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所室內衛生潔具安裝工藝標準
一、施工準備
1. 材料要求
1) 衛生潔具的規格、型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有出廠產品合格證。衛生潔具外觀應規矩、造型周正,表面光滑、美觀、無裂紋,邊緣平滑,色調一致。
2) 衛生潔具零件規格應標準,質量可靠,外表光滑,電鍍均勻,螺紋清晰,鎖母松緊適度,無砂眼、裂紋等缺陷。
3) 衛生潔具的水箱應采用節水型。
4) 其它材料:鍍鋅管件、皮錢截止閥、八字閥門、水嘴、絲扣返水彎、排水口、鍍鋅燕尾螺栓、螺母、膠皮板、銅絲、油灰、鉛皮、螺絲、焊錫、熟鹽酸、鉛油、麻絲、石棉繩、白水泥、白灰膏等均應符合材料標準要求。
2. 主要機具
1) 機具:套絲機、砂輪機、砂輪鋸、手電鉆、沖擊鉆。
2) 工具:管鉗、手鋸、鐵、布剪子、活扳手、自制死扳手、叉扳手、手錘、手鏟、鏨子、克絲鉗、方銼、圓銼、螺絲刀、烙鐵等。
3) 其它;水平尺、劃規、線墜、小線、盒尺等。
3. 作業條件
1) 所有與衛生潔具連接的管道壓力、閉水試驗已完畢,并已辦好隱預檢手續。
2) 浴盆的穩裝應待土建做完防水層及保護層后配合土建施工進行。
3) 其它衛生潔具應在室內裝修基本完成后再進行穩裝。
二、操作工藝
1. 工藝流程
安裝準備→衛生潔具及配件檢驗→衛生潔具安裝→衛生潔具配件預裝→衛生潔具穩裝→衛生潔具與墻、地縫隙處理→衛生潔具外觀檢查→通水試驗
2. 衛生潔具在穩裝前應進行檢查、清洗。配件與衛生潔具應配套。部分衛生潔具應先進行預制再安裝。
三、成品保護
1. 潔具在搬運和安裝時要防止磕碰。穩裝后潔具排水口應用防護用品堵好,鍍鉻零件用紙包好,以免堵塞或損壞。
2. 在釉面磚、水磨石墻面剔孔洞時,宜用電鉆或先用小鏨子輕剔掉釉面,待剔至磚底灰層處方可用力,但不得過猛,以免將面層剔碎或震成空鼓現象。
3. 潔具穩裝后,為防止配件丟失或損壞,如拉鏈、堵鏈等材料、配件應在竣工前統一安裝。
4. 安裝完的潔具應加以保護,防止潔具瓷面受損和整個潔具損壞。
5. 通水試驗前應檢查地漏是否暢通,分戶閥門是否關好,然后按層段分房間逐一進行通水試驗,以免漏水使裝修工程受損。
6. 在冬季室內不通暖時,各種潔具必須將水放凈。存水彎應無積水,以免將潔具和存水彎凍裂。
四、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 蹲便器不平,左右傾斜。原因:穩裝時,正面和兩側墊磚不牢,焦渣填充后,沒有檢查,抹灰后不好修理,造成高水箱與便器不對中。
2. 高、低水箱拉、扳把不靈活。原因:高、低水箱內部配件安裝時,三個主要部件在水箱內位置不合理。高水箱進水、拉把應放在水箱同側。以免使用時互相干擾。
3. 零件鍍鉻表面被破壞。原因:安裝時使用管鉗。應采用平面扳手或自制扳手。
4. 坐便器與背水箱中心沒對正,彎管歪扭。原因:劃線不對中,便器穩裝不正或先穩背箱,后穩便器。
5. 坐便器周圍離開地面。原因:下水管口預留過高,穩裝前沒修理。
6. 立式小便器距墻縫隙太大。原因:甩口尺寸不準確。
7. 潔具溢水失靈。原因:下水口無溢水眼。
8. 通水之前,將器具內污物清理干凈,不得借通水之便將污物沖入下水管內,以免管道堵塞。
9. 嚴禁使用未經過濾的白灰粉代替白灰膏安裝衛生設備,避免造成衛生設備脹裂。
五、質量標準
Ⅰ主控項目
1、 排水栓和地漏的安裝應平正、牢固,低于排水表面,周邊無滲漏。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
2、 衛生器具交工前應做滿水和通水試驗。
Ⅱ一般項目
1、 衛生器具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建筑給水排水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表7.2.3的規定。
