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車間制氧工安全操作規程
1、崗位人員必須掌握機組所有技術操作規程、并熟悉設備內部結構、持有壓力容器操作證,經安全技術考試合格,方可獨立上崗操作。
2、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技術操作規程和設備維護使用規程,規程有不合格的事項,必須提出意見,經有關部門修改批準后,方可按新的規程進行操作。
3、設備設施所屬安全裝置和儀表,必須保持完整、靈敏并定期檢查和校對,對失靈和失效的安全裝置和儀表要及時更換和整改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4、廠房內及空分塔、氧透、液氧貯槽、氧球罐和調壓間等設備設施周圍嚴禁貯放易燃易爆物。
5、廠房內外區域嚴禁明火,施工和檢修需動火時必須辦理動火手續。
6、液空、液氧中碳氫化合物必須定期化驗,超過規定值必須按操作規程中的規定進行處理。
7、在操作空分裝置、設備閥門時須緩慢進行,不得操作過急,嚴禁違章作業。
8、設備在開車前,嚴格按技術操作規程要求作好各項確認后方可進行開車操作。
9、設備設施凡與氧氣接觸的零部件,在使用前必須嚴格脫脂,手及工具不得沾污油脂,以防著火爆炸。
10、凡進入可能缺氧的設備或區域必須先化驗,含氧量不低于19%方可進入,進入時要有專人監護,不得在氮氣排放處久留。
11、對低溫管道、低溫液體嚴禁用手觸摸,以免凍傷。
12、空分裝置和設備所有聯鎖裝置在開車前必須效驗合格、靈敏可靠。
13、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堅守崗位,發現有不正常的現象時,立即按應急預案進行操作。
篇2:分廠生產車間安全管理規定
分廠生產車間安全管理規定
1. 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把安全生產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
2. 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確保安全文明生產。
3. 新員工入廠需經相關安全及崗位技能培訓,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工作。
4. 設備與安全發生矛盾時,必須服從安全的要求,嚴禁超負荷和帶病運行,杜絕不安全因素。
5. 車間生產設備做到勤檢查、勤保養、勤維修。
6. 各工序及維修人員在工作時須佩帶適當的勞保用品。
7. 沖壓人員在生產時設備有防噪聲裝置的要把門關好,注射、印字人員在生產時需開啟通風裝置。
8. 設備出現故障時,必須先關掉風源、水源、電源才可以進行其他操作。
9. 維修人員維修設備時,應在現場安放指示牌“維修中”。設備沒有修復前,不允許非維修人員擅自使用設備。
10. 任何人不得擅自拆除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未經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非本人操作的其他設備。
11. 起重搬運設備應由專人使用,定期保養,更換液壓油及時充電。
12. 關于工位器具:塑料周轉箱灰色箱堆放不允許超過五層,周轉車藍(白)箱堆放不允許超過六層,鐵周轉箱灰箱綠箱堆放不允許超過五層。
13. 車間內不得私接亂拉電源、電線,如確實需要,需報車間批準,由設備維修人員辦理,用后及時拆除。
14. 離廠前,班長督促員工關閉設備及照明電源,關好門窗。
15. 車間內盡可能減少酒精等易燃物品的放置,用后及時將瓶蓋擰緊。
16. 生產場地嚴禁吸煙,吸煙者必須到指定地點吸煙。
17. 消防器材及設施必須定點放置,定期檢查,保證完好不效,隨時可用。
18. 不得隨意挪動損壞消防器材, 保證車間內防火通道的暢通,出口、走道處嚴禁擺放任何物品。
19. 發現火災險情要積極撲救,并立即報警同時向安保部報告。
20. 事故現場人員應立即搶救傷員,保護現場,并立即向領導報告。
篇3:車間班組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車間班組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班組安全領導核心,由班組長、安全員組成:
一、負責制定本班組安全工作計劃和安全措施;
二、負責提出本班組有針對性的安全活動內容。
三、負責組織落實鑒訂班組人員互保對子和"二保一防"安全措施卡。
四、負責定期(每半月)研究一次安全生產動態。
五、負責檢查違規違制和脫崗、串崗、睡崗等情況,一經發現必須嚴肅糾正。
六、負責組織班組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和安全教育。
七、負責組織班組學習生產技術,安全生產知識,提高業務和操作技能。
八、班組安全核心小組成員要以身作則,嚴格執行考核獎懲制。
九、班組長班組安全員,必須經過安全培訓,考試合格才能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