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建筑屋面工程施工方法
1、屋面做法為:
40厚C25細石混凝土;
20厚1:2.5水泥砂漿找平層;
25厚聚苯乙烯保溫隔熱板;
1.5厚貼必定防水卷材。
2、貼必定防水卷材做法
基層檢驗、清理、修補-涂刷基層處理劑-節點密封處理-試鋪、定位、彈基準線-卷材反面涂膠-基層涂膠-粘貼、輥壓、排氣-接縫搭接面清洗、涂膠-搭接縫粘貼、輥壓、排氣-搭接縫密封材料邊-收頭固定、密封-保護層施工-清理、檢查、驗收。
施工要點:
1)基層必須干凈、干燥,并涂刷與粘結劑材性相容的基層處理劑;
2)要使用該品種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專用粘結劑,不得錯用或混用;
3)必須根據所用粘合劑的使用說明和要求,控制膠粘劑涂刷與粘合的間隔時間,間隔時間受膠粘劑本身性能、氣溫濕度影響,要根據試驗、經驗確定;
4)鋪貼高分子防水卷材時,切忌拉伸過緊,以免使卷材長期處在受拉應力狀態,易加速卷材老化;
5)嚴格做好卷材搭接縫的粘結,是確保防水層質量的關鍵,所以要求卷材搭接縫結合面應清洗干凈,均勻涂刷膠粘劑后,要控制好膠粘劑涂刷與粘合間隔時間,粘合時要排凈接縫間的空氣,輥壓粘牢。
接縫口應采用寬度不小于10MM的密封材料封嚴,以確保防水層的整體防水性能。
3、防水節點處理
卷材收頭:卷材收頭應用水泥釘釘壓,并用密封材料封嚴;磚墻立面部分及壓頂上面應做防水處理,以防開裂滲漏;對于較低的女兒墻,卷標全部覆蓋立墻面,并伸入壓頂下墻厚1/3處。
變形縫:在縫上端設兩層卷材搭蓋,中間加放襯墊材料,卷材做成Ω形,以適應沉降變形的需要。
分格縫:找平層上的分格縫位置應留設在板端縫處,當采用水泥砂漿、細石砼時,其縱橫縫的最大間距不宜大于6M,縫內應嵌填密封材料。
檐口:所有出檐均應抹出鷹咀,以防扒水:在平面和立墻交接處,由于伸縮變形不一,應加設空鋪附加層,以適應變形的需要。
出入口:垂直出入口周圍應增鋪增強附加層,并壓入砼壓頂下;
水平出入口的防水層上要增設護墻,踏步下要預留一定空隙,以滿足沉降要求。
水落口:在水落口直徑500MM范圍內,坡度要加大為5%,并算好水落杯口上口標高,使其在溝底最底處;水落口杯周圍與水泥砂漿或砼的交接處,應預留20*20MM的縫槽并嵌填密封材料;并且防水層深入水落口杯內50MM,以防翹邊嗆水。
女兒墻、煙囪根:墻根處做成圓弧狀,并增設增強附加層,采用隔熱曬措施。
管道根:在管道根部應做錐臺,以利排水;管道壁四周與找平層連接處,應預留凹槽,用密封材料嵌填;管道壁上的防水層上口,應用金屬箍緊固,上口用密封材料封嚴。
設備根:設施基座與結構層相連時,防水層宜包裹設施基座的上部,并在地腳螺絲周圍作密封處理;在設施下部的防水層應做附加增強層,必要時應澆筑50MM以上的細石砼;并在設施周圍至屋面出入口之間的人行道鋪設風性保護層。
篇2:混凝土剛性屋面工程施工方法
混凝土剛性屋面工程施工方法
1、施工準備:
(1)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PO32.5,有出廠合格證與試驗單。
(2)鋼材:有出廠合格證、試驗單、二次試驗合格。
(3)密封膠:有出廠合格證與試驗單。
(4)砂子:采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試驗合格。
(5)石子:采用卵石,粒徑5~15mm。試驗合格。
(6)室內墻面已彈好+0.5m水平線。
2、流水分段,工藝流程
(1)流水分段:各區段由低到高分段進行施工。
(2)工藝流程:
基層處理→灑水濕潤→刷素水泥漿→放分格條→鋪鋼筋網→澆筑混凝土→壓光→養護
3、施工方法
(1)分格條及邊模使用前用水浸泡,刷廢機油或脫模劑一道。鋼筋網分格點焊。
(2)清凈基層雜物,灑水濕潤,刷素水泥漿一道,拉線找坡,放分格條與外模,要固定好。分格條的厚度,端縫寬度按施工驗收規定執行。
(3)放鋼筋網,下部用砂漿塊墊起。
