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職班主任工作心得
“從一個學校走進另一個學校”可以說是我們每個人學生時代最深刻的體驗了,而今年六月份畢業的我也從大學走進了另一個學校。不過這次我不再是莘莘學子,而是以一名新入職老師的身份進入了澄江縣第五中學,并擔任初一年級的班主任。一個學期轉眼即逝,這短短半年的工作時間卻讓我真正理解了當年班主任對我們的諄諄教誨。
作為一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我沒有擔任班主任工作的實踐經驗,書本上學到的知識也還不知道如何運用。但好在身邊的老教師都很和藹可親,我有任何教育教學上的問題向他們請教時他們都耐心給我講解,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輩教師那種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精神,同時也對班主任工作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感觸。 作為一個班主任,首先要研讀班主任工作的相關書籍,提升自己應對問題的知識儲備。
班主任工作是瑣碎的,而對于新做班主任的青年教師來說,最棘手的就是處理學生問題的經驗有限,相關知識的儲備不足。在我所擔任班主任的班級中,經常發生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學生之間的矛盾、班級管理的困難等問題都讓我焦頭爛額,而我找到的快速有效進入班主任工作狀態的方法就是去研讀一些關于如何做教師和如何做班主任的書籍。比方說,魏書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談》中提到的“多改變自我,少埋怨環境”、“多學習,少批判”等理念是很有價值的。我把這些教育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對班級的管理建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面對我們班上的“問題學生”,我采用“尊重、信任、鼓勵”的辦法去了解他們,處理他們在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問題。一個平時表現不好的學生因為違紀被罰站,我了解到情況后及時找他談話,發現他是因為與同學發生矛盾而被罰。我把兩個當事人叫到辦公室,首先幫他分析了他的問題,同時也指出了另一個學生的不足,站在一個公平公正的角度去看待整件事情,讓他們達成了和解,并經常跟他聊天,給予他足夠的關注。從這件事后,這名平時表現欠佳的學生上課積極開始認真聽講,不再擾亂課堂紀律,可以說有了較大的改觀。
作為一個班主任,其次要多向老教師請教,多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學上的不足。
我們都在強調“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但在操作過程中有可能因為新教師的經驗不足,把握不好“度”而起不到應有的 Http://m.dewk.cn/ 效果,甚至有可能產生放任學生的反效果。當學生聽課效率不高,學習成績不好,班級沒有凝聚力的時候,你就不得不“痛定思痛”。
剛從大學畢業的我與學生們的年齡差距不大,他們看到我就像看到他們的大哥哥一樣,所以我在學生面前的親和力有余,但威嚴不夠,因此很多學生會在課堂上肆無忌憚地跟我開玩笑。我在發現自己的問題后及時反思,調整班級管理制度,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班規班紀,嚴格按照班規實施獎懲,遏制住了這股“歪風邪氣”。同時,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各科老師都有向我傳授一些他們的“獨門秘笈”,讓我受益匪淺。比如,發現班級問題及時解決,針對問題開一個主題班會,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多與學生溝通多于家長溝通,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和個人情況,有針對的因材施教;建立一個有領導力,能帶動班級正氣的班干部組織等。這些都是各位老教師給我的金玉良言,在我的成長路上給予了我重要的幫助。
班主任工作的對象是一個集體,要領導好一個集體,班主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一個學期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深刻了解到一個好的班主任對于建立一個良好班集體的重要作用,而產生這種作用需要班主任工作認真仔細,多閱讀書籍,多聽取老教師的意見,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斷反思,不斷進取。同時在管理班級時要相信大多數學生都是懂事的,想要積極向上的,要讓他們明白老師信任他們的原因,鼓勵他們學會自己管理自己,讓他們有一種主人翁意識--每個人都是班級的一分子,要為班級爭光。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學生自然會和你走得很近。可以和你敞開心扉,也有利于你了解學生,幫助學生。處理教學關系前必先處理師生關系。師生關系處理好了,教學關系基本上能處理好。
班主任工作比起普通科任教師的工作實在繁雜太多,但同時收獲也很多,我們班的很多學生都和我變成了好朋友,我看到了他們從調皮搗蛋的“熊孩子”開始向“好好學生”轉變,同時更是體會到了自己的成長。作為班主任要給學生以生活和學習的指導,在你的指導之下學生自行安排自己的學習。這樣才是一種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才真正讓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都得到了體現。
作為一個新入職的老師,我在班主任工作上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也會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就像我跟學生講的那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熱愛教師這份工作,就像愛我的學生,愛我的家人,所以我會繼續努力學習,多多反思,把自己熱愛的這份事業干好。
篇2:高中班主任帶班心得體會
20**年我校高三學子不負眾望取得優異成績,自己所帶高三(11)班作為其中一份子亦取得些微成績,這是上級部門和年級管理組、所有任課教師群策群力的智慧體現!
