。
⑴、預制加工:根據設計圖紙,加工好各種盒、箱、管彎,鋼管煨彎可采用冷煨法或熱煨法。
⑵、測定盒、箱位置:根據設計圖要求確定盒、箱軸線位置,以土建彈出的水平線為基準,掛線找平,線墜找正,標出盒箱實際尺寸位置。
⑶、穩筑盒、箱
穩筑盒、箱要求灰漿飽滿,平整牢固,坐標正確。托板穩筑燈頭盒,預制圓孔板打燈位洞時,洞口大小比燈頭盒外口略大10-20mm,燈頭盒焊好卡鐵后,用高強度等級水泥砂漿穩筑好,并用托板托牢,待砂漿凝固后,即可拆除模板。
⑷、暗管敷設方式
①、隨墻(砌體)配管:磚墻、加砌氣混凝土塊墻配合砌墻立管時,該管最好放在墻中心,管口向上者要堵好。向上引管有吊頂時,管上端應煨成90度彎進入吊頂內。有頂板向下引管不宜過長,以達到開關盒上口為準。砌好隔墻后,先穩盒后接短管。
②、現澆混凝土樓板墻配管:先找燈位,根據房間四周墻的厚度,彈出十字線,將堵好的盒子核定牢后敷管。有兩個以上盒子時,要拉直線。管進盒箱長度要適宜,管路每隔1m左右用鐵絲綁扎牢。
⑸、變形縫處理:變形縫兩側各預埋一個接線箱,先把管的一端固定在接線箱上,在另一側接線箱底部的垂直方向上開孔,孔徑尺寸不小于接入管徑的2倍。兩側連接好補償跨接地線。
⑹、地線焊接:管路應作整體接地連接,穿過建筑物變形縫時,應有接地補償裝置。鍍鋅鋼管或可饒金屬電線保護管,應用專用接地線連接,不得采用焊接連接地線。
三、管內穿絕緣導線
工藝流程
選擇導線→掃管→穿帶線→放線與斷線→導線與帶線的綁扎→窗口帶護口→導線連接→線路絕緣搖測
⑴、選擇導線:應根據設計圖規定選擇導線,相線、中線及保護地線的線皮顏色應加以區分,符合規范要求。
⑵、清掃管路:將布條的兩端牢固幫扎在帶線上,從管的一端拉向另一端,以將管內雜物及泥水除盡為目的。
⑶、穿帶線:穿帶線的目的是檢查管路的通暢和作為電線的牽引線,先將鋼絲或鐵絲的一端饋頭彎回不封死,圓頭向著穿線方向,將鋼絲或鐵絲穿入管內,邊穿邊將鋼絲或鐵絲順直。如不能一次穿過,再從另一端以同樣的方法將鋼絲或鐵絲穿入。根據穿入的長度判斷兩頭碰頭后,再攪動鋼絲或鐵絲。
⑷、管內穿線:鋼管在穿線前,應首先檢查各個管口的護口是否齊全,如有遺漏和破損,應補齊或更換。當管路較長或轉彎較多時,要在穿線前向管內吹入適量的滑石粉。穿線時,兩端的工人應配合協調。
⑸、導線連接:單芯銅導線的直線連接可采用絞接法和纏繞卷法;單芯銅線的分支連接可采用鉸接法和纏卷法;多芯銅線及分支連接可采用單卷法、纏卷法和復卷法。
⑹、導線包扎:首先用塑料絕緣帶從導線接頭處始端的完好絕緣層開始,纏繞1-2個絕緣帶寬度,再以半幅寬度重疊進行纏繞。在包扎過程中應盡可能地收緊絕緣帶。最后在絕緣層上纏繞1-2圈后,再進行回纏。
⑺、線路檢查及絕緣搖測
①、線路檢查:接、焊、包全部完成后,應進行自檢和互檢;檢查導線接、焊、包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及有關施工驗收規范及質量驗評標準的規定。不符合規定時應立即糾正,檢查無誤后再進行絕緣搖測。
②、絕緣搖測:照明線路的絕緣搖測一般選用500V,量程為0-500MΩ的兆歐表。
四、電纜橋架安裝
工藝流程
彈線定位→預留孔洞→支吊架安裝→橋架安裝→保護地線安裝。
⑴、彈線定位:根據設計圖確定出進戶線、盒、箱、柜等電氣器具的安裝位置,從始端至終端找好水平或垂直線,用粉線袋沿墻壁、頂棚和地面等處,在線路的中心線進行彈線,按照設計圖要求及施工驗收規范規定,分勻檔距并用筆標出具體位置。
