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學習心得匯編二
心得一:我學會了怎么運用NLP
“舉一個例子:我最近看到女兒的語文試卷:82分,以前我會很自動地問她班上有多少打100分的,有多少90分以上的等,然后盯著那些錯誤的地方問她為什么會做錯,今后再怎么做才能考100分,孩子往往是情緒低落,對我也是應付多于真正想改變。這次我改變了,我先看著試卷肯定她做對的地方,然后問她:如何做下次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孩子在得到我肯定后,情緒高漲,然后很快就告訴我很多可以提高改善的地方,如上課認真聽講,作業認真做等等,全部是她自己講!我只要在一旁肯定和支持她就可以,整個過程是非常融洽和快樂的。”
曾瑩女士興奮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變化。
“我學習NLP之后回到工作中,在處理同事沖突中覺得非常有效。比如說上周,同事甲提出產品質量問題,他沒學過NLP,提出的態度非常尖銳,讓相關同事不爽,大家都知道,如果同事之間鬧情緒,就會影響項目的推進,如果長期得不到正確處理,就導致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喪失。作為老板,我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我運用張博士教的NLP回應與建議,情緒同步,位置感知,認識正面動機,一層一層的去和同事們溝通,我肯定了同事甲的正面動機是讓公司的產品質量得到保障,同時也讓他看到還有更多更好的溝通方式,如果他得以改善,將來會更值錢,有更大的發展。在整個過程中,大家很快就能夠跳出問題框架,方向一致,就效果框架里達成共識,找到很多建設性的辦法。這是非常好的!如果我們每個領導都學會這些簡單但又非常有效的方法,真的能幫到企業。”惠州吳斌先生是一位企業家,此次廣州出差。
我這次學習之后,并沒有像以往一樣跟我老婆說很多,而是選擇了做給她看。我在家中的溝通中表現得主動、專注,要我做的事情,不需要她講,自己主動去做好。她看了,對我說:老公,發現你這次學習回來好像不一樣了!張博士說:NLP講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所以我就做出效果來,哈,卻是比說道理要有效得多。
副班長尹玉龍先生總是“行”在前面。
殷亞妮同學在分享時,介紹了自己的改變,同時也表示了自己的擔心:會不會一段時間后“舊習難改,回到原地”,怎么辦呢?!同學們不約而同地說:那就多來參加這樣的同學聚會和分享。在副班長的提議下,成立廣州區NLP同學聯誼會,今后定期聚會,溫習和交流,把NLP理念、方法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天,經過不斷的強化與調整,讓自己擁有一個真正獲得幸福生活的“思維藍圖”。
同樣,世界沒有變。只是當我們學習了NLP,有了一雙敏銳的慧眼,再來看世界時,發現:世界美麗了。那是因你而美麗!
心得二、生命不息,戰斗不止
那段歲月或許是貧窮的,那段時光或許是緊張而焦灼的,但精神卻是鮮亮的,斗志卻是昂揚的。至今回味起來你都能清晰而激動地感受到生命的那份能量,感受到生命的真實與活力。感受到生命的勃勃生機與酣暢淋漓……
若干年后,您有自己的事業、家庭,您忙于應酬,工作,您嘗試了山珍海味,住進了豪華別墅。衣著光鮮,香車美女,觥籌交錯,燈紅酒綠中您是否突然有一種踏空的感覺:我的激情呢?
記得某作家曾說言:所謂“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約翰?克利斯朵夫這樣說過,“上當受騙并不可怕,挫折失敗也不可怕,被人誤解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斗爭的勇氣,從而根本上失去了實現生命價值的機會。“我很難想象沒有激情的世界,更難理解沒有激情的生命。沒有了激情,世界會不會象一潭死水寂寥無聲?沒有了激情,生命會不會象行尸走肉木訥前行?如果生命沒有激情,人生還會有什么意義?沒有激情的人生一定是沒有理想,沒有目標的人生!
