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刷石膏工程技術交底記錄(二)
工程名稱:
交底部位:粉刷石膏
工程編號:
日期
交底內容:
一、作業條件:
1、主體工程及砌體施工完畢。
2、水電或其他各種管線必須安裝完畢,并堵好管洞。
3、如門窗框已安裝完畢,需進行遮蓋保護,以免抹灰時污染和損壞。
4、對各類相關部門的預留口,應進行臨時封堵,并做出標志。
5、對其他已施工完畢并需要防護的部位進行妥善的遮蓋。
二、施工流程:
清除污垢→濕潤墻面→貼方沖筋(或灰餅)→底層抹灰→刮板找平→取沖筋條→修補平整→陰陽角處理→面層涂刮→蘸水壓光→清洗工具→成品保護
三、基層處理:
1、對基層墻體表面凹凸不平部位應認真刮平或用砂漿補平;對一些外露的鋼筋頭必須打掉;并用水泥漿封閉抹平以免墻面出現銹斑。對墻體砂漿殘渣,混凝土墻面的隔離劑污垢必須清除干凈。
2、用噴霧器對墻面均勻噴水,因加氣混凝土的吸水速度很快,需間隔的反復噴2-3次,保證其吸水深度達到10mm以上,但在開始抹灰時,墻面不能有明水。
3、所有梁柱墻混凝土與填充墻結合部位均貼200㎜的玻纖網格布。
四、操作方法:
1、沖筋:根據墻面基層平整度及抹灰層厚度的要求,先找出間距用粘結石膏粘貼沖筋條作為標筋。
2、抹灰前,應在墻下沿地面清掃干凈,可將抹灰過程中掉下的落灰收回繼續使用。但已凝結或將要凝結的料塊不可再用,因此在抹灰時必須隨時把落地灰收回使用,以免浪費。
3、制備漿料:每次攪拌料漿的量不可太多,一般在2小時以內用完,使用過程中不允許陸續加水,對于已凝結的灰漿決不能再加水攪拌使用。
4、在加氣混凝土墻面上用抹灰石膏抹灰,底層厚度一般5-6㎜即可。如因墻面不平或其他原因,抹灰層超過6㎜的,應分層施工,下層應在上一層料漿終凝后方可進行。
5、在做第二遍時,終凝后(約2-3小時) 須立即罩面層,以防面層失水過快。
五、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所用材料的品種、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各抹灰層之間,及抹灰層與基體之間必須粘結牢固,無脫層、空鼓,面層無爆灰和裂縫等缺陷。
2、基本項目:表面光滑、潔凈,顏色均勻,無抹紋,墻面和線角垂直、方正、清晰美觀。
3、孔洞、槽、盒尺寸正確、方正、整齊、光滑,管道后面抹灰平整。
4、分格條(縫)寬度、深度均勻一致,條(縫)平整光滑,棱角整齊,橫平豎直、通順。
允許偏差見下表。
項次 項目 允許偏差 (mm) 檢驗方法
中級高級
1立面垂直 5 3 用2m托線板檢查
2 表面平整 4 2 用2m靠尺及楔形塞尺檢查
3 陰陽角垂直 4 2 用2m托線板檢查
4 陰陽角方正 4 2 用20cm方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5 分格條(縫)平直 3 — 拉5m小線和尺量檢查
六、注意事項
1、抹灰石膏應防止受潮、雨淋等。
2、在備置料漿時,一定要保證料漿的靜置時間,一般在5min, 5min后再次攪拌,效果更佳。
七、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環保措施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
2、根據施工進度提前做好材料計劃,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購、進場時間和批次,減少庫存,材料堆放整齊,一次到位,減少二次搬運。
3、采用施工節水工藝、節水設備和設施。
4、合理選擇施工機械設備,杜絕使用不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的設備、機具和產品,選擇的設備功率與負載相匹配。
5、散料運輸:施工現場的垃圾嚴禁凌空拋灑并及時清運。運輸車輛駛出現場前要將車輪和槽幫沖洗干凈。
6、嚴禁室內住宿,隨地大小便。
7、加強綠色管理注意節材、節能、節水、節電。
以上事項未盡事宜按規范施工。
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交人:
篇2:粉刷石膏工程技術交底記錄(2)
粉刷石膏工程技術交底記錄(二)
工程名稱:
交底部位:粉刷石膏
工程編號:
日期
交底內容:
一、作業條件:
1、主體工程及砌體施工完畢。
2、水電或其他各種管線必須安裝完畢,并堵好管洞。
3、如門窗框已安裝完畢,需進行遮蓋保護,以免抹灰時污染和損壞。
4、對各類相關部門的預留口,應進行臨時封堵,并做出標志。
5、對其他已施工完畢并需要防護的部位進行妥善的遮蓋。
二、施工流程:
清除污垢→濕潤墻面→貼方沖筋(或灰餅)→底層抹灰→刮板找平→取沖筋條→修補平整→陰陽角處理→面層涂刮→蘸水壓光→清洗工具→成品保護
三、基層處理:
