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課程學習8
第八章建筑鋼材
本章重點掌握建筑鋼材的力學性能、鋼材的冷加工強化以及鋼材的標準與選用。
一、鋼材的概念及分類
鋼材是以鐵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2%以下,并含有其他元素的材料。建筑鋼材是指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種鋼材,包括鋼結構用各種型材(如圓鋼、角鋼、工字鋼、鋼管)、板材,以及混凝土結構用鋼筋、鋼絲、鋼鉸線。
鋼材的分類:
1、按冶煉方法分為轉爐鋼、平爐鋼和電爐鋼三種。
2、按脫氧方法分為沸騰鋼、鎮(zhèn)靜鋼和半鎮(zhèn)靜(半脫氧)鋼。
3、按壓力加工方式分為熱加工鋼材和冷加工鋼材。
4、按化學成分分為非金屬鋼、低合金鋼和合金鋼。
5、按主要質量等級分為普通質量鋼、優(yōu)質鋼和高級優(yōu)質鋼。
6、按用途分:建筑鋼材一般分為鋼結構用鋼和混凝土結構用鋼兩種。
二、鋼材的性質
1、鋼材的性質:包括強度、彈性、塑性、韌性以及硬度等內容。
(1)抗拉強度:
建筑鋼材的抗拉強度包括:屈服強度、極限抗拉強度、疲勞強度。
屈服強度(屈服極限):是指鋼材在靜載作用下,開始喪失對變形的抵抗能力,并產生大量塑性變形時的應力。
屈服強度是確定鋼材容許應力的主要依據(jù)。
極限抗拉強度(抗拉強度):是鋼材在拉力作用下能承受的最大拉應力。
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是鋼材力學性質的主要檢驗指標。
疲勞強度:鋼材承受交變荷載的反復作用下,可能在遠低于屈服強度時突然發(fā)生的破壞。
(2)彈性:鋼材在靜荷作用下,受拉初始階段,應力與應變成正比例變化,
具有這種變形特征的性質稱為彈性。其比值就是彈性模量E。彈性模量是衡量鋼材低抗變形能力的指標。
(3)塑性:常用伸長率(或斷面收縮率)和冷彎來表示。
伸長率是衡量鋼材塑性的重要指標,伸長率越大,鋼材塑性越好。
冷彎是鋼材在常溫下承受彎曲變形的能力。
(4)沖擊韌性:是指鋼材抵抗沖擊荷載而不破壞的能力。
(5)硬度:是在表面局部體積內,抵抗其他較硬物體壓入產生塑性變形的能力。
2、鋼材組成對其性質的影響:
(1)鋼材的基本組織有鐵素體、滲碳體和珠光體三種。
鐵素體:它賦予鋼材以良好的延展性、塑性和韌性,但強度、硬度很低。
滲碳體:性質硬而脆,是碳鋼的主要強度成分。
珠光體:強度較高,塑性和韌性介于鐵素體、滲碳體之間。
(2)化學成分對鋼材性質的影響:
碳:隨著含碳量增加,鋼材的強度和硬度相應提高,而塑性和韌性相應降低。
磷、硫:磷能使鋼的屈服點和抗拉強度提高,塑性和韌性下降,顯著增加鋼的冷脆性。磷是降低鋼材可焊性的元素之一。硫使鋼材產生熱脆性,大大降低了鋼的熱加工性和可焊性;硫偏析較嚴重,降低了沖擊韌性、疲勞強度和抗腐蝕性。
氧、氮:嚴重降低鋼的韌性,促進時效,降低可焊性。
硅、錳:當含量較低時(小于1%),可提高鋼的強度,對塑性、韌性影響不大。
三、冷加工、時效及焊接
1、冷加工:是鋼材在常溫下進行的加工。常見方式有冷拉、冷拔、冷扭、刻痕等。
在一定范圍內,冷加工變形程度越大,屈服強度提高越多,塑性和韌性降低得越多。
2、時效:是鋼材隨時間的延長,強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韌性下降的現(xiàn)象。
因時效而導致鋼材能改變的程度稱為時效敏感性。承受振動、沖擊荷載作用的重要性結構(如吊車梁、橋梁等),應選用時效敏感性小的鋼材。
3、焊接:焊接質量取決于焊接工藝、焊接材料及鋼的可焊性能。
四、建筑鋼材的標準與選用
1、鋼結構用鋼:品種主要是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
