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國旗下講話:心懷感動、學會感恩
剛剛過去的十一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也許很多人和我以前一樣,不知道這一天有什么意義,不知道這一天是什么節日。在這里我告訴大家:十一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就是西方傳統的感恩節。因此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心懷感動、學會感恩》。
感恩首先要知恩,不能把別人對你的恩看成是理所當然的。當我們結束一天的課程回到家中,把父母對我們的噓寒問暖當成是一種理所當然,而當父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中時,我們是否會理所當然的去關心一下他們呢?
天下的父母都有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夢。同學們,你是否讀懂了父母的眼,父母的心?是否讀懂了父母心中熱切的夢?他們為了讓你來到這里,嘔心瀝血,期望你成人、成材,但那些虛度光陰的同學,你可曾知道,你們把時間浪費在玩樂上,覺得很歡樂,這卻是父母親心中的痛!
父母是我們最需要感謝的人。是他們賜予了我們生命,讓我們看到了世界的絢麗多彩。我們要感謝他們,是他們一直用溫暖的羽翼保護著我們。我們要感謝他們,是他們一直賜予我們力量與勇氣,是他們對我們永不言棄,……試想一個連父母都不懂得感恩的人,又怎能去感恩他人,感恩社會,又怎樣做一個受他人歡迎對社會有用的人呢?
在學校,同學之間相處應該親如兄弟姐妹,每個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兄弟姐妹之間互愛、互助,將會使得單調的學習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生活中發生點小磨擦在所難免,可是有些同學自私、霸道、無理,甚至打架,不存絲毫感恩之情;老師為了讓同學們掌握更多的知識,將來有一個好的前程,加班加點。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每時每刻天天守在你們的身邊,無非是讓同學們遵守紀律,別虛度光陰。而有些同學卻從未滿懷誠意地說一聲“謝謝”,不但不知老師的付出,心存感激,卻欺騙甚至反抗。
我們應該明白:沒有人 生來就應該為你付出什么。假如你享受了別人的優待和關照,就要心存感謝。若是你對此貶低忽略,那你永遠也不會懂得“愛心”的真諦,也不配得到這一切。經常想一想吧!同學們,你享受生活賜予的甜蜜,是因為有很多人為你付出辛勞和汗水。
我們應該感謝親人、感謝朋友、感謝集體,用自己孜孜以求、自強不息的學習精神,回報社會的恩惠。學會感恩,是自己的一份孝心,一片誠心,一顆良心。因此,我在這里倡議,用行動感恩,就是希望同學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事情做起,珍惜生命給予我們的一切。我們應當努力做到:
一、作為學生,要勤奮刻苦,學業有成,從而有能力報答父母、社會和國家。
二、提倡節儉,應體諒父母的艱辛,尊重父母的勞動,要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做到不吃零食,不浪費、不亂花錢。
三、關心體貼父母,并試著主動理解父母。生活中難免與父母有一定的代溝,當意見有分歧時,要學會換位思考。要常說感恩的話、勤做孝敬的事。
四、珍愛老師的勞動成果,專心積極聽課,認真獨立作業,用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的諄諄教導。
五、珍惜自己和同學相處的每分每秒,不要因為自己的魯莽和任性給對方造成傷害。
六、落實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當中:不隨地亂扔紙屑果皮,因為整潔的環境屬于大家,課間與午休時,不大聲喧嘩,因為安靜屬于大家;用餐時不奔跑,不插隊,因為安全,文明屬于大家……
當然,我們要做的不僅僅這些!感恩是學會做人的支點,感恩不難,多笑一次,多說一聲“謝謝”,多幫助別人一次,同學們,讓我們牽起雙手,揚起感恩的風帆吧!讓我們的校園因感恩而更加美麗!我的講話結束了,謝謝大家!
