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分公司技術管理制度
為了規范分公司技術管理工作程序,提高技術工作質量,不斷提高施工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分公司技術競爭力,分公司技術管理應嚴格遵循事先策劃、預防為主、過程控制、持續改進的原則,并認真執行以下管理制度:
1、施工策劃管理
項目施工前,大型工程由(副)主任工程師組織項目經理、項目主管工程師、施工技術科、質檢科、安全科、人力資源科、設備材料科、工長、質檢員、安全員等相關人員根據施工合同、投標文件、施工圖紙等對工程進行總體施工策劃;一般工程的施工策劃,由項目經理組織。策劃的主要內容包括:工程管理目標及目標分解、確定主要施工過程、流程、施工工藝,識別特殊和關鍵過程及工序,識別重要環境因素、重大危險源、潛在事故、事件和緊急情況;確定施工資源配備和采用的新技術等。
2、施工組織設計管理
根據施工過程總體策劃的結果,(副)主任工程師組織編制工作,指定編寫負責人和參加編寫人員進行項目《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
施工組織設計是規劃工程施工活動的管理文件,內容應具有針對性、指導性,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編制應復核《施工組織設計規范》和公司技術文件的編寫要求。大型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由技術科會同項目部編制,(副)主任工程師初審,質量技術部審核,總工程師批準。其他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由項目部主管工程師組織編制,項目經理參與,工程技術科審核,(副)主任工程師審批。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應包括:確定施工管理目標;明確項目組織結構;并簡明扼要、突出重點的介紹工程概況;明確施工總安排,劃分主要施工階段,安排作業順序,對施工進度計劃進行優化;明確主要的中間驗收、專業交叉作業安排以及樣板制作和驗收;確定主要分部(子分部)工程和重要施工部位采用的施工技術和施工方法、技術措施等;說明主要施工資源的配置;實行工程總承包的,應確定分包工程的范圍和分包方式,明確分包的管理目標和管理措施。確定特殊和關鍵過程,識別環境因素、危險源,掌握重要環境因素、重大危險源、潛在事故、事件和緊急情況。明確項目部需編制的專項方案。明確保證質量、施工進度、安全文明及環境保護應采取的措施。
當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應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修改,并對修改或補充的施工組織設計應重新審批。
1)合同內容有重大調整;
2)工程設計重大變更;
3)涉及的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實施、修訂和廢止;
4)主要施工方法、重要工程材料的調整;
5)主要施工資源配置的重大調整;
6)施工環境有重要改變。
施工組織設計應該在工程開工前完成編制、評審和審批;項目經理和主管工程師負責按照施工組織設計組織施工,對其執行情況和效果負責。
3、專項方案管理
項目主管師針對《程序文件》CH*10中第5.4.1條規定的內容編制專項方案;其中根據建質[20**]87號文件《關于印發《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和z四建發[20**]A15號文件《關于建立公司《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論證審查專家庫》的通知》要求以下方案需經專家論證通過,并經主任工程師簽字認可后方可實施。
(一)深基坑工程
1)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工程。
2)開挖深度雖未超過5m,但地質條件、周圍環境和地下管線復雜,或影響毗鄰建筑(構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工程。
(二)模板工程及支撐體系
1)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飛模工程。
2)混凝土模板支撐工程:搭設高度8m及以上;搭設跨度18m及以上,施工總荷載15kN/m2及以上;集中線荷載20kN/m2及以上。
3)承重支撐體系:用于鋼結構安裝等滿堂支撐體系,承受單點集中荷載700Kg以上。
(三)起重吊裝及安裝拆卸工程