要說班級管理,我不敢談什么經驗,只是將三年來帶班的點滴做法沉淀一下,談一點體會,敬請大家參考、商榷。
我所說的可以歸納為四個詞語“信念、嚴格、激勵、協作”。
一、把“信念”變成一種力量
三年前,我因為前面兩屆班主任做的還可以,學校繼續讓我擔任班主任工作。三年中,無論選科分班、教師調整,校領導仍安排我擔任魯望班的班主任,自己覺得這是對我莫大的信任和鼓勵。為此我更加有爭強必勝,敢打先鋒的信念,同時我也把這種信念感染班上的學生,我不斷地告誡學生:我們不能辜負 “魯望”二字,我們班要做學習中的先鋒隊、前進中的領頭羊,我們應該具備更高的素質和更遠大的目標。
大家都知道,進入魯望班的學生大部分都目標明確:那就是考大學。但三年的時間,很容易使學生迷失方向、望目標而生畏,甚至棄目標而不顧。所以從高一開始,我始終不間斷的利用班會課、個別談話的機會,和學生明確目標,樹立信念,告訴學生:學習是吃苦的事,但要學會苦中求樂;成長中必然有煩惱,要能及時摒除雜念、強化信念,讓“最好”“更好”“必勝”“我能行”這些信念保持學生學習的銳氣、增強學生鉆研的力量。
二、用“嚴格”強化過程管理
如果說信念是前進的動力,那么“嚴格”和“激勵”便是前進的兩個輪子、雖說魯望班學生素質較高、自覺性好,但和老大哥學校的學生比起來還有很大的差距,若不從頭抓起,從小抓起,難免產生不良的學習、生活習慣。即便有目標、有信念,取得好成績的愿望也會落空。校長在會議中常教導我們“慈不掌兵”, “抓好過程”,“嚴格管理”,強調嚴m.dewk.cn格要求的重要性。所以從接班開始我就從嚴治班,從嚴治生,抓住每個假期結束、重新分班等契機,強調制度、強化要求,以嚴格要求自己做學生的表率。從要求學生如何上早讀、上自習到課堂上眼耳不顧窗外事,從值日生工作、午休到晚間宿舍紀律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專人負責,專人監督,班級中人人有任務,事事有人做,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年來我班的衛生、紀律均能日日達標,每月先進,班風學風建設步步上升,學生的學習習慣也有了章法,有了規矩,各科成績整體大幅提高。
三、用“激勵”為學生加油打氣
常有老師看我批評學生太兇、太狠、太可怕,實際這只是一方面,批評是因為做得不好,必須制止,還有后半部分的工作--就是激勵,包括心理疏導、分析原因、激勵斗志。俗話說“打一巴掌喂一個甜棗”,這是我慣用的做法,學生做錯了事是難免的,單純的就事批評效果肯定不好,也達不到批評的目的。所以我針對學生出現的不好的苗頭、不好的現象,由此事引開去,嚴厲過后歸到學習上來,最終讓學生口服心也服;另一方面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習狀況,繪出每個學生的成績變化圖線,和學生面對面的挖掘根源、尋找原因,讓學生在失敗、挫折之后痛下功夫,迎頭趕上。三年中,利用早讀、午休、晚自習,有計劃、有目的的和每個學生交流,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讓“協作”創造良好的氛圍
最后說到協作,包括任課老師間的團體協作,團隊作戰,也包括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互相學習。班主任要充分發揮促進兩個協作的協調和指導作用,使老師能同心同德,齊心協力的搞好班級教育教學工作,也使班級中充滿友好、協作、團結、向上的良好氣氛,這也是班級整體成績提高的重要保證。
羅羅嗦嗦說了這些,希望于大家有可取之處,成績已經過去、輝煌更屬未來,為了吳中教育事業的興旺發達,我會更加虛心的學習、加倍努力的工作。
篇3:小學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小學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自從走上工作崗位就一直擔任班主任,算起來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本學期再次擔任一年級班主任,面對剛跨出幼兒園大門什么都不太懂的孩子來說,方方面面都需要我們班主任悉心指導、循循善誘。我知道當一年級的班主任會有些煩、有些累,但我下定決心要盡心盡職地做好班主任這項工作。半學期過去了,孩子們都有了點點滴滴的進步,這也許就是我們班主任最大的快樂吧!不過反思半學期班主任工作,總感覺天天在小跑中進行,有點忙、有點累,怎樣才能讓孩子們更喜歡、更信任我,喜歡小學生活?我一直在思考著、摸索著、實踐著。
本月參加了班主任培訓,有幸能聆聽了許多優秀班主任、教育專家的精彩報告,他們全面地敘說了自己獨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經驗、搞好班級管理的具體措施,以及班級文化建設的實踐經驗。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學到了許多實實在在的教育方法,他們的許多成功經驗讓我產生共鳴,使我浮躁的心得以平靜了許多。期中浙江省盲人學校張新華老師所做的報告——《愛的藝術——愛是永不止息的》幾度催人淚下,我覺得身有同感。
她從六個方面闡述了班主任愛的藝術:一是愛需要接納;二是愛需要理解;三是愛需要付出;四是愛需要等待;五是愛需要聯絡;六是愛需要激勵。張老師敘述了許多發生在她身邊的生動感人的案例,我深深地被折服了。作為盲校的老師,面對著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她每時每刻都在將自己的愛無私的奉獻給孩子們,雖然那些孩子們失明了,但孩子們時時都能從老師那兒得到陽光般的愛,沐浴在愛的溫暖中,幸福茁壯地成長著。
是啊,每個孩子都是自然的神奇造化,他們來到這個世界就一定有他存在的意義,教育就是要給每個孩子以愛的鼓勵。和張老師相比,我們天天和健康、聰明、活潑的孩子們在一起,我們更應有足夠的愛心耐心地、細心地把自己的愛無私地灑向每個孩子,讓每朵花都能鮮艷地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