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樓混凝土工程質量保證技術措施
1、預防混凝土實際強度低于設計標準值的措施
1.1.現場施工技術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圖紙,掌握不同層次、部位、不同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或標號,并用表格形式記錄在案,便于核對查考。
1.2.現場試驗人員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強度和塌落度、按標準方式制作、養護試塊,及時進行試壓,試塊組數必須按驗收規范規定數量制作,并提供系統的強度資料,發現問題要及時反饋。
2、預防混凝土養護不符合要求的措施
2.1.編制施工方案時,要列入養護技術要求、技術間隙時間規定、材料儲備要求、特殊部位養護注意事項等內容,并在全體施工管理人員中加以宣傳教育和貫徹。
2.2.在施工準備階段,對所需養護材料、設備、水源等應事先編制技術供應計劃,以做好充公準備,滿足養護要求。
2.3.對特殊部位如屋面、樓地面、路面及構件斷面較小的受力件等,要特別強調養護的重要性,設專人負責養護工作。
2.4.在混凝土澆搗12小時后,應加以覆蓋并澆水養護,時間一般不得小于7晝夜。
3、預防蜂窩的措施
3.1.混凝土配合比計量正確,拌和均勻,時間大于90秒。
3.2.要控制混凝土的卸料高度,否則要設溜槽或串筒等措施,以防混凝土離析。
3.3.澆搗豎向結構時,混凝土澆筑時,應用同標號砂漿或減半石子的混凝土作接漿處理(5cm);側模設大于30cm的澆灌孔;柱要分段分層澆灌。
3.4.混凝土的澆灌與震動必須分層進行,每層厚度為30cm。
3.5.插振移動距離不應大于作用半徑的1.5倍;為保證上下兩層混凝土的粘結效果,振動棒應插入下層混凝土內5cm左右;平板振動器在振動平板時宜壓邊3~5mm,以防漏振。
3.6.振動時間控制,一般以被振混凝土表面水泥漿,無明顯下沉,充滿四周,不呈現氣泡為宜。
3.7.澆搗時要經常觀察模板移位、脹模、漏漿等現象,便于及時處理。對散落在模板平臺的混凝土殘漿必須及時清理。
4、預防露筋的措施
4.1.凡該設墊塊的部位必須在驗收鋼筋時同時驗收。墊塊厚度根據規范規定的各種不同構件要求處理,并注意固定好墊塊,墊塊的間距一般為80-100cm。
4.2.振動時不準依靠鋼筋傳動振幅和頻率,也不準把鋼筋擠向模板處。在平臺上操作時,不能把鋼筋踩到板底。
4.3.模板接縫或與其他構件鑲接處必須封嚴不漏漿;先必須澆水潤濕;在柱根部、柱、梁節點處特別注意封嚴并增設加勁支撐。震動時間要控制適度,看到漏漿應停止震動。
4.4.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要按現場實際材料申請試配,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盡可能改善其可操作性。
4.5.拆模時間要按不同構件類型的試塊強度確定,不能過早拆模,以防脫棱缺角。
4.6.對散落在平臺模板上的混凝土一律要及時清理,對已經綁扎好鋼筋的平臺,對散落其上的混凝土必須及時震實。
5、預防孔洞的措施
5.1.鋼筋密集區,要用細石混凝土及機震與人工搗固相結全。
5.2.嚴禁用吊斗直接下料,堅持分層澆搗制度。
5.3.振動混凝土時震動棒可垂直混凝土表面或成45°傾斜角操作,插點應均勻排列,移動方式有行列式和交錯式兩種,以防漏震。
5.4.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組織必須針對其特點周密安排。強調崗位責任,尤其是澆灌和震動兩個關鍵工序應明確專人操作、專人管理,質量部門現場檢查也應以此作為重點。
6、預防縫隙夾渣層的措施
6.1.在支模前應把接搓處的松動浮面、無強度的水泥殘漿清理干凈,在混凝土澆灌前必須再次清理各種垃圾并用水沖洗。
6.2.底部模板必須加固、封嚴,以確保常規操作條件下不脹模漏漿,梁、柱節點板應專門設計,便于裝拆和滿足密封要求。
