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守敬班心理活動課總結
新學期伊始,高二理科守敬班進行了微調,班內的氛圍略顯壓抑,新老同學的交流溝通成為這段時間亟需解決的問題。為了讓這些優秀的學子不因班級微調而受太大的影響,班主任*老師邀請我校心理教研室資深心理專家劉**主任,*和陳*老師來給大家上了一節心理活動課。
在三位心理老師的安排下,全班同學分成兩組,男女生各一組。先是“愛在指尖”的小游戲,大家兩兩組合,面對面站立,通過用手指伸出四個數字來分別表示“我希望我們二人之間的友好程度”。男女兩隊分別在老師的指導下有序進行著。一開始會碰到兩人伸出不同手指的情況,也會有點尷尬。但漸漸地,學生們開始學會伸出四個手指,表示想與對方成為要好的朋友,進而收獲一個大大的擁抱。之后,學生與老師一起在操場上席地而坐,共同交流彼此的想法——相遇本身就是一件奇妙的事,每個人都渴望收獲大家的認可和友善,但前提是我們要先打開自己,只有自己拿出友好和心意,才能收到回報。
之后的幾個環節里,大家歡聲笑語,每個同學都感到十分的快樂,因為心理老師為他們打開了心中虛掩著的一扇門,消除了以前那種想要打招呼卻害怕受到冷漠的心理隔閡。所以當學生齊刷刷地擁抱面前的人時,一種從未有過的快樂感油然而生。那一刻,蕩漾在老師臉上的是滿滿的欣慰和喜悅,整個操場的上空,回蕩著守敬班孩子們簡單、爽朗的笑聲。
秋風習習,斜陽微照,金色的校園,友善的微笑。心理活動課,效果真奇妙!守敬班六十個同學就好比六十條紅線,各自有著各自的夢想、目標和熱血,原本六十條線還有些雜亂和疏離,但在今天,六十條紅線擰成了一股繩,初步發揮出驚人力量,那便是專屬于守敬班的班魂和榮耀。
篇2: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學設計做情緒的主人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學設計——做情緒的主人
做情緒的主人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
(1)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努力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心理氛圍;
(2)學生能積極參與小組活動并學會合作;
(3)通過活動,學生能體驗大膽傾吐心中煩惱的快樂,體驗尊重與被尊重,信任與被信任,關心與被關心的濃濃情誼.
2、能力目標:
學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習中有意識地調節不良情緒.
3、知識目標
(1)了解不良情緒對身心健康的消極影響;
(2)掌握調節情緒的方法.
【活動重點】認清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的利弊,克服消極情緒.
【活動難點】學生學會克服消極情緒的方法并在實踐中運用,樹立“做自己情緒的主人”的意識.
【輔導方式】
1、情境性活動;2、行為訓練法;3、討論分析法;4、自我測驗法;5、探究與合作.
【輔導對象】小學生.
【活動時間】40分鐘.
【輔導原則】全體性原則、主體性原則、活動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和過程性原則
【活動準備】
1、準備“了解自己的情緒”的問卷;
2、多媒體課件;
3、準備好一張紙和筆;
4、全班學生分成四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屏幕顯示課題:做情緒的主人)
開場白:同學們,今天,咱們共同探討這個話題(指這大屏幕說),大家愿意嗎?從大家的掌聲和臉上我看到大家是高興的,我和大家一樣高興.可是,教室后面坐了這么多老師,我心里“砰砰”亂跳,緊張,大家呢?
學生如果:
緊張、害怕:先讓我們一起來閉著眼睛做三次深呼吸運動,放松放松緊張的情緒.
興奮、激動:看來我們都是勇于展示自我的孩子,這里就是你展示自我的舞臺!
開心:謝謝,相信我們之間的合作會愉快.原這份快樂常駐你我心間.
今天這節課,除了高興、緊張,你還有哪些情緒呢?
學生回答.
在這些情緒中,你喜歡哪些情緒?不喜歡哪些情緒呢?
教師總結:像這些緊張等都是不良情緒,是消極的情緒.這些情緒,會給我們的身心帶來不利,影響我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也直接影響著我們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是情緒的奴隸還是情緒的主人?(顯示課題)
讓我們進入今天的第一關:你來表演我來猜.
二、認識情緒
活動一:你來表演我來猜(多媒體展示)
展示:看誰能把下面的內容通過面部表情和適當的手勢、動作表演出來,讓大家猜猜是什么情緒.眾生猜.多媒體展示喜、怒、哀、懼四種情緒的情境
活動要求:每一組出來一個同學根據情境表演,其它同學來猜.比一比哪組表演最好.
