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防止擾民和民擾措施
1.防止擾民措施
奧體中心體育場改擴建工程注意到擾民因素對工程的不利影響,特制定本措施。
1.1 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規范各工種對環境有影響的行為的環境的管理制度。增強全體人員環境自覺意識,執行嚴格、細致的環境管理制度,嚴格控制并杜絕人為影響環境因數行為發生。
1.2 建立環境保護交底制度,在進行各分項工程技術交底的同時,對工作內容做深入、細致的深化,既有利與質量控制,又可分析出施工行為對環境因素的不利影響,故而采取針對措施,控制其不利影響。
1.3 建立環境教育制度,在施工人員入場時進行綜合入場教育,加入環境保護內容。
1.4 合同管理,在與各分承包商、材料分供方等具有獨立法人單位簽定合同時加入相關現場環境保護條款或簽定有關補充協議,一方面分解環境保護目標的指標,另一方面使環境管理上升到合同管理的高度,具有法律效力。
1.5 主動與有關部門建立聯系,加強交流,積極處理好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擾民問題,防止出現民擾。
1.6 在項目內部廣泛學習市政府有關規定及最近治理建筑工地粉塵污染的宣傳資料等,提高管理人員,施工人員的整體認識,從思想認識上理解我們的工作就是為人民提"供良好的服務"不僅是從最終建筑產品上,還應是在整個建筑施工的全過程中。
1.7 在施工區域附近居民中選取十位居民代表,聘請為項目環境監督員,及時、直接與居民交流,取得相互理解。
1.8 在施工全面開展前,即向周圍居民公開項目施工作業時間明確告示強噪音產生時間段,廣泛收集周圍居民意見再確定項目工作時間,明確后要向居民作好解釋工作。
1.9 現場設置接待處,選派工作認真、具有責任感的工作人員專職或兼職負責接待、解釋、協商等具體工作。
1.10 在項目設置對外宣傳欄,對居民關心的問題、及施工單位情況等等進行介紹,加強相互了解。
1.11 進入施工現場后及時與有關部門建立聯系,協同以問卷的形式對周圍居民認為合理的施工時段,認為影響環境因素進行調查,并以此為依據調整項目的施工方案。
1.12 對附近居民發放反饋卡注明項目環境工作負責人電話、聯系方式,方便居民及時反饋意見。
1.13 與附近居民建立良好的關系,以環境工作負責人為主,組織項目共青團建立項目青年志愿隊,為附近居民提供義務勞動。
1.14 項目質量、安全處罰除經濟處罰外還建立社區勞動制度,即對違章人員根據標準處以一定時間的社區勞動。
1.15 施工現場院內有大量的車輛停放,項目對周邊現有的停車場地做合理協調,由項目交通協管員負責對施工可能影響的區域采用安全繩劃分安全區域的方式協調,防止損傷附近停放的車輛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2. 民擾應急處理措施
民擾工作重在預防,只要認真、踏實的執行防止擾民措施,及時對居民提出的問題進行答復、解決是可以杜絕大多數民擾的。
在發生小規模民擾時,項目環境負責人必須直接接待來訪人員,并對來訪人員的意見作好記錄,對其受到的損失進行核實,復核屬實的要在2 小時內給予答復。
在發生較大規模的民擾時項目負責人、單位主管領導必須直接接待居民代表,對其要求、反映作出響應。首先了解影響居民的主要因素,在內部首先消除根源,對外積極協調、協商,對確實造成損失的核實后給予經濟賠償。賠償金額一旦商定支付周期不超過一周時間。
在發生惡意民擾(即居民對不存在的環境影響提出索賠或對事實存在的環境影響提出并堅持不合理的巨額索賠)時,我企業將保持內部的克制、忍耐態度,通過與居民代表、居民委員會、政府相關部門保持密切的協作,以積極主動的態度解決以上問題。
為更好的面對各種突發情況,項目必須在此基礎上制定更為詳細可行的應急方案。
篇2:工程項目防止擾民措施樣本
工程項目防止擾民措施樣本
一、強噪音機械設備進行全封閉,控制噪音。
二、人為活動噪音要控制到最低點。
三、作業時、材料要輕拿輕放,避免產生噪音擾民。
四、有強噪音的電機作業時間應控在:
早上:7:00~11:30
下午:2:00~19:00
五、嚴格執行北京市關于高考期間有關各項規定。
六、在施工中如果有特殊需情況要延長工作時間要跟當地居民協調好,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