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危險源控制預防措施(1)
一、高處墜落的預防
1、凡是臨邊作業,都要按《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在臨邊處設置兩道能承受1000N外力的防護欄桿(上桿高1.0~1.2m,下桿距離地面高度0.5~0.6m),在腳手架的外側除了防護欄桿以外,還要設置18cm高的踏腳板。采用密目式安全網將建筑物的周邊圍起來做到全封閉。洞口處要進行覆蓋,避免人員墜落,或者物料墜落打擊了下面的人員;攀登作業要佩戴安全帶等防止墜落的防護用品;懸空作業的下方應張掛安全網,或為懸空作業人員設置操作平臺等,防止墜落。
2、在垂直運輸的接料平臺上接送材料時,作業之前首先要查看一下平臺周圍是否按照《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在周邊設置了防護欄和安全門;提升機上是否按照《龍門架及井字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在每層平臺處設置安全停靠裝置。如果這些裝置不全、不可靠就不能作業。從龍門架或井字架吊盤上卸料時要待吊盤到位,穩停在停靠裝置上以后再進入吊盤,卸料時應按順序,不要幾個人同時進入吊盤。卸完料后把接料平臺處的安全門關好,再發出啟動信號。在吊盤沒到位時不要先上接料平臺或在接料平臺上等候觀望。龍門架、井字架吊盤不能載人。裝卸作業要由一人專人指揮和發信號,不能任人亂喊,以免造成誤操作發生事故。
3、在腳手架上運送材料作業時,作業之前首先要查看跳板鋪裝是否嚴密牢固,防護欄桿是否齊全。發現問題要報告項目經理或安全員,不能在有隱患的情況下工作。在腳手架上用手推車運送材料,手推車之間要拉開距離,不要集中在一起。也不要多人聚集在一塊跳板上,防止發生荷載集中,造成腳手架局部超載而坍塌。推車時不要猛跑,避免撞車碰人。在推車時快跑急停使腳手架產生較大的水平荷載,可能造成腳手架倒塌。在腳手架上堆放材料時要擺放平穩,不要堆積過高,防止腳手架顫動使材料墜落砸人。運送較長的材料時要前后照顧,防止碰撞了其他的作業人員。轉彎處要防止刮碰造成推車人因失重而發生事故。
4、在安裝柱、梁、板等結構的模板時,要站在腳手架或平臺上操作,不能站在墻上或蹬在模板的楞木上作業,也不要在模板上行走。因為模在支架過程中沒有構成整體式穩定性較差,作業人員攀登或行走產生的動荷載易使模板倒塌。在高處拆模時要搭設操作平臺或其它能站立的設施。作業時要站穩,保持身體重心平衡,不要用力過猛,以防失穩被幌下去造成傷害,在梯子上作業時,梯子的下腳要有防滑措施。放梯子的坡度要合適。坡度大了梯子腳易滑移,太陡了人上去易發生重心外移傾倒,都可能造成事故,所以要求梯子與地面夾角在65~50度之間。拆下的模板隨拆隨清理、碼垛,防治人員行走時被絆倒。
5、建筑物的外部裝修工程,采用吊籃腳手架的,作業前要檢查吊籃架的索具栓接的是否牢靠,懸挑梁或吊籃是否穩定,外側是否用密目網封閉,跳板是否鋪嚴拴牢。上下吊籃要搭設通道,不能從窗口爬上爬下,防止吊籃移動造成墜落事故。作業人員在操作時架體易晃動或有水平位移,操作者要系好安全帶。
6、人工安裝門窗過梁、陽臺板、欄板等小型構件時,操作人員不能站在墻上,應站在腳手架或操作平臺上,并系好安全帶。構件就位時面朝墻外慢慢撬動,避免用力過猛使構件墜落或把操作者閃落。
7、架子工在搭設腳手架時必須按腳手架搭設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要求進行搭設。未經專業培訓的架子工不能單獨搭設腳手架。在高處遞送腳手架材料時,要站在樓層上遞送,必須上腳手架時,要看看跳板是否鋪好,鋪牢,上腳手架時要走通道,不能從高處往下跳,防止架子受沖擊荷載造成塌落。搭設和拆除腳手架時操作者要系好安全帶。
篇2:深基坑作業危險源綜合預防控制措施
深基坑作業危險源的綜合預防、控制措施
一、對重大危險要采取"兩個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過程控制。
1、前期控制:工程開工前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方案時,針對工程的各種危險源,制定出防控措施。
2、過程控制: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定監督檢查,認真落實整改。
二、加強安全生產的綜合管理。
1、認真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杜絕一切人為事故的發生。
2、加強對員工隊伍人員的安全教育,提高作業人員素質和安全生產自我保護意識。
3、增強各級管理人員安全責任意識,加強安全專業知識培訓。
4、嚴格加強各種危險源和管理工作,結合工程特點,針對確認的危險源實施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
篇3:深基坑作業各危險源具體預防措施
深基坑作業各危險源的具體預防措施
一、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防護措施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根據工程的結構特點和工程實際,在確定高處墜落危險源后制定本措施。
1、為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在工程施工前對所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基本知識,安全注意事項等安全技術交底。
2、施工作業人員進場后,按不同層次進行三級教育工作。
3、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及不宜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嚴禁參加高處作業工作。
4、為防止高處墜事故的發生,高處作業平臺做好扶手并在周邊掛設安全網;臨時作業和支撐用的腳手架保證安裝合理、牢固;
5、對所有臨邊進行防護,如未施工護欄的梁體臨邊可用預留的鋼筋按規定焊接,加防護欄桿,并在內側假設防護網進行隔擋。
6、為保證防護措施能真正起到應有的防護作用,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項目負責人、安全專職人員及相關作用班組長,對防護設施進行必要的
監督制作過程和驗收外,還應按規定要求每周進行不少于一次的檢查工作,以確保防護設施的完好性,防止墜落事故的發生。
7、在橋梁外側進行施工中,作業班組要對安全防護設施腳手架拉結點、安全平網和密目式安全、腳手板等進行使用前檢查,確認無誤后,方能進行操作。
8、凡高處作業卻又不要作平臺和安全網防護時,施工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或安全繩(使用前必須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其安全帶或安全繩的使用必須遵照高掛低用的原則。凡未使用防護用品用具的不準作業,以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
