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餐廳衛生管理制度
為規范餐廳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公眾餐飲安全,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保持餐廳環境整潔。紗窗、紗門、紗罩、門簾、風幕、滅蠅燈等設施運轉正常,鼠、蠅、蟑螂、蚊子密度不得超過國家有關要求。保證供用餐者使用的洗手設施運轉正常。
二、必須使用消毒后的餐飲具,未經消毒的餐飲具不得擺臺上桌。做好臺面調料、牙簽、臺布、餐巾、餐具等清潔衛生工作,及時更換破損的調料盒、臺布、餐巾、餐飲具等。
三、供顧客自取的調料,應當符合相應的食品衛生標準和要求,并做到及時更換,防止過期、霉變。
四、擺臺后或有顧客就餐時不得清掃地面,餐具擺臺超過當次就餐時間尚未使用的應收回保潔。
五、端菜時手指不得接觸食品,分菜工具不接觸客人餐具。
六、取冰塊時應用工具,不用時應懸掛或放置于消毒水內。制冰機用水應經過凈化處理。
七、客人用的小毛巾,必須及時回收清洗消毒,最好使用一次性消毒毛巾。
八、刀、叉、茶杯、酒杯等不得用臺布或抹布擦拭。
九、食品上桌距開餐時間不超過2小時。
十、當發現或被顧客告知所提供的食品確有感官性狀異常或可疑變質時,應立即撤換該食品,并同時告知有關備餐人員,備餐人員要立即檢查被撤換的食品和同類食品,做出相應處理,確保供餐安全。
十一、備餐柜內不得放置與開餐無關的物品及個人用品。工作結束后及時做好臺面、地面等的清掃整理工作。
篇2:后勤集團大學餐廳衛生檢查制度
大學餐廳衛生檢查制度
一、餐飲業的衛生管理是餐飲管理體系中的重中之重,衛生管理始終貫穿于各項管理和工作之中,因此,嚴格的檢查制度是衛生管理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各級負責人必須嚴格執行。
二、中心成立衛生領導小組,由中心主任擔任組長,中心副主任擔任副組長,成員為:辦公室主任、衛生監控人員、各餐廳負責人。負責檢查餐廳的衛生。餐廳成立相應組織,由餐廳主任負責,保管員、食品安全員、班組長參加,組成衛生小組,隨時負責本餐廳的衛生工作和衛生檢查工作。
三、中心衛生監控員每個工作日要對各餐廳、服務點的衛生情況檢查一次,節假日由值班主任負責檢查(或另行安排);中心衛生領導小組每月全面檢查衛生2次;每餐開飯時間由值周的中心主任(副主任)擔任值班主任,其他中心主任、衛生監控人員輪流值班,負責檢查飯菜衛生和飯菜質量,處理、解決臨時發生的問題。
四、檢查要有詳細記錄,其內容包括:檢查時間、餐廳名稱、檢查內容、發現的問題、整改意見、整改期限、復檢時間、檢查人簽名、被檢查人簽名。
檢查情況和檢查結果以及處理辦法,每周用黑板公布一次,對典型問題立即公布,警示大家,引以為戒。每月匯總檢查情況,印發《衛生檢查通報》,財務部門以通報為準,收繳罰款。對檢查中發現的較為嚴重的問題,現場進行處理和解決。
五、對檢查中發現的好人好事,及時表揚、獎勵。
六、檢查人員要以身作則,注重個人衛生,在檢查中要著裝整潔,不準吸煙、不準聊天、認真檢查、一視同仁、不徇私情,對檢查出的問題,按中心《獎罰條例》的規定做出公正的處理。
后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
篇3:后勤集團大學餐廳衛生管理制度
大學餐廳衛生管理制度
一、餐廳(食堂、服務點)是飲食中心下屬的基層單位,一切實際衛生工作都要由餐廳來完成,因此餐廳衛生管理工作要做的更細、更嚴,要做到天天管,時時抓,不能有絲毫松懈。
二、餐廳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認真學習落實飲食中心的各項管理制度,堅決按制度規定辦事,并按制度的要求,根據各餐廳的實際情況,制定各自的具體落實辦法。
三、餐廳的衛生區域要劃分明確,落實到人,在劃分責任區時要立體劃分,即地面、墻面、門窗都要劃分。灶具、炊事機械、各種設備的使用及衛生保潔都要明確責任人,誰出問題,誰承擔責任。
四、炊事用具、容器使用前要清洗消毒,使用后要清洗干凈,揩干后整齊的擺放在工具柜或三防柜內保存。灶具、用具、容器以及各種炊事機械使用前要清洗干凈,認真檢查,確認無異物后,方可使用,使用后要洗、刮干凈,蓋上蓋子以防鼠類、昆蟲、灰塵進入。
五、菜墩、砧板、冰柜要有明顯的生熟標記,嚴禁生熟混用和生熟混放。炊事用具、容器不準直接放在地上。
六、保溫棉被、籠布要定期清洗、晾曬、更換,要做到無異味、無霉變,用后要晾干保存,嚴禁在保溫被或籠布上擦手以及挪作他用。
七、垃圾桶要帶蓋并保持桶外清潔,放置在遠離食品和烹飪區域的地方,放完廢棄物后要隨手蓋好,垃圾由學校行政中心統一定時拉運。
八、教育員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在工作場所吸煙、不隨地吐痰、便后洗手,操作時不撓癢、不挖鼻子耳朵、不干與操作無關的事。
**大學后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