“我很困惑,我是搞技術出身。但如何帶動我的團隊團結一心,共同克服困難創造一番事業,我現在越來越趕到力不從心了。開會時說的東西,大家表面上在聽,實際上沒有多少人真的聽進去,我也感覺輕飄飄的。感覺還是那些老調調,有時侯自己都覺得說得沒意思。所以我也很怕開會,很怕搞動員之類的“李學員的真誠表白引來陣陣掌聲,似乎表達了很多人的心聲。
“生命激情沒有了!危機也開始了!“戴老師指出,“獅子統率的羊群,完全可以打敗羊統帥的獅子群。你們都是企業的老板,是企業的靈魂,靈魂沒了激情,企業還有生機嗎?拿破侖說過:
無論什么樣的戰斗中,多么勇敢的士兵,在一番全力奮戰之后,都有逃亡的念頭,這樣的恐懼,是因為缺乏自信。因此,只要稍微使他們擁有動機、目標,給他們機會,就能使他們獲得自信,甚至讓士兵們感到新生。
做企業是持久戰,每天,您的團隊都需要您來鼓舞士氣。
“我是來自佛山億動公司的總經理,因工作需要,在公司經常要組織一些重要會議,可是我明顯能感受到我的會議效果并不好,時間長而且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時候我說出來的話并沒有達到我要的效果,所以我這次來的目的是希望能跟戴老師學習演講技巧,學習怎么把情緒靈活調動起來,讓我的演講更生動更副有感染力。“饒同學第一天分享的時候說到。
我們不一定要歇斯底里、聲嘶力竭地去喊空洞口號,那顯得更假,更虛弱。生命是可以過得很激情的,是可以很真實的激情,很平靜的激情。激情源自我們對自己的事業宗教般的信仰,它源源不斷地生產火一般的熱情與執著,而這些足以融化一切艱難困苦,足以讓你的企業或事業星星之火,燎原全國。那種生命狀態會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她是真誠的,是一種真實的人性流露。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只是我們和那份感受隔離得太久了“老板,你還像個人嗎?
戴老師說:1956年美國心理學家佐治?米拉經過研究后發現溝通的效果來自文字的只不過占7%,來自聲調占38%,而來自身體動作、表情就占了55%,而聲調、表情、動作全部都是我們內部情緒的表達。
你還有情緒嗎?你認識情緒嗎?是你控制著情緒,還是情緒控制著你?
課程中他列出八大常用情緒:憤怒、興奮、不關心、神秘、驚恐、不耐煩、緊張和失望,戴老師告訴我們情緒本身不是問題,而只是一個訊號,每個情緒的背后都有一份很強大的力量,比如興奮是持續的力量、憤怒是戰斗的力量、驚恐是自我保護的力量等等。如果我們對這些情緒是陌生的話,也說明我們的生命異化已經很嚴重了。那些情緒構成了我們真實的生命體驗。情緒是力量,隔離的了情緒,也就隔離的生命,成為一個活著的軀殼。戴老師告訴我們:一個演講者真正牽動觀眾內心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聲調、身體語言和所代表的情感做出的效果。沒有情感或者情感不足的說話,就像機械或冷冰冰的工具,做不出推動力量。
有的看官也許會說:表現這些情緒不是小菜一碟嗎?
你完全搞錯了!那只是你大腦膚淺的“以為“!
戴老師有一套心理學的標準,您甭想“蒙混過關“!課程中,很多老板根本無法表現出真正的興奮、神秘……,他們做出每個表情都差不多,你看到的更多是一種麻木的狀態。長期生活在名利計算中的我們,感受已經塵封已久了……
當助教們施展渾身解數幫助學員們表現出他們心底那份鮮活的情緒時,那種觸動就好像是一個生命在“重生“。是拌著汗水、淚水,吶喊與呼號,激動與感動……
陽光總在風雨后,經過八大情緒洗禮后的每一個生命,都顯得那么真實而鮮活。當他們在此站到講臺上,還未開口,大家已經開始了接納與聆聽……
因為,我們都喜歡真實的生命。
讓表達更精彩
接下來的時間里,戴老師開始教授如何理清要表達的內容,如何運用腦圖幫助我們條理化思路,如何寫一篇人們愛聽的演講稿,如何關注整個場域,如何著裝,如何優化儀態等等技巧層面的學習。
收獲的,不只是演講
“小的時候,媽媽對我管教很嚴。對她我有一份深深的恐懼和憤怒。我已經五年沒回家,這次感謝戴老師幫我做了處理,我釋放了,我也認識到了媽媽的良苦用心,課程結束后,我要回家看看我媽媽。“鐘先生在課程結束后說……祝福鐘媽媽,演講課程中,她的兒子回來了……
