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雖然房地產營銷策劃人才越來越多,但是從另一個側面我更擔心房地產營銷策劃的從業門檻會越來越低!
北京房地產行業概念時代已經過去,然而某些地區仍然以概念策略為主導!這說明房地產行業仍然有些迷茫。換句話說:開發商仍然不知道自己所開發的是什么產品和消費者不知道自己買的是什么之局面一時還難以徹底根除!
就園林規劃設計的目的和作用為例吧,竟然有人認為:“是為了風水、是為了陽臺的延伸、是為了接地氣”。這倒不如說:“是為了綠化祖國好聽呢!”。也有人認為:“策劃就是花錢的,按照老板的意圖花錢,花得老板高興就算完成任務了。”,未免有些莫名其妙!那么,在營銷策劃方面應該如何進行園林規劃設計策劃呢?我想拋開綠色、生態等等概念,就如何做滿足客戶需求的園林談談個人意見,供朋友們討論:
首先,應該考慮目標客戶群體的需要,使園林成為真正意義的買點
什么樣的園林是好?我認為“需要就是好”。如果說園林面積大就好。那么請問多大是大?多大才能夠大?如果說美觀的就是好,那么怎么才是最美?如何保證人人都會贊同?那個項目能做得比頤和園還美?其實園林本來就沒有不美的。僅僅將園林作為項目的賣點更是一個誤區,那個項目沒有園林、那本樓書不強調綠化率?大家都有的東西還能稱其為賣點嗎?所以我認為,如果我們不弄清園林是給什么人做的,那么就不要做了。道理很簡單,你看到了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你會去珍惜嗎?會去在意嗎?好比一塊快要發霉的剩饅頭對餓了三天的人會怎樣?他一定會狼吞虎咽的把它吃掉,而對吃飽了的人就視而不見一樣。所以,我們要根據目標客戶的需要,追求實質、精心細化,根據他們的生活、工作環境、個性進行園林規劃,不要以點概面,更不能抓面漏點,要把園林做到業主心里去。這才是成功之路。
第二,個性化設計
如果說園林做得越奇特越能體現個性化,我認為也是一種誤區,主要誤在設計和人的個性是不可等同的實質上。園林是用來供使用者發揮個性、滿足個性張揚的,與設計師所發揮的設計個性不能等同。每個人每天都會面臨著種種壓力,包括同事、上級領導、生意伙伴、路遇陌生人的各種不同程度方方面面的壓力,時時都在克制自己,無法發揮個性,因此希望回到家后充分張揚個性,找到擁有自我的感受。所以我們只有給他們準備一個可以參與,而不受限制的園林才是個性化的體現。只能觀賞,不可參與的園林不是真正的園林。比如說,你做個奇形怪狀的假山吧,它必定是假的,不可攀登,況且你無論如何也不可能作出自然山脈的感覺啊!;你鋪塊草坪吧,掛著不許踐踏的指示牌。這都不是真正的園林,這只能好比一支花雖然漂亮,卻只能插在花瓶里欣賞一樣,不實用。這里所說的就是所謂的“觀賞與參與互動”。
第三,體現人性化
一方面,我們把“人性化”一詞作為一個概念或口號,空喊了那么多年,卻不能在項目中正確運用;另一方面,也有很多項目確實做到了,卻不能使客戶理解。這正是因為不理解“人性化”的真正含義。我認為一個真正人性化的小區園林規劃必須做到想業主之所想、方便業主之無所不及。簡單的說:“老年人喜歡下下棋,能讓他們不必每天抱著棋盤和棋子下樓;年輕人喜歡運動,讓他不必每天抱著籃球到處找籃球場;少年兒童喜歡戲水,讓他不必經常請家長帶著去公園;……”。這就是人性化。
第四,講究園林與建筑的對話
建筑和園林都是死的,而設計思路是活的。很多成功案例在建筑設計中通常的手法是巧妙地將一些諸如傳統吉祥符號、吉祥物之類抽象處理,加以現代建筑手法隱喻;讓居住的時空與園林緊密聯系,增加視覺性。再創造一種人性化的立面效果,如檐口、線條、色彩等等。即可提升建筑單體的視覺識別性與空間趣味性,又可與園林呼應。這就是園林與建筑的對話,就是所謂的建筑與景觀互動。這一手法在房地產操盤實戰中是比較奏效的方法,也就是說這種做法很容易使項目從眾多項目中脫穎而出。
第五,人景互動
為什么要人景戶動?人本身來自于大自然、屬于大自然,只不過是由于生活和工作將其強行分開,人是需要回歸自然來放飛心情、解除疲憊、張揚個性的,戶外園林景觀是居住環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只有可參與性的景觀才能讓環境與居住最大限度的融為一體。因此,充分考慮到建筑與環境對人心情和家庭生活的影響力,注重實用、生態、功能、觀賞性緊密聯系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第六,注重園林對人心情和家庭生活的影響力
大家都經常說環境可以改變人,這一方面是指人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則是指人的生活環境。而園林恰恰是人生活環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你到山里接觸到自然環境,為什么感到親切,因為它能使你放松、使你自由自在,可以改變你的心情。所以成功的園林應該是很隨意、很自然、很放縱、視野很通透的。比如說兩口人在下班后吃過飯,卻因誰來洗碗等家庭瑣事鬧得很不愉快時,到園林里走一走,心情能夠得到改變,從而化解了家庭矛盾。能夠起到這種作用的園林肯定是好的園林。我想單
單一片草地、單單栽幾顆樹,而不加以構思就不一定能達到這種作用。這一點對園林規劃設計來講確實很難,但是作為營銷策劃者,是必須要考慮到的,也是未來人們購房、生活所必須選擇的!第七,降低成本,減少投資
我們面對的是越來越冷靜的消費者,他們已經意識到開發商所作的一切都是在花他們自己的錢。所以園林規劃時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項目條件,注重成本。考慮到以上各方面并不意味著要多花錢,更不意味著投入很多才能作出好園林,也不是說大就是好,更不能說復雜就是創意。園林的成功案例也不乏其數。我們在策劃某8萬平米的一個項目時,在園林規劃上不僅節省了大量資金,同時還增加了很多項目賣點。可謂受益非淺!
