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伦理三级-欧美伦理三级在线播放影院-欧美伦理片在线-欧美伦理片在线观看-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物業經理人

安慶市市區集體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安置辦法

2775

  安徽省安慶市人民政府令第80號

  《安慶市市區集體土地與房屋征收補償安置暫行辦法》已經20**年4月22日市人民政府第14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年6月1日起施行。

  市 長:魏曉明

  20**年5月26日

  安慶市市區集體土地與房屋征收補償安置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市區集體土地征收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維護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城市建設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大觀區、迎江區、宜秀區行政區域內(含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安慶高新技術開發區,以下統稱市區)集體土地與房屋征收補償安置(以下簡稱征收安置),適用本辦法。

  國務院、省政府對公路、鐵路、水利、水電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征收安置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市政府統一領導市區征收安置工作。

  各區人民政府、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以下統稱各區)為征收安置實施責任主體,負責組織本級有關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實施轄區內征收安置具體事宜。安慶高新技術開發區征收安置實施工作由大觀區人民政府負責。

  市國土資源局負責統籌管理市區集體土地征收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地上附著物拆遷工作。監察部門負責征收安置工作的監督,審計機關負責征收安置費用的審計監督。

  市發展改革、財政、公安、工商、稅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規劃、建設、房地產、農業、民政、信訪、林業、旅游、土地收儲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協同做好征收安置相關工作。

  第四條 市區執行統一的征收安置政策。各區不得擅自制定標準,或以會議紀要等形式提高或降低征收安置補償、補助、獎勵標準。

  建立征收安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市國土資源局牽頭,各區和有關部門參與,研究解決征收安置工作中的有關問題。

  建立征收安置信息公開制度。市國土資源局負責公開征收安置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及征收安置信息,各區要在門戶網站等有關媒體公開征收安置信息。

  建立征收安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各區負責本轄區內的征收安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并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做出征收、暫緩征收或者不征收的決定。

  第二章 征收安置程序

  第五條 征地報批程序:

  (一)申請征地單位根據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確定擬征地范圍,向市國土資源局申報。

  申請征地單位指各區人民政府、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安慶高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土地收購儲備中心以及公共、公益項目建設單位。

  (二)市國土資源局擬定《征地補償安置途徑告知書》,在擬征地所在的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張貼公告,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方式等,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一般指村民委員會、社區居民委員會)和被征收人。同時將《征地補償安置途徑告知書》有關事項,通知公安、工商、建設、規劃、房地產、農業、林業、旅游等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組織聽證。

  (三)各區會同市國土等有關部門組織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展對擬征收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涉及農業人口以及房屋、青苗等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面積、應當安置人口等進行調查和勘測定界,調查結果須經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所有權人確認,并辦理征收安置補償登記。

  市國土資源局應會同各區核算征地補償費(即征地補償準備金),由申請征地單位按規定預存。

  (四)各區組織相關部門按照征地報批要求準備報批材料,落實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措施。市國土資源局負責編制征地報批材料,報市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后上報審批。

  第六條 征地經依法批準后,按下列程序實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

  (一)自征地批準文件收到之日起15日內,市國土資源局應按《征收土地公告辦法》規定,擬訂《征收土地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并在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以書面形式張貼公告(涉及國家保密規定等特殊情況除外)。

  《征收土地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應報市政府審批。

  (二)當事人對征地補償有爭議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征地補償爭議不影響征地方案的實施。

  (三)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公告之日起,各區應組織有關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核定征地拆遷安置人口數和具體安置對象、養老保障對象,擬定征地補償費用發放名單,辦理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手續,并對房屋拆遷進行“三榜公示、兩級審核”,與被征收人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四)市、區財政部門應在“兩公告”后,根據簽訂的征地補償安置協議和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將征地補償費(含房屋拆遷安置補償款)足額支付到位。

  (五)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收人應當在征地補償費用付清后,30日內交付被征收的土地。拒不交地的,由市國土資源局會同各區責令限期交地。

  被征地當事人對限期交地決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期間不停止限期交地決定的執行,但經行政復議機關決定或者人民法院裁定停止的除外。

  第七條 自《征地補償安置途徑告知書》公告之日起,國土、公安、工商、稅務、建設、規劃、房地產、農業、林業、旅游等部門在擬征地范圍內不得辦理下列手續:

  (一)新批宅基地或其他集體建設用地;

  (二)審批或延續登記改變土地、房屋性質和用途;

  (三)審批新建、改建、擴建房屋或其他建(構)筑物,辦理房屋或土地流轉,核發房屋或土地權屬證書;

  (四)辦理“農家樂”、畜牧水產養殖、設施農業和植樹造林等手續;

  (五)以擬征收安置房屋為經營場所辦理工商、稅務或其他注冊登記手續;

  (六)辦理戶口遷入和分戶(立戶)、子女收養等涉及戶籍、人口變動的手續,但因出生、婚嫁、刑滿釋放、軍人轉業退伍以及應屆大、中專畢業生沒有分配工作或退學回原籍復戶等確需辦理戶口遷入且符合戶口管理規定的除外;

  (七)其他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行為。

  當事人自行實施上述行為或者有關單位、個人違反前款規定擅自辦理手續的,均不得作為補償安置的依據。

  第八條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實行“三榜公示”、“兩級審核”制度。

  (一)征收安置補償登記工作結束后,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將被拆遷人的安置人口、土地、房屋、附屬物的調查摸底、相關證照資料情況、登記認可情況、補償安置面積等情況在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第一榜公示。

  (二)各區對第一榜公示情況進行審核認定后,在被征地所在區進行第二榜公示。

  (三)各區應當在第二榜公示后,按要求將被拆遷房屋拆遷資料送市征收辦公室,由市征收辦公室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在第三榜公示前對擬拆遷房屋情況進行現場抽查,抽查結果為市、區結算依據。

  各區根據二榜公示情況,依據抽查結果,完善擬拆遷房屋情況資料,組織在《安慶晚報》進行第三榜公示。

  第三榜公示結束后,市征收辦公室對三榜公示情況和資料進行復核確認終審。復核確認具體辦法按有關規定進行。

  (四)三榜公示時間均不得少于5個工作日,并公布市、區兩級征收安置審核機構及監察機關監督電話,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被拆遷人要求復查的,應當在公示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提出,各區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3日內組織復查,并將復查結果告知申請人。

  第三章 征地補償安置

  第九條 征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房屋及其他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實行統一預存,統一撥付,專戶管理,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第十條 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按照省政府公布的標準執行。

  青苗補償費、房屋及其他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標準按照市政府公布的標準執行。

  第十一條 征地補償費按以下規定支付:

  屬補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屬補償被征地農民的,支付到被征地農民個人賬戶。

  (一)土地補償費的70%和安置補助費的全部撥付到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到被征地農民個人賬戶;

  (二)土地補償費的30%按有關規定繳入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統籌基金專戶;

  (三)青苗補償費、房屋及其他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歸所有權人所有。

  (四)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要定期將征地補償費收支和分配情況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公開。

  建立征地補償資金督察制度。由市國土資源局牽頭,會同監察、審計等部門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收支和分配情況進行督察,對督察中發現的問題,相關部門要及時督促整改查處。

  第十二條 實行多途徑安置,除對被征地農民采取貨幣安置和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安置外,鼓勵各區因地制宜采取農業安置、集中安置、就業安置、留地安置方式,確保被征地農民長遠收益。

  第十三條 被征地后失去全部耕地或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以戶為單位)且已安置的,公安部門應及時為被征地農民辦理戶口“農轉非”。符合撤村建居條件的,經依法批準后實施撤村建居。

  已經由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的人員在就業、社會保障、就學、居住等方面,與市區城鎮居民享受同等權利,承擔同等義務。

  第十四條 被征地農民轉戶后,納入城鎮就業服務體系。

  各區和市直相關部門應當積極采取措施,鼓勵引導各類企事業單位、社區吸納被征地農民就業,支持被征地農民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督促指導用地單位優先安置被征地農民就業。

  第四章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

  第十五條 被拆遷房屋性質、用途和補償建筑面積等有關情況,以被拆遷房屋的土地使用權證、房地產所有權證等有效房地產權屬證明,或者市、區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按照土地、城鄉規劃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核發的原始用地、建房批準文件為依據確認。

  第十六條 被拆遷房屋沒有第十五條規定的房地產權屬證明或者用地、建房批準文件的,但在1993年11日1日國務院《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實施前建成的(不含1993年11月1日后翻、擴、改建增加的面積),經被拆遷房屋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村委會(社居委)兩級證明并公示無異議后,對其予以認可,據實認定補償建筑面積。

