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用具清洗消毒保潔制度范本
一、設有專用洗刷水池,盛放生、熟、葷、素食品的用具要嚴格分開,擺放整齊。
加工生、熟食品的菜墩、刀用具要有明確標志;要經(jīng)常消毒,保持用具整潔、干凈,做到清潔衛(wèi)生、專人負責,使用洗滌劑、消毒劑應當對人體完全無害。
二、操作臺、貨物架、售貨臺、各類粥車、湯桶、淘米桶、洗碗盆等要保持清潔無灰塵、無油污;洗菜池、盆、筐等要無泥沙、無臟垢、無異味。
三、盛裝食品所用盆、盤等餐具和生產(chǎn)加工用具要生熟分開,各種容器均保持干凈、清潔,不得直接落地放置。
四、冰箱、冰柜、冷庫要分類存放、生熟分開,有明確標志,保持清潔無異味,箱、柜、庫內(nèi)物品擺放整齊有序,發(fā)現(xiàn)有腐爛、變質、超期儲存的食品要及時處理;冷藏設備必須保證運轉正常,且冷藏設備設施不能有滴水、結霜厚度不超過lcm,冷藏的溫度不超過10℃,冷凍溫度不超過-1℃。
五、公用餐具和用具做到每餐必須消毒,消毒時間每次不低于30分鐘,出售食品必須用售貨工具;餐具的消毒首選煮沸消毒100℃10分鐘、蒸汽消毒100℃15分鐘,也可用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30分鐘,后再用凈水沖洗干凈。
六、對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必須清洗干凈,保持干燥,食品包裝材料必須符合食品衛(wèi)生要求。清洗消毒程序:必須嚴格按“一洗、二漂、三沖、四消毒、五保潔”的程序操作,消毒完畢的用具應當立即放于清潔的廚柜內(nèi)保潔,餐具、用具可用電子消毒柜消毒,容積大的用具可用含氯消毒劑消毒。
七、廚房用具(砧板等)和餐具每餐做到一洗、二刷、三沖、四消毒,清洗后存放在保潔櫥內(nèi)或有蓋保潔柜中。
八、嚴格按照各室功能和食品加工流程:生進、熟出進行操作,燒煮好的食品從傳遞窗口進入備餐間。
九、每天做好廚房、副食品倉庫等場所的滅蠅、滅蚊、防蟬螂、防鼠和消毒工作,各餐間消毒燈定員定時開關,隨手關閉備餐間門窗,防止蚊蠅叮咬食物和掉入菜中。
十、嚴格執(zhí)行“五四”制度:(四不制度、四隔離制度、四過關制度、四定制度和四勤制度);廚房、備餐問時刻保持無蒼蠅存在。
十一、防止因操作不慎造成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主廚(上灶燒煮人員)負責液化總閥的關閉仟務,爐灶用后及時關閉,每天下班后仔細檢查,并建立交接班記錄薄。
篇2:后勤集團大學餐廳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大學餐廳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中心對清洗、消毒餐具設立固定場所,大餐廳有專用洗消間,清真餐廳等其他規(guī)模較小的餐廳,設立相對獨立的洗消分區(qū),洗消分區(qū)要遠離加工、烹調(diào)場所,更不允許混在一起。洗消間內(nèi)部布局要合理,做到從臟到凈,順序安排。
二、配備洗碗機的洗消間,其操作程序如下:刮除殘渣”人工粗洗”機器清洗”控水”高溫消毒”保潔貯存,具體要求如下。配備粗洗池,池內(nèi)放熱水,將人工刮凈的餐具放入初洗,洗去大的污漬后放入洗碗機中清洗。
三、人工清洗的洗消間,其操作程序如下。一刮、二洗、三沖、四消毒 、五保潔,具體要求如下。配備三池以上的洗碗池,分別用于刮、洗、沖三道工序,洗滌用水要用含食用洗滌劑(或食用堿)的熱水。餐具洗凈后,放入沖洗池中,用流動水沖去殘留在餐具表面的洗滌液或堿液。
四、清洗后的餐具要消毒并放入保潔柜中保存,消毒的方法具體規(guī)定如下:
(一)煮沸、蒸汽消毒。要求消毒溫度為100℃并保持10分鐘以上。消毒后的餐具將水濾干后,及時放入保潔柜中保潔。
(二)遠紅外消毒柜消毒。柜內(nèi)溫度要達到120℃,并保持10分鐘以上,消毒后的餐具及時放入保潔柜中保潔。
(三)洗碗機消毒。水溫要達到85℃,餐具沖洗消毒時間要大于40秒,消毒后的餐具將水濾干后,及時放入保潔柜內(nèi)保潔。
(四)化學藥物消毒,使用含氯消毒藥物消毒,其有效氯的濃度要達到250㎎/L(又稱250ppm),將餐具全部浸入液體中作用5分鐘以上,用流動的凈水沖去餐具表面的殘液,然后將水濾干,及時放入保潔柜中保潔。
(五)消毒后的餐具要自然濾干或烘干,禁止擦干,以免受到再次污染。
五、保潔柜應有明顯的“已消毒”字樣,柜內(nèi)要每天清洗、消毒,保持潔凈。保潔柜嚴禁放置其他物品。清洗后的餐具如不能立即消毒,可暫存于儲存柜內(nèi),但儲存柜上要有明顯的“未消毒”標記。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嚴禁混放。
六、洗消間的工作人員要嚴格注意個人衛(wèi)生,不準留長指甲、不準涂指甲油、不準佩戴首飾,工作時必須穿著潔凈的白色工作衣帽,戴口罩,嚴禁吸煙、聊天,嚴禁帶其他人員入內(nèi)。
七、詳細做好消毒記錄,其內(nèi)容包括時間、餐具類別(名稱)、數(shù)量、消毒方法、消毒時間、責任人簽名。
后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
篇3:學校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
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
食堂如果餐具及容器、用具不潔,被病原微生物污染,通過就餐環(huán)節(jié),病菌或病毒就會進入體內(nèi),造成腸道傳染病或食物中毒事故、食源性疾病的發(fā)生與流行。為認真貫徹執(zhí)行《食品衛(wèi)生法》和《傳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餐具消毒和管理制度。
一、餐具洗消程序
公用餐具、容器、用具在使用前應當嚴格按照洗消程序進行消毒:第一步是用熱水洗去食物殘渣(水溫以50~60℃為宜);第二步是溫水清洗,去除殘留油脂等(水溫以30℃左右為宜);第三步是消毒,可采用物理的或者化學法殺滅餐具上的殘留病原微生物(如病菌、病毒等);第四步是沖洗,即用清潔衛(wèi)生的清水沖洗掉餐具上的殘留藥物;第五步是保潔,即將洗凈消毒后的餐具、容器、用具移入保潔設施內(nèi)備用,以防止再污染。
二、餐具洗滌消毒人員應掌握的常用消毒方法
采用物理消毒法,即利用熱力滅殺原微生物常用的有煮沸、蒸汽、紅外線等。幾種常用餐具消毒方法的主要衛(wèi)生要求:
1.煮沸消毒法。
2.蒸汽消毒法。一般消毒溫度在80℃上,保持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