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學醫院臨床醫師職責
1、在科主任領導和責任醫師指導下,負責本科一定范圍內的醫療、教學、衛生宣教、預防工作。對本崗位醫療質量、醫療安全負責。
2、做好日常醫療工作,及時對病人進行診斷、治療及特殊診療操作。
3、掌握病員的病情變化,病員發生病危、死亡、醫療事故或其他重要問題時,應及時處理,并向科主任或責任醫師匯報。
4、參加門診、急診值班及會診、出診工作。
5、對急危重癥病人及新入院病人,在下班前,用口頭或書面向值班醫師做好交接班工作。
6、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按時完成各種醫療文件的書寫。
7、加強業務學習、積極開展新技術、新療法、參加科研工作,做好資料積累,及時總結經驗。
8、服從醫院安排,在病房、門診或急診科工作,均應嚴格執行各科工作制度。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不得推諉和頂撞病人。
9、隨時了解病員思想、生活情況,征求病員對醫療、護理工作意見,作好病員思想工作和心理治療。
10、擔任實習醫師臨床教學和實踐工作。按時完成科主任下達的各項醫療數量與質量指標。
篇2:醫院相關科室臨床醫師輪派急診科工作管理規定
醫院相關科室臨床醫師輪派急診科工作管理規定
為規范并提高我院臨床醫師急診急救工作能力及業務水平,根據《zz大學附屬醫院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高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條件的通知》(中大人事〔20**〕17號)及《住院醫師/??漆t師培訓細則》規定,結合我院《關于相關科室人員輪派到急診科工作的規定》(附一人〔20**〕5號)等文件執行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規定。
一、院本部輪派臨床醫師到急診科工作的相關科室范圍:
1、內科(內科系統):
血液內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MICU、腎內科、風濕內科、內分泌內科、心內科、心介科、高血壓血管病科、心血管康復中心、CCU、特診內科等。
2、外科(外科系統):
胃腸胰外科、血管甲狀腺外科(含乳腺外科)、肝膽外科、神經外科(含神經外科ICU)、燒傷外科、泌尿外科、小兒外科、整形修復外科、胸外科、微創外科、SICU、心臟外科(含心臟外科ICU)、小兒心臟外科、器官移植科、骨科-顯微外科醫學部下設的各專科及特診外科等。
3、兒科(兒科系統):
兒科一專科、兒科二專科、兒科三專科(新生兒)、心臟兒科、PICU。
4、神經科:神經一科、神經二科(腦血管)、神經功能科、NICU。
二、輪派時間及人員范圍:
1、申報醫療和教學系列職務人員;
2、申報晉升或聘任中級職稱的人員,在來院工作后必須到急診科工作6個月;
3、申報晉升和聘任副高級職稱人員或45歲以下(含45歲)申報晉升和聘任正高職稱人員,在任現職期間內必須到急診科工作3個月。
三、關于審批程序和各部門職責分工的幾點說明:
一 各相關科室應有計劃地安排相關人員輪派到急診科工作;
二 申報中級職稱并且參加住院醫師培訓的人員,由繼續教育科將輪派急診工作時間納入住院醫師培訓計劃,原則上普通??泼颗嘤栆荒贻喤杉痹\1個月、亞??戚喤杉痹\3個月,剩余時間在晉升前補足。
三 申報職稱時,須提供醫務部門出具的醫療工作量考核表(附急診科排班表)。
四 申報副高及正高職稱人員,在任現職期間參加外派院區工作半年及以上者,可免除輪派急診科工作;申報中級職稱人員,在任現職期間參加外派院區工作1年及以上者,可免除急診科輪轉。
五 任現職期間參加對口支援基層醫院、高干保健、義診等外派工作連續工作時間5天及以上者,在申報晉升或聘任高級職稱時,可將其外派工作時間納入急診工作量。
六 教醫研系列之間轉評或轉系列申報評審,須完成相應急診科輪派工作后方可申報。
七 以上各類人員沒有輪派到急診科工作或輪派時間不足的,不得申報晉升或聘任相應職稱。
八 院區相關科室范圍由院區管委會參照本規定確定。
四、本規定由人事處負責解釋。
五、本規定自發文之日起施行;如有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篇3:Z醫院臨床醫師工作能力量化考核標準
Z醫院臨床醫師工作能力量化考核標準
為加強對臨床醫師工作能力的量化考核,將考核結果與臨床醫師的續聘、低聘、解聘、晉升、分配緊密掛鉤,促進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在《臨床醫師工作能力量化考核試行草案》試行的基礎上,結合我院當前實際,經研究,特制訂本考核標準。
一、臨床醫師工作能力量化考核辦法
