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江津地維長江大橋養護管理實施方案
工程概況
1、重慶地維長江大橋,位于重慶市江津區珞璜地區重慶騰輝地維水泥有限公司廠區,大橋跨趆長江,系地維公司專用橋梁,主要用于原料礦石運輸。大橋南岸為地維公司廠區和施工區,礦區位于大橋北岸。兩岸地勢陡峭,地形復雜。主橋橋型結構為雙塔雙索面漂浮體系預應力砼斜拉橋,主橋長627m,跨徑布置為141m+345m+141m,邊中跨比L1/L2=0.4087。橋面全寬15m,橫向分配為1.75m(人行道)+1.25m(拉索區)+9.00m(機動車道)+1.25m(拉索區)+1.75m(人行道),主梁為肋板式結構,采用C55砼。梁肋高1.9m,肋中心線處高1.93m),高跨比h/L2=1/181.58,寬高比B/h=7.895,寬跨比L2/B=23,主梁節段分加厚段,漸變段,標準段三種形式。梁肋間行車道板厚32cm,(不計橋面鋪裝),梁肋外設1.2m懸臂板,厚度21~50cm。主梁設三向預應力,縱向預應力采用Φ15.24鋼絞線和24Φ5平行鋼絲;橫向預應力為Φ15.24-7鋼絞線,均設在梁肋間的橫梁內;在主梁錨箱區域附近設豎向預應力。
主橋索塔為塔墩固結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塔高130.89m,橋面以上塔高81.84m,塔高與跨徑之比H/L2=1/4.216,索塔呈花瓶型,分為上塔柱(錨索段)、中塔柱、下塔柱,與塔柱相對應的橫梁分為上中下三道橫梁。全橋共設168根拉索和4根吊索,共172根,拉索呈扇形布置,平行雙索面,每塔單面為21根斜拉索和1根吊索。斜拉索采用PES-7鍍鋅平行高強鋼絲,其標準強度為1670Mpa,拉索內層裹纖維增強聚脂帶,外層采用PE防護管。
主塔墩身分別高27m和18m,均為不帶分水尖的單箱三室等截面空心墩,承臺截面尺寸為19.0m×12.6m×4m。主墩采用鉆孔灌注群樁基礎,樁徑為Φ250cm,每個主墩承臺下縱橋向設置兩排,每排4根共計8根嵌巖樁。為了增加梁體剛度,改善梁體的內力,減少跨中撓度。墩身、承臺、樁基礎均為C30砼。
主橋在交界墩頂/輔助墩頂及6#礦城如上服別設置2個大噸位拉壓球型支座(LYQ20000Z*),每個設計壓力為20000KN,拉力為2000KN,支座設計位移量±300mm,最大轉角0.02rad,橫向剪切力2000KN;全橋的拉支座共8個,每個塔在0#拉索兩邊主塔與主梁交接處設有2個GIZF4的橫向限位支座,全橋共4個.全橋伸縮裝置均采用淺埋式鋼伸縮縫,在0#橋臺口處高置一道FD-80型伸縮縫,在交界墩頂及6#橋臺處各設置一道GL560型大位移量的鋼伸縮縫。
主橋設計荷載:汽-超20級,掛-120,人群荷載3.5KN/M2,設計風速27.0m/s,設計車速40km/h,最高通航水位202.17m,設計搞船舶及漂浮物的撞擊力:順水流方向300t,橫水流方向100t,地震設防烈度為Ⅶ度,橋上縱坡1.5%,橫坡為1.5%。
1.2引橋
南岸引橋上部結構為適應小半徑路線線形要求,采用跨徑組合分別為3×30m,的部分預應力混凝土箱型連續梁結構,箱型截面采用單箱三室。梁高1.68m,橋面寬度與主橋橋面相同。箱梁頂寬15.0m,底寬10m,懸臂板長度為2.5m,箱梁邊腹板和中腹板厚0.4m,為滿足橋梁支點附近的剪力要求,在支座附近耳腹板采用0.4m~0.7m的變厚度,C50砼。箱梁腹板內各設置3根Φ15.24的預應力鋼束。
引橋下部結構橋墩均采用鋼筋砼雙柱墩、人工挖孔灌注樁基礎。墩柱直徑1.6m,樁基直徑1.8m,C30砼。
1.3橋面系
全橋橋面鋪裝層為厚10cm的C40鋼纖維砼。鋪裝層內設有Φ8網眼為10×10cm的防裂鋼筋網。在行車道和斜拉索之間設有防撞護欄,防撞護欄外為人行道及攔桿。
1.4大橋現狀