⑵、預留孔洞:根據設計圖標注的軸線部位,將預制加工好的木質或鐵制框架,固定在標出的位置上,并進行調直找正,待現澆混凝土模板撤除后,撤下框架,并抹平孔洞口。
⑶、支架與吊架安裝要求:
①、支架與吊架所用鋼材應平直,無顯著扭曲。下料后長短偏差應在5mm內,切口處應無卷邊、毛刺。
②、鋼支架與吊架應焊接牢固,無顯著變形、焊縫均勻平整,焊縫長度應符合要求,不得出現裂縫、咬邊、氣孔、凹陷、漏焊等缺陷。
③、支架與吊架應安裝牢固,保證橫平豎直,在有坡度的建筑物上安裝支架與吊架應與建筑物有相同的坡度。
④、支架與吊架的規格一般不應小于:扁鐵30mm×3mm;角鋼25mm×25mm×3mm。
⑷、預埋吊桿、吊架:采用直徑不小于8mm的圓鋼,經過切割、調直、煨彎及焊接等步驟制作成吊桿、吊架。其端部應攻絲以便于調整。在配合土建結構中,應隨著鋼筋配筋的同時,將吊桿或吊架錨固在所標出的位置。在混凝土澆注時,要留有專人看護,以防吊桿、吊架移位。拆模板時不得碰壞吊桿端部的絲扣。
⑸、橋架敷設安裝:
①、橋架直線段連接應采用連接板,用墊圈、彈簧墊圈、螺母緊固,接茬處應縫隙嚴密平齊。
②、橋架進行交叉、轉彎、丁字連接時,應采用單通、二通、三通、四通或平面二通、平面三通等進行變通連接,導線接頭處應設置接線盒或將導線接頭放在電氣器具內。
③、橋架與盒、箱、柜等接茬處,進線和出線口均應采用抱腳連接,并用螺絲緊固,末端應加裝封堵。
⑹、橋架內保護地線安裝:
①、保護地線應根據設計圖要求敷設在橋架內一側,接地處螺絲直徑不應小于6mm,并且需要加平墊和彈簧墊圈,用螺母壓接牢固。
②、金屬橋架寬度在100mm以內,兩段橋架用連接板連接處,每端螺絲固定點不少于4個;寬度在200mm以上兩段橋架用連接板連接的保護地線每端螺絲固定點不少于6個。
五、電纜敷設
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電纜沿橋架敷設→水平及垂直敷設→掛標志牌。
⑴、水平敷設:
①、電纜沿橋架敷設時,應將電纜單層敷設,排列整齊。不得有交叉,拐彎處應以最大截面電纜允許彎曲半徑為準。
②、不同等級電壓的電纜應分層敷設。
③、同等級電壓的電纜沿橋架敷設時,電纜水平凈距不得小于35mm。
④、電纜敷設排列整齊,水平敷設的電纜,首尾兩端、轉彎兩側及每隔5-10m處設固定點。
⑵、垂直敷設:
①、垂直敷設電纜時,有條件的最好自上而下敷設。土建未拆吊車前,用吊車將電纜吊至樓層頂部;敷設前,選好位置,架好電纜盤,電纜的向下彎曲部位用滑輪支撐電纜,在電纜軸附近和部分樓層應設制動和防滑措施;敷設時,同截面電纜應先敷設低層,再敷設高層。
②、自下而上敷設時,低層小截面電纜可用滑輪*繩人力牽引敷設。高層大截面電纜宜用機械牽引敷設。
⑶、電纜掛標志牌
①、標志牌規格應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掛裝應牢固。
②、標志牌上應注明電纜編號、規格、型號、電壓等級及起始位置。
③、沿電纜橋架敷設的電纜在其兩端、拐彎處、交叉處應掛標志牌,直線段應適當增設標志牌。
篇2:改造裝飾電氣安裝工程施工方法
改造裝飾電氣安裝工程施工方法
1、燈具安裝
(1)普通吊線燈,燈具重量在1KG以下者可直接用軟導線吊裝,3KG以上的燈具則采用吊鏈吊裝,軟線宜纏鐵鏈內,以免導線承受拉力。
(2)軟線吊燈時,在吊盒及燈頭內應結扣。
