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高中科興趣活動小組培訓方案
一、目的
為了發展學生的個性品質,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科學素養,促進學生的后續發展能力,促進各學科的教學工作,提升我校的整體辦學水平,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組建學科興趣活動小組,為了便于組織管理,特制訂本方案。
二、學科興趣活動小組的組建
學科興趣活動小組的組建由各科教研組長統籌安排,備課組長具體負責實施,教科室進行管理和協調。
1、輔導員
各備課組長負責選定本學科興趣活動小組的輔導員。要求選用認真負責有能力的科任教師擔任輔導員。
2、輔導對象
備課組長的協調下,輔導員根據學生的自主報名,通過選拔考核確定參加培訓的學生。每個學科興趣活動小組學生在20—30人為宜(輔導員可根據本學科特點自主確定),每個學生只能參加1—2個學科興趣活動小組的培訓。
三、輔導要求
1、有目標
各學科興趣活動小組要根據學科特點和各級各類競賽要求,制訂本學科興趣活動小組的培訓目標,培訓目標中,應該包括基本目標和較高目標。
基本目標: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得優秀成績。
較高目標:
(1)數、理、化、生奧賽在省級以上(含省級)決賽中獲得名次。
(2)高三學生在高考自主招生考試中獲得加分。
(3)學生科技創新作品在縣級以上青少年科技創新作品大賽中獲獎。
2、有計劃
為了實現培訓目標,各學科興趣活動小組要根據本學科特點,制訂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輔導計劃,確保完成各階段的培訓目標。培訓計劃一式三份,交教科室、年級組各一份,自存一份,計劃書的電子文檔交**郵箱。
3、有教材
各科輔導員負責選購1—2種輔導教程作為培訓教材,指導學生購買有關輔導資料。
4、有教案
輔導員每次上培訓課前必須認真備課編寫教案,學期培訓結束后將全期培訓教案統一交年級組備查。
5、有作業
每次輔導后要不知合適的作業,輔導教師要認真進行批閱,學期培訓結束后將全期培訓的學生作業統一交年級組備查。
6、有檢測評估
各學科興趣活動小組要根據學科特點和培訓計劃,分階段進行檢測評估,建立每個參訓學生的學習成長檔案,學期培訓結束后將全期培訓的檢測評估結果統一交年級組備查。
7、有檢查
備課組長要做好檢查落實工作,輔導教師按要求填寫好“E一中學科興趣活動小組輔導登記表”,每次輔導由學生簽名。教科室、年級組進行抽查。
四、補助和獎勵
為了能充分調動輔導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體現多勞多得、獎優獎勤的原則,對輔導教師進行適當的補助和獎勵。
1、補助
每學年初,由學校行政研究確定補助標準。
以學期為單位,缺輔導計劃,免發兩課時補助。缺教案、缺作業批改、缺“輔導登記表”(獲登記表無學生簽名)中的任何一項,免發檔次輔導的補助。缺檢測評估,每次免發免發兩課時補助。
2、獎勵
受訓學生參加各級學科競賽獲獎,對輔導員按照《E一中教育科研工作考核獎罰方案》進行獎勵。受訓學生高考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獲得高考加分資格,按照《E一中教育科研工作考核獎罰方案》獎勵輔導員。
教科室
篇2:實小興趣小組活動制度
> 實驗小學興趣小組活動制度興趣小組是學校活動課程的一部分,旨在培養興趣、發展特長。
1.學校積極利用學校課程資源,開發各種各樣的興趣小組,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項目。
2.興趣小組指導老師由學校有特長的老師擔任,有條件也可外聘。
3.興趣小組每周活動二次,由學生自愿報名參加,一學年只報一個項目。
4.各組應建立學員檔案與考勤制度,精心制定活動計劃,合理、科學地安排好每一次活動內容,提高活動效率,期末做好總結。活動計劃、總結及過程性資料要存檔。
5、每學期元旦或六一舉行興趣小組活動成果匯報。
篇3:X校課外興趣活動管理制度
某校課外興趣活動管理制度
1.學校興趣活動分為校級和年級兩種。校級為提高組,在自愿報名的基礎上擇優選送。年級為活動組,以活躍生活,普及科學知識為主,學校根據情況統一安排。
2.活動內容: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具體可分為五大類:文字類、科技類、藝術類、體衛類、小制作類。
3.活動時間:年級組每周下午4:30~5:30;校級組(隊)在每周四次的課外活動時間內選定兩次;加強組利用雙休日半天進行集中培訓。
4.檢查人員:學校行政領導及部分教師。
5.具體要求:
(1)學期初,各組(隊)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階段性活動計劃,報教導處審批。每次活動要有簡案,檢查組人員要進行不定期抽查。
(2)年級活動組按月進行合理安排。
(3)校級活動組(隊)要參加區級以上的競賽,做到"有賽必參,有獎必爭",使學生在競爭中得到鍛煉。
(4)學期末,各組(隊)輔導教師要寫出活動總結,并組織全校性的觀摩,展示活動成果。
(5)活動效果要與期末質量考核獎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