地維長江大橋系重慶騰輝地維水泥有限公司投資修建,建設資金為一億元人民幣。大橋的設計單位為重慶市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施工單位為中港二航局第二工程公司(A合同段),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B合同段);設計監理單位為同濟大學;施工監理單位為鐵二院咨詢監理公司;監控單位為西南交通大學。
地維長江大橋主體工程于20**年7月建成,20**年8月22日對工程外業進行驗收后投入使用。大橋將于20**年底進行項目驗收。
地維長江大橋在投入使用后,由公司安排部門進行大橋的管理,除日常清潔維護外,按照橋管理有關要求,已進行了8次定期檢查。據重慶公路工程檢測中心第8次定期檢查報告稱:大橋主梁橋面高程線形圖8次所測基本相似,跨中最大撓度值與西南交大對地維大橋成橋一年后的預期計算相近,主梁變形規律正常;主塔塔頂向跨中偏位對稱性較好,主塔
沉降與前7次相比變化值較小,表明主塔基礎未發生明顯沉降;索力與前7次相比索力值很近似,上下游索力對稱性較好;未發現主梁底部砼有弄裂現象。橋梁結構運行基本正常。
但同時,由于大橋養護管理機構和制度不夠健全,養管人員和設施不足等原因,大橋的養護管理工作
與國家規范規程對橋梁管理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地維長江大橋在維護保養上存在較多方面的管理缺陷,甚至出現較大的結構安全隱患,如橋面伸縮縫堵塞,失去伸縮功能,嚴重影響到橋梁結構安全,影響橋梁的壽命;大橋橋面鋪裝破損較多,影響運輸車輛過橋的行駛安全;橋面欄桿病害嚴重,砼破損,鋼筋露頭銹蝕。另外全橋的日常保養給護不到位,大橋健康監測系統未建立。
篇2:盟共用部位及共用設施設備運行、維修養護管理標準
盟東城共用部位及共用設施設備運行、維修養護管理標準
序號項目“z城”管理標準
1)綜合管理
1.設備用房方便物業管理企業使用,達到集中、集約管理效果、應集中設置(二次供水、消防供水、高低壓配電房、消防控制室、監控室與物業服務中心盡可能集中設置。建立房屋及共用設施設備的基礎檔案。建立房屋及共用設施設備的基礎檔案。
2.運行、檢查、維修養護記錄應每月歸檔。
3.組織實施房屋使用安全情況評估檢查。
4.共用部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按照責任范圍編制修繕計劃,并按計劃組織修繕;共用設施設備運行中出現的故障及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即時組織修復。
5.每年第四季度制定下一年度維修養護計劃。
6.特種設備按照有關規定運行、維修養護和定期檢測。
7.雷電、強降水、大風、沙塵暴等極端天氣前后進行檢查并落實防范措施。
8.設備機房1).每月清潔1次,室內無雜物。2).設置擋鼠板、鼠藥盒或粘鼠板。3).在明顯易取位置配備消防器材,每月檢查1次消防器材,確保完好有效。4).設施設備標志、標牌齊全。5).在顯著位置張貼或懸掛相關制度、證書。6).交接班記錄、設備運行記錄、工作日志、清潔記錄等齊全、完整。
2)共用部位
1.房屋結構每季度檢查1次梁、板、柱等結構構件,外觀出現變形、開裂等現象時,應申請房屋安全鑒定,同時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按鑒定結果組織修繕。
2.建筑部件1).每季度檢查1次外墻貼飾面或抹灰、屋檐、陽臺、雨罩、空調室外機支撐構件等。2).每周巡查1次共用部位的門、窗、玻璃等。3).每月檢查1次共用部位的室內地面、墻面、天棚;室外屋面、散水等。4).每年上汛前和強降雨后檢查屋面防水和雨落管等。
3.附屬構筑物1).每周巡查1次道路、場地、階梯及扶手、側石、管井、溝渠等。2).每月檢查1次雨、污水管井等。3).每周巡查1次大門、圍墻、圍欄等。4).每周巡查1次休閑椅、涼亭、雕塑、景觀小品等。5).每年檢測1次防雷裝置。信號系統應加裝信號線路電涌保護器。
3)空調系統
1.運行前對冷水機組、循環水泵、冷卻塔、風機、風機盤管、水處理等設施設備進行系統性檢查。
2.運行期間每日巡視1次空調系統,保證室內溫度符合相關規定。