二、防護物體打擊事故的防護措施
為了保證員工的身體不愛傷害及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根據各級主管部門的法規、規范和標準要求制定本措施。
1、加強對員工的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技能。
2、凡現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符合標準要求的安全帽。
3、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對于凡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對人員形成打擊威脅的部位,必須進行日巡查,保證其安全可靠。
4、對于吊裝作業除設指揮人員外,對有危險區域應增設警戒人員,以確保人身安全。
5、施工現場嚴禁拋擲作業(其中包括架體拆除,模板支撐拆除及垃圾廢料清理)。
6、對預制場裝料斗、上料花藍的安全門經常進行檢查維修,確保其靈敏可靠,防止因失靈造成被吊物墜落傷人。
7、起重作業人員必須做到持證上崗、同時有一定的操作經驗和技能,熟悉操作規程。指揮人員應有嚴格注意被吊物的整體狀態,運行區域路線及其危險性。如有可能對作業人員形成威脅,必須通報安全管理人員暫停滯作業。
8、作業前項目負責人必須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使作業人員明確安全生產狀態及要點,避免事故發生。
9、作業前安全管理人員及操作手必須對設備進行檢查和空載運行,在確定無故障情況時方能進行作業。
三、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防護措施
為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防止機械對人體的傷害事故,制定本措施。
1、對所有各種機械設備進場后,必須由設備負責人會同安全員和使用機械的人員共同對該機械設備進行進場驗收工作,經驗收發現安全防護裝置不齊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應有退回設備保障部門進行維修和安裝。
2、設備安裝調試合格后,應進行檢查,并按標準要求對該設備進行驗收,經項目組織驗收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
3、使用前要對設備使用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技術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交底內容及近操作規程操作。
4、使用中要經常對該設備進行保養檢查,使用后工切斷電源并鎖好電閘箱。
5、各種機械設備必須專人專機,凡屬特種設備,其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按規定每周對施工現場的所有機械設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隱患及時解決處理,確保機械設備的完好,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
四、預防觸電事故的防護措施
根據國家JGJ46-88 規范規定,為了加強施工現場用電管理,保障施工現場用電安全,防止觸電事故發生,制定本措施。
1、安裝作業前,必須按規范、標準、規定對安裝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及操作規程的交底工作。
2、禁止在高壓線路安全距離之內,進行作業;對高壓線路應盡量增設圍欄或保護網等隔離。
3、施工現場專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供電線路必須實行TN-SR接零保護系統,同時必須做到三級控制兩級保護,電箱為標準電閘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4、電氣設備應根據地區或系統要求,做保護接零,或做保護接地,不得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零,另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地。
5、必須由持有合格證件的專職電工,負責現場臨時用的電管理及安拆。
6、對新調入工地的電氣設備,在安裝使用前,必須進行檢驗測試。經檢測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7、專職電工對現場電氣設備每月進行巡查,項目部每周、公司每月對施工用電系統、漏電保護器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檢查。
8、配電箱設在干燥通風的場所,周圍不得堆放任何防礙操作、維修的物品,并與被控制的固定設備距離不得超過3 米。安裝和使用按"一機、一閘、一箱、一漏"的原則,不能同時控制兩臺或兩臺以上的設備,否則容易發生誤操作事故。
9、配電箱應標明其名稱、用途,并做出分路標志,門應配鎖,現場停止作業1小時間上時,應將開關箱斷電上鎖。
10、照明專用回路設志用漏電保護器,燈具金屬外殼做接零保護,室內線路及燈具安裝高度低于2.5 米的應有使用安全電壓。在潮濕和易觸及帶電體的照明電源必須使用安全電壓,電氣設備架設或埋設必須符合要求,并保證絕緣良好。任何場合均不能拖地。
11、線路過道應按規定進行架或地埋,破皮老化線路不準使用。
12、使用移動電氣工具和砼振搗作業時,必須按規定穿戴絕緣防護用品。
13、凡從事與用電有關的施工作業時,必須實行電工跟班作業。
五、預防坍塌事故的防護措施
為防止開挖基坑、基槽,支撐模板出現坍塌事故,特制定預案措施。
1、為防止坍塌事故事發生,在施工前加強對員工的安全基本知識教育,嚴格按技術交底內容和操作規程施工。
2、基礎工程施工前必須進行勘察,摸清地質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案。按照土質情況設置安全邊坡或者固壁支撐。
3、對于基坑、井坑的邊坡和固壁支架應隨時檢查,特別是在雨天和解凍時期更要加強檢查。發現邊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撐有折斷,走動等危險征兆,應立即采取措施,消除
隱患。4、遇有特情況,進行搶工作業時,要加強周邊的警戒力量,保證安全施工。
5、對于挖出的泥土,要按照規定及時進行運輸,禁止在基坑周邊堆放。
6、施工中必須嚴格控制公路材料、模板、施工機械、機具或其它物料在腳手架和未連接的梁板上的堆放數量和重量,以避免產生過大的集中載荷,造成腳手架或梁板斷裂坍塌。
7、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橋面上因施工需要必須放置材料機具的,必須進行結構載荷驗算,采取加固措施,并以上級機構負責人批準后方能放置。