(3)采用鋼管作燈具的吊桿時,鋼管內徑一般不小于10MM。
(4)燈具重量超過3KG者,其與頂棚的連接須通過預埋的釣鉤或螺栓。
(5)固定花燈的釣鉤,圓鋼直徑不小于燈具吊掛銷釘的直徑,且不得小于6MM。
(6)安裝大型燈具的玻璃罩,設防止其碎裂后向下濺落的措施。
(7)當燈具的金屬外殼必須接地時,應有接地螺栓與接地網連接。
(8)對燈具采用螺口燈頭時,相線應接燈頭的頂心,零線接口。
(9)各式燈具在易燃結構都位或安裝在木制品吊頂內時,均在燈具周圍應做好放火隔熱處理。
(10)燈具安裝要使其本身線條與室內建筑線條相配處理:
1)矩形燈具的邊應與頂棚的裝修直線平行,當燈具為對稱安裝時,其縱橫中心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
2)多支熒光燈管組合的開啟式燈具,燈管的排列要整齊。
3)嵌入式燈具罩邊框的邊緣應與頂棚面緊貼。
2、配電箱(板)安裝
(1)不同電流種類或不同電壓等級的配電設備裝在同一配電箱內,設有明顯的標志加以區別。
(2)照明配電箱(板)的安裝高度:無分路開關的照明配電箱(板),底邊距地面應不小于1.8M,帶分路開關的配電箱(板),底面距地面一般為1.2M。
(3)配電箱內裝設螺旋式熔斷器,其電源線應接在中間觸點的端子上,負荷線接在螺紋的端子上。
(4)電話接線箱下口距地1.6M暗裝。出線盒下口距地0.3M暗裝。
3、開關安裝
(1)開關的安裝位置便于操作、維修。
(2)板或開關地面高度一般為1.2-15M,距門框水平距宜在0.15-0.3M。
(3)拉線開關距地面高度一般為2.2-3M,距門框水平距宜在0.15-0.3M。
(4)同一室內的板或開關,其開關方向應一致,向下為開,向上為關,成排安裝的開關,高度一致整齊。
(5)燈具的控制開關,均應接在相線上。
(6)風機盤管調速開關安裝高度為中心點距地1.3M。
(7)手動報警按鈕下口距地1.5M暗裝;
(8)公共部分揚聲器吊平頂內或吸壁安裝;
4、插座安裝
(1)不同電流種類或不同電壓等級的插座安裝在一起是時,應有明顯標志加以區別。
(2)攜帶式或移動式燈具用的插座,單項者用三孔插座,三相者用四孔插座,其接地孔與接地線或零線接牢,禁止使用兩孔圓插座。
(3)活動場所的插座應采用安全插座。
5、管線工程
A.使用的管、線必須有出廠合格證
1、暗配管宜沿最近路線敷設,與建筑物表面距離大于15mm,隱蔽檢查簽證后,在砼會簽單上簽字。酵母結束,修補好建筑物中所打孔、洞、槽、溝。
2、鋼管進箱處采用鎖緊螺或護圈帽固定,引出電纜溝處應加止水密封裝置,通過建筑的伸縮縫應加拉線箱,與電動機接線盒連接需加軟管。
管子彎扁度應小于0.1倍管徑D,最小變曲半徑應滿足規范要求。管子超長及增多彎頭時,應按規范要求增設接線盒。
3、水平或垂直敷設的明配管,允許偏差為0.15%,全長偏差應<//1/2D。明配管固定點間距離應均勻,管卡間最大距離要滿足規范要求。
(1)鍍鋅鋼管和薄壁鋼管應采用螺紋或套管連接,不應焊接,與金屬盒、保護地線須可靠連接。
(2)有線電視干線采用SYWV-75-9,支線采用SYWV-75-5,沿電纜橋架敷設或穿管暗敷。
(3)電話支線采用RVB0-2*0.5穿管暗敷。
(4)消防自動報警,控制線路,自消防中心引來:室內報警線為ZR-RV-1.0mm2,控制線為ZR-RV-1.5mm2,沿弱電橋架或穿KBG管暗敷。-24V電源線采用RVB-2*0.5mm2,沿橋架或穿KBG管敷設。
