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趣味游戲項目比賽辦法
1.25米組合成語接力賽
目的意義:通過參加比賽提高教師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其團結協作的精神。
組織方法:每隊4人(2男2女),出發順序自定,聽到發令后,各隊的第一名運動員迅速從起點出發,到達目的地后選取成語中的一個字,手執字塊迅速跑回起點,把字塊高高舉起;然后該組第二名運動員出發挑選第二個字迅速返回起點將字塊舉起,依此類推。第四名接力運動員返回終點后,比賽結束。
比賽規則:1.比賽以時間計算成績,用時少且成語正確的隊名次列前。
2.所組成語要排列整齊、正確,否則視為違例,成績無效。
2.盲人敲鑼
目的意義:增加游戲的趣味性,發展對空間的感知能力,鍛煉其對身體平衡的控制能力,增強隊員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
組織方法:1.每隊6名隊員(3男3女)。比賽賽距:15米。
2.每隊參賽隊員按1-6號排列(順序自定),裁判用眼罩為隊員蒙好眼睛,隊員手持敲鑼棒,站在起點,當聽到發令后,比賽開始,每名隊員敲鑼次數只能為一次(必須是用敲鑼棒敲中才有效),敲中后方可取下眼罩返回起點將敲鑼棒交給第二名隊員,依次類推,直到結束。
比賽規則:1.每隊隊員在進行比賽時,其他隊員可以提示,但不可接觸運動員身體,如有犯規,取消比賽資格。
2.比賽不設預賽,以時間計算成績,用時少的隊名次列前。
3.“迷你”鐵人三項(跳繩、50米跑和俯臥撐)
目的意義:本游戲以比賽的多樣性發展運動員的速度、耐力、力量以及身體協調能力,培養其堅強的意志品質。
組織方法:1.分男女兩組進行比賽,每隊限報4人。
2.男運動員須先跳繩50下然后跑至跑道盡頭(共50米),然后做俯臥撐10個(肘關節之間的角度必須小于120°)完成后,沿原路返回。女運動員先跳繩50下然后跑至跑道盡頭(共50米),然后做俯臥撐5個,沿原路返回。
比賽規則:1.做俯臥撐、跳繩必須在規定區域內。
2.俯臥撐、跳繩次數不夠者不得進入下一環節比賽,違規者取消比賽資格。
3.用時少的名次列前,依次排列。
4.織漁網
目的意義:本游戲培養集體主義精神,發展耐力素質以及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
組織方法:1.每隊限報5人(男3人女2人)必須有一名處級干部參加。
2.比賽賽距:20米,排列序號:男女男女男。
3.聽到發令后,每組的第一名運動員出發,繞過終點的標志物返回起點拉上該組第二名運動員再跑,以此類推直至五人手拉手跑回起點結束。
比賽規則:1.以最后一名隊員軀干到達終點為準。
2.按照五人手拉手跑回起點的用時多少決定名次。
3.返回起點的人必須手拉手繞過起點、終點的折轉標志物才能向前跑。
4.必須是手拉手,不得脫手。
5.龍鳳呈祥
目的意義:本游戲發展身體的協調能力,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
組織方法:每隊8名隊員(4男4女)
1.比賽開始時,起點、終點各站4名隊員,比賽開始后第一組隊員背靠背夾住排球向場地(25米)的另一端移動,將排球傳給場地的另一端隊員進行接力賽,(其他隊員可以協助放好排球)直到比賽結束。以時間決定成績。
比賽規則:
1.每組隊員必須是男女搭配。
2.隊員移動途中手不得觸球(除掉球外),球掉落須將排球重新放好后在掉落處繼續行進。
6.搶收搶種
目的意義:發展奔跑能力,培養其相互之間的默契。
組織方法:參賽隊每隊8人(4男4女),分兩組每組4人對面站立,中間相隔距離30米,發令后第一個運動員手持裝有8個球的盤子起跑,依次將球放進沿途設置的8個杯中,跑至對面終點后將盤子交于對面一個運動員,運動員接過盤子依次將球撿起并放進盤中,跑至對面交給下一個運動員,依次進行,直至最后一人跑完全程比賽結束。