構思一種個性化、人性化、積極向上、新穎而不浮躁、美觀而又實用、簡介而滿足需求的園林,確實很難,需要開發商作為一個課題研究,提出自己的設計要求和策劃思路,再由設計師進行理解、完善、修飾和創意才是很本之根本,而不應該任由設計師隨心所欲的去創造!這樣很多參與招標的設計公司和參與人員都會很累,效果也未必令人滿意,同時還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篇2:建設項目園林規劃設計任務書
建設項目園林規劃及設計任務書
某某項目,總用地面積約26公頃,本項目總用地53400平方米,建設內容為:擬建商務用房10000平方米;研發用房10000平方米;綜合服務樓20000平方米;居民用房60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道路及停車場25340平方米;公共綠地20607平方米。
一. 總體規劃設計要求:
要與周圍環境有機融合.和諧統一,盡可能利用原有地形.植被.建筑;要體現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特色;本項目的綠化布局和建筑小品的設計應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體現項目"健康.生態.現代.高雅"的風格,將人造景觀與自然景觀充分相融合,營造輕松.舒適的居住氛圍。
二.規劃設計具體要求
1.廣場與水景
結合某地的氣候特點,項目不適宜做大面積的綠地及水景,建議項目設小型硬地廣場,輔以綠化園林.水景等細部節點;
建議將一條蜿蜒穿越全區的水體與綠化空間結合設計,在不同的區位以不 同的形式語言表達水體存在,如溪流.噴泉等形式,但水體總面積不宜過大。
2.中心景觀綠化區
沿穿越主入口的中心軸設計整個項目的中心景觀綠化區,并布置水景.建筑小品等,使之同時成為項目獨特的園林景觀,并成為小區內的公共休憩.休閑場所。
3.道路綠化
項目靠近車行道路的地塊利用退紅線距離,利用高大喬木布置園林綠化景觀帶,形成項目與公共區域之間的隔離效果,避免行車時的廢氣.噪音及燈光對住戶造成滋擾;
園區內的人行.車行道可以選擇低矮的灌木.草花種植于道路兩邊,起到道路隔離及美化環境的效果;
可在道路兩側的空地設置草坪,供住戶休憩.兒童玩耍,增加人與自然的親和性,草坪可選用耐踐踏的地被植物。
4.立體綠化
建議項目充分運用地面.屋面.露臺等各個部位設置綠化,使小區綠化景觀形成從平面到立體間的布局,營造"立體綠化"的效果,創造良好的城市景觀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小區的綠化率,使建筑群更顯豐富和生動。
5.建筑小品
項目建筑小品的風格應具有主題,同時建筑小品的設計應與周邊環境和建筑群的建筑形式與風格相協調,并按環境性質和尺度進行不同方式的布置;
考慮可以為居民提供休憩.休閑的空間,如漫步徑.座椅.兒童撤野園等。
三.規劃設計成果要求
3.1方案說明
3.1.1規劃方案構思說明
3.1.2 功能布局說明
3.1.3 分期建設規劃說明
3.1.4用地平衡表和經濟技術指標
3.1.5工程概算
3.2 圖紙
3.2.1 總體園林規劃布局平面圖比例:1:500
3.2.2綠化規劃平面圖:比例:1:1000
3.2.3電腦渲染效果圖
3.3 模型
3.3.1 總體園林規劃沙盤模型比例:1:250
3.4 提交文件的規格及格式
3.4.1 所有正本原圖須裱在1200*1800mm的輕質板上,統一規格。圖板總數不超過15張。
3.4.2 提供A3(297mm*420mm)圖冊7本。
3.4.3 提供電子文件2套(光盤),其中文本文件使用doc格式(Office97或Office2000),平面.立面.剖面等圖紙使用dwg格式,透視圖或鳥瞰圖使用jpg格式。
3.4.4 所有規劃成果的計量單位均采用國際標準計量單位。長度單位:總平面圖標注尺寸以米(m)為單位;面積單位以平方米為單位。
附件:(略)
篇3:上林湖別墅園林景觀規劃設計
上林湖別墅園林景觀規劃設計
1.景觀理念