7、預防現澆混凝土樓板、樓梯踏步板與平臺面凹凸不平的措施
質量交底要清楚;嚴格按樓層標高布料。專人負責平倉拍實,用長括尺(長木抹子)抹平;圈梁及踏步板一律以驗收后的模板上口為標準,澆灌震實,表面用木蟹(木抹子)抹平;應及時清理澆灌多余材料,不準平攤于澆灌面層,以防超厚,面層不得外露石子。
8、預防混凝土構件脹模的措施
8.1.模板必須按澆灌方法、速度,在施工前作好模板方案設計,提出支撐拉結體系。
8.2.對模板必須事先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認直的檢查驗收,并向混凝土澆灌人員詳細交底,不能任意去掉模板拉結部件,必須拆去時,應及時征得現場施工管理人員及木工同意。
8.3.澆灌混凝土時,每班必須配備值班木工。指導混凝土操作人員不能任意拆去各種拉和搭支撐。
9、預防混凝土垂直偏差過大的措施
9.1.模板支撐必須縱橫向成為體系,相互牽住。
9.2.模板就位掛線應認真復核,特別是在模板組織檢查驗收時,要抽查幾個有代表性的軸線。
9.3.混凝土澆搗要按建筑體系形狀確定順序和方向,不選用由于澆搗而造成偏差加大的澆灌順序。
9.4.澆灌混凝土時,不準用吊斗及其他起重物亂撞模板支撐體系,凡經碰撞須及時復測校正,重新加固。
10、預防混凝土構件截面尺寸超差的措施
支模前要詳細研究支模方案;固定模板用的螺栓與支撐不能過緊或過松,用套管作為構件厚度的標準;模板安裝好以后,應檢查模板是否符合標準尺寸的要求,過大或過小必須經整改復驗合格后,才能進行混凝土施工。
11、預防混凝土構件軸線位移的措施
施工前基準軸線要確定,復核手續、測量誤差要兩人以上簽證;施工方案要明確支模要求及混凝土澆灌順序;起始軸線應事先確定。
12、預防混凝土構件中預埋件、預留洞、門窗洞口尺寸移位的措施
預埋件固定應工具化;澆灌混凝土及震動時要仔細;增強洞口框模剛度,便于安裝與拆除;建立嚴格的工序交接檢制。
13、預防混凝土施工中的鋼筋移位的措施
操作人員必須注意保護鋼筋;墊塊、撐腳綁扎要按規范操作;各類插鐵必須用電焊固定;起重工不能碰撞鋼筋骨架及插鐵;臨時偏位的鋼筋要待混凝土澆完后及時復位。
14、預防混凝土現澆樓板裂縫的措施
14.1.對結構薄弱部位,設計應增加構造配筋,板中分布筋排距均勻,綁扎牢固;澆混凝土時,不能踩踏鋼筋,應串馬蹬腳手板操作,保證鋼筋位置正確,使其提高抗收縮能力。
14.2.
加強支模工作,底模剛度大,支撐體系穩固,地基不下沉,支墊部位能擴散集中力。14.3.加強混凝土養護工作保證和減小收縮影響。
14.4.對0.3mm以上裂縫須進行擴大開鑿、批嵌等封閉處理。
篇2:主體工程施工方案技術措施:混凝土
主體工程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混凝土
四、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
一層柱砼強度等級為C30,一層梁板砼強度等級為C40,其它梁、柱、板砼強度等級為C20,均采用現場攪拌澆注。
?。ㄒ唬?、材料及施工機械準備
為確保工程質量及施工速度,在施工現場設一臺砼攪拌機,砼的生產能力已達到本工程所需的標準,計劃使用現場攪拌砼進行施工。
(二)、砼澆筑要求及方法
1、砼澆筑前的檢查、驗收:模板標高、位置、構件的截面尺寸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構件預留拱度是否正確。模板的支架是否穩定,支柱的支撐和模板的固定是否牢靠。模板的緊密程度,模板的縫隙應嵌嚴。鋼筋、預埋件的規格、數量、安裝位置及構件連接點焊縫是否與設計和施工規范的要求相符合。水、電、暖氣等設備管道的位置、幾何尺寸、數量是否準確無誤,安裝質量是否符合要求。模板內的垃圾、木花、泥土和鋼筋上的油污等應清除干凈??刹捎酶邏嚎諝饣蚋邏核疀_洗,必要時可開設垃圾清理孔也可采用吸塵器吸除。
經質檢站、監理單位核驗鋼筋符合標準后,轉入砼工程施工,并做好鋼筋隱蔽驗收工作。
2、砼施工之前,經驗證水泥、石、砂、外摻加劑,做施工配合比試配合格后,下配合比通知單,由工程技術負責人把關。
