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安裝與調試施工中的防火要求
1)在設備安裝與調試施工前,應進行詳細的調查,根據設備安裝與調試施工中的火災危險性及特點,制定消防保衛工作方案,規定必要的制度和措施,制定調試運行過程中單項的和整體的調試運行工作計劃或方案,做到定人、定崗、定要求。
2)在有易燃、易爆氣體和液體附近進行用火作業前,應先用測量儀器測試可燃氣體的爆炸濃度,然后再進行動火作業。動火作業時間長應設專人隨時進行測試。
3)調試過的可燃、易燃液體和氣體的管道、塔、容器、設備等,在進行修理時,必須使用惰性氣體或蒸汽進行置換和吹掃,用測量儀器測定爆炸濃度后,方可進行修理。
4)調試過程中,應組織一支專門的應急力量,隨時處理一些緊急事故。
5)在有可燃、易燃液體、氣體附近的用電設備,應采用與該場所相匹配防火等級的臨時用電設備。
6)調試過程中,應準備一定數量的填料、堵料及工具、設備,對付滴、漏、跑、冒的發生,減少火災和險患。
篇2:空調系統調試方法
空調系統調試方法
1.為使試運轉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對大、中型通風空調系統必須制訂系統試運轉方案,明確試運轉程序,并作好試運轉前的準備工作。
1).進行試運轉的條件
a空調系統安裝工作完成后,經過檢查,應全部符合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相應要求;
b制訂系統試運轉方案和工作進度表,組織好試運轉技術隊伍,并明確試運轉負責人選;
c整理齊備全部設計圖紙及有關技術資料,并熟悉有關設備的技術性能及系統中的主要性能參數;
d試運轉所需要的水、電、壓縮空氣等能源供應均已滿足使用的條件;
e通風空調系統所在場地的土建施工應完成,場地應清除干凈;
按照試運轉項目,準備好數
據記錄的相應表格。
2)設備及風管系統準備
a檢查通風空調設備的外觀和構造有無尚未修整的缺陷;
b全部設備應根據有關規定進行清洗;
c運轉的軸承部位及需要潤滑的部位,添加適量潤滑劑;
d空調器及通風管道內應打掃干凈,檢查和調節好風量調節閥、防火閥、排煙防火閥的動作狀態;
e所有送、回(排)風口開啟。
3)管道系統準備
a冷卻、冷凍水管通水沖洗,排出管內污物,并檢查確實無漏泄處;
b管道上的閥門經檢查,確認安裝的方向和位置均正確,符合設計要求,閥門啟閉靈活;
c排水通道暢通,并在管道上開設多點泄水閥以便于沖洗。
4)電氣控制系統準備
a電動機及電氣箱盤內的接線準確;
b電氣設備與元件的性能應符合技術要求;
c繼電保護裝置應整定正確;
d電氣控制系統應進行模擬動作試驗。
4)調試人員
由業主、監理工程師、承包商組成,成立調試小組,部分設備應有供貨商參加。
6)調試儀表(見表3.3.3.1-1)
調試儀表
表3.3.3.1-1
編號 名稱 數量
1 玻管液體式溫度計0~50℃分度值0.5℃ 2支
2 熱電偶溫度計 2支
3 自計式葉輪風速儀 3只
4 熱電風速儀 2只
5 皮托管 2套
6 傾斜式微壓計 2套
7 對講機
3部
2.設備單機調試要求采用標準
通風機試運轉:GBJ243-82第6.7.8條
水泵的試運轉:GBJ242-82第8.4.2,8.4.3條
冷卻塔的試運轉:GBJ242-82第10.3.9,10.3.10,10.3.12條
制冷機試運轉:GBJ242-82第8.4.2,8.4.3條
3風機性能測定
通風機性能測定分為兩步來進行:第一步是在試運轉之后,將空調系統所有干、支管道和送風口處的調節閥打開,而空氣混合閥和分配閥處于中間位置上,在整個系統阻力最小的情況下,所測得的風量是通風機的最大風量,目的是考驗該風機所能提供的最大風量和風壓,作為系統調整的參考。第二步是在各干、支管道和送風口的風量調整到符合設計要求之后,測出空調系統在實際工作條件下通風機的風量和風壓,以此作為對通風機進行調整的依據。在一般情況下只需測出風機的風量、風壓和轉數,在特殊情況下還要測定風機的軸功率、風機效率,并與產品樣本特性曲線作比較。
4.風系統性能測試及調整
1)風壓及風量的測定
測定風機的全壓,必須分別測出壓出端和吸入端測定截面上的全壓平均值。當風機壓力在50MMH2O以下時用皮托管和傾斜式微壓計來測量,如果壓力再高,應把微壓計換成U形壓差計。
風機壓出端的測定截面,應當盡可能選在靠近通風機出口而氣流比較穩定的直管段上。如風壓測定截面離風機出口較遠時,應將測定截面上測定的全壓值加上從該截面到風機出口處這段風管的理論壓力損失。
風機吸入端的測定截面位置應盡可能處于靠近風機吸入口處。
風量測定用風速儀在通風截面上進行,一般選在上、下、左、右和中間五個點進行定點測量,也可用勻速移動測量法,并求平均值作為測定數據。
通風機平均風量,可由下式確定:L=(L*+LY)M3/H
式中L*吸入端測得的風量;LY壓出端測得的風量,如所測的L*,LY相差超過5%時,需要重測。
2)送、回風口風量測定
一般用勻速移動測量法或定點測量法進行測量,用葉輪風速儀貼近格柵或網格處測風口平均風速,用下列公式計算風量:
L=3600*F外框*V*KM3/H
式中F外框風口安裝面積M2
V風口處測得的平均風速M/S
K修正系數,一般取0.7~1.0
3)系統風量的調整方法
采用基準風口調整法。先將全部風口普測一遍風速(閥門、風口均處于開啟狀態,列表排出實測風量與設計風量之比,以比值最小的風口為準,調相鄰風口風量,使L基/L鄰=L基設/L鄰設,并以同樣方法調節其它風口與基準風口的比值,使之接近設計比值。
5.水系統性能測試
1)水泵試運轉
a水泵起動后立即停止運轉,檢查葉輪與泵殼有無摩擦聲和其它不正常現象,并觀察水泵旋轉方向是否正確;
b水泵啟動時,測定其啟動電流,待水泵正常運轉后,再測定其電動機運轉電流,保證電動機運轉功率和電流不超過額定值;
c水泵的滾動軸承運轉時的溫度不應高于75℃,滑動軸承運轉
溫度不應高于70℃;
d水泵運轉時,其填料的溫升也應正常。在無特殊要求的情況下,普通軟填料允許有少量泄漏,但每
分鐘不超過10~20滴,機械密封的泄漏不允許大于10ML/H,即每分鐘不超過3滴。水泵運轉經檢查一切正常后,再進行2小時以上的連續運轉,運轉中如未再發現問題,則視為合格。
水泵試運轉結束后,應將水泵出入口閥門及附屬管路系統閥門關閉,將泵內積水排盡。
2).冷卻塔試運轉
冷卻塔試運轉時,應檢查風機的運轉狀態和冷卻水系統的工作狀態,并記錄運轉中的情況及有關數據,如無異常現象,連續運行時間應不少于2小時。
a檢查噴水量與吸水量是否平衡,及補給水和集水池的水位等運行狀況;
d測量冷卻塔出入口冷卻水溫度;
冷卻塔在試運轉之后,應清洗集水池。運轉后若長期不用,應將循環管路及集水池中的水全部放出。
3)水機組調試
對冷水機組的單機調試,由供貨商及承包商組織調試小組進行。主要包括機組試運轉、環控系統冷凍水壓力及流量調整,機組冷卻水壓力及流量調整,在BAS系統未進場的情況下,以機組蒸發器進出口壓差判斷冷凍水量是否足夠,以機組冷凝器進出口壓差判斷冷卻水量是否足夠,一般情況下,壓差達到0.1MP時,可視為流量基本合格。
6空調系統試調
是指帶空調冷負荷的調試,由承包商主持并負責環控系統所有測定和調試,這項工作與全線設備聯調同時開始進行,在各單系統調試合格的前提下,對空調系統進行調試,測定和調整空調范圍內的環境(包括送風溫度,設備及管理用房的溫度、濕度及氣流速度,使其達到設計要求。
必須保證系統帶空調冷負荷連續運轉8小時且間歇運轉72小時無故障。
系統聯調時應保證與其它各專業的良好協調。(見圖3.3.3.6-1)
篇3:檢測儀表分析儀表設備安裝調試
檢測儀表及分析儀表設備的安裝調試
檢測儀表及分析儀表是自控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安裝質量是確保工藝過程正確運行的必要保證,自控系統能否正常投運的基礎。
1)、安裝前開箱目測外觀應完好無損壞,儀表備件齊全,活動部位靈活自如,測試儀表輸出觸點正常。安裝儀表過程中輕拿輕放,避免安裝過程中損壞儀表。
根據儀表布置圖安裝儀表,安裝同類型號儀表時應注意位置和高度方向一致。儀表安裝平整美觀,便于維修更換。
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安裝過程中保護好設備面板油漆。
2)、儀表單體校驗
所有儀表在安裝前必須進行單體調校,以消除在運輸和保管過程中造成的缺陷。儀表的單體調校,在環境條件滿足調校要求的前提下進行。
調校試驗項目以設計要求和出廠使用說明書、出廠調試資料為依據。調校之前技術人員要確定試驗項目、試驗方法,所用的管路、線路連接原理圖,試驗用的氣源、電源、標準壓力,所選用的標準表的精確度、量程要滿足要求。調校試驗記錄要有正式記錄,調校試驗合格的儀表應按照工藝系統安裝圖將儀表的設計位號標志清楚、封裝,分類存放,以便安裝時發放。儀表校驗后,拆除的運輸鎖定件應重新鎖定,運至安裝地后,到系統調試和投運時再拆除。如隔離墊、防震墊、保護性充填物、短接線、活動部件的止動固定件等。
3)、儀表安裝
檢測儀表安裝之前應檢查現場環境。支架、盤、柜、箱安裝應完成,電纜到位,支架的安裝尺寸應和儀表及安裝附件相配。其他工種的安裝施工基本完成,現場范圍內不會再有較大物件搬運。房間內不會漏水積水,無其他墜落物發生,安裝現場的環境條件和儀表投入運行條件基本相似,才能將儀表安裝到現場。儀表安裝位置要與設計圖紙和產品說明書相符。如果設計圖紙上的接線圖和產品說明的接線不一致時,要及時提請設計人員校對,經以可靠的接施工圖,保留變更通知。儀表在現場安裝完成后應注意保護,特別是調整螺絲、電位計旋紐等,可調整部位應可靠加封,以防他人亂動。
4)、自控儀表安裝說明:
取源部件的安裝
壓力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應選在壓力穩定的地方,測量液體壓力時,在工藝管道的下半部與工藝管道的水平中心線成0-45 度夾角范圍內。與溫度取源件在同一管段上,要安裝在其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