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水車
冬季,灑水車作業時間較別的季節短,工作時間一般在白天上班以后,也就是太陽出來氣溫上升以后再出車。
1、機油
冬季天氣溫低發動機間隙大、潤滑差,易出現磨塤,機油粘度大的話達到需要潤滑的部位時間長,發動機磨損就大,所以要求灑水車/抑塵車的發動機在冬季使用10W-30的機油,寒冷的地區使用5W-30的機油。
2、助力油、濾網
檢查方向機助力油質量好與壞,以及助力油壺內濾網的臟異程度,視情況更換方向機助力油及濾網。
3、剎車油
剎車油兩年更換一次,平時日常檢查注意液面高低視情況添加。
4、燃油系統管路、柴油濾清器
進入冬季需要清理燃油系統的管路及柴油濾清器,清理燃油系統的油水分離器,根據發動機工作的時間更換柴油濾清器。
5、發電機
同時檢查發電機的發電量及電池的含電量多少,及時添加補充液,電瓶及時充電保養,保養電池電極柱,如有腐蝕用熱水清除,晾干水分后涂抹凡士林保護電極和電瓶卡子,根據發電機的發電量多少,視情況保養或更換發電機或電池。
6、變速箱、后橋的齒輪油
變速箱及后橋的齒輪油的更換一般4-6萬公里換一次,變速箱一般使用85W-90的齒輪油,后橋使用雙曲線齒輪油;水泵工一般工作半年后更換齒輪油,同時檢查水泵取力器及傳動軸等附件的松曠;
7、車輛底盤、后裝系統
車輛底盤及后裝系統的保養,冬季根據天氣的溫度合理的選用耐低溫的2號或3號黃油進行保養,有些部位需要使用二硫化鉬黃油進行潤滑。
8、干燥罐、氣路
車輛的干燥罐及氣路在冬季必須檢查,視情況更換或維修,以防冬季氣路有水結冰發生安全故障;
9、熱車
冬季車涼,機械配件熱脹冷縮,各部件的配合間隙大,再加上低溫機油流動緩,發動車就走會加速發動機的磨塤,因此一定要原地熱車。熱車時要根據當地氣溫,零度左右可以熱車1分鐘左右,零下10度要熱車1-5分鐘左右,零下30度至少要熱車10分鐘以上。熱車后檢查暖風系統是否正常,行車時防止前擋風起霧影響視線。
10、車輛檢查
灑水車每天作業回來需要放盡水罐、水管、水泵及閥門里面的水,具體的放水方法:每天下午作業回來,打開所有的閥門車輛前后噴及中間對沖,還有水管路底下的閥門,水泵的放水閥,還有車輛回水閥門,水槍的放水閥,以及后加裝的噴水管閥門,開關放盡水后,前后移動車輛,點剎,使水管、水罐內及水泵儲存的殘余水流出來,以防凍壞管路閥門,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洗掃車
洗掃車主副發動機的保養基本上和灑水車的一樣,不同之處主要是冬季落葉比較多,需要及時清理吸盤及吸筒內落葉垃圾,同時需要檢修垃圾箱內自潔系統的工作情況,以防風道堵塞影響洗掃效果。
進入冬季作業必須保養風機,需拆開檢查口檢查風機的風葉臟異程度。
洗掃車具體的放水方法為:冬季結冰期之前或封存時(長期停用時)應放盡水箱、水管、水閥(全部水閥應在開啟位,以免凍裂閥體)及水濾器中的水,放完水后,打開噴水開關,啟動副發動機,帶動水泵運行約6~8秒鐘(不允許超時,時間長易損壞水泵密封),以排出水泵柱塞腔中存積的水(設有高壓水泵無水自動保護電路。當水箱水位傳感塞無水時,信號電路將報警,此時應旋開副發動機的鑰匙開關,副發動機即可啟動。
泵頭中的積水排除后,應立即關閉副發動機,確保各路水閥均為打開狀態,用專用吹氣管的一端與自動卸荷閥接頭連接,另一端與氣源連接,利用手動吹氣開關控制氣路,向各水路及噴嘴中吹氣,吹凈殘余水。
高壓水泵的潤滑油需使用專用EP220的齒輪油 ,水泵每工作500-1000小時更換一次,洗掃車的液壓系統根據當地冬天的氣溫選用HM-32或HS-32\HV-32的液壓油,每使用1000小時更換一次。
純電動環衛車
純電動環衛車輛需要根據廠家的規定,每兩年更換一次防凍液,視情況保養或更換雨刮片、剎車片等易損配件。
隨著氣溫降低,電池的含電量會降低,續航里程也會隨著減少,以20℃為標準,氣溫每降低1℃電池的容量約降低1%。同時由于氣溫低,電池會出現自動放電的現象,因此需要增加電動車的充電次數,盡量是電池處在飽滿狀態。一般充滿電后在浮充2-3小時,根據電池的電量,隨用隨充,充電時一定注意電池的溫度,如果電池的溫度超過65℃應立即停止充電,查找原因,視情況更換電池組的電池。
同時車輛在冬季盡量放在車庫內,做好電動車輛的保溫,增加車輛及電池的使用壽命。
同時一定注意做好電機、控制器等電器及線路的檢查保養工作,需要潤滑的需進行潤滑保養,