1)采用非常規起重設備、方法,且單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裝工程。
2)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設備安裝工程;高度200m及以上內爬起重設備的拆除工程。
(四)腳手架工程
1)搭設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工程。
2)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著式整體和分片提升腳手架工程。
3)架體高度20m及以上懸挑式腳手架工程。
(五)、其它
1)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墻安裝工程。
2)跨度大于36m及以上的鋼結構安裝工程;跨度大于60m及以上的網架和索膜結構安裝工程。
3)地下暗挖工程、頂管工程、水下作業工程。
4)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及尚無相關技術標準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
5)開挖深度超過15m的人工挖孔樁工程。
6)深度小于15米,但地質條件復雜和需爆破的人工挖孔灌注樁工程。
7)筒倉屋頂空間鋼結構與庫壁滑模同時進行整體抬升的工程。
大型工程還需要項目主管師編制《測量方案》、《物資及成品、半成品保護實施細則》,其他工程可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包含相關內容。
對在施工組織中確定的關鍵過程和特殊過程,施工前由項目主管師制定作業指導書,項目經理審批。作業指導書重點明確關鍵過程和特殊過程的工作內容、工作順序、工藝流程,說明施工方法、施工步驟、工藝參數及技術規范要求;明確檢驗檢測方法,確定實施連續監控的監測點、監控方法和相應的工具設備等。
專項方案的內容應突出重點,具有針對性,工藝方法科學先進,安全可靠,論述應明確詳細,具有施工工藝指導性,并附有相關的計算過程和圖表。
專項方案在實施過程中由主管工程師組織進行方案的實施評價,并根據需要進行方案的修定,報原審批部門審批。
4、圖紙會審及施工變更、洽商管理
工程圖紙到位后,施工前由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師組織圖紙會審工作,項目主管工程師具體實施,組織項目部和技術科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分專業進行圖紙內部審核,圖紙內部審核意見由項目部匯總;項目部主管師組織技術人員參加建設單位組織的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會議;大型工程“圖紙審查記錄”需經工程技術科審核。
建設單位未組織會審的工程,主管工程師應在工程施工前將“圖紙審查記錄”記錄中的問題與有關方進行溝通,逐條解決并落實,有關記錄按工程變更文件管理。
圖紙會審記錄需經各方簽字并蓋章,作為工程技術資料進行管理;分階段到圖的工程,應分階段、分專業落實圖
紙會審工作。施工變更收到后由項目工程師總負責,進行復核后確定發放范圍;并指定專人按照受控文件進行管理,避免遺漏和錯誤;施工變更辦理程序應符合法律、法規和施工合同的要求;工程變更文件必須及時發放到使用崗位;主管工程師應在施工前對工程變更內容進行交底,施工過程中做好管理,施工中由質檢員監督檢查。
分包工程的變更由總包方統一辦理和管理。
施工過程中需要提出工程洽商的,由主管工程師及時整理洽商信息,編制工程洽商文件,向設計、監理、建設單位辦理工程洽商手續。工程洽商的內容必須符合適用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規范,不得降低原設計標準、建筑功能和安全等級。
5、施工設計制度
對質量目標為市優及省部級創優的工程,由項目主管師在結構施工前組織編制創優方案,報施工技術科或(副)主任工程師審批。
創優工程“施工設計”方案應結合工程實際,在充分研究、策劃的基礎上編制,體現工藝創新、技術創新、質量創新成果。
創優工程“施工設計”方案內容應包括編制依據、工程概況(包括工期安排)、創優部署(包括質量目標及分解、創優標準、創優施工項目)、創優施工方法、創優質量標準、資源配置、創優資料制作與收集、管理措施及管理制度等。創優工程“施工設計”方案可劃分為“結構施工階段二次設計”和“裝修施工階段二次設計”,后者可按分部工程編制相對獨立的創優設計文件。
創優工程“施工設計”方案中各專業、分部、和前后工序之間的做法、創意、技術標準應相互協調,并應做到深入、細化,能夠直接用于組織施工和進行質量檢查與評價。方案中的工藝方法、質量標準應做到“文字簡練,配圖準確、表達直觀。
6、技術交底制度:
施工技術交底必須在施工開始前進行。施工準備期較長的,應在主要施工準備工作開始前向有關人員進行施工準備階段的技術交底。
主任工程師主任工程師組織有關職能部門對項目部進行工程施工和施工組織設計、技術質量管理的交底,明確重點施工技術和安全措施要求。參加規模較大的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方案技術交底。
主管工程師應向現場管理人員做特殊、關鍵過程和專項施工方案的交底,明確施工安排、過程控制、工藝技術等相關要求,落實崗位責任,協調工作程序,并做好實施過程的檢查監督。組織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方案技術交底,安排專人進行實施過程的檢查。
各專業施工工長負責分項工程及檢驗批施工技術交底。分項、檢驗批工程必須保留書面形式的技術交底,明確圖紙設計內容,貫徹施工方案和技術標準、落實施工工藝和操作要求,技術交底經主管工程師審核批準后由責任工長直接向作業人員下達,質檢員監督落實情況。
對于專業分包項目、外委托加工項目,項目經理應向相關人員進行合同執行措施、工程管理措施等方面的交底;主管工程師應組織技術管理措施、質量控制措施、驗收標準的交底,明確質量管理責任。
技術交底可采用書面交底、會議交底、樣板交底等方式進行;采用會議交底的,應保存會議記錄,采用樣板交底的應保留技術影像資料。
7、技術復核制度
技術復核是對某些重要分項、檢驗批或關鍵工序的準備工作及其前道工序的工作質量、工作成果進行預先檢查,預防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
技術復核應針對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控制的重要部位進行檢查驗證和可靠性再確認,貫徹落實施工方案、技術規范、工程設計相關質量、安全要求。技術復核的控制指標,應與質量驗收規范、質量分解目標確定的控制標準相一致。
項目主管工程師組織特殊/關鍵過程、工程定位測量、地基與基礎工程、吊裝工程、大型/復雜設備基礎施工和交驗等重要過程的技術復核。
工長按專業分工組織本崗位管理范圍內的施工項目的技術復核。
對技術復核項目,責任者在施工前做好圖紙參數、施工參數的校驗,做好與技術規范的核準,保證各項施工參數準確無誤;并且應在上道工序/檢驗批完成后,在自檢符合要求基礎上,組織技術復核。技術復核應由工長填寫“預檢記錄”,質檢員下達預檢結論,主管工程師審批。
技術復核中發現問題的,應隨時進行標記和記錄,能及時整改的要立即監督整改或修正,不能及時整改的應安排作業人員在規定時間內返工或整改(執行程序文件《不合格品處理程序》)。完成整改后應重新組織與技術復核,通過技術復核的施工項目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正常的質量評定、驗收和工序交接檢查不能代替技術復核。
項目工程在加工、訂貨、專業分包前,應由項目主管工程師對相關內容進行審核。
8、隱蔽驗收管理
項目主管師組織工程的地基、基礎工程、技術復雜的重大施工項目的隱蔽工程驗收;工長組織本專業隱蔽工程的驗收。
隱蔽驗收應在檢驗批質量驗收合格并辦理交接檢驗后進行;隱蔽驗收前應由工長或主管師核查隱蔽工程所涉及的施工技術資料,確保工程材料、施工工藝、質量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及時填寫隱蔽記錄(填寫內容符合資料管理要求),隱蔽驗收中發現有問題或局部不符合,必須逐項整改或處理,不留隱患,整改完成后進行重新驗收或補充驗收;驗收通過后由參與各方責任人簽字、蓋章后及時歸檔。
工程通過隱蔽驗收后,應盡快進行下道工序,因故不能進行下道工序的,應采取適當防護措施。隱蔽驗收后,有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發生時,應待影響消除后,重新進行隱蔽前驗收。
隱蔽工程驗收時由主管工程師確定是否需要保留影像資料。
9、專業分包管理
專業分包工程應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明確;專業分包工程施工前,由分包單位編制專項方案后報項目主管工程師審核,(副)主任工程師批準后實施,并報工程技術科備案。項目部應將專業分包項目納入技術管理體系,對其技術資料、試驗檢驗、技術復核、質量驗收、中間和竣工交付等進行系統的管理和控制。
10、施工文件及技術資料管理
項目部施工文件的管理范圍包括:1)施工合同文件;2)施工圖文件,包括工程圖紙及其變更文件;3)施工指令,包括對施工指令的確認記錄;4)工程施工適用的技術標準、驗收規范;設備裝箱文件;5)記錄文件,包括會議記錄,工程管理決議,以及任何涉及合同內容調整、非預期費用和責任的來往文件;6)經建設方確認的施工進度計劃;7)索賠、簽證文件。
項目經理確定合同文件、記錄文件、進度計劃的受控使用范圍,主管工程師負責其它施工文件的受控管理。項目部主管工程師具體貫徹和落實項目施工文件管理相關制度、措施,對施工文件管理承擔直接管理責任。
