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社會發展和國家繁榮的希望,他們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長,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安寧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學校教育除了要進行德、智、體、美、勞教育,還要進行安全教育。也就是說,學生到學校來,不僅要學到文化知識和學會做人的道理,更要學會怎樣保護好自己的本領。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安全教育工作要從一點一滴抓起,要讓學生從小就接受安全知識教育,養成自己教育自己、自己保護自己的良好習慣。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安全教育的重視還不夠,學生安全意識不強,造成嚴重的后果,近些年來一些地方和學校接連不斷地發生交通、治安、火災、溺水、中毒、觸電、踩踏等重大案件,學生還有可能被火燒、被水燙、被毆打等,可以說他們面臨眾多的安全隱患。如何做好小學生安全工作,抓好小學生的安全教育與管理,保障小學生人身安全,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確保學校和社會的安全與穩定,是擺在我們老師面前的一個突出問題。
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他們的安全意識普遍比較薄弱,自身安全意識不強。主要表現為:在自身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隨意亂放。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對社會了解不夠。小學生在校園內學習、生活、接觸社會少,辨別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示其犯罪。因此,要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小學生安全的防范意識。我們不難看出,在學校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成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文化氛圍。
那么,怎樣才能使學校安全教育落到實處呢?學校安全教育,應從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大安全宣傳教育力度,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積極推進安全預防深度,倡導全社會成員共同參與,做到各盡所能、各負其責,充分利用學校教育陣地,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工作,逐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達到排除安全隱患的目的。
一、認識安全事故的危害性,樹立安全意識
學校要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教育思想,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動員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充分利用廣播、黑板報、走廊文化、閱報欄、演講等多種形式進行安全事故案例的展示,讓師生知道引起交通、消防、防火、防電、防水、等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其危害性,認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達到樹立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的目的。
二、認真踏實開展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
1.安全知識宣傳教育。組織學生利用多種*開展安全教育專題講座和進行安全知識競賽或演講,有效做到安全工作天天講、時時講,處處講、人人講;還要利用作文、繪畫、圖片、演示安全情景、防范事例等大力宣傳安全知識,邀請民警、消防隊員等專業人員進行相關的專業知識講解,積極營造安全教育的氛圍,讓安全走進我們的生活,使學生不但要有濃厚的安全意識,而且還要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識,達到促使學生增強自我保護、自我呵護能力的目的。
3.交通安全教育。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采取靈活的、多樣的、活潑的、有趣的形式進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如可利用展板、掛圖等進行教育,也可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搶答、演講以及在學校醒目的地方掛標語等形式進行交通安全教育,還可在放學時讓學生親自充當小交警,促使其體會和感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學生如何安全乘坐交通工具,不在交通危險地區玩耍,以及學生如何在交通事故中迅速自救,如何遵守交通規則,識別交通信號、標志,初步掌握安全乘車、乘船、乘機的知識,知道交通事故報警電話及其他報警方式等等,積極為學生提供多種交通安全教育的機會,營造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氛圍,增強他們的交通安全意識,使交通安全知識深入人心。
4.消防安全教育。要讓學生了解火災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掌握一般火情的撲滅辦法、簡單滅火器的使用方法、火災報警方式、在公共場所和一般火災中逃生的自救常識,還有讓學生知道怎樣使用電器、煤氣、蠟燭、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等等,使學生的消防知識更全面,增強消防意識
5.法制意識教育。利用班隊會認真組織學生學習與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如《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師生通過學習,逐步增強各自的法律意識。
6.心理健康常識教育。定期讓心理健康輔導教師給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講座,教育學生要有健康的心態,要與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打架、罵人,要經得起挫折,受得委屈,不要被人罵或犯了一點小錯誤,就想不開,甚至輕生。學生有了健康的心態,才能健康成長。