(4)分格澆筑混凝土,用平板式振搗器振實,用40-50kg長600mm滾筒碾壓。
(5)混凝土收水初凝后,取出分格條,用鐵抹子第一次壓光,并修補分格邊緣缺損部分。
(6)混凝土終凝后第二次壓光。蓋草袋灑水養護不少于14d。留試塊標養和同條件養護,每段每層不少于兩組。
(7)混凝土達到強度后進行密封膠灌縫。
4、質量要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表面平整,分格順直,混凝土密實。
篇3:屋面工程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
屋面工程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
1.施工順序及流程
施工順序:一般情況下,由高處向低處施工(先施工高層次屋面,后施工低層次屋面、室外雨罩)。
施工程序:基層清理→墻管堵洞→保溫層施工→陶粒混凝土找坡→水泥砂漿找平層→防水層施工→屋面細部處理→鋪地磚。
2.保溫層施工
2.1.工藝流程:基層清理→ 保溫層鋪設。
屋面結構層施工完畢,已進行隱蔽工程檢查,辦理交接驗收手續。穿過屋面的各種預埋管件根部及風道、女兒墻、屋頂樓梯間、機房等根部按設計要求施工完成。找平層材料已備齊,并運至現場,經復查材料合格;試驗室根據實際使用原材料,通過試配提出砂漿配合比。
2.2.基層清理
穿過屋面和墻面等結構層的管根部位,應用豆石混凝土加微膨脹劑填塞密實,管根部位做密封處理,將管根固定。鋼筋混凝土屋面板基層面的灰塵雜物和特殊高起的部位剔鑿清理干凈,保證板面平整干凈。
2.3.保溫層鋪貼
1、保溫層應干燥,保溫層的含水率應相當于該材料在當地自然風干狀態下的含水率,且≤0.06%(體積比)。保溫層干燥有困難時,應采用排氣措施,可按間距6m設置排氣槽(槽寬60mm),不大于36m2設置一個排氣孔,排氣槽應與加強層、找平層、找坡層的分格縫相對應,排氣槽宜縱橫設置,并與大氣連通的排氣管相通。
2、保溫層采用70厚擠塑板,保溫板緊靠在基層表面鋪平墊穩,不得有晃動現象,相連接縫相互錯開,板間縫隙嚴密,表面與相臨兩板的高度一致。
3.找坡層施工
3.1、用CL7.5陶粒混凝土找2%坡,最薄處30厚。根據跨度和屋面分水線的位置采用拉線的方法,做樣墩后,進行找坡。
3.2、找坡層施工前均應將下一層表面清理干凈。
3.3、找坡層中設分隔縫,縫寬20mm,縫內嵌聚苯條,分格縫從女兒墻處開始留設,縱橫縫間距不超過6m,并與其它分格縫相適應,縫內填松散材料。
3.4、采用商品陶粒混凝土運至施工面,把陶粒混凝土鋪在70厚擠塑板上,鋪設順序應從一端開始退著向另一端進行拉線找出坡道后,用平板振搗器振搗密實,表面用大杠刮平,再用木抹搓平,壓實后24小時應注意澆水養護。
4.找平層施工
20厚1:3水泥砂漿面層施工時,應先按1~2m間距貼點標高(貼灰餅),并設置分格縫,縫寬20mm,分格縫從女兒墻邊開始留設,間距≤6m,1:3水泥砂漿按分格塊裝灰、鋪平,用刮杠按灰餅刮平,用木抹子搓平,鐵抹子壓光。1:3水泥砂漿抹平、壓實后應注意澆水養護,縫內填密封材料。分格縫兼做排氣屋面的排氣道時,分格縫與保溫層連通。分格縫的作法:分格縫的寬度為20mm,防水卷材施工前嵌填密封材料。基層與突出屋面結構(女兒墻、機房結構、排風道、風機基礎、正壓送風道等)的交接處和基層的轉角處,水泥砂漿找平層應做成圓弧形,圓弧半徑50mm。
5.防水層施工
5.1.干燥度檢測
為了保證防水層與基層粘結良好,避免卷材防水層發生鼓泡現象,基層必須干凈、干燥,基層的含水率不大于9%。找平層干燥程度的檢驗方法是:選取1m見方的卷材平鋪于基層上,靜置4個小時,掀開后卷材及基底均無水印即可。
5.2.防水層施工
1)、防水基層干燥后,在基層上均勻滿刷一層基層處理劑(冷底子油)。當基面干燥度不符合要求時應涂刷濕固化型膠粘劑。基層處理劑的選擇應與卷材的材性相容,基層處理劑應攪拌均勻不漏刷,噴、涂基層處理前,應用毛刷對層面節點、周邊、轉角等處先行涂刷,常溫經過4小時后開始防水層施工。