篇3:綜合樓二樓電氣工程施工方法
綜合樓二樓電氣工程施工方法
一、布線
電線的敷設應符合設計要求,可采用配管(金屬配管或塑料管)、護套線等敷設線路。不得將普通絕緣電線裸露敷設。
1、配管布線:
a)按設計要求選擇適當的配管,管間連接緊密,管口光滑,護口齊全;配管應固定,排列整齊;盒(箱)設置正確,固定可靠。
b)電氣管路與蒸汽管熱水管間距宜大于500mm,與其它管路應大于100mm;吊頂敷設管線應固定可靠,距頂棚面間距大于50mm。
2、護套線配線
a)護套線敷設時,嚴禁有紐絞、死彎、絕緣層損壞,護套斷裂等缺陷;嚴禁直接埋入抹灰層等堿性材料內敷設。
b)布線平直、整齊、固定可靠;穿過梁、墻、樓板等處應有保護管。
3、照明器具及開關插座的安裝
a)照明器具的選擇應符合設計要求;大型燈具安裝須用吊鉤、預埋件或專用框架可靠固定埋設牢固;電源線不應緊貼器具外殼,吸頂燈固定面罩的外邊框應緊貼棚面,發熱量較大的器具與可燃材料的接觸處應進行隔熱處理。
b)插座、開關安裝牢固,四周無縫隙;插座開關離地面間距不小于200mm,插座、開關位置高低應保持同一水平線,目測無明顯偏差;面板整潔無污跡。1.5m以下安裝的插座應采用防觸電保護措施的插座;廚房、衛生間內安裝的開關應采用帶防水措施的開關。
c)單相兩孔插座的接線,面對插座左孔接零線,右孔接相線;單相三孔,三相四孔插座的接地(零)線接在正上方;插座接地線單獨敷設,不與工作零線混同。
d)電線接線與線路保護
e)所用導線的型號、線徑應符合設計要求;導線連接緊固,接頭部首拉力;包扎嚴密,不傷線芯,導線無紐絞、曲結、死彎、絕緣層破損等缺陷。
f)采用螺釘(螺帽)連接時,導線無絕緣距離不大于3mm;銅線間連接采用鉸接法時鉸接長度不小于5圈,綁扎法時綁扎長度不小于10倍線徑,連接后搪上焊錫;用黑膠布爆炸接頭時,內部應先包絕緣帶。
h)分支接頭應在接線盒、燈頭盒、開關盒內處理,每個接頭上接線不宜超過兩根;先在盒內留有適當余量。
i)線路應采用適當的短路保護、過載保護措施及接地(零)保護措施。
二、壁燈的安裝
1.安裝位置確定
(1)一般壁燈的高度,距離工作面(指距離地面80~85cm的水平面)為1440~1850mm,即距離地面2240~2650mm。臥室的壁燈距離地面可以近些,大約在1400~1700mm左右。
(2)壁燈挑出墻面的距離,大約為95~400mm。
2.安裝方法
壁燈的安裝方法比較簡單,待位置確定好后,主要是壁燈燈座的固定,往往采用預埋件或打孔的方法,將壁燈固定在墻壁上。
三、吊燈安裝
大的吊燈安裝于結構層上,如樓板、屋架下弦和梁上,小的吊燈常安裝在擱棚上或補強擱柵上,無論單個吊燈或組合吊燈,都由燈具廠一次配套生產,所不同的最,單個吊燈可直接安裝,組合吊燈要在組合后安裝或安裝時組合。對于大面積和條帶形照明,多采用吊桿懸吊燈箱和燈架的形式。
1。料具準備
(1)施工材料:常用材料有以下幾種。
①木材(不同規格的水方、木條、水板)、鋁合金(板材、型材)、鋼材(型鋼、扁鋼、鋼板),主要作支撐構件。
②塑料、有機玻璃板、玻璃作隔片,外裝飾貼面和散熱板、銅板。電化鋁板作裝飾構件。
③其它配件如螺絲、鐵釘、鉚釘、成品燈具、膠粘劑等。
(2)施工工具:鉗子、螺絲刀、錘子、電動曲線鋸、電錘、手據、直尺、漆刷等。
2.吊杯、吊索與結構層的連接
(1)操作方法:主要考慮預埋件和過渡件的連接。