三、家校合作,攜手共筑安全橋梁
同時還要規范學生家長的行為,向學生家長宣傳學校安全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規,增強家長的安全意識。加強同家長的溝通和交流,把學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辦法及行政法規宣傳到每一位學生家長,最大限度地爭取學生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綜上所述,學校安全無小事,安全警鐘要長鳴。只有學生、教師都樹立起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特別是教師要明確自己的安全管理責任,正確實施安全管理方法,教給學生安全常識,增強學生安全意識,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安全管理網絡,才能使孩子們健康快樂的度過美好的童年。
篇2:心得體會:安全無小事 警鐘要長鳴
心得體會:安全無小事 警鐘要長鳴
20**年11月22日10時30分許,位于山東省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發生泄漏爆炸特別重大事故,已造成55人遇難、9人失蹤、136人受傷。這一消息令全國上下為之震驚。
安全無小事。尤其是對于許多工業企業、建筑企業來說,絲毫的麻痹大意都可能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在實際工作中,由于一些管理人員、操作手對于安全生產重要性認識不夠,僅對工作關鍵環節采取了安全防范措施,但對其他一些自認為不重要的環節放松了安全警惕,對暫時未造成設備損壞、人員傷亡的隱患不在意,不深入基層去做消除隱患的細致工作,導致埋下安全生產的隱患。
古語有云:“禍患積于忽微。”因此,在安全管理這個重大問題上,我們要杜絕絲毫的麻痹大意和疏忽。血淋淋的教訓在警示我們,安全無小事,警鐘要長鳴。在安全問題上絕不能存在任何僥幸心理,必須增強謹小慎微的責任意識,注重從一些生產行為的表面現象,發現和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潛在安全隱患。一定要從細微處抓起,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千萬不要因為思想上的一時疏忽,行動上的絲毫閃失,為安全埋下隱患。
唯此,“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才能得以真正體現。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楊棟梁指出中央等大型企業要帶頭加快建立全方位全過程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控制體系。要狠反“四風”、轉變作風,繼續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化安全生產大檢查,加大暗訪暗查力度,掛牌跟蹤督辦隱蔽致災因素。要嚴格落實冬季安全防范措施,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事故是禍,平安是福”,我們要牢記自己的職責與使命,關心安全,關愛生命。因為我們在關愛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關愛著我們。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將安全生產落實到細微的工作中,以安全效益換來公司的發展,社會的和諧進步!
篇3:高中國旗下演講:從我做起 預防為主 讓安全警鐘長鳴
高中國旗下演講:從我做起,預防為主,讓安全警鐘長鳴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榮幸在全國中小學生第19個安全教育日做演講。1996年,國家教委、勞動部、公安部、交通部、鐵道部、國家體委、衛生部聯合發布關于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的通知,確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為全國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日。今年“安全教育日”的主題是:“強化安全意識,提升安全素養”。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從我做起,預防為主,讓安全警鐘長鳴》。
已經遠去的20**年,安全事故頻頻發生,尤其是校園安全事故。小到普通的運動受傷,大到突如其來的踩踏事故,損害了我們的健康,奪取了年輕的生命……一個個意外,一幕幕慘劇,讓我們在扼腕嘆息鮮活生命消亡的同時,也更應該引起我們對校園安全問題的思考。
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校園安全事故已經成為青少年意外死亡的的第一殺手。在我們高中生的身邊,安全隱患無處不在。其中涉及到學生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安全隱患有二十多種,其中包括了食物中毒、體育運動受傷,不按規定用電等等。而調查顯示,這些意外有80%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這些數據足以引起我們的警惕。孩子是家庭的重心,一旦孩子遭受意外,每個家庭都會遭受精神上巨大的痛苦,甚至是面臨著家庭的破碎。這無疑是讓人心痛的。
安全第一,要以預防為主。既然有那樣多的事故可以因有效預防而避免,那么我們為何不從預防做起,維護安全,挽救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身處學校中的我們,享受著學校良好的環境,規范的秩序,有領導和老師關照著我們的安全。而我們也應該從自身做起,做好預防,有充足的安全意識,盡可能使自己遠離危險。比如在進行體育運動之前做好熱身,以防運動過度對身體造成傷害;比如在跑操時保持好間距,以防距離太近而絆倒或踩到其他同學;再比如在學校中不攜帶管制刀具,依照學校的規定安全用電,不私扯電線等等。只有我們每個人都重視安全,維護校園安全,才能把我們的校園建設成真正的和諧校園,安全校園。
總之,安全重于泰山,校園安全問題不容忽視。老師們,同學們,一次次鮮血和生命的代價已經足夠沉重,一件件安全事故,一組組死傷數字,刺痛了眼睛,也理應震動了內心。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在此向大家呼吁:讓我們牢記安全二字,身在校園中,做到事事想安全,時時記安全。我提議,讓我們每個人都爭當“平安校園”的參與者,遵守學校的相關規定和制度,讓我們為構建平安校園而行動起來,增強安全意識,從我做起,預防為主,讓安全警鐘長鳴!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