3、砼采用機械攪拌,砼的配制要滿足施工配合比要求和施工技術負責人下的交底與作業指導書的要求。
試驗員,經試壓合格后,確定優化配合比,使砼不但強度好,且流動性和易性達到施工要求,按規定留置試塊分別進行試壓,每組試壓的最低強度不小于設計要求的強度,切實符合規范的規定。
4、運輸采用攪拌運輸車運送砼,攪拌筒應保持低速轉動(3r/min-6r/min)。
5、攪拌運輸車出料前,應高速轉動30s然后反轉出料。出料時如發現砼有異?,F象,應立即停止出料,且采取下列措施:
A、攪拌筒內的砼沉淀時,應將攪拌筒再高速順轉載3min-4min,然后方可出料。
B、砼坍落度過小,喂料有困難時,可在攪拌筒內加入志砼相同水灰比的水泥漿,或加入適量純高效減水劑,經充分攪拌均勻拮方可喂料。嚴禁用加水的方式增加砼坍落度。
C、砼罐不很嚴重時,可在喂料同時,將泵機反泵,將泵管中的砼抽回料斗,再混合攪拌后泵送。
D、攪拌筒內的砼如超過規定的初凝時間,應作廢料處理。
6、為確保施工的連續性,應根據砼運輸距離和澆注速度等條件保證運輸的數量。
7、攪拌車卸完料后應及時清洗,清洗后應及時將攪拌筒內的積水放凈。
8、砼澆注,梁不設施工縫,連續澆注,使砼整體質量好,采用機械振搗,施工前技術員下放作業指導書或交底,明確養護時間,要求砼12小時內開始養護,普通砼養護7天,摻外加劑砼為14天。
9、砼澆搗必須保證其密實且表面平整,無氣孔、孔洞麻面,符合內控標準(內嚴于國家標準)進行操作。
10、技術負責人組織技術人員,做好砼施工記錄,讓工程施工處于受控狀態,目的是保證質量。
11、砼施工中如遇特殊情況需留施工縫,必須將施工縫設在構件受剪力最小處,且按規范要求留設。
?。ㄈ┰噳K的制作
1、普通砼每100m?制作一組抗壓試塊(基礎一次澆筑為2500m?左右,按200m?制作一組抗壓試塊),試塊尺寸100mm×100mm×100mm,一組3塊,養護條件20±3℃,相對濕度90%以上,養護齡期28d。
2、條件試決的組數根據實際需要確定,每次不少于3組。其中一組作為結構實體檢驗同條件養護試件,此組試塊在達到等效養護齡期時進行檢查;另外兩組作為模板拆除時,結構強度的參考試塊,等效齡期按日平均氣溫逐日累計到600℃od時所對應的齡期;等效齡期不應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在留設實體檢測試塊時,必須與施工時的天氣溫度記錄表一同歸檔。
?。ㄋ模╉诺酿B護
1、在砼澆筑2h后按標高用長刮尺初步刮平后,在初凝前用木抹搓面遍后立即覆蓋一層塑料布(分塊進行,邊抹平邊覆蓋)塑料布之間的搭接不少于100mm,遇有鋼筋頭周圍再覆蓋一層塑料布。將砼表面蓋嚴,以減少水分的損失,同時保溫保濕。
2、在砼終凝前對可能產生的微裂縫予以搓壓處理。抹平后開始澆水養護
3、待砼終凝后,進行4-5d的少量蓄水養護,之后進行灑水養護,整體養護時間不少于14d。
4、各部位砼澆筑完畢拆除模板后,往墻上噴水進行養護;水平結構的梁、板在表面澆水濕潤,必要時在其上面蓋塑料布,防止水分蒸發過快而使砼失水,常溫下澆水養護不少于7d。砼的養護要派專人進行,特別是前三天要養護及時。
5、砼柱強度達到1.2Mpa以后,始允許操作人員在上行走,進行一些輕便工作,但不得有沖擊性操作。
砼柱的養護:采用保水養護的方法,用塑料布包裹柱子及噴水進行養護。
?。ㄎ澹┏善繁Wo
在澆筑砼過程中,為了防止鋼筋位置的偏移,在人員主要通道處的梁、鋼筋上鋪設鋼跳板,操作工人站立在鋼跳板上,避免踩踏梁板、樓梯的鋼筋和彎起鋼筋,不碰動預件和插筋。
在交叉作業時,嚴禁操作人員用重物沖擊模板,不允許在梁或樓梯踏步模板吊幫上蹬踩,保護模板的牢固和嚴密。
拆模時,對各部位模板要輕拿輕放,注意鋼管或撬棍不要劃傷砼表面及棱角,不使用錘子或其他工具劇烈敲打模板面。用塔式起重機吊半裝模板靠近墻、柱時,要緩慢移動位置。避免模板撞擊砼墻、柱。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應在砼達到設計強度后,才允許承受全部計算荷載。施工中不得超載使用,嚴禁堆放過量建筑材料。當承受施工荷載大于計算荷載時,必須經過核算加設臨時支撐。
