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外觀質量缺陷與防治措施
一、施工中發現的問題
1、梁腹側表面、T梁端頭錨固截面有蜂窩、麻面現象,馬蹄上口斜面氣泡較大。
2、梁端頭第二道橫隔板下耳板附近、腹板變厚處、馬蹄上口斜面有“狗洞”。
3、馬蹄根部、側模拼縫、堵頭模板兩側處跑漿較多,有“爛邊”、“爛根”現象。
4、梁腹表面有明顯的層印。
5、模板拼縫處有“錯臺”,個別梁有“跑模”現象。
6、T梁張拉起拱后,梁兩頭馬蹄底部缺棱掉角。
7、T梁翼板頂面板收縮裂縫較多。
8、腹板表面、翼板下表面有“白斑”和“黑斑”,混凝土表面花臉,顏色不一。
9、橋面連續預埋鋼板下砼不密實。
二、原因分析、預防措施、修補方法
麻面
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上呈現出無數綠豆般大小的不規則小凹點。直徑通常不大于5mm。
[原因分析]
(1)馬蹄上口斜面排氣困難,錨固截面錨下鋼筋密集,受抽拔管位限制振搗困難,混凝土振搗不足,氣泡未完全排出,部分氣泡殘留在混凝土與模板之間。
(2)新拌混凝土澆注入模后,停留時間過長,振搗時已有部分凝固。
(3)用小料水平分層澆注完馬蹄后,澆注腹板時誤開平板振搗器,上部灰漿順模板表面流到下層塌落度損失比較大混凝土表面,拆模后出現若斷若續的“眼淚”。
(4)澆注前沒有在模板上撒水濕潤,或濕潤不足,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去或模板拼縫漏漿,靠近拼縫的構件表面漿少。
(5)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凈,附有水泥漿渣等雜物。
[預防措施]
(1)振搗遵循緊插慢拔原則,振動棒插入到拔出時間控制在20S為佳,插入下層510CM,振搗至砼表面平坦泛漿、不冒氣泡、不顯著下沉為止;馬蹄上口斜面宜作為砼分層控制高度,以利排氣;插振搗棒確有困難時,采用附著式振搗器或人工插搗的方法振實。
(2)新拌砼必須按水泥或外加劑的性質,在初凝前振搗,放置時間過長未初凝砼可拉回拌和站按設計水灰比加水加水泥重新拌和,放灰時剔除結硬灰塊。砼結塊比較嚴重時,嚴禁使用。
(3)T梁馬蹄以下主要依靠附著式振搗器振搗,腹板上部、翼板砼主要依靠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盡量避免澆注上部砼時,啟動附著式振搗器,導致下部即將結硬的砼表面出現麻面。
(4)澆注砼時,無論那種模型,均需撒水濕潤。但不得積水;澆注前檢查模板拼縫,對可能漏漿的縫,設法封堵。
(5)模板表面清理干凈,隔離劑應涂刷均勻。
[修補方法]
砼表面的麻點,對結構無大影響,通常不做處理,如需處理,方法如下:
Ⅰ、用稀草酸溶液將該處脫模劑油點或污點用毛刷洗凈,于修補前用水濕透。
Ⅱ、修補用的水泥品種必須與原砼一致,砂子為細紗,粒徑最大不宜超過1mm。
Ⅲ、水泥砂漿的配比為1:2或1:2.5,由于數量不多,可用人工在小桶中拌勻,隨拌隨用。必要時摻拌白水泥調色。
Ⅳ、按照漆工刮膩子的方法,將砂漿用刮刀大力壓入麻點,隨即刮平。
Ⅴ、修補完成后,用草簾或草席進行保濕養護。
蜂窩
蜂窩是指砼表面無水泥漿,骨料間有空隙存在,形成數量或多或少的窟窿,大小如蜂窩,形狀不規則,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深度不漏主筋,可能漏箍筋。
[原因分析]
(1)模板漏漿,加上振搗過度,跑漿嚴重。
(2)砼塌落度偏小,加上激振力不足或漏振
(3)砼澆注方法不當,沒有采用帶漿法下料和趕漿法振搗。
(4)砼攪拌與振搗不足,使砼不均勻,不密實,造成局部砂漿過少。
[預防措施]
(1)澆注前必須檢查和嵌填模板拼縫,并澆水濕潤;澆注過程中有專人檢查模板質量情況,并嚴格控制每次振搗時限。
