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蘇州革命博物館有感
20**年是抗戰勝利六十五周年,在這一年我也去了一次蘇州革命博物館。
踏入館內,讓人不禁想到,在蘇州這塊土地上,無數革命先烈曾噴灑熱血的那段悠久而凝重的歷史而肅然起敬。隨著人流的移動,我們進入了氣勢恢宏的展廳。一幅幅圖片,一個個定格的歷史畫面,如磁石般吸引著每一位參觀者,在每一片平靜的心湖上劃起一道又一道的波瀾。
突然眼前看到一幅一名地下黨員是從蘆墟鎮老街上的繁榮里弄走出來的珍貴照片,此弄在原照相館處,感到非常驚奇和興趣。證明蘆墟當時的地下黨正在積極活動,擴大黨組織,一致抗日,是一個武裝斗爭據點,為蘇州地區的解放和革命斗爭做出了不朽的事跡。這幅畫使我看到蘆墟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歷史性的革命斗爭傳統,如葛鶴年,吳和尚等烈士為國捐軀。今天,展放在蘇州革命博物館其中之一,意義甚大,教育之深,真是不容易的,不間單的。感到為蘆墟自豪,始終讓參觀的人們留下一個蘆墟歷史革命斗爭史上永不磨滅的縮影。亦是對每個共產黨員始終牢記今天的幸福,是有無數革命人用鮮血換來的。同時最后觀看了20分鐘立體畫面,看到了蘇州人民堅苦斗爭場面,在極端困難情況下解脫出來,只有堅苦作戰,才能取得勝利。事實證明我們今天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
65年過去,硝煙散盡。回望歷史,人們更加珍惜和平。
我也看到報道上說:四川建川博物館800余萬件藏品中,抗戰文物就有上百萬件。
“健忘的民族,是潛伏悲劇的民族。”53歲的博物館館長、中國抗戰史學會副秘書長樊建川說,“中國人要正視,日本人也要正視,然后面向未來。”
在中華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做了17年講解員的李雪麗,對這樣的場景印象深刻:“很多日本年輕人看著看著,就跪在地上痛哭,說‘真不知道我們的先人在中國犯下了這樣的罪行’。”
抗戰勝利65周年到來之際——20**年8月15日上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二戰被日本強擄勞工遇難者家屬、日本友人和南京各界人士300多人在這里和平*,祭奠30萬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65年前,中華民族最終奪取百年歷史上抵抗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抗戰精神穿越時空,歷久彌新,化為永恒,激勵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和平的崇高事業而努力奮斗!
1949年4月27日,中華人民解放軍在鐵嶺關打響了解放蘇州的第一槍,宣告古城州解放。
隨著全國gg開放潮流的涌起,蘇州拉開了蛻變的序幕……
1992年***同志發表南巡講話后,蘇州立即行動起來,確定了大開放的發展戰略,明確提出市、縣兩級都要辦開發區,毅然決然地決定大力發展以辦開發區為載體的外向型經濟……
近幾年的蘇州,工業園區一排排漂亮整齊的住宅樓,一幢幢寬敞高大的廠房;老城區,依舊是“小橋、流水、人家”,干將路中央的小河與兩旁的綠樹、馬路及青瓦白墻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幅美麗、清秀的江南水鄉畫;高新技術區一排排具有現代氣息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
如今的蘇州僅國家級的經濟開發區就有5個,省級以上的開發區有15個,在20**年的全國百強縣評比中,蘇州的五個縣級市全部進入前10名。以開發區帶動整個蘇州市發展,至今GDP排全國第五,成為了僅次于上海的全國第二大工業城市。
圖片展以歷史時間為主線,用六個部分——“親切的關懷,巨大的鼓舞;蘇州解放和恢復國民經濟時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時期;開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時期;偉大的歷史性轉折和gg開放新時期”,180余塊展版,共計600多幅圖片,圖文并茂、詳盡真實地再現了蘇州gg開放30年來發生的滄桑巨變,生動展示了蘇州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蘇州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團結拼搏、勵精圖治、發奮圖強所取得的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