比賽規則:1.以時間決定名次,用時較少著名次列前。
2.去時必須把球種進杯中,回時收起。違者為犯規,不記成績。如有中途掉球,由掉球人自行撿起再從掉球處繼續。
7.趕“豬”
目的意義:通過比賽達到身心愉悅的目的。
組織方法:1.比賽人數及分組:每隊4名隊員(3女1男)
2.每個隊4名隊員同時站在起點處排成一列,第一名隊員手持木棒,當聽到裁判發令
后,利用木棒將起點處的“兩頭豬”趕至終點,然后再從終點趕回起點規定區域內交于下一名隊員。依次到最后一名結束。
3.比賽距離:8米
比賽規則:1.一場決定勝負,用時最少的隊伍獲勝。
2.比賽過程中任何人不得給予幫助。
8.同舟共濟(集體跳繩)
目的意義:
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發展身體協調性,同時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組織方法:1.比賽人數:每隊8人(4男4女)
2.每隊自行選出悠繩者2名。
3.其余6人站在跳繩區域內,當悠繩者甩動跳繩時,6人一起跳過跳繩即記為1次,比賽時如有個別隊員未通過,則本圈不計數,全隊隊員應站好重跳。
比賽規則:
按每隊在1分鐘內跳繩次數多少取名次。
9.二人背向拔河取物
目的意義:發展身體力量,提高身體綜合素質,以達到身心愉悅的目的。
組織方法:1.分男女兩組進行比賽,每隊報4人(2女2男)
2.每隊各出一人背對背相距兩米站立,將同一跟繩綁在雙方的腰上,并拉緊,每人前面直立一物。聽到開始口令后,先拿起前面的物體者取勝。
比賽規則:1.比賽采用單淘汰賽制。
2.拉繩時不準借助外力,不準有意松繩。
10.定點投籃
目的意義:培養大家的終身體育思想,提高投籃的命中率,發展穩定的心理素質。
組織方法:參賽運動員分別在兩個45度角投籃各2次,罰球線投籃1次。(以籃圈中心的投影點為圓心,4米為半徑畫弧)廳級領導進一球記3分,處級領導進一球2分,教職工進一球記1分。
比賽規則:1.總積分多者名次列前。
2.參賽者投籃時任何一只腳不得踩踏或跨越罰球線。
3.每隊限報5人,男女不限。
備注:各項分別給予前三名獎勵,十項趣味項目總分前六名獲集體獎。
篇2:小學三年級第一學期誦讀比賽活動方案
小學三年級第一學期誦讀比賽活動方案
《新課標》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讀,在學習語文中有著特殊的功能,它既有吸收課文語言、內容的功能,又有發展語言、發展思維、激發朗讀者情感的功能,除此之外,小學生學習語文,重要的是強調知識的積累和注重字、詞、句的掌握,要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寫作能力,并為學習課外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今后的學習和自我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活動目的
1要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包括他的基礎知識、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寫作水平的培養和提高。
2.大量地讀書和背誦課文,是小學階段的學生積累知識和掌握字、詞、句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3.通過背誦語文課文,可以使小學生熟記課文內容,進而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發揮課文內容的模仿和借鑒功能,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寫作能力.