(2)塌落度過小時拉回拌和站加水加水泥重新拌制;振搗工具的性能必須與砼的工作度相適應;一名振搗手跟著灰斗粗振,另一名振搗手隨后細振,按規定的振搗間距精心振搗,尤其加強模板邊角和結合部位的振搗。
(3)嚴格執行帶漿下料和趕漿法振搗,注意砼振實的五點表現。
(4)砼拌制時間應足夠;分層厚度不得超過規范規定,防止振搗不到。
[修補方法]
小蜂窩可按麻面方法修補,大蜂窩采用如下方法修補。
Ⅰ、將蜂窩軟弱部分鑿去,用高壓水及鋼絲刷將結合面沖洗干凈。
Ⅱ、修補用的水泥品種必須與原砼一致,砂子用中粗砂。
Ⅲ、水泥砂漿的配比為1:2到1:3,并攪拌均勻,有防水要求時,在水泥漿中摻入水泥用量1%3%的氯化鐵防水劑,起到促凝和提高防水性能的目的。
Ⅳ、按照抹灰工的操作方法,用抹子大力將砂漿壓入蜂窩內,刮平;在棱角部位用靠尺將棱角取直。
Ⅴ、修補完成后,用草簾或草席進行保濕養護。
篇2:T梁預制場工程文明施工環境保護
T梁預制場工程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
1、文明施工
為了實現創建文明施工工地的目標,項目部將采取以下措施和方案:
⑴ 工程開工的同時,組建由項目經理直接領導、生產經理親自主抓的文明施工管理和監督機構,負責組織和監督本工程文明施工措施的落實。對現場文明施工的直接管理由工區負責,質量安全部負責監督檢查。各作業隊、附屬企業及生產班組安全員同時兼文明施工監督員,負責本隊、本廠、本班的文明施工監督。
⑵ 在制定安全、質量管理文件時,一并考慮文明施工的要求,將文明施工的精神融匯于安全、質量的管理工作中去。
⑶ 設置施工標示牌,標明工程名稱及主要工程量、建設單位、施工單位、駐地監理單位、設計單位、項目經理、工地施工及監理負責人。并在醒目位置設置一圖三牌。一圖:即平面布置圖;三牌:即質量保證、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管理牌。
⑷ 合理安排施工順序避免工序相互干擾,凡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會產生損傷或污染的,要對上道工序采取保護或覆蓋措施。
⑸ 施工現場所有施工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必須佩戴證明其身份的標識牌,標識牌標明姓名、職務、身份編號。
⑹ 施工場地設有操作規程、值班制度和安全標志。
⑺ 值班人員按時交接班,認真作好施工記錄,不得與閑散人員玩耍。
⑻ 值班人員遇到發包人、監理人檢查工作時,主動介紹情況。
⑼ 對于施工便道,經常保養維護,為文明施工創造必要的條件,施工設備嚴禁沿道停放,必須在指定地點有序停放,經常沖洗擦拭,確保設備的車容車貌和完好率。
⑽ 經理部對自檢和監理工程師組織的檢查中查出文明施工中存在的問題,不但要立即糾正,而且要針對文明施工中的薄弱環節,進行改進和完善,使文明施工不斷優化和提高。
⑾ 工程完工后,按要求及時拆除所有工地圍墻、安全防護設施和其它臨時設施,并將工地及周圍環境清理整潔,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2、環境保護
⑴ 本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現的環境保護方面的問題如下:
噪聲、大氣污染、水污染對噪聲、揚塵、振動、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進行全面控制,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活動給周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生活污水、施工廢水處理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的標準》。
⑵環境保護措施.
