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消毒劑的管理和使用規定
一、酒精消毒劑的安全使用辦法
(一)酒精的消毒使用
1.物體表面消毒:將消毒劑噴灑或涂擦手部1-2遍,作用1分鐘。
2.體溫表消毒:將體溫表浸沒在消毒液中,作用30分鐘。
3.公共場所座椅扶手消毒,可以用噴壺進行噴灑,酒精能夠滲透到細菌體內部,使細菌體內的蛋白質凝固,從而達到殺死細菌的目的。
4.密封保存于陰涼、干燥、通風,避光避火處,定期測定,保持有效濃度。
5.不適于空氣消毒及醫療器械的消毒滅菌,不宜用于脂溶性物體表面的消毒。
6.使用濃度勿超過80%,因乙醇殺菌需一定量的水分,濃度過高或過低均影響殺菌效果。
7.有刺激性,不宜用于黏膜及創面消毒。
8.對乙醇過敏者慎用。
(二)酒精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75%的酒精可有效殺滅病毒,但高濃度酒精屬易燃液體,使用與儲存不當,極易引發火災。
1.注意通風。在室內使用酒精時,需要保證良好通風,使用過的毛巾等布料清潔工具,使用完后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閉存放,或放通風處晾干。
2.正確使用。使用前徹底清除使用地周邊的易燃及可燃物,使用時不要靠近熱源、避開明火。給電器表面消毒前,應先關閉電源,待電器冷卻后再進行。酒精每次取用后,必須立即將容器上蓋封閉,嚴禁敞開放置。
3.適量儲存。不要大量囤積酒精,以免留下安全隱患。
4.安全存放。酒精容器應首選玻璃或專用的塑料包裝儲存,并必須有可靠的密封,嚴禁使用無蓋的容器。剩余酒精存放時特別要注意蓋緊蓋子,避免揮發,要避光存放在陰涼處,不要放在陽臺、灶臺、暖氣等熱源環境中。
5.應急處置。如果酒精遺灑,應及時擦拭處理。酒精意外引燃可使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等進行滅火,小面積著火也可用濕毛巾、濕衣物覆蓋滅火。
二、84消毒劑的配制和安全使用
(一)84消毒液使用方法
1.物體表面消毒:將1份84消毒液與24份水相溶合,制成有效氯含量為500mg/L的溶液。消毒時間30分鐘,擦拭、噴灑、拖洗消毒后用清水洗凈。
2.污染物品消毒:將1份84消毒液與24份水相溶合,制成有效氯含量為500mg/L的溶液。消毒時間60分鐘,浸泡、噴灑消毒后用清水洗凈。
3.飲食器具消毒:用原液按照1:9的比例兌水(半盆水倒入6蓋),將需要消毒的器具置于稀釋好的液體中,浸泡20分鐘。
4.生活環境消毒:廁所、馬桶、地面等和下水管道、溝渠、垃圾桶等公共場所環境的消毒,用原液按照1:29的比例兌水(半桶水倒入4蓋),浸泡20分鐘,用抹布、拖把擦洗,或用塑料壺噴灑。
(二)84消毒液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84消毒液是指溶于水產生具有滅殺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劑,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腐蝕性以及致敏性,過量或長期接觸可能會致人體灼傷,與其他物質混用,有可能發生化學反應引起中毒。
1.采取防護:84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強的刺激性或腐蝕性,如果長時間直接和人體接觸,對人的皮膚和黏膜有較大的刺激,調配及使用時必須佩戴橡膠手套。
2.正確使用:84消毒液必須稀釋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釋濃度為1:100-200倍,84消毒液嚴禁與其他消毒或清潔產品混合使用。如與潔廁劑混合,會產生有毒氣體,刺激人體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發中毒。
3.規范用途: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與腐蝕性一般較強,嚴禁與酸性物質接觸,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使用時濃度要低,浸泡時間不要太長。
4.安全存放:84消毒液應儲存于陰涼、通風處,遠離火種、熱源,避免陽光直射,應該放在小孩觸摸不到的地方,避免誤服。
5.應急處置:皮膚沾染84消毒液時,必須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眼部濺到84消毒液時要用清水或生理鹽水連續沖洗,并迅速送醫院治療。誤服者可立即喂食牛奶、蛋清等,以保護胃黏膜減輕損害,然后進行催吐,并馬上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三、過氧乙酸消毒劑的配制和安全使用
過氧乙酸氣味很刺激,不能用原液消毒,一般情況下需要配制成0.3-0.5%濃度的溶液,原液濃度一般為15-20%。
(一)過氧乙酸配制方法
1.取原液30ml倒入15公斤水中,加蓋搖勻,即配制成0.3-0.4%的過氧乙酸消毒液。
2.將配制好的消毒液放在噴霧器內進行噴灑消毒,可以對空間或器具表面進行消毒。噴灑過后要關門窗30-60分鐘,然后開門窗通風即可。