2、 有飾面的浴盆,應留有通向浴盆排水口的檢修門。
3、 小便槽沖洗管,應采用鍍鋅鋼管或硬質塑料管。沖洗孔應斜向下方安裝,沖洗水流同墻面成45度角。鍍鋅鋼管鉆孔后應進行二次鍍鋅。
4、 衛生器具的支、托架必須防腐良好,安裝平整、牢固,與器具接觸緊密、平穩。
篇2:盤電柜控制臺安裝施工工藝
盤電柜、控制臺的安裝施工工藝
1)盤、柜等在搬運和安裝時應采取防振、防潮、防止柜架變形和漆面受損等安全措施,必要時可將裝置性設備和易損元件拆下單獨包裝運輸。
2)設備安裝前建筑工程應具務下列條件:
①屋頂、樓板施工完畢,不得滲漏。
②結束室內地面工作,室內溝道無積水、雜物。
③預埋件及預留孔符合設計要求,預埋件應牢固。
④門窗安裝完畢。
⑤進行裝飾工作時有可能損壞已安裝設備或設備安裝后不能再進行施工的裝飾工作全部結束。
3)基礎型鋼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允許偏差應符合有關規定。
②基礎型鋼安裝后,其頂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基礎型鋼應有明顯的可靠接地。
4)盤、柜安裝在振動場所,應采取預防措施。
5)盤、柜及盤、柜設備與各構件間連接應牢固。主控制盤、繼電保護盤和自動裝置等不宜與基礎型鋼焊死。
6)盤、柜單獨或成列安裝時,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盤、柜間接縫的允許偏差應符合有關要求。
7)端子箱安裝應牢固封閉良好,并應能防潮、防塵。安裝的位置應便于檢查;成列安裝時,應排列整齊。
8)盤、柜、臺、箱的接地應牢固良好。
篇3:電機安裝主要施工工藝
電機安裝主要施工工藝
1)電機基礎、地腳螺栓孔、溝道、孔洞、預埋件及電纜管位應符合要求和國家現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
2)基礎驗收。一般基礎承重量就應小于電機重量3 倍, 基礎各邊應超出電機底座邊緣100-105mm。
3)電機設備開箱檢查及安裝前檢查。檢查的主要項目:
①檢查電機的功率、型號、電壓是否符合;
②檢查電機外殼有無損傷,風罩、風葉是否完好,轉子轉動是否靈活,軸向串動是否超過規定范圍;
③拆開接線盒,用萬用表測量三相繞組是否斷路,必要時可用電橋測量三相繞組的電流電阻,檢查偏差是否在允許范圍內;
④使用兆歐表測量電動機的各相繞組與機殼之間的絕緣電阻。
4)電機抽芯檢查按規定要求進行。
5)基礎處理(放線、鏟麻面)、配制墊鐵、地腳螺栓及電機底板。
6)電機整體安裝。其步驟是:
①基礎檢查;
②基礎上放上楔墊鐵;
③將電機吊到墊鐵上,并調節楔形墊鐵使電機達到要求;
④調整電機與連接機器的軸線,兩軸中心線必須在一條直線上;
⑤經過調整后,將其與傳動裝置連接起來;
⑥二次灌漿。
電機解體安裝除按上述步驟外,還要進行裝配等安裝。
7)電機干燥。長期停置不用的電機,其絕緣電阻不能滿足下列要求時,必須進行干燥。1KV 以下電機使用1000v 搖表,絕緣電阻值不應低于1MΩ/KV;否則將根據不同程度采用:
①外部干燥法(熱風干燥法、電阻器加鹽干燥法、燈光照射干燥法);
②通電干燥法(磁鐵感應感應干燥法、直流電干燥法、交流電干燥法)。
8)電機試運行。電動機第一次啟動一般在空載情況下進行, 空載運行時間為2h,并記錄電機空載電流。 電機在試運行中應進行下列檢查:
①電機的旋轉方向應符合要求,無雜聲;
②換向器、滑環及電刷的工作情況正常;
③檢查電機溫度,不應有過熱現象;
④振動(雙振幅值)不應大于標準規定值;
⑤滑動軸承溫升不應超過45℃,滾動軸承溫升不應超過60℃;
⑥交流電機帶負電荷連續啟動次數,如產品無規定時,可定為:在冷態時可連續啟動2 次,在熱態時可連續起動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