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升旗儀式講話:講文明、知禮儀,做合格的中學生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講文明、知禮儀,做合格的中學生”。
社會在進步,時代正在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公民,我們必須講文明、知禮儀,做一個合格的新時代公民。
古人云:“自修齊,至治平”。不錯,要干大事,就必須先學好禮儀。而作為新時代中學生的我們,正在接受教育,更應該知書達理,舉止文明,談吐得體,提高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這樣才能學好知識,成為一個綜合素質合格的中學生,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個有素質、有道德懂禮儀的人,必定會引來旁人的贊許和祝福。在一個窮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進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百分之一的錢幫助他,就會在他心中默默地為你祝福。在一個已經失去勇氣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許只要給他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微笑,說一句激勵他的話,那么就會令他充滿對生活的希望。在這一瞬間,你的面容也將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在生活中,很多不經意間發生的事,足以反應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禮儀文化。
“孔融讓梨”——一個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故事,四歲的孔融,之所以讓大家敬佩,正是因為他懂得謙讓,懂得別人的快樂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雖然還是一個四歲的孩子,但是他的精神足以讓人敬佩一生。這件小事之所以會被后人所傳頌贊揚,就是因為四歲的孔融做到了“講文明、知禮儀”。如果一個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禮儀的人,那他也是一個對社會毫無用處的人,因為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項,而智慧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身為中學生的我們應該懂得法律,愛祖國,尊師長,以禮待人。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把文明禮儀深深刻在心中,爭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成為一個新世紀的好公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別不文明行為!
謝謝大家!
篇2:升旗講話稿: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文明小學生
升旗講話稿: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文明小學生
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文明小學生》。
金風送爽,桂子飄香,我們迎來了新學年、新學期,我們更迎來了祖國母親的生日,同學們,在這個激動人心的日子里,我想問大家:作為一個新世紀的少先隊員,你將如何展現我們的風采?如何讓我們的學校的形象更美好?如何讓遠方的客人感受到我們佳寧里小學的新面貌? 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小學生,作為祖國的花朵、世界的未來,我們必須做一名文明的小學生! 但是,如何才能做一名文明的小學生呢?我想我們應該做到:
遇到師長、來賓,主動問好;上下樓梯,人多擁擠,注意謙讓;講究衛生,不亂扔果皮,見到紙屑隨時撿起;愛護公物,不亂寫亂劃;
在與同學的交往中,能和睦相處,友好合作。做到得理讓人,失理道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一聲“你好”給別人帶去一天的好心情,一句“謝謝”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聲“對不起”、“沒關系”化解沖突,還要讓“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字文明禮貌用語常掛嘴邊。
在家里,孝敬、體貼父母,尊敬長輩。面對父母長輩的批評,能認真聽取,不發脾氣,不頂撞。家里來了客人,熱情、大方、有禮貌地招待。
在外面,遵守交通法規,不亂扔果皮紙屑,保護環境衛生;尊老愛幼,幫助別人,時時處處為別人著想,做到“與人為善,心中有他人”。
9月份是我校的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月,我們學校將開展“兩句話”、“一行動”主題教育活動,即:
當妨礙別人時,應主動道歉,說聲“對不起”;
當別人給予方便和幫助時,應主動致謝,說聲“謝謝”;
當見到師長或來賓時,應表示敬意,主動上前鞠躬,問聲“老師好”。
在這里,我以少先隊員的名義呼吁:行動起來,少先隊員們!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記住這些要求并努力按要求去做,人人爭做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謝謝大家!
篇3:國旗下講話:人人都講文明禮儀
國旗下講話:文明禮儀伴我行
中國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稱。禮儀是中華傳統美德寶庫中的一個璀璨明珠,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荀子曰:“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禮儀是一個人、一個組織乃至一個國家道德修養和文明程度的標志,禮儀也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禮儀教育應成為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起點。“言談舉止現文化,細微之處見精神”,學習現代禮儀,可以內強素質,外塑形象,還可以增進交往。作為新時代的學生,不學禮,則不知禮;不知禮,則必失禮。
從本質上說,“禮”是一項做人的基本道德標準,它所規范的是一個人對待自己、對待別人、對待社會的基本態度。它要求每一個人都必須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并尊重社會。在歐美國家,家庭、學校、宗教機構把對人的道德品質的教育,寄托于禮節、禮貌的培養,家長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文明、衛生的習慣。日本人把禮儀當作一生的修為來給孩子以示范。
從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即教養,是內在素質在實踐中的體現;從道德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被界定為人處世的行為規范、標準做法、行為準則;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種交際方式和交際方法;從民俗的角度來看,禮儀是待人接物的一種慣例,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從審美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是一種藝術,它有形式美,是人心靈美的必然外化;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種人際交往中相互溝通的技巧。
我校一直重視禮儀教育,通過各種活動來宣傳教育同學們知禮懂禮,并努力踐行禮儀,大運期間我們更不能落后。有同學可能會問:“我們是普通中學生,能做什么呢?”是的,我們的力量相對渺小,但是一旦團結一心,就會眾志成城!在學校外,我們要爭做一個好公民,愛護環境,不隨地亂扔垃圾;在校內我要做一個講文明守紀律的好學生。總之,我們人人都要講文明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