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污染八大誤區
誤區一:食醋熏蒸
有消費者嘗試熏蒸食醋去除家庭裝修后的異味。專家指出,食醋屬于酸性物質,有微弱中和空氣中氨氣的作用,但不會和甲醛等其他有害成分發生反應。
誤區二:放置菠蘿
在每個房間放上幾個菠蘿可以消除油漆味,大的房間可多放一些。菠蘿會揮發香氣,起到一定遮蓋氣味作用,但并未分解清除有害物質;另外,菠蘿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揮發后最多起到加濕作用,可以起到溶解甲醛等有害物質的作用,而一旦干燥甲醛就會又揮發出來。
誤區三:過分依賴植物
一些觀賞植物確實可以吸收某些有毒氣體,如可吸收甲醛的植物有仙人掌、吊蘭、蘆薈、常春藤、鐵樹、菊花等;而常春藤、鐵樹、菊花這3種花卉,都有吸苯的本領,可以減少苯的污染。但它們所起作用相當有限,面對裝修結束的有害氣體密集散發期,他們的微弱吸收作用不但不能清除污染,甚至自身的健康都難保。
誤區四:放置茶葉根
有些人在衣柜和房間放置泡茶后的干茶根,希望幫助清除毒氣。殊不知,茶根在這方面的功效就像干樹葉和衛生紙一樣,幾乎沒有任何吸收和分解作用。
誤區五:臭氧發生器
把“臭氧發生器”作為空氣凈化裝置,則是更大的誤區。臭氧雖具有滅菌、消毒作用,但對人體有害也是醫學上的定論。使用臭氧消毒只能在人體不接觸的環境中進行,用作居室空氣凈化,顯然是不合適的。至于用紫外線發射源作為室內消毒器具,國外早已淘汰,我國香港等地也早在20年前就淘汰了。
誤區六:過分迷信環保建材
應用環保建材有助于降低室內有害氣體,但是,即使全部應用環保建材,最后得到的空氣質量也可能超標。由于大多數環保建材只是有害物質含量、散發有害氣體低于一定標準,并非根本不含有害物質、根本不散發有害氣體,加上裝修的設計、居室結構、通風狀況等因素,由于有害氣體的疊加效應,仍然不能保證居室裝修后室內空氣質量能夠環保達標。
誤區七:完全依賴短期的通風處理
通風處理作為基本環保措施,對室內污染有改善作用,但因為多數有害物質會緩慢釋放,長達3-15年,絕非幾個月通風換氣就能解決問題,其密集散發期在1-3年內。
誤區八:出現刺激氣味才考慮環保處理
像人類的健康狀況一樣,室內空氣環境也有健康、亞健康、患病三種形態,而且許多有害氣體無色無味,像對待疾病一樣,居室空氣環境也需要預防、保健、治療。
提示:目前裝修污染治理行業很不規范,就目前水平治理很困難或者說有的有一定效果但效果不理想。所以建議裝修污染從源頭做!使用純實木或集成材實木板減少甲醛的污染,使用質量好的水性木器漆替代傳統有毒油漆,使用無醛白乳膠代替萬能膠。這是非常簡單的辦法!
篇2:裝修項目室內工程環境污染控制措施
裝修項目室內工程環境污染控制措施
1 原材料控制
(1)我部將按照設計要求和防污染規范的有關規定,對所有建筑材料和裝飾材料進行現場驗收,發現不符合要求或違反規定的一律不準進入現場。
(2)裝修施工中所使用的人造板和飾面人造板,必須有游離甲醛含量或游離甲醛釋放量檢測報告,并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室內污染規范。
(3)民用建筑工程室內裝飾中采用的水性涂料、水性膠粘劑、水性處理劑必須有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游離甲醛含量檢測報告;溶劑型涂料、溶劑型膠粘劑必須有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苯、游離甲苯二異氰酸脂(聚氨脂類)含量檢測報告,并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室內污染規范。
(4)對于檢測報告不全或有疑問的材料必須待重新檢驗合格后才能使用。
2 施工過程控制
(1)嚴禁在苯、工業苯、石油苯、重質苯及混苯。
(2)民用建筑工程室內裝修施工時,不應使用苯、甲苯、二甲苯和汽油進行除油和清除舊油漆作業。
(3)涂料、膠粘劑、水性處理劑、稀釋劑和溶劑等使用后,應及時封閉存放,廢料應及時清出室內。
(4)民用建筑工程室內裝修中,進行飾面人造木板拼接施工時,除芯板為A類外,應對其斷面及無飾面部位進行密封處理。
(5)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內裝修工程的室內環境質量驗收,應在工程完工至少的7天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進行。
3 申報檢測
在工程完工后,我部將向有關檢測部門申報對本工程進行室內污染測評。并將測評報告作為工程資料附屬文件提交建設單位。
篇3:辦公樓二次裝修工程減少現場噪聲污染措施
辦公樓二次裝修工程減少現場噪聲及污染的措施
為了保證本工程在施工時盡可能降低噪聲,不影響周圍企業及居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我們將采取以下具體措施:
1、原則上所需鋸、切、割、材料按圖紙及現場實際尺寸,在本公司加工車間制作成光料及半成品后進場。
2、地磚等材料及必須在現場制作的項目,我們將在施工現場分隔的施工房內完成,或臨時用紙面石膏板隔出制作區。
3、夜間施工時,不安排噪聲大的機械進行夜間操作和施工。
4、基本保證施工現場噪聲分貝控制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
5、保持施工道路、場地暢通、整潔、做好施工現場的環境保護,進出車輛沖洗干凈,做到無泥漿出工地。
6、加強工地治安保衛工作,堅持24小時值班(包括節假日)進出施工現場出示證件,做到無證不得入內,配合土建爭創文明工地。
7、有噪聲的工具在施工時,盡量安排交叉適用,盡量避免因同時施工操作,所產生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