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集團關于第一季度質安大檢查的情況通報
為進一步加強集團公司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施工質量的管理,全面貫徹落實上級相關文件精神要求,消除施工過程中的安全、質量隱患。集團公司于3中下旬至4月初組織開展了09年第一季度質安大檢查。
現將檢查情況通報如下:
一、檢查范圍:
涉及到四個分公司,覆蓋所有直屬項目部,共檢查9個在建工程。
二、 主要存在問題:
1、安全方面:
A、防護主要存在問題:
洞口臨邊防護不到位,通道防護棚的設置不規范,電梯井道隔離、安全門設置不規范
,卸料平臺等安全設施缺陷,個人防護用品使用不規范或不使用。
B、用電主要存在問題:
用電設備未設專用電箱或隨機開關,電焊機無二次降壓裝置,電纜線面布設、接線不規范,分配電箱內未設分路漏電保護器。
C、腳手架主要存在問題:
架體未跟上施工層,架體內側距墻面空間較大,四步一隔不到位,立桿、剪刀撐設置不規范;底笆缺損;斷頭不封閉;懸挑腳手架底部封閉不嚴密。
D、井架主要存在問題:
吊籃內外落門、停靠、限位裝置卸料通道的防護;樓層安全門的設置不規范;纜風繩和附墻桿設置不符要求。
E、機械主要存在問題:
轉動部位缺防護罩、攪拌機料斗鋼絲繩斷股、斷絲超標、料斗無保險鉤;彎曲機擋軸磨損嚴重、切斷機刀口缺角未及時更換。
F、 模板主要存在問題:
不按規范方案要求隨意搭設模板支撐,不設掃地桿、橫向或縱向剪刀撐;拆模未按“先搭后拆,后搭腔先拆的原則進行”。
G、 塔吊主要存在問題:
基坑積水,吊鉤無保險裝置,千斤繩斷絲超標使用不規范。
H、安全管理主要存在問題
安全技術措施費用臺帳欠缺,對分包單位控制不嚴,資料不齊全;分部分項交底不到位,人員配備不到位,崗位證書過期未按期復審或無證。
I、 文明、衛生主要存在問題:
地面及道路、散裝水泥筒防塵措施不到位,場內積水嚴重,材料未歸類堆放,宿舍內及生活區未及時打掃衛生,食堂布置不符要求,防火設施設備缺少。
2、 質量方面:
A、主體混凝土的觀感質量欠缺,有不少蜂窩麻面甚至有露筋現象。
B、混凝土剪力墻爛根現象較多。局部有偏位現象。
C、部分項目墻體砌筑拉結筋設置不規范,有些甚至不留置墻體拉結筋。
D、部分二次結構工程構造柱澆筑頂端不密實。
E、砌體砌筑未滿刀灰,有些空縫,同縫現象。
F、抹灰工程中,細部處理不到位,陰陽角不順直。
G、個別陽臺板混凝土標高控制不到位,誤差較大。
H、有部分廚房間、衛生間混凝土反梁漏澆筑
篇2:化工企業環已酮化學物質安全技術說明書
化工企業環已酮化學物質安全技術說明書
第一部分 化學品及企業標識
化學品中文名:環已酮
化學品英文名:cyclohe*ane
企業名稱:**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郵編:414014傳真號碼86-**453
企業應急電話:**
國家應急電話:**
第二部分 成分/組成信息
純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環已酮
濃度:99.5%
CAS No.108-94-1
第三部分 危險性概述
危險性類別:第3.3類 高閃點易燃液體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主要表現有眼、鼻、喉粘膜刺激癥狀和頭暈,胸悶、全身無力,重者出現意識喪失、瞳孔擴大、休克、肺水腫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響:長期反復接觸可致皮炎。
環境危害:
燃爆危險: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 急救 措 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第五部分 消防 措 施
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滅火方法: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滅火劑: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第七部分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靜電工作服。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灌裝時應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 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職業接觸限值:MAC(mg/m3):50
工程控制:生產過程密閉,全面通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呼吸系統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防苯耐油護手套。
其它防護:工作現場嚴禁吸煙,注意個人清潔衛生,避免長期反復接觸
第九部分 理化 特 性
外觀與性狀:無色液體,刺激性臭味。
分子式:C6H10O分子量:98.14
pH值:無意義閃點(℃):44
熔點(℃):-45沸點(℃):115.6
臨界溫度(℃):385.9自然點(℃):445
相對密度(水=1):0.95相
對蒸氣密度(空氣=1):1.59
爆炸下限[%(V/V)]:1.1爆炸上限[%(V/V)]:9.4
辛醇/水分配系數:0.81臨界壓力(MPa):4.06
溶解性:與水混溶,可混溶多數有機溶劑。
主要用途:用于油漆的稀釋劑,油墨行業及其它溶劑
第十部分 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穩定性:穩定
避免接觸的條件:氧化劑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產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LD50:1620 mg/kg(大鼠經口);
LC5:32080 mg/m3,(大鼠吸入)
刺激性
第十二部分生態學資料
生態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它有害作用:該物質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應給予特別注意。
第十三部分廢 棄 處 置
廢棄物性質: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建議用焚燒法處置。