清源·上林湖善意地梳理原始生態文脈的同時,尊重可持續發展原理,通過對中國古典居住哲學"天人合一"的浪漫理性實現,重塑現代生態和諧,從而創造性地提出"全息化自然環境主義概念",以期在銀湖境域復興現代田園唐詩意境。
主題自然化:利用基地環境,引景色入園,人工造景與生態山水充分融合,并實現建筑與園林的最大化和諧共存。
意境唐詩化:景觀皆一切有生命的內在精神的外部體現,形散之而神聚之,山水化境,源于養生境界,歸于唐詩意境。
場所參與化:景觀功能設計凸出現代人對健康、休閑、養生、運動等不同內涵的理想,場所設計更要符合人類精神參與上的滿足。
本質全息化:景觀設計之效果,是為人類帶來樂趣、靈感和體悟,從而達到生命本體玄境體驗的理論探索,實現原始生活精神狀態的全息。
2.主線設計
清源·上林湖環境全息化概念是利用原生態自然山水資源和人造親和性園林為人居交互平臺,以符合人類居住方式和現實體驗的可持續性,容納心境與自然的徹底和諧,實現現代別墅住區最高環境營造意識。
清源·上林湖園內景觀組織以水為脈絡、以山為核心而展開,水生態軸南北雙線蜿蜒貫穿,東西端分別形成曲池湖和上林湖兩大節點,山文化兩大核心分別是由園區中心的涵珠山以及東北側的上林峰構成,同時在山水視覺布局中,間以豐富的組團綠化和分主題景點,從而形成山含谷,谷蘊水,水依林,林起坡的互融共景。
3.綠化設計
公共綠化:清源·上林湖基地草沛林盛,樹種繁多,園區尊重原生態植被和典型江南氣候,導入"新村落園林概念",以山水環繞的生態背景為基礎,融入現代田園生活所具有的人與自然交融意識,在公共空間的綠化設計中引入適宜江南生長的常綠香樟、山毛櫸、山茶科、木蘭科、冬青科、薔薇科等植物系統,結合地質與地形的不同性質、建筑形體與物業配置的不同類別,營造出具有強烈層次感的空間綠化,構成春花爛漫、夏蔭濃郁、秋色絢麗、冬景蒼翠的四時景色圖卷。
庭院綠化:清源·上林湖強調現代高尚住區對庭院綠化的觀賞性、功能性、人文性的營造,在主題庭院、宅間庭院、私家庭院等多重空間中以"田園場所精神"進行全息和諧處理,不同主題、意境配置不同季節特色的植物,庭院內平坡地以喬木配置自然石、木籬柵、雕塑等小品產生庭院深深的意境,水邊多用花灌木和花卉,結合木榭、平臺、水橋等景致渲染氣氛。
4.水景設計
上林湖:清源·上林湖園區西北方向有一天然水庫,路經集野趣與賞景為一體的400米規劃步行道,既豁然開朗,湖水依山環坡,自然形成里外兩湖,多水季節湖面可達5萬平方米左右,超大面積的自然水景與疊巒群山同影共映,湖岸親水平臺,山上觀景會所,臨榭遠眺,陶然于天湖境界。
曲池湖:清源·上林湖園區主入口處一天然湖泊原為傳說中仙女下凡沐浴之地,名曰七星池。水面擴大規劃后水流將由西往東自然跌落,上流蜿蜒曲折,下游匯溪成池,故得名"曲池湖"。利用地形的自然高差,湖內巧妙設計疊瀑,臨別墅駁岸與木質平臺相連,臨入口一側則結合水景會所,設計車行橋和步行弧型水廊,同時以天然卵石、翠竹、楊柳等豐富小品,構成"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田園園林意境。
林與湖:位于清源·上林湖園區西北角坡谷,天然山泉匯集而成,湖面精致靜謐,湖岸歸整巧若天工。規劃依地形的起伏變化進行拓寬和修繕,融合周邊山林與植被,配置富有參與性的水景小品,營造園區腹地可觀、可賞、可游的水景公園。
5.山景設計
涵珠山:清源·上林湖園區中央地勢圍合抬高,形成猶如雙龍抱珠的天然山坡--涵珠山,山體呈東西向橢圓形,山上林木茶園相互交融,規劃中將形成山文化主題休閑公園,北擇址擬建高尚山景會所和景觀泳池,是園區度假、旅游、休閑的村落式主題景點。
上林峰:位于清源·上林湖園區東北角,北臨縱橫阡陌,南依曲池湖水,山水相融,湖峰一色,山體坡度宜人,林木茂盛,為規劃中的養生山林公園。山上沿坡設置步行登山道、休憩亭廊、石板小徑等,是園區健身運動、休閑養生的好去處。
向陽谷:清源·上林湖基地為東南向山谷坡地,北山作枕,南山為屏,為銀湖境內典型的"谷中坡、坡上谷"之獨特地貌,谷內陽光起東,藏風聚氣,風生水起。基地規劃盡量保留原始地形地貌,善意自然,彌缺補新,營造建筑、園林、山谷的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