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樓工程測量控制技術措施
一、測量儀器及校驗
本工程所需的主要測量儀器及其用途見下表。
主要測量儀器及用途
序號儀器名稱誤差用途
1電子經緯儀一測回水平方向標準偏差±2"
一測回垂直方向標準偏差±6"建筑定位、建筑軸線投測
2水準儀每公里往返測高差中數偶然中誤差小于±3mm建筑物的一般高程測量
3水準儀每公里往返測高差中數偶然中誤差小于±1mm建筑物沉降觀測
450m鋼卷尺長度誤差±3mm量距
5激光垂準儀垂直度誤差±2mm垂直度觀測
以上所列的主要測量儀器,在使用過程中需注意:
(1)定期到市計量檢定站,經檢定、校準,合格后方可使用;
(2)測量儀器、工具定期清潔保養,經緯儀、水準儀按檢定規程規定,在其檢定周期內,每季度要對儀器主要軸線進行校核,保證觀測精度;
(3)測量儀器定員使用,不得隨意使用,嚴防損壞。
二、校核場地平面控制網和水準點
在施工現場中,根據施工需要,從甲方提供已確定無誤的基點上,引測出方便施工的定位點。繪制好測量控制圖、表。標明定位點坐標、方位角、高程及與施工工程的關系。施測的成果填入控制成果表中,以便施工使用。根據土木工程的特點,考慮采用坐標網與方格網結合的方法控制為好。按甲方提供基點,合理的補設坐標點,使之成為多邊形的控制網。在根據甲方提供的基點坐標,設置軸線控制點,以主軸線兩端設點,使之成為方格網。方格網與方格網閉合。坐標點設置要通視平回,離施工現場有一定距離,不易碰動的地方為宜。軸線控制點因施工需要,設置于四周混凝土地面上。
設置牢固而不易破壞的標志,作為測量點,并根據與坐標網有關系數據,計算出各點坐標,以利定位在自然或人為碰動移位時,能及時復核,及時發現問題,以免對工程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三、建筑標高、軸線控制
1、工程軸線和標高控制
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建筑軸線控制基點,建立施工現場的工程軸線和標高的控制網。
(1)工程標高的控制采用水準儀從測量水準點(基點)引入標高,并在所建建筑物外圍設立固定標高控制點,以引測建筑物的各層標高。
標高施測法,主要是用鋼尺沿結構外墻、邊柱等向上豎直立測量,一般高程引測至少要由3處向上引測,以便相互校核和適應分段施工需要,引測步驟是:
A.先用水準儀根據兩個棟號水準點,在各向上引測處準確測出啟始標高線(一般多測+1.000m標高線);
B.用鋼尺沿鉛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層,并畫出正米數的水平線,各層的標高線均應由各處的起始標高線直接量取。高差超過一整鋼尺時,應在該層精確測定第二條起始標高線。
C.將水準儀安置至施工層,校測由下面傳遞上來的各條水平線,誤差在5mm以內。在各層抄平時,應后視兩條水平線以做校核;
D.觀測時,做到前后視線等長;由水平線向上或向下量高差時,所用鋼尺應經過檢驗,量高差時,尺身鉛直,要進行尺長改正和溫度改正。
(2)工程軸線的控制:采用經緯儀進行軸線施測,并在每條控制軸線的兩端,離開建筑物一定距離的位置設立固定標記,作為施工觀測和復核交接使用。
四、建筑物豎向控制
采用激光垂準儀進行垂直測量,其垂直度容許誤差不超過H/1000,總偏差不超過30mm。
二層以上各層樓面澆筑混凝土時,在對應控制點位置處均預留250×250mm垂線傳遞孔,并在留孔處四周砌設200mm高阻水圈。傳遞觀測孔具體設置位置見下圖:
五、沉降觀測
本工程在每一施工階段及使用過程中均應對建筑物做沉降觀測記錄。
觀測中一定保證"定人、定儀、定時",同時確保每次觀測前對使用儀器進行檢核,以免影響觀測結果。各觀測日期、數據均記錄完整,并繪制成圖表存檔,觀測中如發現異常情況時,立即通知設計單位。
觀測的對照點不得少于兩個,并采用閉合法,測量精度采用二級水準,采用S2水準儀,觀測方法采用一等水準測量。
觀測點布置、做法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進行。對觀測點要嚴加保護,不得損壞。
篇2:裝飾工程測量控制措施
裝飾工程測量控制措施
1、每天作業面石材放樣好后,測定標高,必須經施工隊施工員復核,然后由項目部技術部門復核,最后報公司質安科有關技術人員(會同監理部門)復核無誤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2、各作業面測量工作前,必須做好全面技術交底工作。
3、各作業面測量作業完成,凍結審核無誤后,及時做好資料簽證工作,及時收集整理歸檔。
篇3:改造裝修工程測量放線施工技術措施
改造裝修工程測量放線施工技術措施
1 遵守先整體、后局部的工程程序。
2 嚴格審核測量起始數據(設計圖紙、文件、測量起始點位、數據等)的正確定位,操作與計算工作步步校對。
3 測量方法采用閉合方法,消除誤差。
4 定位放線工作執行自檢、互檢合格后,由有關主管部門驗線的工作制度。還要應用好、管理好設計圖紙和有關資料。實測時要當場做好原始記錄,測后及時保護好測量標志。
5 施工測量人員持證上崗。測量所用的儀器、量具應符合一級計量等級精度要求。
6 保持測量記錄原始真實、數字準確、內容完整、字跡工整。保管妥善。
7 測量計算要求根據正確、方法科學、計算有序、步步較核、結果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