(1)碳素結構鋼:
牌號及其表示方法:牌號由代表屈服點的字母Q、屈服點數(shù)值(195、215、235、255和275MPa五種)、質量等級符號(A、B、C、D)、脫氧方法等四部分按順序組成。
選用:主要應用的是Q235;Q215鋼強度低、塑性大、受力產生變形大,經冷加工后可代替Q235鋼使用;Q275鋼雖然強度高,但塑性較差,有時軋成帶肋鋼筋用于混凝土中。
(2)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
牌號的表示方法:由屈服點字母Q、屈服點數(shù)值、質量等級(A、B、C、D、E五級)三個部分組成。
應用:合金元素加入后,提高了鋼材的屈服點,同時具有良好的塑性、沖擊韌性、可焊性及耐低溫、耐蝕性等,可節(jié)約用鋼量。
3、混凝土結構用鋼:主要有熱軋鋼筋、冷拉熱軋鋼筋、冷拔低碳鋼絲、冷軋帶肋鋼筋、熱處理鋼筋和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及鋼絞線。
(1)熱軋鋼筋:有較高的強度,具有一定的塑性、韌性、冷彎和可焊性。主要有用Q235軋制的光圓鋼筋和用合金鋼軋制的帶肋鋼筋。
(2)冷拉熱軋鋼筋:將熱軋鋼筋在常溫下拉伸至超過屈服點小于抗拉強度的某一應力,然后卸荷,即制成的鋼筋。
(3)冷軋帶肋鋼筋:是用低碳鋼熱軋圓盤條經冷軋或冷拔減徑后,在其表面冷軋成三面有肋的鋼筋。
(4)熱處理鋼筋:是指將鋼材按一定規(guī)則加熱、保溫和冷卻,以改變其組織,從而獲得需要性能的一種工藝過程。
(5)冷拔低碳鋼絲:是將直徑6.5~8mm的Q235(或Q215)圓盤條通過截面小于鋼筋截面的合金拔絲而制成。
(5)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及鋼絞線:是鋼廠用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經冷加工、再回火、冷軋或絞捻等加工而成的專用產品。
五、鋼材的防火保護
1、鋼結構的防火保護:
(1)根據(jù)不同的耐火極限要求,選用不同的保護方法;
(2)給鋼柱加做箱形外套,在套內注入水;
(3)涂刷防火涂料。
2、鋼筋的防火保護:增加保護層,或涂刷防火涂料。
六、鋼材的腐蝕與防止
1、鋼材腐蝕原因:化學腐蝕與電化學腐蝕。
3、防止主要方法:保護膜法、電化學保護法、合金化、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和堿度、足夠的保護層厚度。
篇2:《建筑材料》課程學習13
《建筑材料》課程學習13
第十三章裝飾材料
本章主要了解裝飾材料的基本功能和選用原則,了解工程中常用的裝飾材料。
一、概念、基本要求及選用原則
1、概念:在建筑上將依附于建筑物體表面起裝飾和美化環(huán)境的材料。
2、基本要求:美觀、耐久,且能滿足不同的使用功能。
3、選用原則:選擇裝飾材料時,必須考慮以下四個問題:
(1)建筑的類型和檔次;(2)裝飾效果(色彩、材料的質感、線型、尺度和紋理);(3)耐久性;(4)經濟性。
二、常用的裝飾材料
1、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
(1)天然石材:用作裝飾的主要有天然大理石、天然花崗巖和天然板巖等。
天然大理石板材的光澤易被酸雨侵蝕,故不宜用作室外裝飾。
(2)人造石材:是人造大理石和人造花崗巖的總稱。
特點:重量輕,強度高,厚度薄,易粘結。
分類:按所用材料不同,通常有以下四類:樹脂型人造石材、水泥型人造石材、復合型人造石材、燒結型人造石材。
常用品種:聚酯型人造石材、仿花崗巖水磨石磚、仿黑色大理石、透光大理石、高級石化瓷磚、藝術石。
2、建筑陶瓷:
分類:可分為陶質、瓷質和炻質(半瓷)制品。