  第十七條 拆遷下列建筑物、構筑物,不予補償:

  (一)違法用地或者違法建設的;

  (二)臨時建筑超過批準期限,或者雖未明確使用期限但已經使用2年以上的;

  (三)不符合第十五條和第十六條認可條件的。

  對未超過規劃部門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按工程造價結合剩余年限一次性給予適當貨幣補償。

  第十八條 拆遷住宅房屋,在確認的補償建筑面積內,按照被拆遷戶應當安置人口計算,按下列方式和標準給予補償安置:

  (一)被拆遷戶人均房屋建筑面積40平方米以內(含40平方米)的部分實行房屋產權調換,其中人均房屋建筑面積不足40平方米的,不足部分由被拆遷戶按每平方米400元購置補足。被拆遷戶選擇貨幣補償的,按照確認的實際建筑面積給予補償(標準見附表1、3)。

  (二)被拆遷戶人均房屋建筑面積40平方米以上的部分實行貨幣補償(標準見附表1、3)。

  (三)被拆遷戶可在不擴大應安置面積(即按上述政策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面積)的情況下,選擇安置戶型。以高層房屋(房屋總層數超過7層)安置7層以下(含7層)被征收房屋的,無償增加12%比例的安置面積。

  (四)因自然套戶型或提供的安置房屋超過應安置面積的,對每戶超出的建筑面積在10平方米以內的部分,可按被拆遷地段對應的人均40平方米以內的貨幣補償標準購置(標準見附表1、3)。超出10平方米以上的部分按市場價購置。

  (五)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征收土地公告》公告之日前已經離婚尚未再婚的,可按本地段對應的人均40平方米以內的貨幣補償標準增購20平方米(標準見附表1、3)。

  第十九條 被拆遷的單位及企業生產、經營、辦公等非住宅房屋,按其在《征收土地公告》公告之日兩年前取得法定執業證照載明生產經營范圍和確認的補償建筑面積等,實行貨幣補償(補償標準見附表2、3),不予安置。同時,按確認的補償建筑面積,每平方米100元給予一次性停產停業損失補償。

  利用住宅房屋,進行生產經營的,按住宅認定和補償。其中在《征收土地公告》公告之日兩年前取得法定執業證照,并連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對其實際用于生產經營的建筑面積,按每平方米100元給予一次性停業損失補償。

  第二十條 拆除應予補償房屋的附屬物、構筑物,給予貨幣補償。

  拆除住宅電話、網絡、有線電視、煤氣、主水電表等配套設施、設備,按照有關遷移安裝費標準給予貨幣補償(在安置房中給予恢復的不另行補償)。

  第二十一條 住宅房屋的搬遷補助費按應當安置人口每人200元給予補償,被拆遷戶應當安置人口不超過2人的按500元/戶給予補償。實行房屋產權調換不能一次性安置,需要往返搬遷的,應當按上述標準再次補償搬遷補助費。

  非住宅房屋的搬遷補助費標準按附表2執行。

  第二十二條 實行產權調換,建多層房屋安置的,過渡期限不超過18個月;建高層房屋安置的,過渡期限不超過36個月。過渡期限的計算,自被拆遷戶搬遷交房之日起,至拆遷人提供安置房屋之日止。

  住宅房屋的被拆遷戶自行解決過渡房的,在規定的過渡期限內,按應當安置人口每人每月200元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被拆遷戶應當安置人口不超過2人的按450元/月·戶給予補償。逾期安置的,自逾期之日起,逾期時間在12個月內的時間段,臨時安置補助費按規定標準的50%增補,逾期時間超過12個月的時間段,臨時安置補助費按規定標準的100%增補。每半年支付一次。

  第二十三條 住宅房屋全部實行貨幣補償的,臨時安置補助費按4個月一次性計發。

  第二十四條 拆遷住宅房屋及單位、企業生產、經營、辦公等非住宅房屋,在規定的期限內搬遷交房的,由各區按照規定給予獎勵。

  第二十五條 被征地范圍內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并承擔農業義務的在籍常住人口,包括在籍子女、合法婚姻的婚入人員以及戶口未遷出且在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婚出人員為應當安置人口。被拆遷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也可計入應當安置人口:

  (一)經縣級(含)以上人民政府批準落戶且依法建住宅的;

  (二)戶口原在拆遷地,現在部隊服現役的義務兵和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士官(含其非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作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三)戶口原在拆遷地,現在校就讀的學生;

  (四)戶口原在拆遷地,現在監獄服刑的人員(含其非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作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五)戶口原在拆遷地,農轉非后仍在被拆遷房屋常住生活的(含其非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作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六)戶口原在拆遷地,因征地、就業等原因遷出,現在市區企業工作,但仍在被拆遷房屋常住生活的(含其非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作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七)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被拆遷房屋常住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八)其他需要確認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計入應當安置人口:

  1.寄住、寄養、寄讀以及空掛戶口的;

  2.另有宅基地、福利性房屋或已享受住房福利(指在本市范圍內行政、事業、國有企業單位人員享受公積金3年以上)的;

  3.已經得到征地拆遷補償安置的;

  4.其他不符合拆遷補償安置人口認定條件的。

  第二十六條 符


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安置人口,1人可以按2人計算應當安置人口:

  (一)已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未婚獨生子女;

  (二)無法定贍養人的鰥寡老人(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

  (三)父母雙亡的未婚孤兒孤女;

  (四)本集體經濟組織喪偶后未再婚人員;

  (五)本集體經濟組織達法定婚齡(男年滿22周歲、女年滿20周歲)未婚人員;

  (六)本集體經濟組織符合生育政策規定的待產孕婦。

  符合安置條件的家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家庭應當安置人口可增加1 人計算:

  1.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未達法定婚齡子女的;

  2.依法結婚未生育的;

  3.因故失去子女家庭,且未再生育或者未收養子女,現無子女的。

  第二十七條 依法建設、取得的歷史祖遺房屋,按照本辦法認定條件沒有應當安置人口的,可依據相關法定證件等有效證明,對其可最高按3人計算應當安置人口,予以貨幣補償。

  第二十八條 應當安置人口以《征收土地公告》公告之日為基準日,依據公安部門核準的戶口認證資料計算。拆遷過程中自然增長的人口應予以認證。

  住宅房屋被分期拆遷或者被兩個以上項目拆遷的,已享受征地拆遷安置政策的人員不得重復享受。

  第二十九條 公安部門要會同各區、市國土資源局建立人口及拆遷補償安置信息登記系統,對被拆遷范圍補償應當安置人口以及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信息進行匯總,并動態更新,有關部門要實行信息共享,防止和杜絕拆遷安置過程中重復補償安置和易地違法建設等行為。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條 被征收安置人提供虛假、偽造的房屋、土地、戶籍等證明,騙取征地補償費的,經調查屬實后,簽訂的征收安置補償協議無效,依法追回已經發放的征地補償費,并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第三十一條 有關管理部門、組織以及個人出具虛假證明或者違規辦理用地、建房、戶口遷移等批準手續,經調查屬實,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第三十二條 征收安置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弄虛作假、擅自擴大征收安置補償范圍、提高征收安置補償補助標準的,經調查屬實,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由市國土資源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自20**年6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本辦法施行前,已實施征地的,仍按照原規定執行。本辦法施行前,雖已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但尚未實施征地的,按照本辦法施行。本市已出臺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

  附表1

  住宅房屋拆遷貨幣補償標準表

  被拆遷房屋區域編號

  人均40 m2內部分(元/m2)

  人均40 m2—60 m2部分(元/m2)

  人均60 m2以上部分(元/m2)

  框架結構 磚混結構 磚木結構 其他結構 框架、磚混、磚木結構 其他結構

  1 2480 710 550 470 240元以下 350元 240元以下

  2 2420 3 2360 4 2300

  附表2

  非住宅房屋拆遷貨幣補償標準表

  房 屋 類 別 被拆遷房屋區域編號

  框架結構(元/m2) 磚混結構(元/ m2)

  磚木結構(元/ m2) 其他結構(元/ m2)

  生產、辦公等用房及 二層以上營業用房

  1-4 710 550 470 240元 以下 單層或底層 營業用房

  1 1200 2 1150 3 1100 4 1050

  說明:生產、經營、辦公用房(不含利用住宅進行生產、經營、辦公的房屋),搬遷補助費按補償建筑面積每平方米10元計算;需要搬遷的重型設備或物品較多的,搬遷補助費標準視情給予適當增加。