獨立柱及突出墻面的柱角、樓梯踏步、樓梯橫梁、處于通道或運輸工具所能到達的墻陽角、門窗洞口等處各個陽角均用竹膠板支設時留出的穿墻孔用鉛絲綁扎固定,防止各個陽角被碰掉或碰壞。
在澆筑完墻、柱等縱向結構構件砼后,要派工人及時進行清掃,以保證樓板面的平整與清潔。
樓板砼澆筑完成后,樓板堆放物料應放置在梁端柱頭位置,或在梁位置上設置墊方。
(六)、砼雨季施工
本工程混凝土施工期間將經歷雨季期,為確保施工質量,將根據環境條件適當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在澆筑完畢后覆蓋五彩布,做好成品保護。
(七)、質量保證措施及注意事項
1、所使用混凝土其骨料級配水灰比、外加劑以及其坍落度、和易性等,應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技術規程》進行計算,并經過檢測站試配和試塊檢驗合格后方可確定;混凝土的拌制,必須注意原材料
,外加劑的投料順序,嚴格執行攪拌制度,特別是控制混凝土的攪拌時間,以防因攪拌時間過長而出現離析的事故。2、嚴格實行混凝土澆灌制度,經過技術、質量和安全負責人檢查各項準備工作,如:施工技術方案準備,技術與安全交底,機具和勞動力準備,柱墻基底處理,鋼筋模板工程交接,水電、照明及氣象等相應技術措施準備等等,經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搗。
3、澆注柱梁時,混凝土的澆搗必須嚴格分層進行,嚴格控制沉實時間,鋼筋密實處,盡可能避免澆灌工作在此停歇以及分班施工交接,確?;炷恋恼駬v密實。
4、雨天澆注混凝土施工時,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保證質量與安全。
5、混凝土澆搗后由專人負責養護工作,技術負責人和質量員監督其養護質量。
6、我國現行的《鋼筋混凝土施工及驗收規范》中有關規定進行混凝土試塊制作和測試。
7、預拌砼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規范規定,檢查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是否符合質量要求,且派人去攪拌站抽查。
8、檢測砼在澆筑地點的坍落度,砼坍落度損失值控制在30mm/h以內,且坍落度總損失值小于60mm。
9、在澆筑砼時,工人要掛牌操作,嚴格控制下料的厚度,一次下料不能過厚,澆筑柱砼時每層下料厚度控制在50cm,要按順序振搗,以防少振或漏振。保證澆筑出的砼面光滑、密實,不會出現蜂窩,對于墻、柱根部及易發生質量通病部位的振搗要派專人監督控制質量,在澆筑墻、柱根部前,要先接漿,底部澆筑砼分層薄一些,增加振搗密實度。
10、鋼筋墊塊要與鋼筋連接牢固,責任師和質檢員要對各個部位的墊塊進行檢查,防止出現墊塊位移、漏放,鋼筋緊貼模板成露筋。
11、支設模板前要及時涂刷脫模劑并嚴格控制拆模時間,拆模不要過早,防止構件表面砼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脫皮。
12、在鋼筋較密的部位砼要細致振搗,振搗密實,防止未經振搗就繼續澆筑上層砼。
13、柱接頭模板要具有足夠的剛度,且支設此部位模板時要嚴格控制斷面尺寸,以保證梁、柱連接處端面尺寸滿足規范允許偏差范圍。
14、模板穿墻螺栓要緊固可靠,澆筑時防止砼沖擊洞口模板,在澆筑洞口兩側砼時要兩側澆筑振搗要對稱、均勻,防止洞口移位變形。
篇3: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技術措施(7)
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技術措施(七)
(1)一般規定
現場拌制的砼:
?、俣谑┕づ渲频厣辖Y構的混凝土,應優先選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強度等級不應低于32.5,最小水泥用量不應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應大于0.6。
?、诙诎柚频幕炷烈藫接脽o氯低堿類防凍劑,對抗凍性要求較高的混凝土,宜使用引氣劑或引氣型減水劑,混凝土含氣量宜控制在2%~4%。
③拌制摻用外加劑的混凝土,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機溫度不宜低于l0℃。
?、馨柚苹炷了捎玫墓橇蠎鍧崳坏煤斜?、雪、凍塊及其它易凍裂物質。
?、荻谑┕せ炷恋娜肽囟炔坏玫陀?℃,當分層澆筑時,已澆筑層的混凝土溫度在未被上一層混凝土覆蓋前,不得低于2℃。采用加熱養護時,養護前的溫度不得低于2℃。
商品砼:
①冬期施工采用商品砼的工程,應及時與商品砼生產廠家聯系,提出進場溫度的要求,并要求砼廠家提供砼冬期施工方案(主要有原材料的溫度的控制及拌制運輸到現場的熱工計算等有關資料)。
?、诠さ貞鶕こ虠l件編制冬施方案,著重編制進場后砼澆筑、振搗、養護、保溫、測溫等冬施措施。
(2)混凝土養護
摻用防凍劑混凝土的養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倩炷恋某跗陴B護溫度不得低于防凍劑規定的溫度。達不到規定溫度時,應立即采取保溫措施。
?、诋敾炷翜囟冉档偷椒纼鰟┮幎ǖ臏囟纫韵聲r,其強度不應小于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
?、墼谪摐貤l件下養護嚴禁澆水,且外露表面必須覆蓋。
④當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差大于20℃時應對混凝土采用保溫材料覆蓋養護。
?、莼炷翝仓髴谄渎懵兜谋砻嬗盟芰喜嫉确浪牧细采w并進行保溫。結構的邊、棱角部位的保溫層厚度應增大到表面部位的2~3倍?;炷琉B護期應防風防失水。
?、蘧C合蓄熱法施工若選用早強劑、減水劑或防凍劑,應具有減水、引氣作用。
?。?)混凝土質量檢查
?、俣谑┕せ炷临|量檢查應遵照下列要求:
②檢查外加劑質量及摻量。商品外加劑進入施工現場后應進行抽樣檢驗,合格后方準使用。
?、蹨y量水、骨料、外加劑溶液的加熱溫度和加入攪拌時的溫度。4.1.3測量混凝土自攪拌機中卸出時和澆筑時的溫度。
?、軐ι唐坊炷烈獧z查現場罐車混凝土出罐溫度。
⑤檢查混凝土從入摸到拆除保溫層或模板保溫期間的溫度。
?、藁炷炼谑┕y溫項目和次數:
測溫項目測溫次數
室外氣溫及環境溫度每晝夜不少于4次此外還需測最高最低氣溫
攪拌機棚溫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水、水泥、砂、石及外加劑溶液溫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混凝土出罐、澆筑、入模溫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應及時填寫測溫記錄表,并保證其真實、有效。
?、呋炷猎嚰牧糁?,除用于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質量的試件外,尚應增設不少于兩組與結構同條件養護的試件,分別用于檢驗受凍前的混凝土強度和轉入常溫養護28d的混凝土強度。
?、嗟叵陆Y構工程和混凝土量比較集中的結構可采用暖棚法施工:
當采用暖棚法施工時,棚內各測點溫度不得低于5℃,并應設專人檢測混凝土及棚內溫度。暖棚內測溫點應選擇具有代表性位置進行布置,在離地面500mm高度處必須設點,每晝夜測溫不應少于4次。
養護期間應測量棚內濕度,混凝土不得有失水現象。當有失水現象時,應及時采取增濕措施或在混凝土表面撒水養護。
暖棚的出入口應設專人管理,并應采取防止棚內溫度下降或引起風口處混凝土受凍的措施。
在混凝土養護期間應將煙或燃燒氣體排至棚外,并應采取防止煙氣中毒和防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