1、對基層墻體表面凹凸不平部位應認真刮平或用砂漿補平;對一些外露的鋼筋頭必須打掉;并用水泥漿封閉抹平以免墻面出現銹斑。對墻體砂漿殘渣,混凝土墻面的隔離劑污垢必須清除干凈。
2、用噴霧器對墻面均勻噴水,因加氣混凝土的吸水速度很快,需間隔的反復噴2-3次,保證其吸水深度達到10mm以上,但在開始抹灰時,墻面不能有明水。
3、所有梁柱墻混凝土與填充墻結合部位均貼200㎜的玻纖網格布。
四、操作方法:
1、沖筋:根據墻面基層平整度及抹灰層厚度的要求,先找出間距用粘結石膏粘貼沖筋條作為標筋。
2、抹灰前,應在墻下沿地面清掃干凈,可將抹灰過程中掉下的落灰收回繼續使用。但已凝結或將要凝結的料塊不可再用,因此在抹灰時必須隨時把落地灰收回使用,以免浪費。
3、制備漿料:每次攪拌料漿的量不可太多,一般在2小時以內用完,使用過程中不允許陸續加水,對于已凝結的灰漿決不能再加水攪拌使用。
4、在加氣混凝土墻面上用抹灰石膏抹灰,底層厚度一般5-6㎜即可。如因墻面不平或其他原因,抹灰層超過6㎜的,應分層施工,下層應在上一層料漿終凝后方可進行。
5、在做第二遍時,終凝后(約2-3小時) 須立即罩面層,以防面層失水過快。
五、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所用材料的品種、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各抹灰層之間,及抹灰層與基體之間必須粘結牢固,無脫層、空鼓,面層無爆灰和裂縫等缺陷。
2、基本項目:表面光滑、潔凈,顏色均勻,無抹紋,墻面和線角垂直、方正、清晰美觀。
3、孔洞、槽、盒尺寸正確、方正、整齊、光滑,管道后面抹灰平整。
4、分格條(縫)寬度、深度均勻一致,條(縫)平整光滑,棱角整齊,橫平豎直、通順。
允許偏差見下表。
項次 項目 允許偏差 (mm) 檢驗方法
中級高級
1立面垂直 5 3 用2m托線板檢查
2 表面平整 4 2 用2m靠尺及楔形塞尺檢查
3 陰陽角垂直 4 2 用2m托線板檢查
4 陰陽角方正 4 2 用20cm方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5 分格條(縫)平直 3 — 拉5m小線和尺量檢查
六、注意事項
1、抹灰石膏應防止受潮、雨淋等。
2、在備置料漿時,一定要保證料漿的靜置時間,一般在5min, 5min后再次攪拌,效果更佳。
七、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環保措施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
2、根據施工進度提前做好材料計劃,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購、進場時間和批次,減少庫存,材料堆放整齊,一次到位,減少二次搬運。
3、采用施工節水工藝、節水設備和設施。
4、合理選擇施工機械設備,杜絕使用不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的設備、機具和產品,選擇的設備功率與負載相匹配。
5、散料運輸:施工現場的垃圾嚴禁凌空拋灑并及時清運。運輸車輛駛出現場前要將車輪和槽幫沖洗干凈。
6、嚴禁室內住宿,隨地大小便。
7、加強綠色管理注意節材、節能、節水、節電。
以上事項未盡事宜按規范施工。
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交人:
篇3:工程項目技術交底制度(3)
技術交底制度
一總則:
1、技術交底是設計文件、規范、標準向作業面延伸的重要技術資料,為規范、嚴格控制施工技術交底工作,提高技術管理水平,根據中《建筑規范》、《煤礦安全建設規范》及有關行業管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技術交底的目的:工程正式施工前,通過技術交底使參與施工的全體管理人員和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擔的工程任務,以及工程的特點、施工難點、設計意圖、執行的技術標準、施工工藝和方法、施工操作要點,以及安全質量標準,做到按操作程序施工,確保施工安全、質量。
二機構、
職責:
1、技術交底實行項目經理部(以下簡稱項目部)、作業隊二層次技術交底的原則,并針對各單位、分部、分項工程分別進行,貫穿于工程施工全過程。
2、工程項目開工前,由項目部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工程部等相關部門,向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作業隊主要管理人員、班組長等進行總體技術交底;
3、單位工程開工前,由項目部工程部分階段、分層次下達書面技術交底;當收到設計變更、冬雨季施工前、主要施工方案修訂時或遇不可抗力事件后,應進行專項技術交底。