廢棄處置方法:交合格的專業廢棄物處理機構處理
廢棄注意事項:不可排入下水道系統或自然環境中
第十四部分運 輸 信 息
危險貨物編號:33590
UN編號:1915
包裝標志:易燃液體
包裝類別:GB3.3
第十五部分法 規 信 息
法規信息:危險化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年1月26日國務院發布),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1996]勞部發423號)等法規,針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GB 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3.3類高閃點易燃液體。
第十六部分其 它 信 息
篇3:倡導本質安全理念 創建本質安全企業
倡導本質安全理念,創建本質安全企業
一、本質安全管理
本質安全管理就是管理主體對管理客體實施控制,使其符合安全生產規范,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1、安全第一的哲學觀。2、以人為本的情感觀。3、安全就是效益的經濟觀。4、預防為主的科學觀。
二、環境本質安全
環境本質安全是指空間環境、時間環境、物理化學環境、自然環境和作業現場環境等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規定的基本安全生產條件。
1、空間環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交通條件、外部安全距離,平面(總圖)布置、通道、活動(生產、經營、操作、采掘)空間、安全出口、設備設施布置及各種安全衛生設施等符合國家有關法規和標準。
2、工作人員在精力、體力能承受的法定工作時間內從事工作,符合性別、年齡及生物鐘等要求。設備設施在使用周期內得到適時檢測檢驗、維修保養,保持正常運行,及時更新、升級、更換,避免帶病運行,超期運轉。
3、采光(自然、人工)、通風(自然、機械)、溫度、濕度、噪聲、氣體、粉塵及有毒有害物質,易燃易爆等危險源的控制,符合國家標準,最大限度保障勞動者的健康和安全。
4、發生地震、土地塌陷、暴雨、洪水、泥石流、塌方、雷電等自然災害,能及時預報、預警和應對,將風險控制在最低、可接受的范圍內。
三、機(物)的本質安全
機(物)的本質安全是指設備和系統在設計和建造環節充分考慮到應具有較完善的安全防護功能,以保證設備和系統能夠在規定的運轉周期內安全、穩定、正常地運行。操作失誤時,設備能自動保證安全;設備出現故障時,能自動發現并自動排除,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是為追求本質安全而進行的研究、設計、改造和采取各種措施的最佳組合。
1、技術創新及先進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在現有經濟技術條件下,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得到較大程度的應用,著力提高設備的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充分體現了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安全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技術裝備達到先進水平。
2、設備準入:執行國家或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實施企業特別是高危行業企業設備、設施的審批、準入制度。消除或避免設備、設施的性能缺陷,從根本上消除或避免發生事故的條件,最大限度的滿足安全生產和工況條件的需要。
3、人適機、機宜人:人能夠熟練掌握設備、設施的性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設備、設施的功能;設備的功能結構盡可能適宜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得到人機互動,密切協調,和諧統一。
4、防護、保險、信號等各種保護裝置齊全可靠:在現有經濟技術條件下,無法從根本上消除故障條件時,則采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相對安全措施,形成最佳組合的安全體系,達到最大限度的安全。同時盡可能采取完善的防護、保險、信號等措施, 即使操作失誤或出現故障,能自動排除,切換或安全停機;不論操作人員是否發現,設備能自動報警,并作出應急反應,并能顯示設備發生故障的部位。
5、系統安全性能可靠:系統各單元之間構成具有統一性的特定功能的整體。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作用,形成整體最佳效果。
四、人的本質安全
“本質型的安全人”不是一個靜態的目標,而是一個不斷趨近的動態目標,現實中沒有絕對的安全人。他的“根本”、“內在”就體現在人的安全行為與思想意識,“根本”就是在行為上處處確保安全,“內在”就是思想上時時想到安全。通俗的解釋就是:想安全,會安全,能安全。人的本質安全相對于機、環境、管理等三方面的本質安全而言,具有先決性、引導性、基礎性地位。
1、心理健康:(1)智力標準;(2)情緒標準;(3)意志標準;(4)社會適應標準;(5)“理想的我”與“現實的我”基本相符;(6)心理活動特點應符合年齡、性別特點;(7)注意力集中度;(8)人格健全;(9)個性張揚;(10)懂得施善。
2、身體健康:(1)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的繁重工作;(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勇于承擔責任,不挑剔所要做的事;(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身體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化;(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6)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7)眼睛明亮,反應敏捷。
3、五個要素:安全意識安全知識 安全技能安全行為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