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減少擾民降低環境污染和噪音的措施
為不影響市區環境,采取如下措施:
1.現場規劃
按照施工平面圖,對施工現場進行合理規劃。在場地中做到場地平整,材料堆放整齊,道路暢通,照明充足,無長流水、長明燈。建筑垃圾做到日集日清,集中堆放,專人管理,統一清運。
2.防污措施
砼輸送中的污水、沖洗水及其它施工用水要排入臨時沉淀池沉淀處理后,再排入市政下水道。如果現場水流過大并夾帶大量泥砂時,應先進行沉淀污垢,再排入市政下水道,以保證市政管道的暢通。
3.防塵措施
施工塵灰污染,施工產生的各種垃圾要及時清理,做到工完場清.
水泥、垃圾等灰塵較大物體暫時存放時,要加蓋防塵蓬布.
夏季天熱干燥,施工時對道路要及時灑水降塵.
使用商品混凝土,減少攪拌揚塵.
材料運輸、搬運時輕搬、輕放,防止遺灑揚塵。
每天進行衛生清掃,清掃時間一般定在路邊行人稀少時。
4.防噪音不擾民措施
一般來說,擾民在前,民擾在后;由于擾民的問題未得到很好的解決,而發生居民進入施工現場阻止施工的的糾紛事件,因此嚴格地遵守不擾民的規定和做好協商解決,還應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首先做好周圍群眾的思想工作,對施工帶來不便敬請他們諒解。
提倡文明施工,盡量減少人為地大聲喧嘩,干活時不得喊號子.
盡量減少鋼管模板敲擊產生的噪音。
在鋼筋、鋼管、鋼模進場或出場時,要輕拿輕放,盡量避免出現較大聲響。
木工房、鋼筋加工、模板修復等有較大噪聲作業要盡量做到封閉施工,避免噪音污染。
防止施工噪聲污染,盡量減少施工噪聲,各種機械設備要裝消聲器.
大型機械設備如挖掘機、運輸車輛等在夜間10:00至次日6:00盡量停止作業。
減少夜間施工,以免影響居民休息,不得干擾企業機關的正常工作,如確屬施工工藝要求時,要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并采取相應的降噪減震等措施,做到不影響或少影響周圍單位或居民的休息。
在材料進場或澆筑混凝土等需要占道時,要提前向有關部門辦理占道手續,以便有關部門及時采取相應措施,疏導交通,從而不影響周圍居民、過往行人和車輛的正常交通。
防止施工車輛運送中隨地散落,如有散落,派專人打掃。落實施工現場"門前三包"。
現場材料多,垃圾多,場地小,人流車輛頻繁,材料要及時卸貨,按規定堆放,凡間運輸的料,應盡量夜間運輸,天亮前打掃干凈。
施工現場封閉施工,各交叉路口設立圍擋并懸掛警示標志。對不能完全封閉交通的施工路段給車輛和行人留出通行道路,使市內交通保持暢通。
篇2:裝飾裝飾項目降低環境污染和噪聲控制措施
裝飾裝飾項目降低環境污染和噪聲的控制措施
一、施工現場防塵措施:
(1)水泥及其它可飛揚的細顆散體材料安排在庫內存放,運輸和卸載時做到寧慢勿散,以防止遺灑飛揚。
(2)生活區內的食堂大灶的煙囪加高,使排煙符合有關部門的排放標準。
二、防止水污染措施
(1)施工現場的臨時食堂設置簡易有效的隔油裝置,使污水經過隔油處理后排入下水道。平時加強管理,定期掏油清理。
(2)施工現場設置專用的油漆油料庫及其加工場地,其內嚴禁放置其它物資,地面和墻面下部做防滲漏處理,存儲、使用均要專人負責,防止跑、冒、滴、漏。
(3)禁止將有毒有害廢棄物排入下水道或埋地處理,以免污染地下
三、施工現場防噪聲措施
(1)施工現場提倡文明施工,樹立健全控制人為噪聲的管理制度,盡量減少人為的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噪聲擾民的自覺意識。
(2)涉及產生強噪聲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業(如預制構件、門窗制作、石材加工等),應盡可能在工廠、車間完成,減少施工現場加工制作產生的噪聲。
(3)對強噪聲機械設備(如電鋸、電刨、砂輪機等),要設置封閉棚或吸音板,以減少噪聲的擴散,或僅在晝間施工。
篇3:辦公樓二改裝飾減少擾民降低環境污染和噪聲措施
辦公樓二改裝飾減少擾民降低環境污染和噪聲措施
為了不影響周邊環境的正常進行,我公司決定采用必要的技術措施和合理的施工計劃安排,盡量減少在施工過程中產生噪音對周圍環境構成影響。
(一)合理安排施工區域,木工盤鋸安排在施工層中間區域,以減低噪音的傳遞速度及區域。
(二)合理錯開機具的使用時間,杜絕各種工具在同一時間段使用。
(三)裝修垃圾一旦產生將立即被裝入垃圾袋,以避免對環境的污染。
(四)噴漆施工采取分區域分時間進行施工。
(五)加強周邊環境及施工區域內的衛生巡查,生活垃圾、裝修垃圾做到當天產生,當天清運。
(六)未施工前首先要進行裝修區域門窗封閉,預留固定施工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