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測量方案須掌握的知識
圓形框架柱的施工,根據圖紙所給的中心點位置,在基礎放線時用鋼尺直接畫出圓形柱的位置,當結構施工到地下二層、地下一層、首層及二層時,根據施工控制軸線直接找出圓心的軸線,然后再用現場做好的模具畫出圓弧形邊線和控制線。
高程控制測量
(一) 場區高程網的建立:根據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提供的高程控制點 BM1 、 BM2 、 BM3 向施工現場內引測高程控制網,按附合路線施測,聯測現場高程控制點,從 BM2 附合到 BM3 ,按普通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施測,高差閉合差 ≤ 6 1/2 n(mm) ,閉合差應進行平差處理。 場區高程控制點要定期復測。
(二) 建筑物的高程控制:
1 、 ± 0.000 以下標高控制: 基礎施工階段隨著挖土的深入,從現場高程控制點向基槽內引測標高, 采用懸掛鋼尺法(尺的零端在下),由基坑上的高程控制點直接向基坑內引測,以便減少測站數,提高引測精度,但應注意懸掛標準重物( 49N )和進行鋼尺的尺長和溫度改正。測法見下圖。
高程控制點作在護坡上,每 70m 一點。引測至基坑壁上的標高點要做一明顯標記,用水泥砂漿抹一高 300mm *200mm 的豎直平面,在其上測設標高。基礎前期施工和結構施工用此來控制。具體位置見下圖。
當挖土接近槽底時,根據此標高控制點控制清槽揀底。每 8m 打一鋼筋棍,抄上槽底控制標高,拉線清槽。地下二層結構拆模后,把標高返到結構內,放出建筑 1m 線。基槽內標高控制點要定期檢查,以便及時修正。引測到結構內的標高要附合到場區控制點進行檢查。
2 、± 0.000 以上標高控制:
( 1 )當首層墻體、柱子施工完畢后,根據現場高程控制點,經復測校核后向首層測設建筑 +1.000m 線,首層測設的建筑 +1.000m 線允許誤差在± 3mm 之內。標高控制點設在外墻能夠鉛直拉上去的地方,每個施工流水段設置 2 個標高控制點并用紅三角標示。主體結構標高控制點平面布置圖見內控點圖。
( 2 )首層以上的各層標高抄測,以首層 +1.000m 標高控制點用鋼尺向上傳遞,第一施工流水段的兩個控制點經聯測校核, 若不超過± 3mm ,以平均值作為結果,若超過± 3mm ,則重新傳遞。用鋼尺量距時,應進行溫度、尺長改正。 以后各施工流水段的標高控制點要與前一施工段的標高點進行附合。抄平時應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設范圍的中間。
( 3 )標高傳遞接力層應選在< 50m 尺長范圍內,接尺部位選在 11 層,為了消除鋼尺量距產生的各項累積誤差,保證標高傳遞精度另外使用全站儀用三角高程測法測設標高。具體測法見下圖:
裝修施工測量
在結構施工測量中,按裝修工程要求將裝飾施工所需要的控制點、線及時彈在墻、板上,作為裝飾工程施工的控制依據。
1. 地面面層測量
在四周墻身與柱身上投測出 100cm 水平線,作為地面面層施工標高控制線。
根據每層結構施工軸線放出各分隔墻線及門窗洞口的位置線。
2. 屋面施工測量
屋面測量首先要檢查各方向流水實際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實測偏差,在屋面四周彈出水平控制線及各方向流水坡度控制線。
3. 墻面裝飾施工測量
內墻面裝飾控制線,豎直線的精度不應低于 1/3000 ,水平線精度每 3m 兩端高差小于 ±1mm ,同一條水平線的標高允許誤差為 ±3mm 。外墻面裝飾用鉛直線法在 建筑 物四周吊出鉛直線以控制墻面豎直度、平整度及板塊出墻面的位置。
4. 電梯安裝測量
在結構施工中,從電梯井底層開始,以結構施工控制線為準,及時測量電梯井凈空尺寸,并測定電梯井中心控制線。
測設軌道中心位置,并確定鉛垂線,并分別丈量鉛垂線間距,其相互偏差(全高)不應超過 1mm 。
每層門套兩邊彈豎直線,并保證電梯門坎與門前地面水平度一致。
5. 玻璃幕墻的安裝測量
結構完工后,安裝玻璃幕墻時,用鉛垂鋼絲的測法來控制豎直龍骨的豎直度,幕墻分格軸線的測量放線應以主體結構的測量放線相配合,對其誤差應在分段分塊內控制、分配、消化,不使其積累。幕墻與主體連接的預埋件,應按設計要求埋設,其測量放線偏差高差不大于 ±3mm ,埋件軸線左右與前后偏差不大于 10mm 。
篇2:小學三年級數學測量評價方案
小學三年級數學測量評價方案
一、評價內容:一至三年級所學測量知識
1、讓學生選擇恰當的測量工具測量一些日常生活或學習用品(如課桌、書本、鉛筆等)的長、寬或高。
2、測量教室、操場的長、寬等。
二、評價辦法:
評定采用等級制,分“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沒有達到“合格”標準的學生如果有重做愿望,可以為其提供第二次機會,讓其補測。
教師提供3~6個測量題目,讓學生從中抽取1題,然后按完成情況給出等級評定(第2題可以2人一組合作完成)。
三、評價標準:
優秀:能一次正確完成,方法合理,讀數及單位名稱正確,表述清楚。
良好:能一次基本正確完成,方法基本合理,讀數及單位名稱正確,能用語言基本表達清楚。
合格:能基本完成,讀數及單位名稱正確,能用自己的語言基本表達清楚。
不合格:不能正確完成,讀數錯誤,表述不清。
**局小教研
篇3:區小學三年級數學測量評價方案
區小學三年級數學測量評價方案
一、評價內容:一至三年級所學測量知識
1、讓學生選擇恰當的測量工具測量一些日常生活或學習用品(如課桌、書本、鉛筆等)的長、寬或高。
2、測量教室、操場的長、寬等。
二、評價辦法:
1、評委到被測學校后由該校領導抽取一個班的同學全部參加較短物體的檢測,較長物體的檢測由評委指定3位同學一組,小組合作完成。
2、較短的物體由檢測人員準備,每生一份,學生在表中自行填寫數據和單位名稱,誤差允許±2毫米。測評時先填好學校班級姓名和被測物體,實際測量時間為1分半。
3、較長的物體由評委指定的三位同學一組,小組合作完成,先估
測,匯報估測結果(以米為單位),然后學生再實際測量,以匯報準確測量結果記錄成績,要求精確到分米,10米左右的,誤差±1分米,20米左右的,誤差±2分米,依此類推。
三、評價標準
評價采用等級制,分“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沒有達到“優秀”標準的學生如果有重測愿望,可以為其提供第二次機會,讓其補測。
優秀: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正確完成,方法合理(測較長的物體時尺抻直,與被測物體平行),能用恰當的單位表示,誤差在允許范圍內。
良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正確完成,方法基本合理,讀數及單位名稱正確,誤差在允許范圍內。
合格:能夠完成測評內容,讀數及單位名稱正確,能用自己的語言基本表達清楚。
不合格:不能正確完成,讀數錯誤,表述不清。
ZZ教育局小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