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綠化苗木繁殖的技術規范
1.苗木繁殖計劃的制定
(1)園林綠化主管根據《花木基地年度工作計劃》制定出苗木繁殖計劃。
(2)苗木繁殖計劃應包含以下內容:
①繁殖苗木的種類、繁殖時間及需苗時間;
②苗木繁殖方法選擇。
2.苗木繁殖前的準備工作
(1)整理好播種床、扦插床。
(2)做好育苗床的消毒工作,包括翻曬河沙、日光消毒、化學藥品消毒。
(3)準備花木種子及選好扦插穗材質。
3.苗木繁殖操作要點
(1)播種繁殖操作
①根據花木種子大小和形態選擇適宜的播種方法:
--大粒種子實行點播;
--細小種子摻沙播種;
--一般種子撒播或條播。
②播種后用細篩篩過的覆土覆在種子表面,覆土深度約為種子直徑的2~3倍。
③用木板輕壓播種床,在床面覆蓋一層稻草或其他覆蓋物。
④用細孔噴壺均勻地將水灑在苗床表面,保持土壤濕潤。
⑤種子發芽后真葉生長出2~3片葉時,即逐漸除去覆蓋物,避免幼苗徒長。
(2)扦插繁殖操作
①選擇合適的扦插穗母株。
②剪取母株的營養器官,如根、葉、枝、莖等,剪成不同規格,插入育苗床中:
--當用葉片扦插時,將母株葉片切成10厘米一段,將3/4長度插于沙中;
--當用葉柄扦插時,取全葉柄或葉柄一部分插于砂中;
--當用莖插時,選擇節短粗壯的芝或腋芽,在節下作切口,每插穗2~3節插入育苗床中。
③扦插后用細孔噴壺均勻灑水,保持苗床濕度。
④苗木扦插后,在其上面覆蓋塑料薄膜,保持空氣溫度,并適當遮蔭。
⑤苗木生根、長葉后,逐漸去掉遮蔭物,并保持土壤濕潤。
⑥扦插繁殖應注意以下事項:
--插穗應隨采隨插;
--多漿法插穗應蘸取草木枯燥進行防腐處理;
--不易生根的插穗,應用催根劑處理。
(3)分株法繁殖操作
①將母株掘起,去除根須泥土及枯葉;
②沒根須易分離之處,用手劈開或用竹片分割,分為數叢:
③注意分割的每一小叢至少留有2~3個小芽;
④將每一小叢栽植在營養袋/盆中,灑透水;
⑤新分株苗木存放在蔭棚內,養護1周后搬出。
(4)高空壓條法繁殖操作
①將要的母株枝條外皮用利刀環割1圈,寬度約為1.5~2.5厘米;
②將環割的外皮剝除干凈,深至木質部;
③用塑料薄膜包住環割段,先扎緊下口,在中間填粘土并灑水后再裹緊,并緊扎上口;
④平時注意灑水,防水袋內泥土干燥。
4.苗木的上袋與上盆
(1)利用生產空隙將預先配制好的營養土裝入營養袋或花盆中。
(2)當播種苗長至45片真葉、扦插苗或高空壓條枝條穩定生根時,即可小心挖起剪下壓條枝條,栽在已裝土的營養袋或盆中。
(3)將已上盆(袋)的苗木進行遮蔭處理,并灑透水,保持土壤和空氣濕潤。
(4)上盆(袋)幼苗生長穩定后,應即時加強幼苗管理:
①根據苗木長勢稍加施肥;
②對于花木待長出腑芽時,進行抹芽或第一次摘心;
③加強病蟲害的防治。
5.苗木的轉盆定栽
(1)苗木生長到一定程度,依據不同品種的不同生長要求應轉盆定栽:
①袋裝苗木應轉入尺寸稍大一點的盆中栽植;
②盆栽苗木當分土無法滿足其生長需要時,要換在尺寸更大些的花盆中栽植;
③有些苗木要經過幾次轉盆,才能滿足其生長需要。
(2)轉盆定栽后的苗木,即可轉入日常養護階段。
6.苗木的擺放
(1)繁殖區的苗木擺放應合理有序,保持花木基地整潔美觀。
(2)繁殖區應設置袋苗區、盆栽區、地栽區。
(3)每一區內均應按苗木類型、規格、品種相應擺放。
(4)行、排、區合理區分,排列整齊。
7.苗木繁殖記錄
(1)園藝師、技術員應對每日或每次苗木繁殖情況做詳細記錄。
(2)園藝師、技術員還應對種子發芽率、苗木成活量及損耗量等作相應跟蹤記錄。
(3)苗木繁殖相關記錄應定期上交園林綠化主管,經主管審核后應歸檔保存1年。
苗木繁殖記錄及苗木繁殖質量將作為員工績效考評的依據之一。