  附表3

  住宅和非住宅房屋區域分布說明表

  編號 行政區域范圍

  1 迎江區龍獅橋鄉;宜秀區大橋街道圣埠村、芭茅巷社區。

  2 大觀區十里鋪鄉;宜秀區大橋街道其他村(社區);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

  3 迎江區長風鄉、老峰鎮;宜秀區楊橋鎮、大龍山鎮、白澤湖鄉。

  4 其他地區。

篇2:湘西自治州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辦法

湖南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第一條 為加強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維護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和其他權利人(以下簡稱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結合我州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州行政區域內因建設征收、征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涉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適用本辦法。
國務院、省人民政府對鐵路、公路、機場、水利水電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另行制定安置補償辦法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的監督管理,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具體實施,征地拆遷機構負責具體事務性工作。
發展和改革、建設、規劃、財政、農業、林業、水利、環保、審計、物價、勞動和社會保障、民政、農村經營管理、蔬菜管理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予以配合。
第四條 對于擬征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在土地調查紅線確定后,征地方案依法報批10個工作日之前,縣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發布征地前告知書,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在擬征地的所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予以告知(來自:m.dewk.cn),并認真聽取有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拆遷人的意見。
第五條 征地方案批準后,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準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在被征地所在的鄉鎮、街道和村組、社區發布征地公告,將批準征地的機關、文號、時間、范圍和所有權人、用途、位置、面積、地類、補償標準、人員安置方式、社會保障、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期限及地點予以公示,并組織落實。
第六條 自征地公告發布之日起1年內,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書面通知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征地范圍內暫停辦理下列手續:
(一)新批宅基地和其他建設用地,改變土地用途、土地轉讓及土地登記發證;
(二)審批改建、擴建房屋;
(三)戶口的遷入和分戶,但因出生、婚嫁、軍人復員轉退或大中專院校學生畢業等確需辦理戶口遷入和分戶的除外;
(四)辦理工商營業執照;
(五)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手續,但土地承包經營合同到期的除外;
(六)特種養殖證;
(七)其他有礙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的手續。
在此期間,除州、縣市人民政府批準外,其他任何部門擅自辦理的有關手續,不能作為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依據。因擅自辦理有關手續給他人造成損失的,由相關責任單位或責任人自行負責。
第七條 征地公告發布后,被拆遷人按照公告的要求執土地權屬證書、房屋產權證書(沒

有辦理房屋產權證的,可執鄉鎮人民政府的權屬證明文件)、相關證明文件到指定地點辦理征地拆遷補償登記手續。
國土資源部門組織征地拆遷機構對擬征地上的建(構)筑物面積、數量等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與擬被拆遷房屋的相關權利人依法依規共同確認(來自:m.dewk.cn),并在確認書上簽字蓋章。
被拆遷人不配合調查或不簽字蓋章的,征地拆遷機構可采取照相、攝像等方式取證,并將取證結果予以公證。確認或取證結果(包括文字、表格、有關數據、現場照相及攝像資料、相關證明材料等)作為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依據。
第八條 州、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征用土地公告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10號)的有關規定,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天內,以被征用土地的使用權人為單位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
第九條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的或者要求舉行聽證會的,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州、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
第十條 州、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研究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見。對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會。確需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進行修改。
第十一條 國土資源部門或征地拆遷機構可以與被拆遷人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該協議作為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依據。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符合第十條規定,被拆遷人拒不簽訂協議,不在規定期限內騰地的,經依法補償后,國土資源部門可以責令限期騰地;被拆遷人逾期不騰地的,由國土資源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二條 住宅房屋的拆遷補償,按照本辦法附表1、附表2、附表3的規定執行。
拆遷房屋的權屬、面積、結構、使用性質、建筑年限等的認定,均以土地使用權證、房屋產權證或其他合法證明為依據。
下列建筑物及附著物不予補償:
(一)征地公告后新增的建(構)筑物及搶插搶栽的林果苗木;
(二)違法違章建(構)筑物;
(三)已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構)筑物。
第十三條 房屋(包括住宅和集體企業、個人生產經營用房)拆遷安置包括統規自建、自拆自建等方式。
征地拆遷單位負責按照《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規定的標準安排重建用地。達到分戶條件的,分別安排重建用地。
采用自拆自建方式進行安置的,原則上由征地拆遷單位負責安排與被拆遷合法房屋底層占地面積相等的重建用地,但宅基地面積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十四條 拆遷房屋應當支付搬遷補助費;需要過渡的,支付房屋過渡補助費,并付給兩次搬遷補助費。
拆遷集體企業、個人生產經營用房的,除按相應等級房屋進行補償外,另

