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壓機的安全操作規程6
一、基本規定
1、空壓機應安裝在遠離蒸汽、煤汽和粉塵飛楊的地方,機房應通風良好,室溫一般應低于40℃。進氣管應接至室外并裝有空氣濾清器。
2、新安裝或檢修后的空壓機,必須按規定進行試運轉,確認性能可靠后,方可帶負荷運行。
3、固定式空壓機必須安裝穩固,基礎應符合設計要求。移動式空壓機應安放在平坦有承載力的地面上,前后輪胎應用三角木對稱楔緊,以免震動時移位。長期固定運行,應將機架墊高,輪胎離地,防止油類對輪胎的侵蝕。
4、儲所罐應放置在室外通風良好,易于散熱的地方,每年應作一次水壓試驗,其壓力應達工作壓力的1.5倍。氣壓表安全閥每年應校一次,做到靈敏、可靠。
5、應保持空壓機附近的清潔和干燥,防止電動空壓機的電動機受潮或吸入塵土。附近不準存放汽油或棉紗等易燃易爆物品。機房內和儲氣罐附近應有足夠的消防設施。
6、空壓機送氣一定要事先得到使用單位的通知或電話聯系,才準開啟送氣閥門,開始時由小逐漸增大,不可一時全部打開。
7、嚴禁在運轉過程中在儲氣罐、閥門、管路上進行焊接或熱加工。
8、操作人員應嚴守崗位,不得擅自決定由非本機人員代替工作,嚴禁酒后操作和作其他與運轉無關的事情。
9、操作高壓開關柜,必須站在絕緣膠皮墊上,并戴上絕緣手套。
10、禁止使用汽油或煤油清洗空壓機的空氣濾清器氣缸和其它壓縮空氣管路等零件,防止引起爆炸,更不允許用燃燒方法清除管道油污。
11、用壓縮空氣吹洗零件時,嚴禁將管口對著人體或其它設備。
12、內燃機冷卻水溫過高,要打開水箱蓋時,應戴手套或用厚布襯墊,人的面部必須躲開水箱口,以防蒸汽沖擊燙傷。
13、牽引移動式空壓機前,應仔細檢查轉向、行走部分的緊固和完好情況,牽引速度一般不超過20km/h時,轉彎半徑不得小于10m。
14、加油時不準吸煙,電器設備的外殼應接地。
二、移動式油動空壓機
1、起動前的檢查與準備:
①各連接部分應緊固可靠,設備運轉部分應動作靈活,加滿冷卻水。檢查并添加燃油、潤滑油、各油、水、氣管道有無滲漏。
②柴油機減壓桿放在啟動位置.。
③燃油調整桿放在低速位置。
④主離合器處于分離狀態。
2、條起動起動機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分離起動機離合器,打開汽油箱油閥。
②接通點火線路,將化油器風門關閉。
③套上起動手輪,緩慢轉動至感覺手輪的阻力較大時,急速轉動2~3次后,打開化油器風門,再轉動手輪,直到發動為止。
3、起動柴油機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起動機運轉預熱后,將變速箱手柄從低速逐步搬到高速位置。
②將接合機構手柄向后拉,使起動機小齒輪與柴油機飛輪齒圈嚙合,若嚙合不順,可短暫接合起動機離合器。
③松開調速器彎桿,將離合器手柄后拉,平穩地接合起動機離合器。
④起動機以正常轉速帶動柴油機,將減壓桿手柄推向預熱位置,待柴油機運轉加熱后,把燃油調整桿放在中間位置,再將減壓桿推向工作位置。
⑤要密切注視機油壓力。
⑥柴油機發動后,及時將起動機離合器分離,關閉汽油箱油閥,待汽缸內汽油燒完后切斷點火線路,停止起動機,起動機連續運轉時間不得超過15min。
⑦柴油機發動后,必須分別用低速,中速,額定轉速進行加熱運轉,同時注意各儀表讀數是否正常,待水溫升至55℃以上后,才允許帶負荷運轉。
4、起動空壓機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檢查油底殼內潤滑油儲量是否足夠,全部打開儲汽罐的閥門。將柴油機油量加大,結合主離合器,空壓機開始空轉。
②空壓機在轉速650—750r/min情況下無負荷運轉,使潤滑油溫度達到45℃以上后逐漸增加負荷。氣壓在98—196Kpa,轉速在450—650r/min情況下運轉5—10min。
③氣壓在392—490Kpa轉速在860r/min情況下運轉5—10r/min,各部正常后既可全負荷運轉。
5、運轉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注意柴油機各儀表讀數,傾聽各部音響,如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
②空壓機的排氣溫度不得超過160℃,潤滑油溫度為50—85℃,潤滑油壓力應為98-249Kpa,但不得低于98Kpa。
③儲氣罐內最大壓力不許超過銘牌規定的壓力。
④負荷調節器應靈活可靠。
⑤所有連接部分不得有漏氣、漏油或松動現象。
⑥每工作2-4h應開啟中間冷卻器的冷凝油水排放門1-2次。
⑦搞好機器的清潔工作。空壓機長時間連續運轉后,禁止用冷水沖洗。
6、停機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停機時須逐漸開啟儲氣罐的排氣閥,使氣壓逐漸降低,并相應地降低柴油機轉速,使空壓機在550-600r/min情況下運轉5-10r/min。
②脫開主離合器,空壓機停止運轉。
③將柴油機轉速降至500-550r/min,繼續運轉5min,然后停止供油,使柴油機停止運轉。
④關閉柴油機出油閥。
⑤冬季溫度低于+5℃時,停機后應立即放盡未加防凍液的冷卻水。
7、其它機型起動運轉停機等操作按其說明書執行。
三、固定式電動空壓機
1、起動前的準備和檢查:
①清除機體和電動機附近的工具和雜物,并清掃干凈。
②曲軸箱中的油質和油量應符合要求。
③壓氣管路各閥門應關閉靈活,并處于開機前的位置。