篇2:物業園林綠化苗木繁殖技術規范
物業園林綠化苗木繁殖的技術規范
1.苗木繁殖計劃的制定
(1)園林綠化主管根據《花木基地年度工作計劃》制定出苗木繁殖計劃。
(2)苗木繁殖計劃應包含以下內容:
①繁殖苗木的種類、繁殖時間及需苗時間;
②苗木繁殖方法選擇。
2.苗木繁殖前的準備工作
(1)整理好播種床、扦插床。
(2)做好育苗床的消毒工作,包括翻曬河沙、日光消毒、化學藥品消毒。
(3)準備花木種子及選好扦插穗材質。
3.苗木繁殖操作要點
(1)播種繁殖操作
①根據花木種子大小和形態選擇適宜的播種方法:
--大粒種子實行點播;
--細小種子摻沙播種;
--一般種子撒播或條播。
②播種后用細篩篩過的覆土覆在種子表面,覆土深度約為種子直徑的2~3倍。
③用木板輕壓播種床,在床面覆蓋一層稻草或其他覆蓋物。
④用細孔噴壺均勻地將水灑在苗床表面,保持土壤濕潤。
⑤種子發芽后真葉生長出2~3片葉時,即逐漸除去覆蓋物,避免幼苗徒長。
(2)扦插繁殖操作
①選擇合適的扦插穗母株。
②剪取母株的營養器官,如根、葉、枝、莖等,剪成不同規格,插入育苗床中:
--當用葉片扦插時,將母株葉片切成10厘米一段,將3/4長度插于沙中;
--當用葉柄扦插時,取全葉柄或葉柄一部分插于砂中;
--當用莖插時,選擇節短粗壯的芝或腋芽,在節下作切口,每插穗2~3節插入育苗床中。
③扦插后用細孔噴壺均勻灑水,保持苗床濕度。
④苗木扦插后,在其上面覆蓋塑料薄膜,保持空氣溫度,并適當遮蔭。
⑤苗木生根、長葉后,逐漸去掉遮蔭物,并保持土壤濕潤。
⑥扦插繁殖應注意以下事項:
--插穗應隨采隨插;
--多漿法插穗應蘸取草木枯燥進行防腐處理;
--不易生根的插穗,應用催根劑處理。
(3)分株法繁殖操作
①將母株掘起,去除根須泥土及枯葉;
②沒根須易分離之處,用手劈開或用竹片分割,分為數叢:
③注意分割的每一小叢至少留有2~3個小芽;
④將每一小叢栽植在營養袋/盆中,灑透水;
⑤新分株苗木存放在蔭棚內,養護1周后搬出。
(4)高空壓條法繁殖操作
①將要的母株枝條外皮用利刀環割1圈,寬度約為1.5~2.5厘米;
②將環割的外皮剝除干凈,深至木質部;
③用塑料薄膜包住環割段,先扎緊下口,在中間填粘土并灑水后再裹緊,并緊扎上口;
④平時注意灑水,防水袋內泥土干燥。
4.苗木的上袋與上盆
(1)利用生產空隙將預先配制好的營養土裝入營養袋或花盆中。
(2)當播種苗長至45片真葉、扦插苗或高空壓條枝條穩定生根時,即可小心挖起剪下壓條枝條,栽在已裝土的營養袋或盆中。
(3)將已上盆(袋)的苗木進行遮蔭處理,并灑透水,保持土壤和空氣濕潤。
(4)上盆(袋)幼苗生長穩定后,應即時加強幼苗管理:
①根據苗木長勢稍加施肥;
②對于花木待長出腑芽時,進行抹芽或第一次摘心;
③加強病蟲害的防治。
5.苗木的轉盆定栽
(1)苗木生長到一定程度,依據不同品種的不同生長要求應轉盆定栽:
①袋裝苗木應轉入尺寸稍大一點的盆中栽植;
②盆栽苗木當分土無法滿足其生長需要時,要換在尺寸更大些的花盆中栽植;
③有些苗木要經過幾次轉盆,才能滿足其生長需要。
(2)轉盆定栽后的苗木,即可轉入日常養護階段。
6.苗木的擺放
(1)繁殖區的苗木擺放應合理有序,保持花木基地整潔美觀。
(2)繁殖區應設置袋苗區、盆栽區、地栽區。
(3)每一區內均應按苗木類型、規格、品種相應擺放。
(4)行、排、區合理區分,排列整齊。
7.苗木繁殖記錄
(1)園藝師、技術員應對每日或每次苗木繁殖情況做詳細記錄。
(2)園藝師、技術員還應對種子發芽率、苗木成活量及損耗量等作相應跟蹤記錄。
(3)苗木繁殖相關記錄應定期上交園林綠化主管,經主管審核后應歸檔保存1年。
苗木繁殖記錄及苗木繁殖質量將作為員工績效考評的依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