臨床醫師工作能力的量化考核辦法由下述九項內容組成:
1、入院人數(10分)。超過每人主管病人的平均數15%以上為滿分,平均數至超過每人主管病人的平均數14%為8分,平均數以下為6分(每人主管病人平均數=月科室病人住院平均數÷科室醫師數)。統計方法:科室統計,以護士交接班本為準。
2、出院人數(10分)。計算方法同上。統計方法:科室統計,以出院結算卡為準。
3、會診人數(8分)。會診率10%以上為滿分,5—9%為5分,4%以下為3分。統計方法:信息科統計,以病程記錄中記錄內容為準。
注:①病人需會診的標準:凡入院3日內不能明確診斷者、急危重疑難病例、需進行二類以上手術的病例、住院治療7天以上療效不佳者、病人及家屬提出會診要求者應一律予以會診。②會診的形式:科內會診由主管醫師提出申請,科主任組織,三人以上參加(包括術前討論);科間會診由主管醫師寫出會診單,科主任批準,請有關??漆t生會診;院內會診由科主任提出申請,醫務科同意并組織有關專家參加;院外會診由科主任提出,醫務科同意,主管院長批準,聯系上級醫院的專家進行會診。③科內會診及院內會診的記錄格式:在病程記錄中或另起頁寫明會診的形式、時間、組織者、參加人員、每人的意見及結果。科間會診及院外會診的記錄格式:在病程記錄中寫明會診的形式、時間、參加人員及所請專家的姓名、會診結論。
4、危重搶救(5分)。超過科室每人危重病搶救平均數5%以上為滿分,平均數至超過科室每人危重病人搶救平均數4%為4分,低于平均數為3分,無危重病人不得分。統計方法:醫務科統計,以病危通知書為準。
注:危重病標準:①病歷長期醫囑中下病危;②病危通知書一式2份,并有主任簽字,一份交病家屬,一份報醫務科。
5、手術例數(5分)。三類、二類手術數超過科室每人平均手術數15%以上為滿分,平均數至超過科室每人平均手術數14%為4分,平均數以下為3分。統計方法:科室統計,以病歷記錄為準,統計出術者、助手次數。注:非手術科室統計技術操作項目如:各種穿刺、介入治療等。
6、平均住院日(7分)。超過科室平均住院日3天以上為7分,平均數至超過平均住院日2天為6分,平均數以下為5分。統計方法:科室統計。以出院結算卡為準。
7、甲級病歷率(5分)。每份乙級病歷扣2.5分,每份丙級病歷扣5分,每份返修病歷扣0.2分。統計方法:以病案室、醫務科檢查為準。
8、藥費比率(10分)。手術科室0.50以下為滿分,0.50—0.60為7分,0.60以上為4分。非手術科室0.54以下為滿分,0.54—0.60為7分,0.6以上為4分。統計方法:以出院結算卡為準。
9、業務收入(40分)。高于科室平均數的20%以上為40分,平均數至超過科室每人平均業務收入的19%為35分,低于科室平均數的20%以內為30分,低于科室平均數40%以內為20分,低于科室平均數40%以上為10分。統計方法:以出院結算卡為準。
二、臨床醫師工作能力量化評價的方法
1、臨床好醫生的評價標準:
①醫德醫風好,全年無醫療糾紛等問題。
?、谧袷蒯t院各項規章制度,全年出勤280天以上,無脫崗遲到早退等現象。
?、蹤M向對比: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以病區為單位按上述方法對每個人進行考評,分數達90分以上。對90分以上的個人再進行縱向對比,優中選優。
?、芸v向對比:入、出院病人數大于全院平均數的20%以上;乙級病歷小于2%,無丙級病歷,病歷返修數小于5%;業務收入大于全院平均數的20%以上(全院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全院入、出院人數、全院醫療業務收入數除以全院管床醫生數)。
2、臨床醫師工作能力量化評價的方法
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每年對臨床醫師的工作能力進行評價,其方法:
①橫向對比:以病區為單位對每個人進行考評,優90分以上,良70—89分,對69分以下的個人再進行縱向對比。
②縱向對比:入院病人數小于全院平均數的20%,乙級病歷大于2%,有丙級病歷,病歷返修率大于5%,業務收入小于全院平均數的20%(全院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入、出院人數、全院醫療業務收入數除以全院管床醫生數)。經縱向對比考核為差的個人,再進行綜合考評。
?、劬C合考評:經縱向對比后,再結合醫德醫風、勞動紀律、科研論文及學分、三基考試、開展新業務、新技術情況等進行綜合考評。
三、臨床醫師工作能力量化管理的規定
經綜合考評為差的個人,進行下述處理:
?、倥R床醫師工作能力量化評價表及考評結果裝入個人技術檔案,作為高職低聘的主要依據之一。
?、谝荒陜热∠獬鰧W習機會及評先資格,全院通報批評,緩晉各級技術職稱。
?、圻B續兩年綜合考評為差者,調離工作崗位或待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