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綠化草坪品種及建植特點
小草要在屋頂上生長并非易事。屋頂草坪綠化,首先要考慮屋頂生長植物較為困難的特殊情況。因為屋頂的生態環境因子與地面有明顯的不同,光照、溫度、濕度、風力等隨著層高的增加而呈現不同的變化。屋頂的環境對于草坪的生長有利有弊,從光照上講,屋頂比地面接受的太陽輻射、光照強度要大,光照時間要長,有利于草坪的生長,但由于屋頂鋼筋混凝土等屋面材料經太陽輻射升溫快,反射強,造成屋頂白天溫度比地面高3℃至5℃,晚上溫度由于風力較大而比地面低2℃至3℃,冷熱變化大,暴冷暴熱的屋頂又不太利于草坪的生長。再加上屋頂風力較大,水分散失很快,沒有地下水分可利用,補充水分難。綜合利弊,屋頂草坪生長在一個資源受限、生態環境相對較為惡劣、養護較為不便的生態環境中,對于草坪的生長不利。此外,屋頂草坪生長的坪床也與地面截然不同。既要注意避免草坪的根系破壞房屋屋面結構,造成滲漏,又要考慮屋頂的負荷以及坪床對草坪生長所需的營養貯備和供給。因此,鑒于屋頂承受的負荷和草坪建植、管理的不便,屋頂常采用粗放、自然式的草坪。當然,也可以根據屋頂的實際承重和所需草坪的類型來建植精細的、適于觀賞的草坪,要依據不同的需求而變化。
同地面草坪一樣,屋頂草坪的建植可以采用直接播種在坪床上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培植好帶泥土的草皮進行建植,還可以在有卵石的屋頂(下面有2至3厘米的草皮層,上面有1至2厘米的細卵石覆蓋)上種植草坪。只是精細管理、適于觀賞的草坪要求坪床厚度在15至25厘米,種植的品種為草地早熟禾、高羊茅以及黑麥草等。對坪床的土壤類型要求比較嚴格,一定坪床的土壤類型僅適合特定草坪種類。粗放、自然式的屋頂草坪坪床在15厘米以下(包括卵石屋頂),常播種羊茅一類低矮的草坪草種,如具短匍匐莖的紫羊茅以及細弱羊茅、普通早熟禾等均為適宜的品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粗放管理的草坪在草坪生長稀疏時,苔蘚褐景天科的植物易于侵入。在我國南方地區,用景天科的一些植物來綠化屋頂,其管理更加簡單方便。例如,景天科植物佛甲草,已被廣泛運用于深圳、長沙屋頂綠化。經上海市農科院環境科學研究所試驗,佛甲草在上海地區完全可以作為屋頂綠化材料,只是有些季節性草色變化,綠色期長達330天。
對于在傾斜的屋頂上建植草皮,為了使草皮以及坪床在傾斜的屋頂上易于固定,采用一些特殊的措施是必要的。例如,在屋頂上鋪設木條網格或帶鉤刺的塑料墊,也可使用重量輕、安全性高、便于鋪設的材料作為草坪的底層結構。在自然界中,有許多可以作為屋頂綠化用的材料。要根據當地的生長條件,當地的物種資源,選擇適合當地屋頂綠化用的材料。還可以利用生態學原理,形成屋頂綠化多種群落結構,多種草類和多種草花結合,讓屋頂更美麗,更豐富多彩。
篇2:屋頂綠化排水設計問題
屋頂綠化排水設計問題
如果建筑師或者景觀設計師想要在屋面上設計一個屋頂花園,那么首先要想到的問題就是荷載,其次就是排水的問題如何解決。
屋面上排水的方式有很多種,常見的是1)排水溝和設置下排水口;2)屋檐邊上設置的雨水管;3)虹吸式排水等等。
通常建筑物屋面找坡層為2%左右(這里所說的是平屋面的情況),排水方向垂直于排水溝,這樣的設計對我們來說是很方便的,我們可以在排水溝中防上一些卵石,或者珍珠巖等顆粒性滲水材料,上面整鋪蓄排水盤,這樣做的意義是蓄排水盤上層的土壤和植物層不會在重力的作用下將蓄排水盤壓到排水溝中或者局部出現坍塌的情況。而當我們遇到下排水口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注意了,蓄排水盤遇到排水口需要相應的留出位置也就是說需要切割一個比排水口稍大的洞口,因為排水盤的上面要設置一個檢查口(InspectionChamber),以便于以后對排水口的檢查和維修,另外還可以檢查蓄排水盤中的蓄水量。假如屋面上沒有排水溝只有排水口那么解決方法就變得更加簡單,只需預留出檢查口的位置就可以了。
對于屋檐設置的雨水管排水和虹吸式排水稍微會復雜一些。我們需要計算屋頂排水量。參照建筑給排水設計手冊,北京地區降雨歷時5min的暴雨強度(升/100平方米秒),參照工業企業特征p的取值,即建筑物的復雜程度和用途,選p=5的情況可以計算出北京地區100平方米最大暴雨5分鐘的水量為1518升。然后設計人員參照所選用的蓄排水產品的排水量進行計算,看看屋面的雨水管設置是不是能夠 滿足要求。
其實現在縱觀國內的排水產品,多數產品只有排水功能而沒有蓄水功能,其實對于屋頂花園來說,蓄水能力和排水能力同樣重要,因為暴雨會是對屋頂綠化系統的最大考驗,優秀的蓄水能力將能夠減小暴雨對屋面排水系統的巨大壓力,同時還可以儲存一部分水分作為植物的養分。所以希望設計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良好排水性并且可以儲存一部分水分的排水系統。
