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安全制度8
為了幫助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增強保護意識,防止和避免各類事故的發生,保持安全、平穩的育人環境,學校特制訂安全制度,望認真貫徹執行。
一.學校教育方面。
1.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或變相體罰及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2.學生實驗操作前,教師要講清實驗步驟和規則,做好實驗中的安全教育。
3.上體育課,教師要做好運動的安全教育和保護工作。對因病、例假而請假的學生給予準假。
4.校內勞動,教師要做好安全教育,加強勞動管理,避免學生在無保護措施下干有危險的活。
5.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必須加強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指派專人監護好學生。
6.學校不得讓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
7.教師上課時不得擅離崗位,在正常的教育教學時間內,教師不得隨意讓學生中途離校。
8.學校建立衛生保健制度。為每個學生建立衛生檔案卡,特別注明其體質特征(如先天性心臟病、對青霉素有過敏史等),學校衛生教師也應經常與其他教師保持信息溝通。
9.制止一切打架斗毆等事件發生,校內如發生傷害事故,學校應及時將受傷學生送往醫院或采取其他必要的醫療措施,不延誤病情或導致傷害程度加重。并及時通知家長。
10。定期對校舍和教學設施進行安全檢查,杜絕隱患,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
二.學生教育方面
1.實驗操作必須按實驗規則進行,不能忌諱師言。
2.參加體育活動要安全、規范,不在無安全保護措施下開展易引起傷害的活動。
3.參加體育競賽活動要講文明、重友誼、不得有粗野的傷人動作。
4.應自覺遵守校紀校規。課間要文明,不追逐玩耍、打吵,不得手持刀具、器械擊打對方,不攜帶玩具槍、彈弓等彈射對方。
5.上下樓梯要有禮讓精神。進出校門不爭搶、沖撞,自行車要推行。
6.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同學間不得惡作劇,以免出現意外傷害事故。
7.上學、放學路上騎車要小心慢行、注意來往車輛和行人的安全,避免發生車禍。
8.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社會活動,要嚴格遵守組織紀律,不擅自離隊。要重視活動安全,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平時嚴禁購買不衛生或過期食品,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9.遵守學校作息制度,上學準時到校,放學及時離校,不逗留在校玩耍。雙休日不準在校內玩耍。
10.校內嚴禁燃放大小爆竹、拋爆等危險品。教室內電燈、插座等嚴禁撥弄,以免發生觸電事故。
篇2:某學校安全檢查防范制度
安全檢查防范制度
1、全檢查防范制度是加強校園內所有部位、設施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和加強安全防范的管理制度。
2、總務處具體負責學校硬件設施、食堂設施、消防設施的日常檢查。
3、教務處具體負責教學秩序過程安全檢查,實驗室、圖書室、劇毒藥品存放室及藥品管理和所管、設備物品日常安全檢查。
4、 德育處具體負責學生的安全教育、警示學生注意在校期間的安全,防止學生遭到傷害以及處理涉及學生安全的突發事件,住校生安全檢查。
5、 教技術室負責所屬專用教室及其設施設備的日常安全檢查。
6、 體育組負責體育設施設備的日常安全檢查。
7、 物業公司按承包協議負責學校的安全保衛工作,防止校外人員隨意進入校園,二十四小時巡邏值崗,做到防火防盜等“五防”工作,制止校園發生打架斗毆事件,師生車輛(自行車、機動車)安全,做到24小時巡邏檢查。
8、 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或存在的安全隱患要在第一時間報告學校安全監督員或分管校長,并果斷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并詳細記載。
9、 學校安全辦公室每月組織一次安全大檢查,形成安全檢查記錄,并及時整改,確保不留下任何安全隱患。
10、 日常安全檢查和學校安全辦公室組織的大檢查要集中力量、突出重點,把教室、圖書室、閱覽室、會議室、食堂、消防設備、學生公寓、水電設施、運動場設施作為檢查重點。
篇3:某學校安全教育宣傳制度
安全教育宣傳制度
1、學校安全宣傳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增強師生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安全防范技能和自救能力,最大限度預防和 避免各類安全事故發生。
2、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廣播、板報、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形式經常性宣傳黨的安全方針和國家的各類安全法律法規,對學生進行安全宣傳,學校安全辦公室安排時間對教職工進行安全培訓和講座,并做好記錄。
4、 班主任應大力加強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對師生進行交通、消防、用電、校內外活動、食品衛生、健康、防疫等多方面的內容,并在學校教學計劃中占一定課時。
5、 各校區每期至少組織一次安全預案演練或講座,并做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