2)、防水層采用SBS高聚物改性瀝清防水卷材3+3熱熔法施工。根據屋面坡度要求,本工程卷材平行于屋脊方向鋪貼。在卷材大面積施工以前,應在突出屋面結構(女兒墻、機房結構、排風道、風機基礎、正壓送風道等)的交接處和基層的轉角處,進行附加層的鋪設工作(附加層寬度和高度均不小于300mm)。附加層甩頭尺寸準確、粘接牢固、無空鼓現象,經檢查合格以后才能進行防水卷材的大面積施工操作。
3)、防水卷材在鋪貼工程中,必須保證與基層的粘接牢固,搭接均勻,尺寸準確,高聚物改性瀝清防水卷材的搭接尺寸(長邊、短邊)80mm:接口處嚴禁張嘴、翹邊。第一層防水卷材鋪設完成后,由質檢人員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第二層防水卷材進行施工。
4)、鋪貼時先將卷材開卷擺齊對正,薄膜面向下,檢查長短邊搭接長度無誤后,重新由一端卷起1-2米,然后按原虛貼位置慢慢展開卷材,用噴槍烘烤卷材底面(噴槍距加熱面300mm左右,往返均勻加熱),當烘烤至薄膜熔化,卷材底有光澤,發黑,有一層薄的熔融層時,用手推壓卷材,使底層壓緊粘住。卷材定位后,再將另一端卷起,按上述方法繼續進行鋪貼。上下層卷材不得垂直鋪貼。相連兩條卷材的短邊接頭至少錯開1/3幅寬。封邊的做法是用噴燈將卷材與卷材的搭接縫烤化,用小壓子抹平,把縫封嚴。
5)、烘烤時,應均勻加熱,當加熱面變成流態而產生一個小波浪時,則證明加熱已經足夠,應特別小心,烘烤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燒損胎基。加熱鋪貼推壓時,以卷材邊緣溢出少許瀝青熱熔膠(寬度以2mm左右并均勻順直)為宜,隨即刮封接口使接縫粘結嚴密。
6)、已施工的防水層在繼續施工時必須保持表面干燥。
5.3.質量檢驗:在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經檢查外觀表面合格以后,將雨水管出口堵塞,進行不小于24小時的蓄水試驗,不得存在滲漏水和存水現象。經全部蓄水試驗合格后,做好隱蔽工程驗收工作。
6.細部做法
6.1. 屋頂女兒墻:女兒墻結構朝屋面內出檐,壓頂采用混凝土蓋板,女兒墻防水收頭交于小檐下。所有防水卷材收頭處均用帶墊片的水泥釘固定,最大釘距小于900mm,所有防水卷材收頭處均用密封材料填嵌封嚴。女兒墻處理見圖紙做法。
6.2. 出屋面管道:
6.2.1.管道根部與找平層或細石混凝土防水層之間,并用密封材料嵌填嚴密。
6.2.2.管道根部四周應增設兩層附加層,其中一層一半邊剪成鋸齒狀與基層粘貼,另一半卷上管根,搭接不少于100mm。另一層附加層壓在鋸齒上將縫隙遮擋,寬度和高度均不應小于300mm。
6.2.3.出屋面管道應有固定措施。
7水落口
雨水口安裝前,找好標高,彈出雨水斗的中心線,用水泥砂漿臥穩,用細石混凝土嵌固,填塞密實。橫式雨水口內下口與防水層附加層用密封材料嵌嚴,防水面層伸入落水口200mm粘實,與墻面防水層交圈,直式落水周圍直徑500mm范圍內坡度不小于5%。
橫式水落口:卷材附加層深入水落口內
不少于150mm,底盤與卷材間涂瀝青膠接材料,并用漏斗罩底盤壓緊。水落口周圍直徑500mm范圍內的坡度應為5%,詳見橫式落水口圖。水落口示意圖水簸箕示意圖
8. 機房、水箱間外排水,水簸箕做法:排水下方水落管端頭做45°彎頭,下接水簸箕。水簸箕造型和飾面與屋面面層的裝飾風格相一致,見上示意圖。
9.質量標準及驗收
9.1保溫層及找坡層:
9.1.1、保溫材料的強度、表觀密度、導熱系數和含水率以及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9.1.2、找坡層應分層鋪設,壓實適當,表面平整,找坡正確。
9.1.3、保溫層應緊貼基層,鋪平墊穩,拼縫嚴密。
9.1.4、保溫層的允許偏差為±5%,且不大于4mm。
9.2找平層:
9.2.1、找平層的材料質量及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9.2.2、找平層的排水坡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9.2.3、找平層應平整、壓光、無砂眼、酥松、起砂、起皮現象。