過渡:是的,人類具有各種各樣的情緒,根據現代心理學研究成果,人類具有四種基本情緒:即喜、怒、哀、懼.(多媒體展示)你了解自己的情緒嗎?你的情緒穩定嗎?下面進入第二關:測測自我.
三、感知情緒
活動二:測測自我,填《你的情緒穩定嗎?》問卷(附后)
分發問卷,學生填寫.
小組長統計同學們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或在哪幾個方面表現的最多?并得出結論.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有的人能力一般,卻能夠冷靜地處理判斷事物,因而取得成功;有的人雖然智力發達,但情緒卻不穩定,因而改變了其成功的發展方向.
過渡:生活中常常會碰到不如意的事,會導致情緒低落,要保持樂觀開朗的心境,就需要我們掌握一些調節情緒的方法.下面是我們很多同學經常出現的一些“病癥”,請你幫幫他.
(多媒體展示):病癥1.月考成績公布了,我沒達到預期的目標,沒面子,回家又要挨罵了.其實我平時也努力呀,真煩……
病癥2:今天終于有節體育課啦!可班主任一進教室卻說了一句:“今天體育老師有事,課改為自習.”我簡直想捶桌子,太氣憤……
病癥3:今天老師說我作業馬虎,沒按要求完成,晚修后還留下來重做,弄得我覺都不夠睡.哼…….
病癥4:瞧,我們天天都是這樣,作業似乎總做不完,生活真太沒趣了,悶悶悶,煩煩煩,啊,今天我很煩….
病癥5:我有“恐懼癥”.一見到老師我就躲;一到考試我就慌;見到作業我就煩.弄得我整天心煩死了,唉…
面對這些病癥,我們該怎么辦呢?進入我們的第三關:建立“情緒診療所”.
三、情緒調節的方法:
活動三:建立“情緒診療所”,當心理醫生
活動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每組給自己的診所起個好聽的名字;
2、每小組成員分工要明確,要有“情緒診所所長”、“心理醫生”
、“診所發言人”、“診所小秘書(即執筆人)”、“心理小參謀”等.
3、每組針對上述病癥自選兩個,由“心理醫生”提出冶療方案,“診所小秘書”做好記錄,“診所發言人”進行發言,“心理小參謀”可以補充發言.
4、各小組準備好記錄和發言.比一比哪個“情緒診療所”方法好,主意多.
教師總結:多媒體展示調節情緒的秘訣:
1、情感轉移法:如果傷心,聽歡快音樂,聽輕柔音樂;如果沮喪失望,聽慷慨激昂的音樂.登山、跑步、散步等也可轉移不良情緒.
2、情感宣泄:在適當的場合大聲叫喊或痛哭一場;向親人或好朋友傾訴;進行劇烈的運動;放聲歌唱;眼淚緩解法
3、寫心理日記:在日記中記下自己的喜怒哀樂;
4、換位思考:假如是我,我會……
5、做心理放松操:閉眼什么都不要想,先深呼吸一口氣,慢慢地往外吐氣,連續多次身心都可放松.
四、活動四:放飛心情
活動要求:1、請你寫出你自己最近比較心煩的一件或兩件事.
2、請你為自己選擇一種冶療的方案.如果自己找不到,可以向好朋友或“情緒診所”求助.
3、請每個同學把自己的煩惱紙折疊成紙飛機.放飛煩惱,快樂自己.
五、結束語:
一節課的時間畢竟有限,一節課也解決不了我們所有的情緒問題.但學做情緒的主人,學會調節情緒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請用一句話來談談你這節課的收獲是什么.
最后,讓我們用一段話來結束我們的活動(學生齊讀):
你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改變現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選擇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你不可以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心;你不可以延伸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讓我們創造快樂心靈,給心靈一片晴空.
這節課咱們合作愉快,感謝大家.讓我們每個同學樹立起主人翁意識,做自己情緒的主人.讓我們隨著《歌聲與微笑》一起,把所有的煩惱拋開,愿同學們永遠快快樂樂!