重要技術性質:(1)外觀質量;(2)吸水率;(3)耐急冷急熱性;(4)彎曲強度;(5)耐磨性;(6)抗凍性能;(7)抗化學腐蝕性。
常用制品:最常用的有釉面磚、外墻面磚、地面磚、陶瓷錦磚、琉璃制品、陶瓷壁畫及衛(wèi)生陶瓷等。
3、建筑玻璃:
(1)普通玻璃性質:透明、脆、熱穩(wěn)定性差、化學穩(wěn)定性好、表觀密度大、導熱系數(shù)比較大。
(2)玻璃制品:有普通平板玻璃、安全玻璃(鋼化玻璃、夾絲玻璃、夾層玻璃)、保溫絕熱玻璃(吸熱玻璃、熱反射玻璃、中空玻璃)、壓花玻璃、磨砂玻璃、噴花玻璃、玻璃空心磚、玻璃馬賽克、鐳射玻璃。
4、建筑裝飾涂料:
涂敷于建筑物體表面能干結成膜,具有防護、裝飾、防銹、防腐、防水或其他特殊功能的物質稱為涂料。
建筑涂料由主要成膜物質(基料、膠粘劑及固著劑)、次要成膜物質(顏料及填料)、溶劑(稀釋劑)及輔助材料(助劑)組成。
分類:
(1)按主要成膜物質分為有機涂料、無機涂料和有機無機復合涂料三大類。
(2)按使用部位分為外墻涂料、內墻涂料和地面涂料等。
(3)按分散介質種類分為溶劑型涂料、水乳型涂料和水溶型涂料。
5、木裝飾:常見的有條木地板、拼花木地板、護壁板、木花格、旋切微薄木、木裝飾線條(木線條)。
6、金屬裝飾:常用有鋁合金裝飾板材、裝飾用鋼板(不銹鋼鋼板、彩色不銹鋼鋼板、彩色涂層鋼板、彩色壓型鋼板)。
7、裝飾織物:室內裝飾織物主要包括地毯、藝術掛毯或壁掛、窗簾以及床單、臺布、蒙面布等。
篇3:《建筑材料》課程學習12
《建筑材料》課程學習12
第十二章絕熱材料和吸聲材料
本章主要了解絕熱材料和吸聲材料的基本性質。
一、絕熱材料
概念:用于控制室內熱量外流的材料叫做保溫材料;把防止室外熱量進入室內的材料叫做隔熱材料。保溫、隔熱材料統(tǒng)稱為絕熱材料。
絕熱材料的基本性能:
1、導熱系數(shù):是通過材料本身熱量傳導能力大小的量度,它受本身物質構成、孔隙率、材料所處環(huán)境的濕度、溫度及熱流方向的影響。
2、溫度穩(wěn)定性:材料在受熱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能不變的能力。
3、強度:通常采用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
常用絕熱材料:
常用保溫絕熱材料按其成分分為有機和無機兩大類。
無機絕熱材料是用礦物質原料制成的材料,呈散粒狀、纖維狀或多孔狀。
1、無機纖維狀絕熱材料:常用有玻璃棉及制品、礦棉及礦棉制品。
2、無機散粒狀絕熱材料:常用有膨脹蛭石及制品、膨脹珍珠巖及制品。
3、無機多孔類絕熱材料:常用有泡沫混凝土、加氣混凝土、硅藻土、微孔硅酸鈣、泡沫玻璃。
4、有機絕熱材料:是用有機原料制成。輕質板材由于多孔、吸濕性大、不耐久、不耐高溫,只能用于低溫絕熱。常用有泡沫塑料、植物纖維類絕熱板(如軟木板、木絲板、甘蔗板、蜂窩板)、窗用絕熱薄膜等。
二、吸聲材料
1、材料的吸聲性能:
吸聲系數(shù)是評定材料吸聲性能好壞的主要指標。
材料的吸聲性能除與材料本身性質、厚度及材料表面的條件有關外,尚與聲波的入射角度和頻率有關。凡6 個頻率的平均吸聲系數(shù)大于0.2的材料,可稱為吸聲材料。
2、選用吸聲材料的基本要求:
(1)選擇氣孔是開放的且互相連通的材料。保溫材料要求封閉的、不連通的氣孔。
(2)吸聲材料應設置在護壁臺以上,安裝時應考慮材料的脹縮。
(3)盡可能選用吸聲系數(shù)較高的材料。
(4)注意吸聲材料和隔聲材料的區(qū)別。
3、隔聲材料:應選擇密實、沉重的材料(如粘土磚、鋼筋混凝土、鋼板等)作為隔聲材料。對固體聲隔聲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不連續(xù)的結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