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和國慶節期間安全教育宣傳材料
一、交通安全
1.走路時,要走人行道或在路邊行走,過馬路時,左右看,紅燈停、綠燈行,不亂跑、不隨意橫穿,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不攀爬欄桿,遵規矩、保生命。
2.乘車時,等車停穩先下后上;坐車時不要把身體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車外亂扔東西。
3.不要搭乘超載車,如摩托、摩的等。更不要坐農用車,尤其是人貨混裝車。
4.12歲以下不要騎車。騎車時要靠右走,車速不能過快,更不能雙手離把,不逆行,不要騎英雄車。自行車后座不能載人,騎車拐彎時要伸手示意。
5.在道路上遇到突發事件,要立即去找大人幫忙。
6.遇到交通事故,撥打122或110報警電話,同伴被車撞倒,要記下撞人車輛的車牌號,車身顏色或其它特征。
7.不到工地等危險場所玩耍。
二、飲食衛生和疫情防控
1.養成吃東西前洗手的習慣。
2.生吃瓜果要洗凈。
3.不隨便吃野菜、野果。
4.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
5.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
6.不喝生水。
7.做好紅眼病等疫情防控。紅眼病主要是通過接觸傳播,最常見為眼--手--眼的傳播。另外接觸病人用過的毛巾、手帕、洗臉用具、電子游戲機、電腦的鍵盤等,或到病人接觸過的泳池、浴池等地方游泳、洗浴,都有可能感染此病。其預防方法:
(1)如果發現紅眼病,應及時隔離,所有用具應單獨使用,最好能洗凈曬干后再用。
(2)要注意手的衛生。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不要用臟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患紅眼病時除積極治療外,應少到公共場所活動,不使用共用毛巾、臉盆等。
(4)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時洗手液或肥皂洗手。避免用手揉擦眼睛十分重要。
三、安全用電、防火安全
1.學習用電常識,不要用硬的物品接觸電源,也不要用人體某個部位接觸電源,以防觸電。
2.不要亂插、私接電源,特別是不要用濕手去插電源插頭。
3.要多注意觀察家里的各種電器,插頭插座、電線、燈是否有破損、老化的現象,如果有應立即告訴家長進行正確處理。
4.我們中小學生不要私自玩電,特別是當家里沒有人時,一定要把所有的電源都關閉或拔掉。
5.凡是金屬制品都是導電的,千萬不要用這些工具真接與電源接觸。
6.不要用濕的手巾擦電器,防止水滴進機殼內造成短路,以免觸電。
7、取暖器、電爐、電熱毯等取暖設備因長期使用,易造成局部發熱而起火。購買取暖電器產品時,一定要買經國家相關部門檢驗合格、品質可靠的產品;取暖器不宜連續使用時間過長,離開時隨手拔掉插頭;保護好電器導線,防止出現彎折破損。
8.做到人離開時,先拿掉覆蓋物再斷電,幼兒不能獨自使用電爐取暖。同時,使用大功率電器的時間不要過長,多個插頭不能插在同一插座上,因為共用一個插座,加起來的功率可能超過插座的負載能力,容易燒壞插座和插頭,釀成火災。
9.不要將電吹風、電暖器之類的用品拿進浴室使用。
10.在路上,特別注意路邊的電線是否有脫落,見到一定要躲開。
11.雷雨天氣,千萬不要站在樹底下避雨,以免遭到雷擊。
12.暴風雨吹落了電線,有人不幸被電擊倒了,千萬要伸手去拉觸電者,正確的方法是用干木棍等絕緣的物品,挑開電線,并告訴大人,通知有關部門。
13.小學生不得玩火。一是不得帶火柴或打火機等火種;二是不得隨意點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處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場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許將點燃的鞭炮亂扔。
14.家中起火,不要慌張,應根據火情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如果炒菜時油鍋起火,迅速將鍋蓋緊緊蓋上,使鍋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滅,不可用水撲救。
房間內起火時,不能輕易打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形成大面積火災。
紙張、木頭或布起火時,可用水來撲救,而電器、汽油、酒精、食用油著火時,則用土、沙泥、干粉滅火器等滅火。若火勢已大,必須立即報火警119。被火圍困時,應視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方法脫離險境。如俯下身體,用濕布捂鼻。一旦身受火災危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冷靜地確定自己所處位置,根據周圍的煙、火光、溫度等分析判斷火勢,不要盲目采取行動。盡量采取保護措施,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濕衣物包裹身體。
四、游泳等其他安全
1.天氣火熱,不能下河游泳,不能私自到河、塘、堰等水邊玩耍。
2.遠離毒品,不進網吧、游戲廳,潔身自好。
3.受到違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脅和侵害,要保持冷靜,不要害怕,盡量說好話,說明自己沒帶錢,避免跟他們爭吵。想法報警、或給老師、家長打電話報告。