作為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主力軍,作為年輕人,作為一名大學生,更應該牢記歷史,不忘過去,開拓進取,展望未來。
把自己的所學所懂真正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進步、發展添磚加瓦,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篇2:教職工參觀老年公寓有感
教職工參觀老年公寓有感
感恩節到了,11月**日中午,我們借此機會組織參觀了市老年公寓。老人們對我們的到來非常的開心。
經過短暫的交流之后,我們了解到,老人們有的是自愿過來的,有的是家里沒有人照顧......坐在我對面的奶奶的臉上布滿了皺紋,局部還有大塊大塊的老年斑,眼袋也已經下垂下來,牙齒也掉了好幾顆,這讓我突然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如此近距離的接觸衰老便讓我震撼,就那么突然地,我想到了我的母親,我決定,不論以前是怎么樣,從現在起,我一定要好好孝順我的母親。......這些老人終日在老年公寓生活,其實他們對日常的生活要求真的沒有多少,他們真正需要的,實際上是一種心理的惦念和關懷啊。
老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
社會需要愛的傳遞者,需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我們需要做的也許只是安靜的坐下來,傾聽孤獨者的心聲。也許我們會發現受益的不僅僅是他們,還有我們。
篇3:大(3)班幼兒家長參觀小學有感
大(3)班幼兒家長參觀小學有感
“媽媽,我什么時候才能真正地成為小學生呢?”放學后,女兒一直在追問我。我告訴她:“等到9月1日的時候,你就能背上小書包進入外國語小學了!”女兒很快找來日歷,翻到9月1日,“媽媽,是這一天嗎?”我摸著女兒的頭回答:“是的,孩子!”說實話,再過幾個月,女兒即將告別幼兒園生活,成為一名小學生了,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起點,無論是女兒還是家人心里都充滿了興奮、期待和憧憬!
今天,我作為一名家長代表,有幸與大班的孩子們一起參觀了外國語小學。看得出,孩子們真是太興奮了!女兒特地起了個大早,在反復地催促聲中來到了幼兒園,很快加入了出行的隊伍。到達目的地之后,在外小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首先參觀了食堂,這里干凈、整潔,食堂師傅工作井然有序。我忍不住暗暗地在心里嘀咕:女兒肯定十分喜歡在這里就餐吧!因為女兒最喜歡在飯店吃飯,這里不就跟飯店一樣嗎?接著我隨孩子們一起進入一(3)班聽課,孩子們看到了哥哥姐姐是怎么上課的,他們會做些什么準備工作。小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專心學習的表現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著我們又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外小的美術室、音樂教室、圖書室、、科技館、3D影城以及戶外運動場,所有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我問女兒:“今天在小學里你最喜歡什么地方?”女兒忍不住搖頭晃腦:“當然最喜歡看恐龍大電影了!原來上小學也是蠻有意思的!”我故作姿態地使勁兒點點頭,希望女兒對進入小學有一份強烈地期待感吧!
短短兩個小時的參觀,讓女兒受益匪淺。通過這次活動,女兒和同伴們全面深切地感受到小學生活與幼兒園生活的不同,激發了他們爭做一名光榮小學生的向往之情。大家都已經了解到,小學與幼兒園是不同的,小學生上課就是上課,下課就是下課,要求很嚴格的,要求孩子必須有一個很嚴格地常規,比如上課不能隨便上廁所,不能隨便離開座位等。同時,女兒也了解到,上小學會學很多知識,活動會非常豐富,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
感謝園領導給孩子們提供了一次參觀外小的機會!應該說,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社會生活課。期待女兒帶上紅領巾,背上小書包的那一刻!再見吧!實驗幼兒園!感謝老師,感謝阿姨!你們辛苦了!孩子們會回來看望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