正所謂“三分修,七分養”,環衛車輛只要通過積極的檢查和維護,及時發現一些潛在、隱性的故障,可以幫助環衛車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問題。只要懂得冬季環衛車輛保養知識,即使面臨天寒地凍,也能讓您的車輛前行無憂。
篇2:公司車輛日常檢查維修及保養規定
公司車輛日常檢查、維修及保養管理規定
(一)車輛保養由小車班負責人按月出計劃、有步驟的組織實施。實行車輛保養定人、定位、定項目、定工具,并根據維修保養項目的大小、費用等情況向財務部報預算,待財務部審批通過后方可執行。
(二)各駕駛員負責自己駕駛車輛的日常檢查和保養。車輛的保養和維修由駕駛員申請,經小車班負責人協調同意后方可執行。當班駕駛員駕駛機動車輛正常工作,未當班駕駛員跟蹤修理廠所維修保養的項目。(注:跟蹤的目的在于確認修理的項目、換件、修理時間無拖延,確保按時取車,保證正常工作的調度運行。)
(三)各駕駛員要做好車輛的保養和清潔工作。
(四)小車班負責人每周不定期檢查車輛的保養、清潔和維護工作。對一次保養清潔不到位者提出口頭警告,對兩次以上者給予書面警告。屢教不改者給予辭退處理。
(五)小車班負責人需每月向行政部負責人匯報一次月工作總結,包括各駕駛員工作情況、車輛情況、出車情況等。
(六)駕駛員在行駛中,如發現車輛有異常,應馬上選擇安全的地方停車檢修。若不能解決,應即設法向小車班負責人講明情況,由小車班負責人派專人處理。
(七)檢查細則:
1.檢查燃料、潤滑油、冷卻液、電瓶液是否足夠,制動器、離合器、總泵油是否符合要求。
2.檢查輪胎氣壓是否符合標準,輪胎螺絲是否緊固,清除嵌在輪胎內間及表面的雜物。
3.檢查手、腳制動器性能是否良好,各連接管道是否漏油。
4.檢查方向機、轉動軸及轉向橫直拉桿連接是否緊固,有效。
5.檢查喇叭、燈光、雨刮器是否正常,電瓶連接線、搭鐵線是否牢固清潔。
6.檢查發電機皮帶、風扇皮帶是否正常,檢查傳動皮帶繞度和完好情況。
7.檢查票證、隨車工具是否齊全。
8.按照操作規程起動車輛,察聽發動機聲音是否正常。
9.車輛發動后,檢查各儀表、指示燈工作是否正常,若發現故障,馬上熄車并向小車班負責人報告。
(八)排除行駛中發現的故障。
(九)放盡儲氣筒及油水分離器內的積水和污物。
(十)收車后按車容標準清潔車輛,然后把車開回停車場停放好。
(十一)收車后關好車窗,鎖好車門、尾蓋,鎖好防盜鎖。
篇3:C公司車輛保養管理制度
車輛保養管理制度
為了減輕汽車各部件的磨損,防止在運行中發生故障,延長汽車的使用壽命,降低燃料、配件及輪胎的消耗使汽車經常保持完好狀態,特定出如下保養制度。
一.例行保養:指駕駛員在每天出車前,行駛中,收車后進行的保養,作業內容有
1.打掃、清洗汽車內外衛生。
2.檢查安全機構,各部機件緊固和輪胎氣壓。
3.檢查添加燃料、潤滑油。
二.一級保養:車輛每行駛500-300公里進行一次一級保養,以清洗、檢查、潤滑、緊固為主,內容是:
1. 清洗化油器、空氣、汽油濾清器,更換機油。
2.按規定部位潤滑脂,檢查變速器、轉向器,后橋的潤滑油面高度,不足時添加。
3.檢查轉向緊固情況,離合器自由行程,制動器磨擦片間隙和各部件連接部位的緊固情況。
4.檢查燈光、分電器觸點的工作情況,以及電池液液面高度。
5.放出貯氣筒的積水。
三.二級保養:車輛每行駛8000-12000公里進行一次二級保養,二級保養是除執行一級保養作業內容外,調整、檢查發動機和底盤各部件工作情況,使其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況。內容是:
1.清洗化油器、空氣、燃油、機油粗濾清器、更換機油細濾清器,換機油。
2.檢查調整氣門間隙,緊固發動機螺栓,并檢查發動機有無漏水、漏油情況。
3.拆檢發電機、起動機、清洗整流子和炭刷,潤滑軸承。
4.檢查分電器技術狀況,調整間隙。
5.檢查電路、燈光、喇叭、雨刮工作情況。
6.檢查調整離合器與壓板的間隙及踏板的自由行程。
7.檢查轉向器橫直拉桿,轉向節主肖套、轉向臂各接頭的磨損情況,并調整前束。
8.拆檢轉動軸萬向節和軸承磨損情況,緊固變速器二軸和主減速器螺帽有無松動。
9.查制器,拆制動鼓,緊固制動底板螺帽,制動蹄和制動鼓的磨損情況,調整間隙,油制動檢查分原皮蜿有無咬死漏油,氣制動換分原膜片,氣管,調整制動踏板自由行程。
10.查變速器,減速器各部件的軸向間隙磨損程度和工作情況。
11.按規定潤滑各潤滑點,檢查輪胎氣壓和磨損情況,進行輪胎換位。
12.更換安全配件時,一定要購買正品配件,要注意配件的使用條件,如輪胎的負荷、速度等級及尺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