心得三:當和尚遇到鉆石
——由《當和尚遇上鉆石》一書作者、世界最大的鉆石公司創辦人之一的麥克爾·羅奇演講分享
據了解,羅奇曾以優異成績自普林斯頓大學畢業,讀書期間曾前往美國白宮接受由總統親自頒發的總統學術獎章。經歷家庭變故后進入西藏潛習佛教22年,獲得了格西(佛學博士)學位。出山后憑銀行借貸的5萬美元起家,將虧損嚴重的美國安鼎國際鉆石公司,扭轉為年營業額2億美元的國際一流鉆石公司。此次羅奇接受中國NLP學院的邀請,首次來中國演講。羅奇結合自身經歷、佛學與商業,向觀眾講述佛學中的商道。
筆者有幸參與課程,現在讀者分享:
自述:從“超級笨蛋”到“鉆石王老五”
課程開始羅奇和妻子,彈了一曲充滿靈性的音樂,曼妙動聽。接著他興致勃勃地訴說學佛經歷,自述道,雖然自己的讀大學表現還不錯,但對于佛法的領悟不能強。在修習格西(佛學博士)的初期,甚至常常被上師罵作“笨蛋”“大級笨蛋”。由于不懈努力,終于學有所成。后來在老師的指示下,出山傳佛學,第一步是——到美國紐約創業。
出發前老師給了他一個“商業計劃書”——一本破舊的《金剛經》。老師強調,所有的秘笈都在里面。
羅奇專心研讀《金剛經》,悟出了很多經商和處世方法如“種子的學問”。他不自覺地將其應用到企業管理中,一不小心竟大獲成功。
筆者深為吃驚,一部在中國備受冷落的宗教小書竟被一老外挖出“鉆石”!羅奇究竟悟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金剛經》或者說佛學,在如今的商業社會里對我們有何啟發?
帶著這些疑問,筆者一路探尋……
方法:欲成功,先播種
羅奇說,財富其實很簡單,關鍵在于“種子”。古代聰明的農夫,無意間采集到稻谷后并沒有將它們全部吃完,而是留一部分出來,以作下期的耕種。一切的事物都由“種子”發展而來,小到會場、大樓,大到整個廣州,莫不如此。
想要得到,必先付出。羅奇說,金錢也是一樣,金錢也可以播種。把錢投入股市,存進銀行或者進行風險投資,如此保險嗎?羅奇否定道,股市跌漲無常,銀行破產也是常事,風險投資更不必說。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羅奇說,把錢存到別人的身上(翻譯幽默地將其譯為“存進人民銀行”,全場大笑)。
有位聽眾問道,這么說我把錢隨便扔給路上身強力壯的乞丐也可以了?羅奇笑著說,種子并不是撒到哪都能發芽,比如扔到地板上可以嗎?顯然不行。我們要種得有方法,有技巧。
錢也要花得有方法。股神巴菲特曾請比爾蓋茨“花掉”一大筆錢——錢捐給比爾蓋茨基金會,讓其捐給有需要的人。因為他知道,賺錢自己是專家,花錢方面卻比不上比爾蓋茨,不如請之代勞。
佛有業力之說,通對不斷地授“業”積福,每個人都將有自己的福報。如此,為他人花錢其實也是另一種投資。因為人在做,天在看,成功乃是必然。
佛教有講:要有福報,須先種“福田”。這不是什么玄秘高深的道理,這是宇宙普遍的因果律。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只有將善緣重在眾生的心田里,才可能真正讓我們逢兇化吉,過上恬靜幸福的日子。
種子:深入肌肉的“銘印”
筆者看過《當和尚遇到鉆石》一書,種子,羅奇在其書中往往寫作“銘印”,銘印與人的思想(意)、語言(語)、行為(身)的結果有關。打個比方,你是否慶幸自己做了某件事,是否愿意再做一次,你是否執著于它?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無論是作惡還是行善,銘印的作用都會因此而強烈。
我們的內心如同一張非常敏感的底片,無論我們拍攝了什么,善待自己或者他人,都會在底片上留下影像(在心中留下銘印),“如同一只鴿子或一匹狼走過剛剛下了新雪的雪地上所遺留下來的痕跡”。而這些銘印將形成我們的習慣和潛意識,進而影響大腦和行為。
銘印深入人的肌肉,讓人無意識地行動。銘印使行動與知覺一致,身心一致地追求幸福,讓成功順其自然。
佛教講:我們的色身形形色色,它好像就是世界恩怨情仇的“主人”。只是有人演繹得精彩紛呈,有人演繹的卑鄙齷齪,更多人則表現得庸庸碌碌。NLP講每個人都具備成功快樂的資源,佛教的表述為“何期自性,人本具足”。我們每個人意識和潛意識深處,都有很多的“種子”或“銘印”,只是這些種子的“質量”有差別而已。“種子的質量”的差別,就導致了每個人生絕然不同的演繹。
