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暑期社會實踐報告:關愛兒童
這是我第一次經歷社會實踐。對于一個大學生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戰是一種基本的素質。雖天氣嚴熱,熱氣騰騰,我毅然踏上了社會實踐的道路。想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一步了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煉自己的才干,培養自己的韌性,想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隨著中國社會越來越快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村人口進入城市,農村人越來越少,農作勞動力也逐漸下降,農村的留守兒童越來越多,而他們的安全問題也逐漸凸現出來。因此,我利用這個假期對**省**縣**鎮**中心小學的留守兒童進行了一個安全調研。
在20**年7月5日,我參加了**省**縣**鎮教育機構對于中小學生的暑假安全的會議,旁聽了整個會議。
在會議中,老師們著重提出了留守兒童的假期安全問題,要如何采取措施加重這些無人看管的孩子的自我安全意識,尤其著重強調了拐賣兒童及出行安全的問題。在會議中提出的措施有兩點:
一、利用安全為主題的班級板報和學校板報進行宣傳加強宣傳力度;
二、在期末結束由老師對孩子們進行一個安全教育。
此后的兩天里,我以南京財經大學應用數學學院自愿者的身份參加了**省**縣**鎮中心小學的安全教育課堂,在這次活動中我參與了一部分的主講,主要故事的形式講了一些真人真事來加強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引導著他們看學校的安全板報,以舉例的生動形式將校報上枯燥的內容給小學生們引導,讓他們重視安全問題,與他們面對面一一交流,詢問他們暑期計劃,給他們一些安全建議,對于他們計劃危險的給與一定的提醒。
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我發現在農村很大部分的學生的安全教育力度并不足夠,而且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樣枯燥的知識教育他們是不敢興趣的。據我的不完全調查統計,95%以上的小學生不在意假期安全問題。在**省**縣新寨小學四年一班共有26人,但是留守兒童就達到了18人之多,而在這18個留守兒童中,只有3人是與親戚同住,剩下的15人家中只剩下年邁的老人與兒童,年邁的老人根本無法看護這些孩童。我們應該思考什么樣的方式才能改進現在中小學安全知識教育的固有模式,能夠把安全意識注入到這些年幼的孩子們身上,我們應該為留守兒童打造一個安全的鐵閘。
每年的暑假,是學生各類安全事故的高發期,尤其是農村的留守兒童,由于缺少家長的監管,為確保留守兒童安全的度假,我們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一、對于家長來說,在外出打工之前,一定要將孩子移交給有監護能力的親戚,若是將孩子交給沒有監護能力的老人同住一定要聯系有監護能力的監護人常去探望。
二、對于村委來說,對村里的留守兒童的情況要進行一個詳細的了解,建立一個檔案,對于只有無監護能力監護人的留守兒童成立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暑假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就近包保,責任到人,監管到位,確保安全”的原則,由暑假安全工作小組成員和教師簽訂責任狀,采取責任包保的形式。
三、對于老師來說,也要對班里的留守兒童的狀況進行詳細了解,經常與海豚在外省額父母或是在附近的親戚聯系,對他們進行一定的安全知識宣傳,并在暑假時期不定期的進行家訪的活動。
以上三點可以為留守兒童建立一個鐵閘,保障他們的安全問題。
在這次的暑假實踐中,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微薄,可是我還是得到了一些收獲。一方面,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學習,充實了自我,增強了口頭表述能力與人交流,真正地走出課堂。雖然我的力量不足以改變一些東西,但如果我們行動就能收獲一些東西;另一方面,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沒有經驗,沒有與人交流的口才,有些東西以前沒有嘗試過,難免會出差錯,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培養自己的能力。
雖然這次活動時間很短,但是社會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了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在實踐的這段時間內,我們穿街走戶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這些都是在學校里無法感受到的,在學校里也許有老師分配說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這里,不會有人會告訴你這些,你必須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盡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
記得老師曾經說過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里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盡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著學生的身份。接觸那些剛剛畢業的學長學姐,他們總是隊我說要好好珍惜在學校的時間。在這次實踐中,我感受很深的一點是,在學校,理論的學習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
回想這次社會實踐,我學到了很多,從我接觸的每個人身上學到了很多社會經驗,我通過自己的力量說服別人給我一次旁聽會議的機會,說服學校老師允許我去班里調查,跟小學生們一一交流,每一件事都是學校里學不到的。這次親身體驗讓我有了深刻感觸,這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
