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養護月歷
1月 是全年中最冷的1個月,我把梅盆放在南向的陽臺上,溫度保持10攝氏度左右。我住1樓,底下雖被地下室墊高了半層,但南面的樓房仍擋著陽光,我白天用40瓦的日光燈照8小時。花盆周圍保持濕潤,每半月向枝條及花蕾噴0.2%磷酸二氫鉀1次,春節前后都能開花。開花時節上午放在室內觀花數小時,其他時間仍放在陽臺上。
2月 立春后天氣逐漸轉暖,葉芽萌動,花后要及時剪枝。梅花發枝力強,耐修剪,每個枝條留2~3個芽眼重剪。剪枝后每2~3年更換盆土1次,盆底施少量底肥,隨即將花盆放在南向封閉的陽臺上。天暖時白天開窗通風,夜間關窗,只要盆土不上凍就行。
3~4月 適時澆水施肥。盆土保持濕潤偏干為好,不干不澆。施肥可用0.1%的尿素及0.1%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澆灌或噴葉面,每半月1次。每月澆1次0.1%的硫酸亞鐵溶液。
5月 枝條長至15~20厘米時打頂,打頂后再長新芽再摘去。只有讓頂端停止生長,花芽才能生長良好,正常開花。立夏前后天氣轉熱,光照時間延長,將花盆移至樓北面的防盜窗內,使其早晚接受光照,避免中午強光照射。防盜窗底部有用白鐵做的4厘米厚的接水盤,盤內放4厘米厚的泡沫塑料,使其經常保濕。
6~8月 正常澆水,少量施肥,每半月噴1次保豐葉面肥,其中除氮.磷.鉀外,還含有多種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時注意有無蚜蟲.紅蜘蛛等害蟲,發現后及時殺滅。
9月 白露前后天氣轉涼,樓北面已見不到陽光,要將梅盆移至南面的防盜窗內。
10~12月 管理同3~4月。立冬后注意氣溫變化,當降至0度以下時,將梅盆移至南向陽臺上,注意開窗通風,保持盆土不上凍。
1月 及時逐漸升溫,以使其能在春節前后開花。
篇2:灌木養護管理方案
灌木養護管理
一.灌木的灌溉與排水
(一)灌水方式
1.盤灌:向定植盤內灌水,此法在日常操作中應用較多。
2.噴灌:在炎炎夏日,需向灌木葉面噴水,減少蒸騰,降低氣溫,洗去灰塵,提高觀賞效果。
(二)灌水時期與次數
灌木的灌水時期與喬木基本相似,除保活水、生長水、冬水、及施肥后的水份補充外,在7-10月份,進入高溫時節,要每天下午傍晚進行噴水,降溫。保證灌木枝葉茂盛,不出現失水掛葉現象。
在春季,花芽分化時期,對于觀花灌木,要每2天噴水一次。
灌木的根系較喬木小,對地下水的吸收能力弱。因此,灌木給水次數要比喬木多。在高溫少雨季節,每隔3---4天,灌水一次,除此以外全年灌水4次以上,保證植株生長良好,枝葉分布均勻。
(三)灌水量
灌水量根據灌木的生長特性及氣溫狀況而定。耐旱灌木的灌水量少些,反之,則多些;每次澆水要澆透,水要滲入土壤內層。
(四)排水
灌木的排水與喬木基本相同,在多雨季節,地上挖明溝或將積水排到河流或下水道。
二.灌木的整形與修剪
(一)灌木的整形修剪方式
灌木類的整形修剪根據樹種的生長發育習性,可有下述幾類剪整方式:
1.先開花后發葉的種類
可在春季花后修剪老枝并保持理想樹姿。對于枝條稠密的種類,可適當疏剪弱枝、病枯枝。用重剪進行枝條的更新,用輕剪維持樹型。對于具有拱型枝條的種類,如連翹、迎春等,可將老枝重剪,促進發生強壯的枝條以充分發揮其樹姿特點。
