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國旗下演講:時代需要雷鋒精神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塑造誠信校園,打造誠信師生”。
誠信作為一種道德規范,是指人的思想與行動應當一致,誠實無欺,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說到做到。俗話說:人無信不立。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人們普遍贊譽的一種美德,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必須與誠信同行。
我國明代的大學問家宋濂,自小好學,但因為家境貧困,他只能借書學習,為了能保證將書如期歸還,哪怕是三九寒冬他也會連夜抄記;為了遵守與老師的約定,即使是鵝毛大學他也會奔走上路,只因誠信是為人處世之本。
起步于80年代中期的海爾集團,從集體小企業起家,從砸毀第一臺冰箱開始,扛起“真誠到永遠”的大旗,征服了一批又一批消費者,由弱到強,由強到大,海爾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樹立了光輝的典范,它的成功,也正是因為它憑借誠信贏得了人們的信任。
為人處世需要誠信,企業發展需要誠信,我們的校園學習和生活也同樣需要誠信。而縱觀當今世界,物欲橫流,在盲目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過程中,誠信之舟搖搖欲墜。誠信之于我們,猶唇之于齒,唇亡齒寒,失去誠信后果不堪設想!揚起誠信的風帆乃當務之急,身處校園這篇凈土,我們尤其應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
重拔誠信的旗幟,從我們和老師開始。師生之間猶如雨水,理應坦誠相待,摒棄所有虛偽的笑容與可惡的謊言,而代之以真誠的問候與信任的眼神,還原那種干凈寬松的氛圍。摘下面具,脫去偽裝,誠信,讓我們受益匪淺!
揚起誠信的風帆,從我們和同學開始。真誠待人,表里如一,言而有信,讓流言蜚語從此煙消云散,讓鉤心斗角從此無跡可尋。教室里,我們為理想共同奮斗、親密合作;寢室里,我們分享集體生活的快樂,團結互助,無需處處提防,更不必寢食難安。誠信,讓我們心境開朗!
拾起誠信的行囊,從我們自身做起。樹立遠大的志向,用青春和熱血澆灌夢想,做一個對自己、對他人言而有信的人,誠信為人、誠信做事,定會讓你獲得更多的信任與幫助,讓許多難題迎刃而解。誠信,讓我們懂得自尊,擁有更多的朋友!
一個人贏得誠信,就會贏得尊重、贏得生命的價值,相反,一個人失去了誠信,他便失去了起碼的人格,失去了生命的意義。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堅持樹立誠信做人的意識,時刻牢記誠實守信這一做人的基本準則,讓誠信在校園中生根發芽、處處閃光!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篇2:國旗下演講稿:雷鋒精神,我同行
國旗下演講稿:雷鋒精神,與我同行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16)班的zz。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雷鋒精神,與我同行》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守在你工作的崗位上?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人類的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
這是《雷鋒日記》里最令人感慨萬千,最為人熟悉的一段話。它揭示了雷鋒精神的精髓--那就是付出,默默無聞地付出!那就是奉獻,不求回報的奉獻!那就是努力,不遺余力地努力!
43年前的昨天,也就是1963年3月5日,*主席向中華大地發出了 "向雷鋒同志學習 "的號召。如今,43年過去了,我們依然呼喚雷鋒精神,讓雷鋒精神與我們一同前行。
文學家臧克家詩云: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雷鋒正是詩中所說的后者,雖然早已離開了我們,可他的精神永遠不會走!他那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理想,他那刻苦鉆研、堅持學習的優秀品質;他那敬業愛崗、恪盡職守的工作態度,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誠然,雷鋒在現在的生活中已漸漸地被一些人淡忘了,甚至有人編出了"雷鋒叔叔三月來,四月走"的歌謠。那么,雷鋒精神真的過時了嗎?