篇3: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課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課教案
(中年級組 輔導教師 秦銳)
----學會合作
【活動設計】
心理學認為,合作是兩個以上的個體或群體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共同完成某項任務。“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教育的主題,合作是未來工作、社會適應乃至國力競爭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合作和協調精神是學生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所必須的心理品質,也是教師塑造良好的學生班集體所必須加以培養和訓練的;是小學生團體發展性心理教育的重要內容。而目前城市小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在家庭、學校生活等多層面中表現出不合群,不善于與人合作的弱點。因此,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非常必要。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本著充分發揮教師主動作用,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在合作中學會合作的原則,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了以下三個主要的教學環節:
【輔導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學會合作的重要性,增強合作意識。
2、了解合作一般應有的正確態度和方法。
【輔導重點】
1、了解合作一般應有的正確態度和方法,并嘗試合作。
2、在創設的情境中領悟互相信任、互相謙讓、互相配合、合理分等合作的行為基礎。
【輔導步驟】
一、在問題情境中了解合作
1、導入
問題情境1
想一想:世界上有沒有只靠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事情?有沒有必須靠兩個人以上才能完成
的事情?那么,世界上有沒有一個人根本就完成不了的事情?試舉例。
學生簡答后教師歸納: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要靠和別人共同協作才能完成的。(討論)
問題情境2
請同學們分析下列圖片出示的工作需要多少人才能完成。(圖片略)
①出版一本書;
②制造一輛汽車;
③唱一臺好戲;
④三峽工程。
師生共議后歸納:完成每一項工作都需要眾人合作!小到日常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大到
國家的建設,都需要合作。只有大家共同合作,齊心合力,才能獲得更多的成功!就像我們這雙手,緊緊的握在一起,為了共同的目標,團結合作。
(板書:合作兩字)
2、引出“合作”
(1)要求學生結合問題情境分析合作的含義
(2)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合作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人或群體,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共同完成某項任務。
3、了解合作
(1)學生看表演并分析得出:共同的目標是合作的基礎。
課件:兩個同學放學結伴回家,到了院子,一全同學想去打球,一個想趕寫作業,兩個互不謙讓,最后只好各做各的事了。
同學們邊看邊思考“他們能在一起合作嗎?為什么?)
學生小議后分析:這兩位同學沒有共同的目標,是不能合作的,因此要合作就必須有“共同的目標”。
(2)學生辨析后明確:合作要堅持原則
(課件呈現問題)
①有同學考試時不會做,叫你給他抄,并答應給好處,你能與他合作嗎?為什么?
②有同學打碎了教室玻璃,就因為他是你的好朋友,你就隱瞞不報告。你認為這種“哥們義氣”的做法對嗎?
教師補充:對,我們與人合作還應當堅持原則,分清是非,并且還要遵紀守法。對別人、對自己、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可以合作,否則就不能合作。
請同學們結合比賽談談認識,并找出有利于合作的行為。
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概括并板書。
互相友愛互相謙讓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知識和能力
3、辨析判斷,深化理解
(1)請同學們看看、想想:哪種做法是有利于合作的?哪種做法是不利于合作的?
課件呈現有17種行為的不規則圖形。(紅色為有利的行為,蘭色為不利行為,學生選擇點擊后變色)
(2)在合作中怎樣使對方滿意你,接受你呢?以三道判斷題幫助大家理解。(分組判斷:每次請一個組的代表回答選擇的答案,要求其他組的同學傾聽并思考其分析的合理性。)
①合作伙伴的想法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怎么辦?
A、心里不痛快,不高興。
B、甩手不管,看笑話。
C、仔細想想他的話也可能有道理。
②自己的做法被合作伙伴誤解了怎么辦?
A、心中很委屈,但不作聲。
B、由此發生爭吵。
C、不爭吵,在背后發牢騷。
D、真誠地說理,想辦法消除誤解。
③合作中兩個人都需要某件東西,怎么辦?
A、搶在別人前邊先得到。
B、合理協商,共同使用。
C、為了成功,主動謙讓。
(3)結合上述分析,要求學生分析自己是否善于合作,并與好朋友互相合作交換心得,共同進步。
老師強調:發現了問題,可能有的同學會為自己的缺點而感到羞愧,可是老師相信大家找到問題后一定會克服它,從一個不善于合作的人轉變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善于合作的人。
三、在實踐活動中嘗試合作
老師小結:老師看到了同學們運動會上的成功的合作,這不僅表現團結一致,互相配合,更重要的是老師看到了沒有能上去參加比賽的同學并沒有感到不高興,而是在下面為他們大聲加油,老師看到了一個團結的合作的班集體,老師真為大家感到高興!秋季運動會我們班一定會取得勝利的,大家有沒有信心?好,愿每一個同學成為推動我們社會不斷前進的合作之星!
輔導教師:閆廷明
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