按房屋總價款(包括設施)的60%補償停產停業損失,并補償有關設備拆除、安裝、搬運的實際費用。
搬遷集體企業其他用房的,按相應等級房屋標準的30%補償停產停業損失。
集體企業或個人房屋性質的認定以房屋產權證、土地使用證確定的用途為依據,且被拆遷人持有有效的營業執照,否則按一般居住性用房給予補償。
第十五條 被拆遷人利用住宅房屋從事生產經營性活動的,辦理了營業執照且實際生產經營達半年以上的,生產經營性房屋補償按照第十四條執行。
第十六條 州、縣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拆遷補償安置過程進行監督和指導。
財政、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被拆遷人的社會保障資金實施調控和管理,對被拆遷人進行再就業和勞動技能培訓。
農經、監察、審計等部門應當對拆遷補償費用支出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和審計,確保補償資金不被挪用。
第十七條 相關職能部門不按本辦法規定履行職責,由同級人民政府或上級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追究主管責任人和其他責任人的行政責任,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置;造成被拆遷人經濟損失的,依法給予賠償。
第十八條 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被拆遷人的拆遷補償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的,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使用國有農用地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以及鄉鎮企業使用集體土地,涉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批準之日起實施,其他有關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安置的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本辦法實施之前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已獲得批準并已依法發布土地安置方案公告的,征地補償安置按原規定辦理;尚未發布的,或者土地補償安置方案發布后3個月內未補償到位的,按本辦法執行

篇3:郴州市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辦法

湖南省郴州市人民政府
郴政發〔20**〕5號
二○○九年三月一日
第一條 為加強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以下簡稱“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維護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各項建設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因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需要對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及附屬設施進行拆遷補償和安置的,適用本辦法,國家和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本辦法所稱被拆遷人,是指在征地中被拆遷房屋及其附屬設施的所有權人。
第三條 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全市范圍內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并具體負責組織實施蘇仙區、北湖區行政區域內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
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
第四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加強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的領導,發改、財政、法制、監察、農經、民政、勞動保障、物價、建設、規劃、房產、公安、統計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助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相關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應當配合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并負責做好被拆遷人的思想工作。
各級財政應當安排鄉鎮、村必要的征地拆遷工作經費,保障征地拆遷工作的順利開展。對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五條 市、縣市人民政府在將擬征地項目依法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核或審批前,市、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發布擬征地公告(來自:m.dewk.cn),或者以擬征地告知書的形式送達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征地告知后,應對征地范圍內擬拆遷的房屋及附屬設施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由被拆遷人共同確認,并在確認書上簽字蓋章。被拆遷人拒不簽字蓋章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可以采取照像、攝像等方式取證,并將取證結果予以公證,作為實施拆遷補償安置的依據。
征地告知后,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不得在擬征地范圍內搶建、突擊裝修建(構)筑物,搶栽、搶種農作物、林木、花卉或改變土地用途。搶建的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 精品久久久久不卡无毒 | 欧美日韩一 | 亚洲综合亚洲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日本 |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 | 午夜性爽快免费视频播放 | 欧美a在线 |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 国产舐足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香蕉精品视频 | 亚洲影院中文字幕 | 黄色一级片在线看 | 久久久青青久久国产精品 | 日韩一区二区三 | 久久亚洲精品tv | 亚洲中文字幕特级毛片 | 中文字幕一二区 | 黄色三级毛片 | 日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欧美三级超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91 | 日韩在线精品 | 在线视频亚洲一区 | 性感美女一级毛片 | 成人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99视频在线免费 |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精品66 | 免费看91毛片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视频 | www.黄色大片| 天堂在线亚洲 |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 一级毛片私人影院免费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能在线观看的一区二区三区 | 日一区二区 | 美国一级特a黄 |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99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