①實行環保目標責任制
項目經理是環保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是施工現場環境保護自我監控體系的領導者和責任者。把環保政績作為考核項目經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②嚴格執行有關法規,加強檢查和監控工作
貫徹國家環保部門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執行發包人、監理對環保的指示要求,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加強檢查監督,從嚴要求,持之以恒,以定期(每月一次)和不定期的方式對施工現場進行環保、文明施工檢查,對照評分,嚴格獎懲,交流經驗,不足,爭創安全文明施工工地。
③保護和改善施工現場的環境,進行綜合治理
采取技術措施控制施工污染,同時,與當地居民、村鎮、環保部門加強聯系。
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認真對待來信來訪,凡能解決的問題,立即解決,短期不能解決的擾民等問題,說明情況,求得諒解并限期解決。、固體廢棄物污染、植被毀壞、道路污染
④制定環境保護措施查糾
制定嚴格的作業制度,規范施工人員作業行為,科學施工,避免有害物或不良行為對環境造成污染或破壞,如施工機械油料滴漏、固體廢棄物隨地丟棄、有害化學物品處置不妥、車輛駛近居民區時加大油門等污染或破壞環境現象。
施工過程中,加強施工機械的凈化,減少污染源(如摻柴油添加劑,配備催化劑附屬箱等),禁止不符合國家廢氣排放標準的機械進入工區。配置對有害氣體的監測裝置,加強大氣粉塵、飄塵監測。
配備灑水車,每天定時給施工路面灑水。在施工高峰期、施工道路、臨時生活辦公區和附近居民區等的道路以及氣候干燥季節,視路面揚塵情況,增加灑水次數,避免揚塵對周圍環境空氣的污染。在爆破、開挖、土石料運輸等作業中,采用水幕降塵器實施水幕降塵或隔塵措施,做好施工人員的勞動保護。
盡量避免夜間進行強噪聲作業,施工車輛特別是重型施工車輛的行駛線路經過居民區時限速行駛。對噪聲控制制定出實施細則,并加以認真貫徹。同時配置噪聲監測設備,加強噪聲監測。
為防止施工廢水和工區生活污水污染周圍環境,所有建筑物周圍及設施均設有排水溝或污、廢水排放系統,污、廢水通過排水管(溝)匯集進入污水處理池進行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的標準》后排放。
保護好施工征地地界外的生態環境和自然地貌,在所利用的土地上采取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避免土壤侵蝕,造成水土流失。如:場地的周圍及場地內,布設管渠,建立排水系統,引水導流至主要溝渠。
在施工區及作業人員集中的場所,合理布置一定數量的公共廁所、垃圾收集點等衛生設施,并與食堂或水源相隔30m以上距離。廁所按照衛生要求設計,配備自來水、照明等設施,并具良好的通風、采光條件。公共廁所(包括臨時公共廁所)做好清潔、清運和消毒工作,達到無蛆無蠅。
施工期間禁止施工人員進入山區林地進行伐木、采藥、狩獵等活動,合理堆放建筑材料,以減少對植被的破壞。施工結束后,及時拆除必須拆除的臨時設施和生活設施,并按合同要求進行植被或土地的有效恢復。
配備專職環衛人員,制定環衛制度,定時清掃、清運垃圾,并運至規定的垃圾處理場處置。嚴禁在工區、生活區周圍環境中隨地傾倒垃圾。
篇3:T梁預制安裝施工工期保證措施
T梁預制、安裝施工工期保證措施
(1)T梁預制、安裝是本橋梁施工的主要工序之一,時間跨度最長,并很大程度的受下部結構施工進度的影響;而T梁的預制又是預制、安裝施工中的關鍵工序,因此必須優先確保T梁的預制施工。
(2)針對本分項施工,我公司將投入足夠的、運作良好的預制、安裝設備;并根據工程進展情況和場地提供情況進行資源調整,確保工期按期完成。
(3)充分考慮、提前進行材料、機械設備的進場準備工作。
(4)隨時掌握天氣情況,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和工作量,在天氣好時增加設備和人力的投入;并在現場設置防雨棚,保證雨季T梁的施工進度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