聽眾:我想起了NLP……
張明說:種子好像有點像NLP中的信念價值感系統,像“思想藍圖”。播好的種子,就像有更好的信念價值感系統。當然,麥克?羅奇講的“種子”
或“銘印”的內涵比信念價值觀更加寬廣和豐富,或許效果也更好。
NLP是對人類主觀經驗的研究。更直白地說,NLP是一種思想的技巧,是我們用語言來改變身心狀態的具體方法。它的創造人找到一些卓越的人,研究他們有一些怎樣的程序,總結起來,然后教給其它人。并相信,其它人如果能掌握這些程序,也可以獲致成功。
NLP通過語言技巧包括框架和心錨直達人的潛意識和身心狀態,這些將形成我們內心的銘印,讓我們無意識地采取行動,這個學問也同樣改變了很多人。
有一種說法:今天的現狀,是三年前所作選擇的結果;今天的選擇,將會決定三年后的你。佛教中有八萬四千法門,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合適與否。
心得四:外語
話說,有這么一只小老鼠,自它出生開始,就從沒離開過家,媽媽每天都會從外面給他帶很多好吃的回來,就這樣,它無憂無慮的生活了好多年。直到有一天,它突然意識到老待在家里其實無聊透了,應該去外面走走。于是它對媽媽說:“媽媽,我能不能跟你去外面玩兒啊?“媽媽說:“當然可以啦,我們明天就可以一起出去。“第二天,小老鼠換上它最漂亮的衣服和媽媽一起興奮的走出了家門。外面的世界好精彩啊,有好多的果醬和奶酪,不知不覺間,它發現自己被一大片陰影罩住了,抬頭一看,哇!龐然大物啊!“媽媽!媽媽!這是什么啊?“小老鼠用已經顫抖的聲音喊道。“孩子!快跑!“媽媽大聲叫道。小老鼠來不及多想,和媽媽迅速跑到一個桌子后面藏了起來。
小老鼠:那是什么東西啊?
鼠媽媽:噓……那是大花貓,我們的天敵!
小老鼠:那怎么辦啊?
鼠媽媽:沒事兒,看媽媽的!
“汪!汪汪!汪汪汪!“鼠媽媽叫道,好奇怪,大花貓聽到這個聲音之后竟一溜煙兒撒丫子跑了。這時,鼠媽媽轉過頭來語重心長的對小老鼠說:“孩子,掌握一門外語是多么的重要啊!“張博士說:“我們知道,掌握法語可以法國人溝通,掌握德語可以和德國人溝通,掌握非洲土著的語言可以和非洲土著溝通,那么,掌握哪一門語言才能和全世界的人溝通呢?“NLP從破解成功人士的語言及思維模式入手,獨創性地對他們的思維模式進行解碼后,發現了人類思想、情緒和行為背后的規律,并將其歸結為一套可復制可模仿的程式。美國科羅拉多政府曾給出了一個貼切的定義:NLP是關于人類行為和溝通程序的一套詳細可行的模式。
更難能可貴的是,它不是一套學者們用來清談的理論,而是可應用到現實生活各個層面的方法論。它被譽為現代心理學最具學科綜合性,最具神奇效力,也是最具發展前景的應用成果。有人說NLP是成功學,正確的解釋是,成功學只是它的冰山一角,它背后有著更深刻的腦神經學及心理學基礎。
你說,掌握了NLP是不是就掌握了世界通用的語言呢?
心得四:生命誰在遙控?
“你打算怎樣用NLP幾分鐘贏得一個客戶?““首先是觀察,看他的衣著打扮、辦公室布置等等,推測他的愛好與需求,了解了需求,就能用NLP教授的方法來有效的溝通,銷售的重點是在溝通……“明偉越說越是興奮,仿佛是發現了新天地,視野隨之開闊的感覺,讓我也不禁隨著他的情緒高興起來。
生命,誰在遙控
我們人生中一個普遍的程序是:追求快樂,逃避痛苦。所以每個人手中都握著一個遙控器,我們都希望快樂可以長久些,而困難痛苦可以短暫一些。然而人生就在我們對未來不斷希翼、對當下不斷忽略中一刻不停的流逝。
英國十八世紀文豪JosephAddison說:“當我看到偉人的墓志銘時,我所有內心的嫉妒都消失無從。當我看到世上那些以美麗著稱的人的墓碑時,我心里的欲念全無。當我看到聰明的人與和他自己聰明才智相當的對手并肩躺在墓地時,我為那些微不足道的競爭感覺悲傷與震驚。當我看到那些數百年前名人的墓碑時,我想到我們都如此短暫“。
短暫的人生里,什么是最重要的?就像電影《萬能遙控器》中說:“家庭是第一位的“。當你在NLP的課堂上學習了眾多技巧,當你躊躇滿志、準備在事業中大展宏圖的時候,別忘了NLP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系統平衡“,維護身體的健康、家庭的和諧,事業發展之間的穩定平衡,才是NLP的根本精神。
是“術“還是“道“?