4.獨自在家時,應及時把門鎖好。如果聽到有人敲門,要通過門鏡辨認來人。對不認識的人,不管他有什么理由,也不管他是什么身份,都不要給他開門。而且可以像父母在家一樣,喊爸爸媽媽,說有不認識的人來敲門,把壞人嚇跑。有的壞人冒充郵遞員、推銷員、檢修工人等,騙開了門,入室搶劫或作其他壞事。同時要留心觀察,記住陌生人的身高、面相、衣著等,以便必要時報警。也可以給父母、鄰居、居委會或派出所打電話。如果來人聲稱是你父母的同事,并能叫出你的名字和你父母的名字,也要提高警惕,不能開門,但可以問他有什么事,記下來告訴父母。
7.以上未詳盡的其他安全注意事項。
篇2:某學校安全教育宣傳制度
安全教育宣傳制度
1、學校安全宣傳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增強師生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安全防范技能和自救能力,最大限度預防和 避免各類安全事故發生。
2、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廣播、板報、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形式經常性宣傳黨的安全方針和國家的各類安全法律法規,對學生進行安全宣傳,學校安全辦公室安排時間對教職工進行安全培訓和講座,并做好記錄。
4、 班主任應大力加強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對師生進行交通、消防、用電、校內外活動、食品衛生、健康、防疫等多方面的內容,并在學校教學計劃中占一定課時。
5、 各校區每期至少組織一次安全預案演練或講座,并做好記錄。
篇3:某學校寢室安全教育知識宣傳
學校寢室安全教育知識宣傳
一、怎樣的學生宿舍容易發生被盜
1.居住混雜、搬動頻繁。
2.管理松懈,制度不嚴,人員進出隨意。
3.無人值班或值班人員無責任心。
4.同學缺乏警惕性,互不關心。
5.門窗缺乏安全設施。
二、學生宿舍常見的盜竊方式有哪些
1.“順手牽羊”。趁主人不備,將晾在走廊、陽臺等處的衣物盜走。
2.乘虛而入。主人不在,房門不鎖,入室盜竊。
3.釣魚。用竹竿將您晾在窗外的衣物釣走。
4.撬門扭鎖。此類盜竊分子手段毒辣,撬開門鎖的方式有多種,進門后抽屜、箱子往往撬遍,滿屋翻個底朝天。只要值錢的東西都盜,以價值高、易于攜帶的物品為主。
5.翻窗入室。沒有結實護欄,卻又易于翻越、攀登的窗戶,包括門上氣窗,竊賊都有可能翻入。
除上述五類外,還有偷配鑰匙,預謀行竊的;也有以找人、賣東西等名義混入宿舍,相機行竊,等等。
三、什么時間容易發生被盜
1.剛入學,宿舍較亂時易發生被盜。
2.放假前易發生被盜。
3.假期期間,宿舍走空,易發生撬門扭鎖盜竊。
4.同學都去上課時易發生被盜。尤其是上午第一、二節課時。
5.上晚自習時,如相連的幾個寢室人走空,都熄了燈,也可能發生被盜。
6.夏秋季節,開窗睡覺,開窗睡覺易發生“釣魚”盜竊。
7.夏季開門多,易發生乘虛而入的盜竊。
8.學校舉辦大型文體活動,外來人員劇增時,發生盜竊的可能性也增加。
9.學校開大會、運動會、考試、周末看電影等情況,宿舍同學走空,易發生被盜。
四、宿舍防盜應注意哪些問題
1.最后離開寢室的同學要鎖門,不要怕麻煩,要養成隨手關、鎖門的習慣。
2.不能隨便留宿不知底細的人,來訪客人必須在門衛管理員辦公室登記后方可領入。
3.對形跡可疑的陌生人應提高警惕,并及時報告門衛管理員。
4.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鑰匙,不要隨便借給他人,更不要亂丟亂放。
5.不在宿舍內存放大額現金和貴重物品。
6.存折、信用卡的密碼不要設置成生日、家中電話等易被人猜到的號碼,更不要隨意告訴他人。
7.錢包、手機等貴重物品,不要隨手亂放,盡量放在隱蔽處保管。
五、學生宿舍里發現可疑人怎么辦
1.發現可疑人應主動上前詢問,但應態度和氣,細致詢問。
2.如來人經盤問疑點很多(如所說的專業、班級不對號,要找的人根本不存在),又不肯說出真實身份,或身邊攜帶可能是贓物、作案工具等物品,應由宿舍值班人員及學生一面按宿舍管理規定與其談話將其拖住,一面打電話給學校保衛部門,盡快來人審查弄清情況。
3.要注意的幾個問題。一是態度始終要和氣,即使可疑人激動爭吵,也應按宿舍管理規定與之說理,切不可動手;二是不能隨意進行違法搜查;三是如果確定可疑人是盜竊分子,還要防其突然行兇或逃跑。
六、盜竊怎樣對付
1.提高警惕,發揮廣大同學的集體力量。
2.如遇上兩個以上的盜竊分子結伙作案,在他們分頭逃跑時要集中力量抓住一個。同時要注意,團伙作案被發現后行兇傷人的可能性更大,應隨機應變,注意安全。
3.如犯罪分子正在現場作案或正在逃離,而已方人數多時,應合力將罪犯制服并扭送至保衛部門,否則可先打電話報警并注意觀察罪犯體貌特征、逃逸方向等,以便向保衛、公安部門提供線索。
4.抓獲竊賊后,一面采取強制措施將其控制住,一面通知學校保衛部門或公安部門。要注意,抓住竊賊后一是不能疏忽大意;二是強制程度要適當。
七、發現宿舍被盜后怎么辦
1.發現寢室門被撬,抽屜、箱子的鎖被撬壞或被翻動,應立即向保衛部門報告,并告知學院有關老師。
2.保護好現場。發現被盜后不要急于清點自己的財物,而應保持冷靜,在宿舍門前等候保衛、公安人員到來,并維持現場秩序,阻止其他同學圍觀進屋。
3.如發現存折被盜或可能已被盜,應盡快到開戶銀行辦理掛失手續,防止盜竊分子將存款取走。
4.配合保衛、公安人員的偵查工作,如實回答與案情有關的問題,并向保衛、公安人員提供自已掌握的情況和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