2.花開于當年新梢的種類
可在冬季或早春剪整,重剪使新梢強健。在生長季中開花不絕的,除早春重剪老枝外,應在花后將新梢修剪,以便再次發枝開花。
3.觀賞枝條及觀葉的種類
應在冬季及早春施行重剪,以后行輕剪,使萌發多數枝及葉。耐寒的觀枝植物,在早春修剪,以便冬枝充分發揮觀賞作用。
4.萌芽力強的種類或冬季易干梢的種類
在冬季自地面刈去,使來春重新萌發新枝。
(二)灌木整形修剪次數
灌木一年整形修剪次數為:(一級養護)一年內修剪次數為2次以上,保證植株無枯枝、殘葉、無交叉枝、徒長枝、并生枝、根萌蘗枝,無不定芽。球類灌木的修剪次數,一般一年內修剪次數為5次。
三. 灌 木 的 施 肥
(一)肥料的種類與施肥方法
灌木施肥所用的肥料種類與施肥方法和喬木的基本相似。肥料的種類以餅肥和復合肥為主。施肥方法主要以穴施法為主,以根際為中心,挖2-3個小穴,施肥后用土填平。
除此以外,還可用根外施肥法,將事先配置好的營養素噴灑在枝葉上。
(二).施肥時期與次數
1.施肥時期
冬季施基肥一次。春季,灌木進入生長季節,多施氮肥,使枝葉茂盛;夏季,對于觀花灌木,多施含磷的肥料,促進花芽分化,為開花打下基礎;秋季,加施磷鉀肥,促進木質化,安全越冬。
2.施肥次數
(一級養護)冬季施基肥一次,一年內追肥2-3次,保證灌木植株生長旺盛,枝葉健壯,分布均勻,造型美觀。
四.灌的病蟲害治理
(一)病蟲害的預測預報
及時巡查預報,做到以防為主,綜合治理。一旦發現病蟲害,事先根據癥狀,確定病蟲害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對癥下藥。
(二)灌木的病蟲害防治
灌木病蟲害防治采取化學防治法和消除染病枝葉法。對于傳染性病害,要對癥下藥,用高效低毒的殺菌劑,對病害部位噴灑(可根據具體樹種進行擴充)。并且多次作業,直至病蟲害癥狀消失。及時清除染病枝葉,并消毀,減少病源。
灌木蟲害采取化學與人工相結合的方法。危害灌木的蟲害與喬木基本相似,主要有:蛀干害蟲、食葉害蟲、枝梢害蟲等。根據害蟲危害程度,采取相應措施。例如,人工捕殺天牛,人工捕殺繭蛹,燈光誘殺蛾類,人工清除蚧蟲等。同時,噴灑殺蟲劑進行消殺。
(三)灌木病蟲害的治理次數
病蟲害治理需要多次作業,徹底清除,直至癥狀消失。一年內病蟲害治理次數按實際發生情況而定,(一級養護)灌木病蟲害治理次數可根據具體情況相應增加,保證植株無明顯病蟲害跡象。
篇3:綠化養護管理
綠化養護管理
1、有專業人員實施綠化養護管理。
2、草坪。常年保持平整,無坑洼、下陷,邊緣清晰,每年剪草五遍以上,及時澆灌,定期清除雜草、雜物,保持生長良好。
3、樹木。喬、灌木每年修剪二遍以上,基本無枯枝、萌蘗枝,生長良好,樹冠完整,樹木基本無傾斜;籬、球、造型植物按生長情況和造型要求及時修剪,每年五遍以上,基本無缺枝、無斑禿;地被、攀援植物修剪、整理及時,每年三遍以上,基本無枯枝;常年土壤疏松通透,及時澆灌,綠地無積水,基本無雜草。
4、按植物品種、生長、土壤狀況合理施肥,每年二遍以上。
5、做好病蟲害防治,主要病蟲害發生率低于5%。
6、枯死的花草樹木,必須在一周內清除,并適時補栽補種。
7、綠地應設有宣傳牌、提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