9.2.4、找平層的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為5mm。
9.3防水層:
9.3.1、防水層材料,鋪設方法,搭接長度,搭接位置、坡度及構造做法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
9.3.2、與基層粘貼牢固、無滑移、無空鼓、無滲漏。
9.3.3、排水口、伸出屋面的墻根、管根及水篦安裝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有翹邊,倒泛水、積水等現象,保證排水暢通。
9.3.4、附加層、泛水立面收頭等做法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規定。
9.3.5、卷材搭接寬度允許偏差10mm,用尺量檢查。
9.4面磚:
9.4.1、磚的品種、規格、顏色和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
9.4.2、磚粘貼必須牢固。
9.4.3、滿粘用施工的磚應無空鼓、裂縫。
9.4.4、表面應平整、潔凈、色澤一致、無裂痕和缺損。
9.4.5、磚縫、分格縫應縱橫順直、寬度和深度符合設計要求。
9.4.6、流水坡向正確,坡度符合設計要求。
9.5技術保證措施:
9.5.1、施工前,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作為指導。
9.5.2、組織技術人員、工長、質檢員熟悉設計意圖和質量驗評及工藝標準。
9.5.3、認真做好工種、工序的協調配合工作。
9.5.4、對關鍵部位、細部做法做好詳細的技術交底工作。
9.5.5、每項材料的試驗工作均應提前完成,做到資料及時、齊全、完好。
9.6工程驗收
9.6.1屋面分項工程的驗收按保溫層、找平層、防水層、細部構造進行,每100m2抽查一處,每處10m2。接縫密封防水每50m抽查一處,每處5m,且不少于3處。細部構造根據分項工程的內容全部進行檢查。
9.6.2屋面工程隱蔽的主要內容:防水層的基層;密封防水處理的部位;防水層的搭接寬度和附加層。
9.6.3屋面工程的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無滲漏和積水現象;材料符合標準要求;找平層表面平整,不得有酥松、起沙、起皮現象;保溫層的厚度、含水率符合要求;防水層鋪貼方法、搭接寬度正確,接縫嚴密,不得有皺折、鼓泡和翹邊現象;嵌縫密封材料應與兩側基層粘牢,密封部位光滑、平直,不得有開裂、鼓泡、下塌現象。
9.6.4檢查屋面有無滲漏、積水和排水系統是否暢通,經全部蓄水試驗合格監理驗收認可后,做好隱蔽工程驗收工作及工程資料的整理交驗工作。
9.7成品保護措施:
9.7.1、防水卷材鋪設前應將基層表面的砂粒、硬塊等雜物清理干凈,防止損傷卷材。
9.7.2、不得在已鋪好的保溫層、找平層上直接行走,推小車。應按行走路線鋪設腳手板。
9.7.3、雨水口,內排水口等部位應采取臨時保護措施,防止堵塞和雜物進入。
9.7.4、嚴禁在已做好的屋面層拌和砂漿。
9.7.5、不得在已做好的屋面任意扔鐵管、鋼材等重物。
9.7.6、油漆、刷漿等施工時應對已完工程進行保護,防止面層污染。
9.8安全措施:
9.8.1、高空作業人員不得集中,必要時系好安全帶。
9.8.2、操作人員不準在屋面追逐跑跳,嚴禁在女兒墻上站立行走。嚴禁爬在女兒墻上向外探望。
9.8.3、施工現場及作業面的材料多為易燃材料,故存料、配料及作業面嚴禁吸煙。
9.8.4、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穿戴好其它勞動防護用品。
9.8.5、夜間施工要有足夠照明設施。
9.8.6、大雨天、五級及以上天氣不得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