4.為學習課外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今后的學習和自我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方法措施
誦讀課文包括背誦和朗讀兩大方面,因此就這兩方面分別談一下:
(一)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要想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首先應該做到讓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只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生才能有語氣、有感情地讀好課文,如果字音還讀不準,還不知道在哪里斷句,學生就不會讀出自己的感情、自己的體會。
在訓練學生正確流利地讀課文時,對于學生要注意 。
(1)、停頓。朗讀中的停頓主要分語法停頓和語意停頓,即知道各種標點符號所表示的不同時間的停頓,還要使學生掌握沒有標點符號的一句話之間的短暫停頓。
(2)、重音。一句話的表意重點在朗讀上要作重音處理,以示強調。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以下幾種方法。
1、教師范讀。
教師范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而且為學生樹立了樣板,對于課文中難理解的句段,教師可以分析,講解,但對于朗讀時語言的輕重緩息,光靠講解,學生仍不明白,而范讀則可把兩者結合起來,使學生聽到了正確的聲音形象,學生就可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出來。范讀,最好是在課堂上面對面地使學生聽到聲音,看到神情,較之聽錄音效果強得多了。
2、創設情境,引發共鳴。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要為學生創設課文內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調動起他們的想象,借助他們已有的生活經歷、經驗感受來理解體會課文的內容,可以用教師的語言描繪情境,用圖畫展示情境,用表演模擬情境,用音樂烘托渲染情境……學生進入情境,甚至進入角色,便容易"情動辭發"而讀出情感。
3、品讀與評讀結合。
自讀品味,聽讀評議。自讀時,品味意境,找到感覺從而讀出感情;聽別人朗讀時,可以與自己的體會相比較,指出理解上的正誤與表達上的得失,從而找到朗讀的正確形象。
4、注重教師的評價。
教師在學生朗讀時給予適時適當的評價是很重要的,一句肯定可以建立學生的信心,一句鼓勵可以讓學生讀的更好,同時也可以讓其他學生學到他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
5、指導讀好重點詞語。
課文中一些優美的句子中有含義較深的詞語,讀懂并讀好這些詞語才能讀好整句話。
6、恰當地運用各種現代化媒體,可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朗讀效果。
總之,只有在讀正確的基礎上做到流利地讀才可能要求做到有感情地朗讀。除此之外反復練習,才可能深入理解、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進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有感情進行背誦課文
啟發與激勵并用,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引導與輔佐相結合,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要想有感情的背誦課文,首先要把課文背熟練,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情感。在指導小學生背誦課文時,我是這樣做的:
(1)發揮教師以身作則的示范作用。小學生最喜歡模仿,在他們的心目中,老師就是他們最好的楷模。在這個時候,老師就應該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帶頭背誦。讓學生覺得,在師生共學的氛圍中,可以找到背書的樂趣。
(2)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在課堂上經常請背書背得快、背得好的同學上講臺來,現場為同學們背誦課文,介紹學習經驗,號召同學們向他們學習。這樣做,使同學們身邊有了學習的樣板,有利于同學們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3)把監督檢查與適當獎勵有機結合。小學生一般具有學習興趣時冷時熱、學習自覺性時續時斷的特點,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所決定的。鼓勵他們繼續努力,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進步幅度得到了提升,在全班營造了一個爭先恐后、你追我趕、在學習上互相攀比的可喜氛圍。
(4)堅持家長教育相結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家庭教育和家長參與教育,是小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指導小學生背誦課文,也要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履行他們應盡的責任,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我布置的家庭作業中,每天都有讀書一個小時(包括看課外書籍)的要求,其中硬性規定必須由家長對學生背誦課文的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由家長簽署“已背”),彈性規定就是要閱讀一定數量的課外書籍(由家長簽署“已讀書一小時”)。
篇3:第一中學青年教師做題比賽實施方案
第一中學青年教師“做題比賽”實施方案
為了全面提高我校青年教師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適應新課程改革,研究高考命題動向,提升教學水平。我校決定在3月16-17日(廣州一模時間)舉行**一中青年教師“做題比賽”。現將有關事項說明如下:
一、參加對象:30周歲以下(1986年3月以后出生)的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九門學科的青年教師
二、考試時間:與廣州一模時間同步進行(附20**年廣州一模考試科目及時間表)
日期 模考試科目及時間
上午 下午
3月16日(第四周星期三)
語文(9:00-11:30)
文科數學/理科數學(15:00-17:00)
3月17日(第四周星期四)
文科綜合/理科綜合(9:00-11:30)
外語(15:00-17:00)
注:1、數學考文科數學試題;2;文綜各科考試時間為50分鐘,理綜各科考試時間有差異;其中,物理為60分鐘,化學為50分鐘,生物為40分鐘。3、英語不考聽力
三、考試地點:學校行政樓三樓會議室
四、考試方式:.單人單桌,自帶2B鉛筆、黑色鋼筆或簽字筆。
五、考試紀律:
1.考試過程中請關閉手機。
2.獨立完成試卷,不得攜帶與考試有關的文字材料進入考場,考試不得作弊。
3.考試請對姓名入座,不得私自互換座位。
4.考試過程中請保持考場安靜,不得交頭接耳,不得大聲喧嘩。
5、參賽教師按照各科目考試時間,提前10分鐘到試室,在規定的時間內作答。
六、監考、閱卷、評分等工作均由學校教研處負責組織實施。考試成績保密。
源自于建筑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