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中學“新課程改革”競教方案
一、競教宗旨
1、通過舉辦教師教學競教,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平臺,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以賽促教”。
2、促進學校新課程實驗課堂教學改革,優化“學導課堂”教學模式,“以賽促改”。
3、使學校形成濃厚的觀課議課氛圍,調動全校教師優化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以賽促研”。
二、競教規程:
1、競教安排:由教務處、教科室統一組織,分為兩個組:第一組:語、數、外;第二組:理、化、生,政、史、地。
2、競教人員:語、數、外各2名(高初中各一名),理、化、生、政、史、地各1名,共12名教師參加。
3、競教時間:20**年5月15至16日(第一組15日,第二組16日),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4、競教地點:新教學樓多媒體教室
5、競教課題:自選
6、競教要求:
(1)對競教老師的要求:
A、原則上課堂要統一使用多媒體教學。
B、參加競教的教師把教案文本(統一用A4紙打印)發給評委。
(2)對評委的要求:
A、自行調好課準時參加。
B、依據評分標準(見附件),客觀公正給分,集體評課議課。
三、組織機構
1、組長:Z 2、組員:Z 3、評委:待定
四、獎勵:
設一等獎2名,獎金500元;二等獎4名,獎金300元;三等獎6名,獎金100元。
E中學教務處
教科室
篇2:三中新課程改革管理制度
第三初級中學新課程改革管理制度
總體思路:理念先行、機制保障、培訓上崗、課題支撐、教研推動、評價引路、典型示范、總結提高。
一、理念先行
新-輪的課程改革,首先是一場反映時代精神的教育觀念上的革命性改革。新課程秉持的民主、科學、開放的理念,是課程改革的靈魂,包涵著三層意思。
1、倡導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
2、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勇于探究、勤于動手;
3、培養收集信息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所有參與課程改革的領導和教師必須明確上述理念,并用于指導實驗教師,這是這次課改成功的前提和保證。
二、機制保障
做好課程實驗工作,需要制定實施方案,成立相關組織機構,明確職責,分工負責,制定一系列配套措施,應當建章立制,對實驗工作進行指導和規范,以確保課改工作的順利發展。
1、研究制定課程改革實驗方案。
2、制定教學評價與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
三、教師培訓
教師是新課程實施的主力軍,沒有廣大中小學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支持與積極參與,新課程的實驗工作就難以順利、健康進行。
1、堅持“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新課程師資培訓我們將貫穿于新課程實驗的全過程,真正做到“全員培訓,全程培訓,合格上崗”。
2、建立校本培訓制度,立足崗位,采用教后反思、教師論壇、課題研究、教學設計講評(說課評課)等形式提高教師專業發展水平。
3、研究開發新課程師資培訓資源,包括文本資料和網絡教育等遠程教宵資源。組織各種研討會。
四、課題支撐
在實驗過程中,應當堅持把教育科研貫穿于課改的全過程,把課改建立在教育科研基礎上,以課題帶動形式,不斷研究和解決課改實驗中的問題。
1、引導學校和教師進入研究狀態,鼓勵參與實驗的教師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申報具有現實意義的相關課題。
2、著重抓好三個課題研究:
①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學生學習體現“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
②教師教學方式的研究(即轉換教師角色,力求七個轉變)。由重傳授向重發展轉變;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反差性教育轉變;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由單向信息交流向綜合信息交流轉變;由居高臨下向平等融洽轉變;由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
③校本開發研究:立足學校區域實際,形成學校特色。
五、教研推動
面對新課程,教學研究工作要有新思路,要努力開創教研工作的新局面。發揮信息科研外作用,推進課程改革。①變靜態研究為動態研究;②變學科本位研究為跨學科整體研究;③變應試研究為累質研究;④變單純的教的研究為學的研究。建立自下而上的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充分發揮實驗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六、評價引路
改變傳統的“唯分數”評價制度,建立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有利于學校和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多.元性動態評價體系,這是課改實驗的驅動器。
1、教師評價: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評價。
2、學生評價:學習潛能,學習成績(等級)、學習愿望和能力,重過程評價(使用學生成長記錄袋,讓學生、教師家長記錄成長歷程)。
3、課堂評價;設計教學評價表,從教學目標、教學態度、教學過程、教學手段、關注個性發展等方面進行評價。
七、典型示范
課改工作要抓住重點,抓好典型,以點帶面,推動我校課改工作順利實施。發現和培養能體現新課程理念教學的優秀教師。抓好典型示范課: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實踐,各學科要組織體現新課程新理念的優質課,爭取推向全區。
八、總結提高
課改是一項新的工作,一項新的任務,所要做的工作很多,困惑肯定不少,需要我們不斷地總結,在總結中提高。
1、定期、不定期地組織好新課程實施的經驗總結工作會議,肯定成效,研究問題,提出對策。
2、及時表彰在課程改革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以調動教師參與課政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篇3:E中學新課程改革競教方案
E中學“新課程改革”競教方案
一、競教宗旨
1、通過舉辦教師教學競教,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平臺,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以賽促教”。
2、促進學校新課程實驗課堂教學改革,優化“學導課堂”教學模式,“以賽促改”。
3、使學校形成濃厚的觀課議課氛圍,調動全校教師優化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以賽促研”。
二、競教規程:
1、競教安排:由教務處、教科室統一組織,分為兩個組:第一組:語、數、外;第二組:理、化、生,政、史、地。
2、競教人員:語、數、外各2名(高初中各一名),理、化、生、政、史、地各1名,共12名教師參加。
3、競教時間:20**年5月15至16日(第一組15日,第二組16日),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4、競教地點:新教學樓多媒體教室
5、競教課題:自選
6、競教要求:
(1)對競教老師的要求:
A、原則上課堂要統一使用多媒體教學。
B、參加競教的教師把教案文本(統一用A4紙打印)發給評委。
(2)對評委的要求:
A、自行調好課準時參加。
B、依據評分標準(見附件),客觀公正給分,集體評課議課。
三、組織機構
1、組長:Z 2、組員:Z 3、評委:待定
四、獎勵:
設一等獎2名,獎金500元;二等獎4名,獎金300元;三等獎6名,獎金100元。
E中學教務處
教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