項目應指定專人按受控文件要求進行施工文件的管理,定期檢查受控文件的使用保養情況。施工文件至少應保存至工程竣工結算,屬于工程施工技術資料的應隨技術資料整理、存檔。
項目部資料員
應及時收集、整理相關技術資料,做到技術資料與工程進度同步;并按照國家規范、規程和當地技術資料管理規定核查其內容;發現問題及時報項目主管師協調解決。項目主管師對資料負指導審核責任,并負責對試驗資料、原材料報告的存在的問題進行協調管理。資料分基礎、主體、裝修三個施工階段報施工技術科審核;竣工資料應在資料員按照資料管理規定核查完畢報項目經理(主管工程師)簽字認可后,送施工技術科審查。具體管理要求見本細則第六項:施工資料管理要求。11、計量管理制度:
項目部按規范要求和工藝控制需要,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明確需要配置、使用和管理計量/檢測/測量設備及工具。
主管工程師依據施工組織設計的規定,組織試驗檢驗、質量檢查、工程測量等設備儀器的配備和檢定,持續滿足施工技術要求,并應定期檢查計量儀器使用情況,對關鍵過程使用的計量器具應在其過程開始前組織校驗。
質量檢查員應監督檢查施工過程中的計量情況。
監視和測量裝置的管理執行z四建發20**年A4號文件《關于下發監視和測量裝置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
12、技術進步管理
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師負責組織本單位的技術進步策劃,領導技術進步管理工作;施工技術科組織分公司技術進步工作活動,落實技術進步計劃;項目主管師根據項目具體情況部署項目技術進步工作,對技術進步項目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間,并及時收集相關數據、資料,留取相應影像資料;對收集到的合理化建議和成果應用情況每季度上報分公司技術科。其他執行公司《技術管理制度》
13、技術總結制度:
工程竣工總結文件由項目經理在竣工驗收前組織編寫,其內容一般包括:工程概況,施工階段綜述,工程采用的主要施工技術和管理措施,建筑設備安裝調試情況,工程質量、安全、工期管理,工程質量綜合評價,工程施工技術資料編制情況,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及效果,工藝革新和工藝改進成果、項目管理創新成果,工程影像資料。“工程竣工總結”經項目經理審核、主任工程師核準后,與工程施工技術資料一并報質量技術部驗收。
主管師在創省部級以上優質工程的分部工程、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科研及技術進步課題立項工程、大型工程項目涉及“四新”內容課題完成后30日內,整理編寫“專項技術總結。”專項技術總結應包括專項工程概況及課題基本情況、課題項目實施過程、技術方法與工藝參數、解決的關鍵問題、技術與質量創新成果、原始記錄及影像資料等。
“技術總結”由主管工程師編寫,主任工程師審核,報工程技術科、質量管理科備案。
支持性文件
1、公司現行《技術管理制度》
2、公司《關于印發《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綱要》等三個文件的通知》(z四建發(20**)A11號文件);關于《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內容增加條款》的通知(z四建質字(08)7號)
3、《建筑精品工程結構施工技術編制綱要》(z四建發(20**)A8號文件)
4、《建筑精品工程裝修二次設計編制綱要》(z四建發(20**)A9號文件)
5、公司《水泥生產線工程創優標準指南》
6、《關于印發《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建質[20**]87號);《河北省危險性較大建設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z建法(20**)209號文件)及關于建立公司《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論證審查專家庫》的通知(z四建發(20**)A15號文件)
相關記錄:
圖紙會審紀要
檢查(反饋)記錄
實施評價表
篇2:X公司測繪技術管理制度
某公司測繪技術管理制度
1主題內容
本標準規定了測繪生產技術的管理職能職責,管理內容與要求與考核等。
本標準適用于全公司的測繪工作管理。
2管理職能和職責
一管理職能
1設專職的總程師一人、負責全公司測繪工作,測繪工作建立三級管理制度,公司總工程師級,業務部的工程師級,作業組員級。
2職責
測繪總工程師主要職責。