不!雷鋒精神不但沒有過時,而且還得到了更好的發揚與光大,比如正在進行的"關愛行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同學們走出校園,去慰問環衛工人、邊防官兵、福利院的老人和兒童等等,給予他們溫暖;在為印度洋海嘯受難者的捐款活動中、在"愛心 ·深外"義賣活動中,老師同學們都慷慨解囊,為需要幫助的人們奉獻一片愛心;同時,還有許許多多細小的事情同樣讓我們銘記:有同學碰到難題,大家一起幫助解決;有同學生病臥床,大家輪流送飯到宿舍;有同學運動受傷了,大家義不容辭地攙扶著、背著把受傷的同學送到校醫室……這些,不都是雷鋒精神的體現嗎?
郁達夫說過:"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悲哀的民族,有了英雄而不知崇仰的民族,是一個可憐的奴隸之邦。"雷鋒是我們這片古老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鋒精神是我們中國人乃至全人類的財富。沒有革命者的奉獻,中國的革命不會成功;沒有創業者的奉獻,中國的經濟就不會輝煌;沒有科學家的奉獻,載人航天飛船就不會成功;沒有老師的無私奉獻和同學們的辛勤努力,我們深圳外國語學校也不會有今天這樣驕人的成績。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志存高遠,篤行實踐,讓雷鋒精神,與我們同行!
謝謝大家!
篇3:國旗下演講:雷鋒精神
國旗下演講:雷鋒精神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每年的3月,當春風吹遍神州大地,萬物吐露芬芳之時,我們的耳際總會出現一個熟悉的名字:雷鋒。他雖然在世上僅僅走過了22個春夏秋冬,但他不朽的精神卻在人們心中鑄就了一座永恒的豐碑,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將他的精神不斷發揚光大,并世代相傳。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12月18日, 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安慶鄉一戶貧苦農民家里, 1947年秋,雷鋒的父親、母親、哥哥相繼悲慘死去,不滿7歲的他成了孤兒。他從一名孤兒成長為一名解放軍的普通戰士,并在黨的培養下成長為全國人民的好榜樣。他熱愛集體,關心戰友,關心群眾,把“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并身體力行,認真實踐。他把自己省吃儉用積存起來的錢,寄給受災人民,送給家庭困難的戰友。雷鋒曾擔任校外輔導員,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影響和激勵少年一代健康成長。他謙虛謹慎,從不自滿自炫,受到贊譽不驕傲,做了好事不留姓名。“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
22歲的雷鋒因公殉職后,他“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的精神,已經成為雷鋒和雷鋒式的先進人物崇高思想和優秀品質的結晶,已經成為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黨,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發展人與人之間團結友愛互助的新型關系的理想人格。雷鋒精神流傳到今天,已不再是一個榮譽,一個口號,它已成為了新時代優秀品格的代名詞。在倡導和諧,提倡關愛行動的今天,雷鋒精神激勵我們獻出愛心,用春天般的溫暖滋潤著周圍的每一個人;鼓勵我們積極進取,用夏天般的熱情對待我們的工作和學習。
那么,在即將到來的雷鋒紀念日里,我們又應該以怎樣的行動來弘揚這種精神呢?我認為,應該從小事身邊事做起。要學習雷鋒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就是不論在家里還是學校,都要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顆糧食。用水時,要注意節約用水;離開教室時,主動將燈關閉;中午吃飯時,不隨意倒飯。要學習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的崇高思想品德,要用溫暖的話語,善意的微笑,具體的行動積極主動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讓大家都能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讓關愛在全校傳遞。在義賣中,積極地參與,將愛心融入到這項活動中,我們會更加體會到奉獻的快樂。在學習上奉行‘釘子精神’,提倡“擠勁”和“鉆勁”。
同學們,快將口號化為行動吧!讓我們用具體的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我相信,只要我們真誠的行動起來,雷鋒精神一定會在深外發揚光大,深外學子一定會用更加的品學兼優描繪絢麗明天!
初一(1)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