篇2:國旗下講話:感恩父母父親節由來
國旗下講話--感恩父母父親節的由來
同學們,這個周日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就是父親節。人們在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的同時,并沒有忘記父親的功績。
談到父親節,我們應當知道它的由來。1909年,居住在華盛頓的布魯斯.多德夫人,在慶賀母親節時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有個母親節,為什么不能有個父親節呢?多德夫人和他的5個弟弟早年喪母,是由父親一手撫養大的。多少年過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親的生辰忌日,總回憶慈父含辛茹苦養家的情景。在拉斯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筆給州政府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呼吁建立父親節,并建議將節日定在6月5日她父親生日這天。州政府采納了她的建議,倉促間將父親節定為19日,即1909年6月第3個星期日。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坡堪市正式慶祝這一節日,市長宣布了父親節的文告,定這天為全州紀念日。以后,其他州也慶賀父親節。在父親節這天,人們選擇特定的鮮花來表示對父親的敬意。人們采納了多德夫人伯建議,佩戴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們表示愛戴,佩戴白玫瑰對故去的父親表示悼念。后來在溫哥華,人們選擇了佩戴白丁香,賓夕法尼亞人用蒲公英向父親表示致意。為了使父親節法律化,各方面強烈呼吁議會承認這個節日。1972年,尼克松總統正式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m.dewk.cn議會決議。這個節日以法律形式定下來。
同學們,這個節日雖然是由外國人率先設立的,但它表達了全世界人民對父親的尊敬和對長輩的愛戴,因此,我們也應當記住這樣的節日。這個美麗的故事雖然成為過去,但是,對長輩的尊敬和愛戴卻永遠不會過去。同學們,爸爸媽媽給了我們生命,他們用雙手撫養我們長大,他們的叮嚀時時伴在我們耳邊……
這是剛剛發生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成都實驗中學的孫樂(化名)6月8號下午高考完才知父親已逝36天。原來孫樂的爸爸患肝癌,但念念不忘的還是兒子的高考,他說自己一定要硬撐到兒子高考的那一天,最好能撐到成績出來的那一天,看著兒子考上軍校。今年5月3日,撐不住了,臨死前,他留下遺書:“我死后,無論單位、還是身邊的親人朋友以及學校,一定要替我保密,等孩子考完后再告訴他,我怕他小小年紀承受不起這樣的打擊。”孫爸爸在自己的臨終遺言中還這樣說道:不要辦喪事,連訃告也不要發,遺體一定捐獻給華西醫大做實驗。
爸爸媽媽愛我們, 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像鳥兒和樹葉一樣知恩,用同樣的愛回報他們呢?如果愿意,用我們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精神面貌驅逐他們心中的煩惱,給他們帶來快樂和欣慰吧!今年的父親節很快就會過去的,但我們對長輩的敬愛之情卻永遠不能消失。
今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題是《提籃春光看媽媽》,題目的內涵之一就是要求所有的人不忘感恩和回報,不忘為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生存、發展付出過努力和幫助的所有人及社會乃至祖國。希望我們能夠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記得父母的養育之恩,并用感恩之心對待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在父母生日的時候,在母親節、父親節來到的時候,在父母煩心、勞累的時候,別忘了為他們送去一聲祝福,一聲問候。
篇3:國旗下講話:學會感恩
國旗下的講話--學會感恩
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號船滿載不堪忍受英國國內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達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們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處在饑寒交迫之中,冬天過去時,活下來的移民只有50來人。這時,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給移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還特地派人教他們怎樣狩獵、捕魚和種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移民們終于獲得了豐收,在歡慶豐收的日子,按照宗教傳統習俗,移民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為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邀請他們一同慶祝節日。美國獨立后確定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因此美國人提起感恩節總是倍感親切。
中華民族更是一個感恩的民族,留傳著許多感恩的佳話:“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吃水不忘挖井人。” “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魯迅指出:“感謝命運,感謝人民,感謝思想,感謝一切我要感謝的人。” 華羅庚說:“人家幫我,永志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他的推銷進行得很不順利,傍晚時他疲憊萬分,饑餓難耐,絕望地想放棄一切。走投無路的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笑著遞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男孩和著眼淚把它喝了下去,從此對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氣。許多年后,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嚴重的婦女被轉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大夫順利地為婦女做完手術,救了她的命。無意中,大夫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饑寒交迫時給過他那杯熱牛奶的年輕女子!他決定悄悄地為她做點什么。一直為昂貴的手術費發愁的那位婦女硬著頭皮辦理出院手續時,在手術費用單上看到的是這樣七個字:手術費:一杯牛奶。那位昔日的美麗的年輕女子沒有看懂那幾個字,她早已不再記得那個男孩和那杯熱牛奶。
其實,我們每個人又何曾不是在享受著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生活。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他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為他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后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為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小學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也同樣在佳節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來的偉人無不有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么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學會知恩、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老師的教育之恩,社會的關愛之恩,軍隊的保衛之恩,祖國的呵護之恩……從家庭學校開始,學會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勞動,也更加尊重自己。經常懷著感恩之心,才會心地坦蕩,胸懷寬闊,自覺自愿地給人以幫助,助人為樂。
有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
有些人把太多事情視為理所當然。因此心中毫無感恩之念。既然是當然的,何必感恩?
有些人說:“我討厭我的m.dewk.cn生活,我討厭我生活中的一切,我必須做一點改變,”這些人必須改變的是他們不知感恩的態度。如果我們不懂得享受我們已有的,那么,我們很難獲得更多,即使我們得到我們想要的,我們到時也不會享受到真正樂趣。
我們有些同學從小嬌生慣養,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父母長輩、老師、社會為他們所做的一切,在他們眼中都成了理所當然的,沒有一顆會感恩的心。
一個人不僅應該孝敬父母,尊敬師長,而且對于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也應該發自內心地感激,而不應該忘恩負義。這里我要提醒上述人們:
感恩,是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等待的一次寶貴機遇。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完成的一次世紀壯舉。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珍視的一次愛的教育。
感恩,不是為求得心理平衡的喧鬧的片刻答謝,而是發自內心的無言的永恒回報。
感恩,讓生活充滿陽光,讓世界充滿溫馨。
學會感恩,應該是學會做人的一條最基本的標準。
你我學會感恩,從今天開始。
“感激生育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體驗生命;
感激撫養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不斷成長。感激幫助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度過難關。感激關懷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你溫暖。感激鼓勵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為他們開化你的蒙昧。感謝批評你的人,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