A、負責全公司測繪技術管理,檢查指導和貫徹有關規范,圖式和技術規定的執行,定期對一、二類工程測繪成圖成果進行檢查驗收并做出評價。
B、負責安排對一、二類工程測繪技術設計書技術總結的審核、。審定
C、對全公司測量技術人員作全理調配平衡和考核。
D、協同有關部門做好儀器的調配和平衡、適時組織技術力量對不能繼續使用的儀器進行鑒定并做出結論。
E、積極組織全公司測繪人員總結交流測繪工作經驗,學習應用新理論、新技術、不斷提高測繪工作效率和質量。
F、認真填寫有關規定的測繪工作報表。
二工程師主要職責
A、在公司總工程師的領導下、負責業務部門的測繪技術管理對三類工程的測繪成圖進行檢查驗收并做出結論評價。
B、負責組織對現場踏勘,安排有關技術人員編寫技術設計、技術總結。
C、負責安排對三類工程測繪技術設計書、技術總結的審核審定。
D、負責對測繪儀器的保養和維修,并按規定周期安排對測繪儀器的核準,提供購置測繪儀器的建議和計劃。
三作業組員職責
A、作業組員是測繪工作成果中主要責任者,負責貫徹落實各項技術管理規定及規范、細則、技術設計書的實施。
B、負責測繪組的全面工作(生產技術管理)編寫技術設計并組織實施按期完成任務。
C、認真貫徹執行有關規范,嚴格按設計施工,確保測繪成果質量。
D、對所有的原始記錄、計算成果、圖件進行檢查及時整理裝訂。
E、積極領導全組參加小組活動交流經驗,不斷堤高水平和成果成圖質量。
F對儀器設備進行檢查校正,使其達到正常運轉,并做到安全生產。
3管理內容與要求
一技術設計的編寫出及審批
A、為確保測繪成果質量,在施工前必經術進行技術設計,編寫技術設計書。
B、工程師組織有關人員到實地踏勘、了解測區情況,廣泛收集已有成果成圖資料,然后按《工程測量技術設計書編制規定》的要求進行,并做到認真編寫。
C、一、二類工程測繪技術設計書,由總工程師安排有關技術人員審核審定,三類工程測繪技術設計書由工程師安排有關技術人員審核審定。
二檢查驗收工作
A、檢查驗收工作是促證測繪成果成圖的手段,也是總結經驗不斷提高作業質量和作業人員技術水平的有力辦法。
B、檢查驗收按《過程術程序》的要求進行,所有測繪項目實行三級檢查,即自檢和互檢和驗收
C各級檢查驗收的比重
1自檢:作業員或作業組自檢,均過行100%-200%的檢查,并作出檢查記錄。
2互檢:作業組之間互檢(用于兩個以上作業組時),均進行50%-60%的檢查,并作出記錄。
3業務部檢查:檢查的比重應不少于30%為宜。
4公司檢查:在業務部檢查的基礎上進行,其檢查驗收的比重應不少于10%。公司級檢查驗收的工作由總工程師主持進行,應寫出檢查記錄和檢核報告。
三技術總結的編寫
A在施工完成,公司級檢查驗收全面通過后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技術人員編寫。
B技術總結的具體要求詳見《工程測量報告書編出規定》
C一、二類技術總結由總工程師審核、審定,三類技術總結由工程師審核、審定。
4.檢查與考核
一.本標準由總工程師管理,進行檢查。
二.本標準的貫徹執行情況,通過對總工工標校準和有關人員崗位職責一并進行檢查檢核。
5.本標準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篇3:安全技術管理制度
安全技術管理制度
1.1所有工程施工都必須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安全技術措施要有針對性,要根據工程特點、施工方法、勞動力組織和作業環境等具體情況提出來,不能流于形式,要切實可行。
1.2施工現場的電氣線路、材料堆放、臨時和附屬設施等的平面布置要符合安全要求,并要加強管理,做到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
1.3各種機械、電器設備的安全裝置和起重設備的限位裝置,都要齊全有效,沒有安全裝置的不能使用;檢修各種設備的同時,要檢修其相應的防護裝置。
1.4腳手架等搭設完畢必須經施工隊長驗收,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及有關規定后,方可使用,使用期間也要派專人維護,發現有變形、傾斜、搖晃等情況,要及時加固,確保安全。
1.5施工現場的坑、井、溝、洞及其它有危堿的地點,要指定專人設置圍欄或蓋板和安全標志,各種防護設施、警告標志,未經施工負責人同意,不得移動或拆除。
1.6堅持實行逐級安全技術交底制度,開工前,公司工程師要將工程概況、施工方法、安全技術措施等情況進行詳細交底,施工隊長(兼職安全員)每天要堅持以班前會的形式對工人進行施工過程、安全注意事項,作業對防護用品的使用等的安全交底。
1.7加強季節性的勞動保護工作,夏季要防暑降溫,冬季要防寒保暖,防止密閉室內煤氣中毒,雨、雪和臺風到來之前,應對臨時設施和機電設備進行適當的檢修,雨雪過后要采取相應的防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