④長期停機后,應向齒輪油泵內注滿機油,搖動齒輪油泵使油壓升到100kpa以上。
⑤各聯接部位無松動現象;安全防護裝置應齊全可靠,電動機及電氣設備應正常、接地良好;起動設備動作靈活,操作把手應置于零位,油斷路器在斷開位置,可控硅勵磁裝置所有開關均處于停機位置。
⑥冷卻器如有氣壓,應進行排放;調節卸荷器,使空壓機處于無負荷狀態。
⑦打開冷卻器進水閥,并調至適宜流量,向注油器內注入清潔的壓縮機油至規定高度,搖動注油器手柄,向汽缸內注油,并確認油已進入汽缸。
2、起動應遵守下列規定:
⑴、20/8型空壓機
①合配電屏上的電源閘刀,按起動按鈕,起動指示燈顯亮。
②操作鼓形控制器手柄,逐級切除起動電阻,使電動機加速到額定轉速。
③注視油壓表、氣壓表讀數應正常。空轉正常后,即可帶負荷運轉。
⑵、L5.5-40/8型空壓機:
①接通操作電源及可控硅裝置電源,按可控硅裝置(硅整流投入)按鈕,此時電壓表,電流表指示無勵磁電流值和電壓值在允許的工作范圍內。
②閉合高壓開關柜的油斷路器,同步電動機起動;
③調節勵磁電流使之過激,并使勵磁電流值的電壓值在允許的工作范圍內;
④空壓機帶負荷,正式投入運行.
⑶、7L—100/8型空壓機的啟動;
①開啟二級放空電磁閥;
②接通超作及可控硅裝置電源;
③按可控硅裝置(硅整流投入)按鈕;
④起動電動機,使空壓機投入運轉;
⑤關閉二級防空電磁閥,打開控制閥,逆止閥前壓力升高,再關閉一級氣動放空閥,空壓機帶負荷運行。
3、運轉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⑴、各儀表指示,各部油位、油溫、油壓、水溫、排氣溫度及氣壓等應符合要求:
①冷卻水溫度不超過30℃,出水溫度不超過40℃;
②潤滑油壓力在98-294Kpa;
③機內油溫有十字頭的不超過60℃,無十字頭的不超過70℃;
④一級氣缸壓力176-216Kpa,二級氣缸壓力784Kpa,不許超過823Kpa;
⑤軸承溫度不超過8.5℃.排氣溫度不超過160℃;
⑥電動機溫升不超過60℃。
⑵、電動機及機械部分應無異常響聲和震動,電氣各部運行正常無過熱現象,電流表的指示應在規定范圍內。
⑶、注油器工作應正常。
⑷、中間冷卻器及各管路等部位無漏水、漏氣等現象。
⑸、冷卻水流量應均勻,不得有間歇性的排氣及冒氣泡等現象。
⑹、卸荷器和安全閥壓力調定后不得變動。
⑺、中間冷卻器及儲氣罐內積水和油每班應排放2—3次。
⑻各部螺絲、銷子無松動現象。
4、條空壓機運行中發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停機檢查、排除故障,恢復正常:
①冷卻水突然中斷.
②潤滑油壓力下降到100Kpa以下或突然中斷。
③二級排氣壓力或排氣溫度超過允許范圍。
④中間壓力超過允許范圍。
⑤潤滑油溫度過高。
⑥配電屏電流表指示突然超過規定。
⑦壓縮機或電動機有不正常聲響。
⑧電動機的滑環和電刷間,有嚴重跳火。
⑨壓縮機發生嚴重漏氣或漏水。
5、停機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逐漸關閉減荷閥門,使空壓機空載運轉。
②1-20/8型空壓機斷開電源,使電動機停止。
③L5.5-40/8型和7L-100/8型空壓機,先開啟二級放空電磁閥,降低二級壓力,將定子回路分開、勵磁裝置電壓表、電流表指針回到零值,按可控硅裝置按鈕,勵磁裝置斷電后,切斷操作電源,電動機停止。
④關小冷卻水的進水閥門,約15min后,方可全部關閉。
篇2:空壓機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空壓機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煤礦“三大規程”,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嚴守礦規礦紀,對當班空壓機的安全運行負責。
二、積極參加安全學習和業務技術培訓,堅持持證上崗,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保安能力。
三、按操作規程規定的程序作業,滿足一線供風需要。
四、嚴守崗位,開機不得離崗,執行交接班制度,保持風機清潔衛生,安全運行,杜絕違章。
五、堅持日常巡視檢查重點部位,(潤滑冷卻系統定時定點檢查)保證風機處于完好狀態。發現風機故障,及時停機檢修處理,避免事故發生。
六、空壓機長時間空運轉時,及時與用風單位聯系停機,減少無功消耗。
七、認真填寫運轉日記及各種記錄。
篇3:冶金公司空壓機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冶金公司空壓機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1)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不得擅離職守。
2)操作中要認真、負責、思想集中。
3)嚴格按規程操作,不得違規作業。
4)班中要認真檢查機器運轉情況,發現隱患,及時上報整改。
5)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做好室內清潔衛生。
6)認真學習《規程》,熟練掌握操作規程。
7)不按操作規程作業,造成事故要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