篇3:屋頂綠化的特點
屋頂綠化的特點
屋頂綠化是用植物材料來覆蓋平臺屋頂得一種綠地形式。
屋頂綠化與大地隔離,因此供屋頂綠化的土壤,不能與地下毛管水連結。沒有地下水的上升作用,屋頂種植的植物所需水分完全依靠自然降水和澆灌。由于建筑荷重的限制,屋頂供種植的土層厚度較淺,有效土壤水的容量小,土壤易干燥。由于屋頂種植土層薄,熱容量小,土壤溫度變化幅度大。植物根部冬季易受凍害,夏季易受灼傷。
屋頂風力比平地大,故屋頂栽植的植物所受風害的可能性比平地大。較大喬木及不抗風的植物在高層屋頂上種植受到一定限制。
由于屋頂綠化種植層的土壤易失水,澆灌相對頻繁,因而易造成養分流失,故需常補充肥料。除排水良好不易引起濕害、澇害,晝夜溫差較大對植物營養積累有利外,總的來說,屋頂栽植環境是不夠理想的。
根據屋頂綠化立地條件的特殊性,在進行屋頂綠化時,必須針對其特點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
1. 首先要解決積水和滲漏水問題。防水排水是屋頂綠化的關鍵,所以在設計時按屋面結構進行多道的防水設施,作好防排水構造的系統處理。
各種植物的根系均具有很強的穿刺能力,為防止屋面滲漏,先在屋面鋪設1~2道耐水、耐腐蝕、耐霉爛的卷材(瀝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等)或涂料 (如聚氨酯防水材料)作柔性防水層。其上再鋪一道具有足夠耐根系穿透功能的聚乙烯土工膜、聚氯乙烯卷材、聚烯烴卷材等作耐根系穿刺防水層。防水層施工完成之后,應進行24小時蓄水檢驗,經檢驗無滲漏后,在其上再鋪設排水層,排水層可用塑料排水板、橡膠排水板、PVC排水管、陶粒、綠保石(粒徑3~6厘米,或粒徑為2~4厘米,厚度為8厘米以上的卵石)。排水層上放置隔離層,其目的是將種植層中因下雨或澆水后多余的水及時通過過濾后排出去,以防植物爛根,同時也可將種植層介質保留下來,以免流失。隔離層可采用重量不低于250克/平方米聚酯纖維土工布或無紡布。最后,在隔離層上鋪置種植層。 屋面四周應砌筑擋墻,擋墻下部留置泄水孔,泄水口應與落水口連通。形成雙層防水和排水系統,以便及時排除屋面積水。
2. 根據屋頂綠化的立地條件,種植層的土壤采用容重小、重量輕、疏松透氣、保水保肥、適宜植物生長和清潔環保等性能。顯然一般土壤很難達到這些要求,所以屋頂綠化采用各類介質來配制人工土壤。
栽培介質的重量不僅影響種植層厚度,植物材料的選擇,而且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容重小的栽培介質,種植層設計較厚,植物也相應廣些。從安全方面講,栽培介質的容重不僅要了解材料的干容量,更要測定材料吸足水后的濕容重,以作為考慮設計荷載的依據。
為了兼顧種植土層既有較大的持水量,又有較好的排水透氣性,所以材料本身的吸水性能和注意材料粒徑的大小,是不容疏忽的。一般>2豪米以上的粒子應占總量的70%以上,<0.5豪米的粒子不能超過5%,做到大小粒徑介質的合理搭配。
選用泥炭、腐葉土、發酵過的醋渣、綠保石(粒徑0.5~2厘米)、蛭石、珍珠巖、聚苯乙烯珠粒等材料,按一定的比例配置而成。其中泥炭、腐葉土、醋渣為植物生長提供 有機質、腐殖酸和緩效肥;綠保石,蛭石、珍珠巖、聚苯乙烯珠??梢詼p少種植介質的堆積密度,有利于保水、透氣,預防植物爛根,促進植物生長;還能補充植物生長所需的鐵、鎂、鉀等元素,也是種植介質中PH值的緩沖劑和調節劑。
3. 屋頂綠化的形式還要考慮房屋結構,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設計屋頂綠化時必須事前了解房屋結構,以平臺允許承載重量(按每平方米計)為依據。
必須做到:
平臺允許承載重量>一定厚度種植層最大濕重+一定厚度的排水物質重量+植物重量+其它物質重量(建筑小品等)。
根據平臺屋頂承重能力,設計不同功能的屋頂綠化形式。
屋頂綠化應以綠色植物為主體,所以在此少用建筑小品,所用材料也選用輕型材質。樹槽、花壇等重物設置在承重墻或承重柱上。
4. 屋頂綠化對植物材料的選擇應符合屋頂立地條件的特點。植物應以陽性喜光、耐寒、抗旱、抗風力強的為主(如葡萄、木瓜、紫薇、散尾葵、金鳳花、美女櫻、紅桑、銀邊蘭、等等)。
在植物類型上應以草坪、花卉為主,可以穿插點綴一些花灌木、小喬木。各類草坪、花卉、樹木所占比例應在70%以上。平臺屋頂綠化一般使用植物類型的數量變化順序應是草坪、花卉、地被植物>灌木>藤本>喬木。
屋頂綠化是提高城市綠化率的有效途徑之一,做好屋頂綠化關鍵在于屋面防水及排水系統的設計與施工中各環節的質量控制,只有高度重視并在技術上保障屋頂綠化的防水、排水工程,才能有效地確保屋頂綠化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