①先在結構層中預埋鐵件或木磚(水磚承重除外)。埋設位置應準確,并應有足夠的調整余地。
②在鐵件和木磚上設過渡連接件,以便調整理件誤差,可與理件釘、焊、擰穿。
③吊桿、吊索與過渡連接件連接。
(2)安裝注意事項:安裝施工時應注意以下三點。
①安裝時如有多個吊燈,應注意它們的位置、長短關系,可在安裝頂棚的同時安裝吊燈,這樣可以以吊頂擱柵為依據,調整燈的位置和高低。
②吊桿出頂棚須面可用直接出法和加套管的方法。加會管的做法有利于安裝,可保證頂棚面板完整,僅在需要出管的位置鉆孔即可。直接出頂棚的吊杯,安裝時板面鉆孔不易找正。有時可能采用先安裝吊桿再截斷面板挖孔安裝的方法,但對裝飾效果有影響。
③吊桿應有一定長度的螺紋,以備調節高低用。吊索吊桿下面懸吊燈箱,應注意連接的可靠性。
3.吊桿、吊索與擱柵連接
吊桿、吊索直接釘、擰于次擱柵上,或采用上述板面穿孔的方法連接在立潤柵上。或吊于次摘柵間另加的十字擱柵上。吸頂燈所用光源的功率:白熾燈泡為40~100W,日光燈多為30~40W。
四、吸頂燈的安裝
1.分類
(1)吸頂燈按構造分類:有浮凸式和嵌入式兩種。
(2)吸頂燈按燈罩造型份類:有圓球形、半球形、扁圓形、平圓形、方形、長方形、菱形、三角形、錐形、橄欖形和垂花形等多種。
吸頂燈在設計時,也要注意結構上的安全(防止爆裂或脫落),還要考慮散熱。燈罩耐熱、拆裝與維修都要簡單易行。
吸頂燈安裝
小吸頂燈一般僅安裝在摘柵上,大吸頂燈安裝時則采用在混凝土板中伸出支承鐵架、
鐵件連接的方法。
1.料具準備
材料和工具選用參考吊燈安裝。
2.操作方法
(1)頂棚開口:先以小擱柵接吸頂燈開口大小圍合成孔洞邊框,此邊框既為燈具提供連接點;也作為抹灰面層收頭和板材面層的連接點。邊框一般為短形。大的吸頂燈可在局部補強部位加斜撐做成國開口或方開口。見圖12-2-9。
(2)吊筋與燈具連接:小型吸頂燈只與擱柵連接即可,大型吸頂燈要從結構層單設吊筋,在樓板施工時就應把吊筋理上,埋設方法同吊頂理筋方法。埋筋的位置要求準確,但施工中不可避免有一定誤差,為使燈具安
裝位置準確,在與燈具上支承件相同的位置另吊潤柵(圖12-2-10)。擱柵上與吊筋連接,下與燈具上的支承架連接,這樣既可保證吸頂燈牢固安全,又可保證位答準確。
(3)建筑化吸頂燈:常采用非一次成品燈具,而是用普通的日光燈、白熾燈外加"
格板玻璃、有機玻璃、聚苯乙烯塑料晶體片等,組裝成大面積吸頂燈。其安裝程序是:
①加補強物件,加邊框開口。
②將承托、固定玻璃的吊杯、吊件與擱柵或補強擱柵連接。
③安裝燈具。
④安裝玻璃。
由于它不是一破定型構件,安裝時調整好尺寸和平整度是很重要的。在擱柵水平或方正的前提下,一個頂棚的同一種燈具所用的吊桿、邊框和螺栓的規格要一致。
3.安裝注意事項
(1)施工前應了解燈具的形式(定型產品、組裝式)、大小、連接構造,以便確定埋件位置和開四位置大小。質量大的吸頂燈要單獨理吊施,不可用射釘后補吊筋。
(2)熟悉吸頂燈平面圖及節點詳圖,研讀燈具布置圖和節點詳圖,以及燈具樣本。
(3)吸頂燈與頂棚面板交接處,吸頂燈的邊緣構件應壓住面板或遮蓋面板板縫。在大面積或長條板上安裝點式吸頂燈,采用曲線鋸挖孔。
(4)組裝式吸頂燈玻璃面,可選用菱形玻璃片,聚苯乙烯晶體片,或對普通玻璃、有機玻璃進行車、磨等表面處理,以增加折射和減少透射率,避免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