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爆破開挖作業指導書(五)
一、隧道概況
中鐵四局渝懷鐵路第三項目經理部DK610+300~DK617+600管段內共有隧道五座。隧道位于懷化市賀家田鄉和黃金坳鎮境內。該段為山地、丘陵地貌,圍巖為砂巖、泥巖,圍巖級別為Ⅲ、Ⅳ、Ⅴ級,節理較發育,表層風化較嚴重,地下水主要為少量基巖裂隙水,隧道埋深較淺,覆土薄。
二、施工方法和主要機具
一、根據隧道地質圍巖條件,確定采用臺階法或全斷面施工,具體如下:
1、Ⅳ級、Ⅴ級軟弱圍巖采用多布眼、少裝藥、弱爆破、短進尺的施工原則,達到松動圍巖的效果,周邊眼用光面爆破,保證開挖輪廓成形,減少超欠挖。
2、Ⅲ級圍巖段和較好圍巖采用光面爆破的原理,適當提高裝藥量,嚴格按鉆爆設計控制并不斷優化,保證開挖輪廓成形,提高炮眼痕跡保存率。
3、開挖進尺:
⑴ Ⅳ、Ⅴ級圍巖:上導進尺0.8~1.5m,下導進尺1.0~1.8m。
⑵ Ⅲ級圍巖:采用全斷面光面爆破技術。開挖進尺2.0~2.5m。
二、主要施工機具及設備
1.YT-28氣腿式鑿巖機
2.電動空壓機20m3
3.簡易鉆眼臺架
4.火工品:硝銨炸藥、非電毫秒雷管、火雷管
5.ZL40裝載機及5t自卸汽車
三、鉆爆設計
鉆爆設計見總施組。
四、施工作業
1、先對圍巖面找幫,清除危石,同時對開挖面和未襯砌地段進行檢查,如覺察可能產生險情時,應采取措施及時處理。
2、測量放線:
先測設出中線與標高,根據設計開挖五寸臺,用紅油漆繪出開挖輪廓線,根據開挖輪廓線按鉆爆設計布置周邊眼、掏槽眼及輔助眼位置。
3、鉆眼應符合下列要求:
⑴、掏槽眼:深度、角度按照設計施工,眼口間距誤差和眼底間距誤差不得大于5cm。
⑵、輔助眼:深度、角度按照設計施工,眼口排距、行距誤差均不得大于10cm。
⑶、周邊眼:開眼位置在設計斷面輪廓線上,允許沿輪廓線調整,其誤差不得大于5cm;炮眼方向可以3%~5%的斜率外插,眼底不得超出開挖斷面輪廓線10cm,最大不得超過15cm。
4、內圈炮眼至周邊眼的排距誤差不得大于5cm,炮眼深度大于2.5m時,內圈炮眼與周邊眼應采用相同的斜率鉆眼。
5、當開挖在凸凹較大時,應按實際情況調整炮眼深度,力求所有炮眼(除掏槽眼外)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6、裝藥前應將炮眼內泥漿、石粉吹洗干凈。所有裝藥的炮眼均應堵塞炮泥,周邊眼的堵塞長度不宜小于20cm。
7、周邊眼、掏槽眼、輔助眼應隔段起爆,起爆順序為掏槽眼—輔助眼—周邊眼。
8、周邊眼以一次同時起爆為宜。當圍巖較軟弱時可根據地質條件分組分段起爆。
9、爆破后,開挖斷面應進行檢查并做好各類施工記錄。
⑴、超欠挖量符合下表規定:
隧道允許超挖值(cm) 圍巖條件類別 開挖部位
Ⅲ-Ⅳ級圍巖 Ⅴ級圍巖
拱部 平均15 最大25 平均10 最大15
邊墻、仰拱隧底 平均10 平均10
⑵、炮眼痕跡保存率:
硬巖≥80%,中硬巖≥70%,軟巖≥50%,并應在開挖輪廓面上均勻分布。
⑶、兩茬炮銜接臺階的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5cm。
⑷、嚴格控制開挖斷面,不應欠挖。
10、開挖下臺階時,先拉中槽,后挖邊墻,邊墻分段跳挖。并拱腳邊緣留一定寬度的平臺,確保拱圈穩定。
篇2:開挖爆破作業時人員疏散通知
開挖爆破作業時人員疏散通知
E、E、E隊、我工區內經營的E和E:
由于我部承擔的16#公路與EE、壩段爆破開挖任務與我部工區營房較近的特點,為避免人員傷亡,現根據《爆破安全操作規程》、項目部與E隊簽訂的工程承包合同和EE公司相關規定要求,結合項目部承擔爆破作業內容和我工區內營房的特殊情況,特通知如下:
1、進入爆破作業警戒時間,工區的所有人員,包括施工工區內經營的E和E里的從業人員、外來務工人員必須服從項目部和承擔爆破作業隊派出的安全警戒人員統一指揮,在警戒人員要求的時間內達到指定安全地點,確保爆破作業不發生傷亡事故。
2、E隊的主要負責人對自己所屬的全部入住人員負有安全責任,必須全力督促和勸說所屬成員盡快撤離至警戒安全區域,全力配合警戒人員作好人員疏散工作。
3、必須疏散的人員在聽到預警信號后,應立即無條件地到指定地點躲避爆破作業飛石,不得謾罵頂撞警戒人員,不得躲藏在自己認為很安全的地方。
4、爆破信號
預警信號:該信號發出后爆破警戒范圍內開始清場工作。
準備信號:全部人員必須已經撤離至安全警戒位置。
起爆信號:起爆信號應在確認人員、設備等全部撤離爆破警戒區,所有警戒人員到位,具備安全起爆條件時發出。起爆信號發出后,準許負責起爆的人員起爆。
解除信號:檢查人員進入爆破警戒范圍內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發出解除爆破警戒信號。在此之前,不允許非檢查人員進入爆破警戒范圍。
5、E隊主要負責人必須對所屬人員傳達本通知要求,并經常性的安全教育;經營性E和EE的從業人員必須服從本通知要求。
6、對拒不服從本通知要求而造成傷亡事故的單位或個人,將按照合同、相關法規和我部制定的處罰細則執行。
特此通知
E建設總公司
E江工程項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