4、分部、分項工程開工前,由作業隊技術負責人向作業隊管理人員、工班長、全體操作者進行技術交底。
5、特殊過程和關鍵部位由項目部總工程師組織編制作業指導書,并逐級進行技術交底。
三內容、程序、時間:
1、項目部總體技術交底的內容
(1)、承擔施工的項目內容,工程概況,項目的設計意圖,項目適用的規范、標準及技術要求,設計交底和設計文件會審會議的有關情況。
(2)、工程合同和投標承諾中有關內容。
(3)、業主、監理、設計及上級管理單位情況,管理分工及主要職責,有關管理文件及要求。
(4)、項目管理組織機構設置,管理分工及主要職責。
(5)、項目安全、質量、成本、進度、環保目標,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
(6)、施工組織設計、主要的施工方案,施工的方法與工藝,主要資源投入情況,采用的“四新”技術,安全、質量、進度、環保等方面要求。
(7)、其它需要說明的總體情況。
2、單位工程技術交底的內容
(1)、施工內容,工程概況,施工重點、難點,施工中的控制要點,需要注意的事項。
(2)、工程設計情況,業主、監理及上級的要求。
(3)、施工組織與施工方案,施工的方法與工藝,采用的“四新”技術,適用的規范、標準及技術要求,安全、質量、成本、進度、環保等方面要求。
(4)、主要工作量、構造、各部幾何尺寸、位置關系、限界等要求。
(5)、主要設備、材料,構件的型號、規格和質量等要求。
(6)、技術要求、操作要求、質量標準。
(7)、施工配合比,各工序的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注意事項,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的內容、關系、有關要求。成品及半成品保護責任者,注意事項及要求等。
(8)、其它需要說明的內容。
3、分部、分項工程技術交底的內容
(1)、單位工程技術交底的內容。
(2)、分部(項)工程的重點控制部位,標高和尺寸,預留孔洞的位置及規格。預埋件平面位置、規格、品種、數量及走向、坡度、埋設標高等。
(3)、流水和立體交叉作業施工階段劃分。
(4)、重要部位夜間等特殊施工條件下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5)、工程測量定位,結構物主要軸線、尺寸和標高。
(6)、現澆混凝土、承重構件支模方法、拆模時間等。
(7)、預制、現澆構件配筋規格、品種、數量和制作、綁扎、安裝等要求。
(8)、混凝土、砂漿、防水、特殊水泥材料等配合比及試件、試塊的取樣、養護方法等。
(9)、其它應交底的內容。
4、專項技術交底的內容
(1)、參照單位、分部、分項工程技術交底的內容。
(2)、設計變更情況及施工要求,或冬雨季方案及各種施工保證措施,或主要施工方案修訂情況,或遇不可抗力事件后需要采取的措施等。
5、安全技術交底的內容
進行技術交底的同時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其主要內容包括:為保證施工安全所采取的技術措施、資源投入、安全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施工過程安全控制要求等;
四技術交底管理要求
1、技術交底必須在交底作業內容施工5日前下達。
2、技術交底要從實際出發,語言簡練,技術交底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于用文字表述比較麻煩或難以表述清楚的內容可以用圖示或表格來表達,并注明施工工藝中的關鍵點和操作要領。交底中不能出現“宜”、“應”、“一般采用”等選擇性內容。
3、技術交底記錄采用“附件1、2”格式。
4、技術交底及安全技術交底必須交至所有施工管理人員及所有施工操作人員,并認真講解施工工藝中的關鍵點和操作要領,參加交(接)底人員交清聽懂后雙方簽字,并注明交(接)底日期。對班組進行的技術交底必須一式六份以上(其它各級技術交底可參照執行),一份交操作者(接底人),一份交工長,一份交質檢員,一份交安全員,一份交技術資料員存檔,一份由交底人存查。
五審批、存檔、考核
1、技術交底的全部記錄內容都必須歸檔。誰負責交底,誰負責填寫交底記錄并將記錄移交給資料員進行歸檔。
2、交底資料按照交底先后順序或單位、分部、分項工程,編號裝訂成冊,以便查閱。
3、公司、區域公司、直屬工程公司、項目部應在定期、不定期的質量安全檢查中對技術交底的編制和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對于交底后不執行以及不交底的人員應給予相應處罰,對于因交底不當而造成不良后果的,應追究交底人的責任
六附則
本辦法由項目部負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