3.制定節能措施,每月對能源消耗進行統計、分析。
4.每年檢查1次管道、閥門并除銹。
5.每年檢驗1次壓力容器、儀表及冷卻塔噪聲。
6.每年清洗消毒1次新風機、空氣處理機濾網、表冷器、箱體等;每年清洗消毒2次風機盤管濾網;每2年清洗消毒1次風管。
7.每年對空調系統進行1次整體性維修養護。
4)二次供水設施
1.按照衛生防疫部門的要求使用消毒設備,水箱按規定清洗消毒、水質化驗,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2.每日巡視2次水箱間、水泵房,檢查設備運行狀況。
3.每月切換1次備用水泵。
4.每季度檢查1次水泵潤滑情況,補充或更換潤滑劑;每年養護1次水泵。
5.每年對供水管道、閥門等進行除銹、刷漆,每年入冬前對暴露管道進行防凍處理。
6.水箱、蓄水池蓋板應保持完好并加鎖,鑰匙由專人保管,實行“雙人雙鎖”保管制度;溢流管口、透氣口應安裝金屬防護網并保持完好。
5)排水系統
1.排水設施每年上汛前對雨、污水井、屋面雨水口等設施進行檢查,組織清理、疏通,確保暢通。每次降雨前后及過程中對主要排水口、管井進行檢查。
2.污水泵汛期每日巡視2次,平時每日巡視1次,檢查設備運行狀態;每周進行1次手動啟動測試;每季度養護1次。
3.化糞池每半年檢查1次化糞池;組織安排清掏。
6)照明和電氣設備
1.樓內照明每班巡視1次,一般故障8小時內修復;復雜故障1日內修復。
2.樓外照明每日巡視1次,一般故障12小時內修復;復雜故障3日內修復;每2周調整1次時間控制器。
3.應急照明每日巡視1次,發現故障,即時修復。
4.低壓柜每日巡視3次設備運行狀況;每半年養護1次,養護內容包括緊固、檢測、清掃;每年檢查2次電氣安全;每半年檢測1次接地電阻;每年校驗1次儀表。
5.低壓配電箱和低壓線路每周巡視1次設備運行狀況;每半年養護1次,內容包括緊固、檢測、清掃;每半年切換1次雙路互投開關。
6.控制柜每周巡視2次設備運行狀況;每年養護2次,養護內容包括緊固、檢測、調試、清掃;每季度校正1次各種電器裝置或控制設備的設定值;每年檢查2次各類遠控裝置和節能裝置。
7.發電機每月試運行1次,保證運行正常;每年2次帶負荷運行;每年活化2次蓄電池;每班巡視1次充電機和蓄電池。
8.檢測每年檢驗1次電能表。
9.配電室、樓層配電間防止小動物措施完備;穿墻線槽周邊封堵嚴密;鎖具完好;電纜進出線和開關標志清晰、準確。
7)安全防范系統
1.報警控制管理主機每日巡查1次,檢查設備運行狀態;每日表面清潔1次;每季度內部除塵1次。
2.對講門口機每周檢查1次按鍵、顯示屏等;每周表面清潔1次;每季度內部除塵1次。
3.網絡控制箱每季度檢查1次外觀、接線;每季度表面清潔1次;每季度內部除塵1次。
4.紅外對射探測器每月檢查1次接線、探測范圍、防水狀況等;每月表面清潔1次;每季度內部除塵1次。
5.圖像采集設備每日檢查1次監視畫面、錄像功能;每周表面清潔1次;每季度內部除塵1次。
6.攝像機每季度檢查1次聚焦、紅外夜視、接線、防水狀況等,進行相應的調試;每季度鏡頭表面清潔1次;每年防護罩內部除塵1次。
7.解碼器每季度檢查1次防雨罩、接線等,進行相應的調試;每季度表面清潔1次;每半年內部除塵1次。
8.云臺每季度檢查1次運轉、接線,進行清晰度調校;每季度表面清潔1次;每半年轉動部位上潤滑油1次。
9.巡更點每周檢查1次外觀,表面清潔1次;每日存儲巡更記錄。
10.讀卡器每周檢查1次外觀;每周表面清潔1次,查看防水狀況。
11.電磁鎖門鎖每2周檢查1次吸力、外觀、接線。
12.出門按鈕每2周檢查1次開鎖功能、接線。
8)電梯
1.電梯在投入使用前按照相關要求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辦理使用登記。登記標志應置于或附著于電梯的顯著位置。
2.在電梯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應向電梯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申請。