有人總想用NLP來改變生命。生命能否被改變?就像學員們常常討論:NLP到底是“術“還是“道“,借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這世上原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何將NLP從“術“轉化為“道“?與其它學問一樣,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我們說,NLP與生命轉變之間并非絕對的因果,而是一種相關關系,相關系數的大小由時間、空間、學員的吸收運用能力決定。用的時間久了,范圍廣了,技巧自然會轉化為一種心態,悟成了“道“。NLP很多理念與技巧都能在我國古代啟蒙讀物(如《三字經》、《弟子規》等),國學經典(如《論語》、《老子》、《孫子》等)、民謠中都能找到對應,而所有這些的支撐,是指引我們破迷開悟的天下大道。
NLP是一種營養,一種角度,讓生命之樹吸收更多養分、更多陽光,長的更加旺盛。它不是全部,只是提供了一個參透人生,獲得智慧,贏得幸福人生的選擇。只是這種選擇易學易用,術中有道,以術參道,上下通達,最終達成事事無礙,成為自在自由的人。如果這是你要的,可以試試!
說到這里,界定NLP是“術“還是“道“,顯得不重要了,只要它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人生變得更豐盛,是術還是道有什么關系呢?讓那些熱衷于此的學者去分析吧!
不止一次的想:張博士為何這般有魅力,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追隨他身邊來學習?只是這次我又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張博士國際名校畢業,有耀眼的教育及跨國企業工作的背景,從學術、能力上講,他完全有資格“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進行某項學問的研究,而他沒有選擇,他選擇了把自己的下半生投入到NLP的傳播上,選擇對更多中國老百姓心靈幸福的塑造上,因為今天的中國,特別需要。他沒去區分NLP到底是“術“還是“道“的邏輯分析與批判上。對大部分讀書人,張博士可以為鏡!
NLP學習交流2群:122307041
資源來源于:中國NLP學院
篇2:物業公司《首問責任制》學習心得
物業公司《首問責任制》學習心得
目前,我們蘇房物業發展很快,已創立了自己的品牌,但我們還必須不斷改進和提高我們的服務品質,不斷提高客戶的滿意度。為此,公司實行“首問責任制”以強化員工的責任意識。
在日常工作中,業主的來電來訪或投訴,若是受理員工的職責范圍內的,必須在第一時間處理;若是屬于其他員工職責的,則要將相關信息傳遞到相關責任部門或人員。這樣業主反映的各類問題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回應,有利于防止工作中相互推委、不管不問、漠視客戶需求的情況法發生。實行首問責任制,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不斷提高工作效率,業主對公司的服務更加滿意;同時,員工也得到了充足的鍛煉,更加快樂的服務,為公司創造出更好的業績,因此,作為蘇房物業的一員,我們應該盡力支持和響應公司的推出的“首問責任制”,使工作更富有成效。
我們蘇房物業正在不斷發展壯大,應該多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經驗,并與蘇房自身的特點和個性相結合,不斷塑造和提高蘇房物業在業主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使蘇房物業在變革中,不斷發展壯大。
篇3:《首問責任制辦法》之學習心得
《首問責任制辦法》之學習心得
為了強化服務意識,規范員工行為,提升員工從業素質和管理水平,提高客戶滿意度,我很贊同《首問責任制辦法》。
首先,我們應該以《首問責任制辦法》中的“責任”為核心,責任到人,一層接一層的關系。物業管理工作復雜多樣,《首問責任制辦法》的實施,有助于提高員工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從而提高整個物業服務的水平。物業公司是一種服務性行業公司,《首問責任制辦法》能夠讓員工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培養員工良好的職業素養,使每個員工身上就能體現出責任心、禮節禮貌以及道德、品德等。
現在,我們蘇房物業公司正在不斷發展,《首問責任制辦法》這一制度能夠很快地實現對物業管理人員的規范和管理,逐漸發展成為蘇州一個新的服務行業品牌公司,使蘇房物業在變革中,成為蘇州物業管理行業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