3.也可以將過氧乙酸放在一個容器中加熱對空間進行熏蒸,一般按照每立方米1克進行熏蒸,效果更好。
(二)注意事項
1.過氧乙酸必須在通風、避光環境下低溫保存,不得倒置,高溫易爆。
2.過氧乙酸A、B液在使用前需混合放置24小時后,方可配制使用。
3.過氧乙酸有強烈的刺激味,對皮膚、黏膜可造成損傷,所以操作人員配制時要戴好防護眼鏡、戴橡膠手套,以免藥液腐蝕皮膚或濺入眼內造成傷害。如不慎接觸,應立即用清水沖洗并就醫。
4.噴灑時,為防止損傷,請做好個人防護,并在上風側噴灑。
5.過氧乙酸對金屬有腐蝕作用,配制、稀釋、盛裝時采用塑料、玻璃、不銹鋼帶蓋容器,但不得密封。在配置時禁止與堿性或有機物接觸,防止劇烈分解發生爆炸。消毒完畢后要用清水沖洗噴霧器。
6.消毒前要關閉門窗,達到作用時間后方可開窗通風。
篇2:番茄制品車間清潔劑或消毒劑的使用規程
番茄制品車間清潔劑或消毒劑的使用規程
1.目的
依據《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的要求,生產期每天對手、鞋靴消毒液的配制并更換,為了達到文件要求特制定此程序。
2.次氯酸鈉消毒液濃度和配制方法
2.1次氯酸鈉消毒液濃度比例
欲配置NaCLO消毒液濃度(ppm)
50ppm200ppm250ppm500ppm欲配置有效氯含量為10%的NaCLO消毒液1L,所需原液(V)ml
0.5ml
2.0ml
2.5ml
5.0ml
欲配置有效氯含量為10%的NaCLO消毒液1L,所加水
(V)ml
999.5ml998.0ml997.5ml995.0ml
2.2公式及計算方法
V=(C’×V’)/C;
*=V’-V;
C為使用說明書中標識的消毒劑原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濃度)。
V為所需消毒劑原液的體積。
C’為欲配制消毒劑溶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濃度)。
V’為欲配制消毒劑溶液的體積。
*為所需自來水的體積。
某含氯消毒劑的有效氯含量為0.5%,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為1000mg/L的消毒劑溶液10升(10000ml),應取消毒劑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
有效氯含量為0.5%相當于100ml消毒劑中含有0.5g(5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5000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為5000mg/L。
V=(C’×V’)/C;
=(1000mg/L×10000ml)/5000mg/L=2000ml
*=10000-2000=8000ml=8升
所以應取有效氯含量為0.5%消毒劑原液2000ml,加水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為1000mg/L的消毒劑溶液10升。
3.配制流程
3.1消毒液名稱:次氯酸鈉(NaCI2)。
3.2溶液濃度為:10%。
4.檢測方式:用氯紙測試。
5.更換頻次:1班/1次。
6.記錄
《消毒液配制、更換記錄》
篇3:住宅社區宣傳:常見消毒劑及配制使用
住宅社區宣傳:常見消毒劑及配制使用
一、日常清潔及預防性消毒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應避免過度消毒,受污染時隨時清潔消毒。考慮到疫情的防范,一般消毒方法如下:a)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含量250~500 mg/L)擦拭,作用30 min,再用清水擦凈。b)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含量250~500 mg/L)用拖布濕式拖拭,作用30 min,再用清水洗凈;
二、含氯消毒劑有皮膚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時建議佩戴口罩、手套和護目鏡,兒童請勿觸碰。乙醇消毒液使用應遠離火源。有效氯濃度500 mg/L的含氯消毒劑配制方法:a)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為1:100比例稀釋;b)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 g/包):1包消毒粉加4.8 L水;c)含氯泡騰片(有效氯含量480~580 mg/片):1片溶于1 L水(具體配置應按使用說明操作);
三、75%乙醇消毒液可直接使用。其他消毒劑(如:威露士、滴露、藍月亮等品牌日常家居類消毒劑)按產品標簽標識以殺滅腸道致病菌的濃度進行配制和使用。
注:醫院環境的衛生消毒除酒精外,應加大消毒劑的劑量,具體可參照本指引正文第四章內容或現場醫護人員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