在今后我要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磨練自己的同時讓自己認識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會就已體會社會更多方面,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這些在學校里是學不到的。***
篇2:關愛社區敬老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關愛社區敬老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仁心滿天下 敬老我先行
--記“仁心推拿社”中村社區之行
創意單位:中村社區社區主任助理
活動范圍:z街道中村社區
活動背景:
在目前我國社會尊老向老以及當前全社會正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為了弘揚志愿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發揚中華民族尊敬老人的美德,我院優秀社團“仁心推拿社”開展了此次社區活動。
活動開展:
5月22日上午8點,志愿者們準時在校西門口集合,身穿白色大褂,頭戴志愿者帽子,在我們的帶領之下,志愿者們踏上了這次志愿之行。
8點20分,志愿者們準時抵達中村社區。志愿者們的到來,讓社區一下子活躍了起來。早上,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安排下,搬凳子,桌子,椅子,活動現場布置起來了,8點半,活動一開始,就吸引了路過的老人,大家紛紛停下腳步,志愿者們一部分為老人們做推拿按摩,測血壓,以及一些平常生活中遇到的保健知識。另一部分志愿者和老人聊天,志愿者們和老人聊天,同老人交流談心。彼此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中午11點半活動結束,3小時的仁心之行在志愿者們的熱情之中,悄然走進了尾聲。隊員們帶著疲憊卻開心的神情依依不舍的離開了社區。
短短3小時志愿活動結束了,但志愿者們的工作卻并未結束。回校之后,志愿者顧不得吃飯,就緊鑼密鼓地進入了交流總結階段。隊員們交流了各自的心得,有的說,老人就如《夕陽紅》里唱的那樣,美若夕陽“溫馨又從容”;有的說,老人是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這一次活動使他體會到了那種行將就木的孤獨與蒼涼,我們應該多多關注他們,給他們送去溫暖與關愛;還有的說,這次實踐活動不僅鍛煉了自己,還使他們體會到不僅要給予老年人關懷,還要報答自己父母的養育之恩,避免“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發生。
這次活動,不僅使隊員們得到了鍛煉,還使他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的人性關懷。他們接受著社會的愛心,同時也是一群愛心的傳遞者。感恩生活,有仁心回饋社區,回饋社會。
活動意義:
1. 為社區老人送去溫暖,讓他們感受到青少年的朝氣和關心。
2. 增強志愿者們的社會責任感,讓大家了解社會,關注社區老人,從中學會關愛,學會感恩。
3. 喚起社會的老齡意識,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強化對老人的尊敬關愛意識。
媒體報道:金華晚報
社區評價:
丁主任對這次活動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主任高興的說“大學生就是不一樣!工作熱情高,知識豐富,想法也多,社區有了你們的加入,變得更加有活力了”
主任希望以后多多開展這樣有意義的活動,同時志愿者們的表現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一致認可。
篇3:關愛社區老人健康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關愛社區老人健康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牽手夕陽紅 溫暖老人心
創意單位:中村社區社區主任助理
活動范圍:z街道中村社區
活動背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自古有之,尊敬老人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增強尊老、敬老、愛老意識和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觀念。形成人人關心老同志,人人想到老年時,努力形成敬養老人的社會風氣和關愛老人的道德素養。從自己做起,從年輕的父母做起,給孩子們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讓敬老人關愛老人成為一幅社會最和諧最完美的風景畫面。
我所在服務的社區中村社區是一個較為老的社區。制度完善,管理有序,是金華市十佳社區之一。居住的居民大多為年過半百的老人,一些娛樂性的活動無法真正豐富老人們的生活,于是,特此開展此次活動。
活動開展:
本次活動主要內容是首先我們聯系好了醫學院的專業保健社團志愿者,配備了志愿者帽,社區還配備了工作證,社區丁主任提前安排通知了社區老人參與這次活動,所以,活動一開始,就有很多社區老人陸續過來,活動現場,志愿服務氣氛熱烈,有15余名志愿者在現場提供服務,服務項目包括免費頸椎推拿、測血壓、測血型、健康咨詢、中醫保健咨詢等。
活動意義:
通過活動,不僅讓志愿者們身體力行履行尊老愛老、關心老人的道德責任,認識到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的重要性,而且陶冶了同學們的情操,增強了青年志愿者們的愛心和責任心,使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了生活,進一步意識到用心服務社會的重要性。也希望通過活動呼吁更多的外界人士來關注老人,讓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和無私奉獻的志愿精神不斷傳遞。
社區服務報,宣傳欄中宣傳
社區評價:社區對此次活動評價非常高,并且社區老人基本都參與到了此次活動。正如一位大伯所說,志愿者們的到來給小區帶來的不僅是一次活動這么簡單,對于他們這些老年人而言,更多的是溫暖和感動,他們也真真實實地體驗到了志愿者們的熱情。
活動結束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并希望我們這樣的活動多次舉辦。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給社會帶去一份溫暖,給老人們帶去一份關懷。通過本次活動我們了解到健康依舊是生活中重要的環節,我們要時時刻刻重視,以后這方面的活動也會多多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