3.日常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排除;電梯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應每年進行校驗、檢修。
4.應與有資質的電梯制造、安裝、改造、維修單位簽訂電梯維保合同,約定維護保養的內容、要求、頻次、期限以及雙方的權利、義務與責任。對專項服務企業的維修保養工作進行監督,對專項服務企業定期檢修計劃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
5.配備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定期對電梯安全管理人員進行特種設備安全培訓,保證其具備必要的安全知識。
6.制定電梯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演練。發生電梯困人或其它重大事件時,應立即啟動事故應急預案,組織救援,并及時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物業服務人員應在15分鐘內到達現場,專業維修人員應在30分鐘內到達現場。
9)水景
1.啟用前進行防滲漏和防漏電檢查,防止滲漏,保證用電安全。
2.使用期間每日巡查1次噴水池、水泵及其附屬設施,每周檢查1次防漏電設施。
3.設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標志。
4.水質符合衛生要求。
篇3:盟綠化養護管理標準
盟東城綠化養護管理標準
序號項目“z城”管理標準
1)基本要求
1.喬木植株生長正常,主枝基本完整,植株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生長季節葉片保存率高于95%。
2.灌木植株生長健壯,枝葉豐滿,主枝分布均勻合理,觀賞效果好,符合植物品種的造型特點,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
3.綠籬和色塊造型整齊美觀,輪廓清晰,高度一致,修剪及時,出現死亡或缺株應及時補栽,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
4.地被和花壇植物地被植物覆蓋率高于95%,花壇植物死亡率超過3%后能及時補栽更換。
5.草坪草坪整齊,覆蓋率高于95%。
6.古樹名木對正門口香樟書應建立檔案,制定專門養護計劃。
7.時花z城及z城以上服務標準可根據需要栽種時花。
2)綠化養護內容
1.灌溉有灌溉計劃,灌溉水下滲充足且均勻,有排澇措施;采用節水灌溉設備和措施,能利用雨水資源進行灌溉;確保在萌芽前、4月、5月、秋季、入冬前澆水,其他時間根據植物種類、生長情況和土壤墑情合理安排灌溉。
2.施肥喬木每年施肥1次至2次,灌木每年施肥3次至4次,地被和草坪植物每年施肥4次至5次,花壇植物根據生長情況進行追肥;通過有機覆蓋等方法,逐年增加土壤有機質。
3.病蟲害防治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及時掌控病蟲害的發生情況,盡量采用生物、物理方法有效防治病蟲害,減少使用化學農藥對環境的影響。
4.整形修剪喬木每年夏季、冬季各修剪1次;灌木修剪及時,全年至少修剪3次;綠籬和色塊每年至少修剪5次;冷季型草坪生長季節至少每2周修剪1次,全年至少修剪20次。
5.除草每年全面除草5次,重點綠地增加除草次數,出現雜草的綠地面積不超過總綠地面積的2%,局部雜草覆蓋率不超過綠地面積的30%,不出現20厘米以上的雜草。
6.垃圾處理綠化作業產生的垃圾和綠地內的垃圾雜物應隨時清理干凈。
3)工作檢查
1.生長季節每周至少檢查1次綠化工作。
2.編制每周綠化養護措施和工作計劃。
3.綠化檔案齊全、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